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榜眼他男生女相,将军看到软了腿 > 第511章 当年之事

第二天一早,沈书元和戚许两人同时出府,一人翻身上马,一人抬步上车。

沈书元掀开车帘,和戚许相视一笑,两人向着不同的方向而去。

王玮义昨天收到拜帖,就等在了府上,听到沈书元来了,便让人将他领来了书房。

他看着沈书元身上的白狐裘,自然明白他的用意,所以也没端着恩师的架势,而是两人并坐桌边。

“恩师!”沈书元规矩行礼。

王玮义笑了下:“老夫这府里暖和,这狐裘让下人先挂起来,别等下出去又受了冻。”

沈书元今天会穿着狐裘而言,意思很明白,皇上的赏赐是让他做事,但他的事情能做到什么地步,就要看王玮义能说多少了。

王玮义看着挂在门边的狐裘,缓缓呼出一口气:“身子好些了吗?”

“谢恩师记挂,已经好多了。”沈书元笑着说道,并没有急着问话,而是想看王玮义会如何说。

“雪崩之事,皇上其实很重视,也已经派人去查了,但你也知道有些事情不能明着做。”王玮义主动开口说道。

沈书元听着他的话点点头,从这次皇上让自己来找他,就意味着曾经每一次的对话,都有皇上在后授意。

当初刚回京城,还以为他的话是为了让自己和宁峥有嫌隙,现在看来,应该只是想让自己稍安勿躁,怕毁了宁峥的计划。

而且当初陵州匪患已除,皇上可能是有意让自己和杜蓝去的陵州,包括告诉自己是孟炎除匪,应该都是皇上授意的。

若没有当初那番对话,自己自然也不会敏锐的察觉到很多事情,也不会提前和孟炎有了交集,让后面的见面变得顺理成章。

按着那日和皇上交谈来看,自己是为了戚许要去陵州,和戚许在孟炎军营,估计皇上也是一早就知道了。

这么一想,皇上这个执棋之人还真是厉害。

“今日既然来了,就别有所顾忌,你是老夫的学生,为你解惑本也是应该之事。”王玮义主动说道。

“皇上和靖南王,当初发生了什么事情吗?”

王玮义也没想到他会问的如此直接,笑了下说道:“若是要问这一件,那就有的说了,所以先说些别的。”

沈书元刚要拒绝,就听到他说道:“先从余家说起。”

沈书元垂眸没有说话,只是认真的听着。

“当年余家造出了一艘可快攻的船,朝廷很重视,余家人觉得这也是一次机会,便主动来了京城。

当时他们见的人是七皇子秦珺漾。

可周船司一直都是归当时的六皇子秦珺行管的,他这横插一脚,自然让两位皇子之间有了嫌隙。

余家人远在沂州对京城自然不太了解,更别说这些皇子之间的争斗了。

六皇子自然生气,可余家后来又有所表态,他们一定会听周船司的话……”

沈书元点点头,背主之事,其实谁都不愿再用,可……

“听周船司的也没什么,可能是不想参与皇子之争了,这也不行?”

王玮义笑了下:“皇储之争,牵一发动全身,既然余家人只认周船司,这争夺的战场自然也就变了。

皇上当时并没有参与进来,倒不是看不上余家,而是一个周船司他不甚在意,倒也因此避了祸端。”

沈书元微微挑眉:“余家灭门?”

王玮义点点头:“余家当时还没完全归进周船司,也算不得朝廷的人,可所有人都没想到,他们来京城的时候,除了见过两位皇子,还见过一个人。

那就是当今丞相,梁鹤川!

