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其他小说 > 嫡女被家人苛待后,全员跪求原谅 > 第458章 你还敢说,他是诈降

眼见情势紧张,谢卯、滕予儒主动劝和。

“王爷、戚大人请息怒。”

猜到他们也有一计,戚磊怒意不得消解,更是雷霆万钧,一阵拂袖,表意嗤之以鼻。

“哼。”

谢卯一笑置之,不予计较。

“二位大人有所顾虑,在下认为,理所应当,祈请王爷莫与动怒。”

他故作设身处地,入情入理,论起戚陶二人的感受。

“州牧台诸公,追随帝瑾王多年,从未有过他志;密枢台众位,追随皇上数年,亦是毫无生乱之心。”

“此二者献计,哪怕是万全之策,二位大人也是切切不敢为之。正如戚大人所言,他既要忠心王爷,又要护着封正台一众下属,现实境况,不允许他冲动行事。”

听他提出一个新的思路,顾念廷犹似云开雾散,恍然大悟。

“谢大人言之在理,这么说来,他们顾虑重重,确是情有可原。”

明白顾念廷想听的话,谢卯顺意附和。

“王爷休休有容,海纳百川;在下不才,甘拜下风