而且他们给了一份图纸,这份图纸可不是小船,而是能造大船,船舱分为八层,可带上千人,而且吃水要求不高,也就是说一般的河道也能运行。

梁相你是知道的,虽然有自己的私心,但在这些事情上,却还是以大局为重,所以当时他直接将这图纸呈给了先皇。

有了这个图纸,余家的地位就和之前有不同了,先皇极为赏识他们的才能,可不是重开周船司了,而是准备直接封官入朝。

可这些事情都还没开始办的时候,余家却顷刻之间就没了。

你说先皇能不气吗?所以余家的事情,当时就开始查了,先皇也不信是什么天灾,觉得一定是**。

那第一个被怀疑的就是两位皇子了。”

王玮义说到这顿了下,似乎在回想当时的情景:“可就算这样,调查也没有任何进展,余家没有一个人幸存,唯一剩下的一个姑娘也早已出嫁,对家里的事情知道的不多。

而且人没有在船上,自然也没什么用处。

可调查的人去了沂州,发现沂州当地余家的分支,很快就瓜分了他们的财产,以此为据往下查,却发现只是家族内斗。

余家人会封官的消息并未传出,所以他们只以为余家卖给周船司的图纸会获得封赏,那他们没了,封赏自然就是他们的了,所以只是图财。

皇上得知此事,也没发落这些分支,既然和朝廷之事无关,那就让当地官员看着办便行,这件事便也就不了了之了。

可半年后,却出现了决定性的证据,当时船上的一名船夫,还有一把断刀,和一块断裂的甲板。”

沈书元点点头,那日舅舅也说船上是有活人的,但都不是余家的人,只是一些临时雇佣的行船之人。

“而这些证据,直指七皇子。”王玮义喝了一口茶,缓缓呼出一口气。

“先皇会相信?”沈书元不解地问道。

“自然不会相信,可当初余家给先皇的那份图纸,却在宫里被人偷了,此刻因为此事,却又在七皇子的寝殿被查了出来。”王玮义说道。

“这是不是太巧了些?”沈书元说道。

王玮义点点头:“确实,先皇虽然生气,却也只是责令调查,而七皇子则是被软禁在他的宫殿之中。

十日后调查还没有进展,可七皇子却服毒自尽了。

当时先皇以为他是畏罪自杀,本都不准备查了,谁知道他身边从小伺候的太监,却被人发现落在荷花池中,还没有咽气,被救了回来。

他醒后说到,是皇后懿旨,送来的毒酒,七皇子不信也不愿喝,却被人死死压住灌入口中,他当时冲出门外想要求救,却被人打昏扔进了荷花池。

戕害皇子这可不是小事,就算是皇后娘娘也不可能独善其身,可她却一口咬定自己没有做过,而且既然说是懿旨,是她派人去按住了七皇子,那总会留下证据。

可那太监将她宫里的人,看了个遍,却没有一个眼熟之人,而且当初所谓的懿旨也只是口谕,自然没有证据。

宫里死了个皇子,攀扯之人又是皇后,这可是一桩大丑闻,先皇就算生气,此刻也只能选择保下皇后,做实了七皇子谋害他人性命,畏罪自尽。

余家的事情,看似结束了。”

“看似?”沈书元微微皱眉:“因为没有抓到真凶?”

王玮义摇摇头:“抓到了,就是七皇子。”

“不是为了掩盖宫中之事,才说是他吗?”沈书元问道。

王玮义摇头:“当时的皇上觉得此事疑点重重,便和先皇请命,要审一审那个活下来的太监。

这一审就精彩了,余家的事情就是七皇子做的,当初余家进京为何会先和他交谈,是因为他冒充六皇子,还带了当时周船司的司位,做实了他的身份。

本来这个计划天衣无缝,因为余家人见过了他,就准备离京,日后就算还会接触,也是和周船司的司位,自然不知道当初见了的皇子是假的。

余家人就会一直以为他们效命的人是六皇子秦珺行。

可对于京城中的人而言,余家人见得是七皇子,自然是已经选定了效忠之人。

那京城别的皇子,对余家自然没了别的想法。

可偏偏六皇子私下去了一趟沂州,见到了余家的人,自然也戳破了七皇子的谎言,更别说知道了周船司的司位是他的人。

所以六皇子回京之后就将司位革职查办,找的借口自然是别的。

可对于七皇子而言,司位换人了,余家便不是和他合作了。

而余家以为合作的是六皇子,自然司位不管换谁,他们都不会有所变动。

可他却不能多见余家人,因为本就是谎言一戳就破,所以余家此刻一定不能和周船司合作了。

这也是他痛下杀手的原因。

可他又真的没有服毒自尽,因为这件事的动机很难查,余家人已经都死了,见过他以为他是六皇子的人已经没了。

而周船司的司位被革职查办后,流放死在了半路,所有还有牵扯人已经没了。

他完全没有死的必要,对余家动手他完全没有出现,那名船夫又如何能指认他,那把断刀就算有七皇子护卫的标记,但谁会用自己的护卫去做这件事?

所以七皇子完全没有死的必要。”

沈书元皱起眉头:“单说余家自然是没有,但皇子之争还是有的吧?”

“是,所以这件事的矛头就转向了六皇子,当初若不是七皇子假冒之事,六皇子顺利的在京城见到余家,不管周船司的司位是不是七皇子的人,余家都不用死。

而他们死了对于六皇子而言是损失一件本来水到渠成的事情,他心中的怒火自然难以压抑。

而且他见过余家人,知道七皇子冒充自己的事情,还去七皇子的寝殿和他对峙过。

可唯一说不通的就是,他为何会用皇后的名义,他是皇后的孩子,没必要陷害自己的母后。”

沈书元点点头,觉得这宫里头比外面可精彩多了。

“可很快就出现了转机,荣南王告发了六皇子,当初押着七皇子喂毒酒的人找到了,而且那个太监也已经指认,确定就是他们。

可他们是六皇子宫中的护卫,被抓之后,已经有一人招供,说是六皇子对七皇子怨恨,同时又怨恨皇后更加偏向长兄,所以便准备一石二鸟,将这两人一起除去。

皇后知道此事,直接哭晕在了寝殿,而先皇更是气的直接打了六皇子二十大板,扔进了天牢。

可他是皇后幺儿,皇后就算心痛难耐,心中也是不忍更多,便在先皇处求情,说让他去靖南为王,离开京城永世不回。

先皇的皇子都未封王,突然封个藩王过于突兀,而且那时宫中还有三名成年的皇子,若不直接封皇上为太子,按理说也要一起离京才是。

所以先皇下旨,在下一任皇上继位的当月,六皇子封为靖南王即可离京。”王玮义说道。

沈书元有些不解的皱眉,总觉得这件事里面有很多的漏洞:“可是皇上说先皇给了靖南王一份遗旨,若是这样,怎么会给呢?”

“因为七皇子就是当时的皇后,现在的太后下懿旨毒死的,然后栽赃给了靖南王,为了让京中的嫡子只有一人。”王玮义说道。

“怎么会,不都说太后更喜小儿吗?”沈书元不解。

“对,太后是更喜小儿,但也没有规定,因为喜欢小儿就要让他当皇帝吧?”王玮义叹了口气:“太后会这么做,就是觉得自己错了。

她是觉得靖南王本就和皇位无缘,又是小儿自然多加宠爱,可谁知道这宠爱却让他心里多了不该有的想法。

其实太后一直属意的皇位继承人都是皇上,可靖南王也是她所出,先皇有意立嫡,让太后觉得不能再给靖南王希望了,怕他们兄弟阋墙了,才会如此布局。

这件事本来一直瞒的挺好的,但有此次荣南王喝醉了酒,说错了话,让靖南王看出了端倪。”

沈书元眯眼想了下:“所以当初陵州抓了乐平县主的幺儿,就是为了威胁荣南王说出真相?

靖南王想来京中拜寿一直不得成行,所以才会有荣南王孙子落水一事,这些都是威胁。

太后的宫里,荣南王的孙子,这些也是告诉他们,自己在京中还有人手,而且就在你们身边,让我回来,我们还有可能好好聊聊。

不然谁都有可能成为下一个落水之人!”

王玮义叹了口气,点点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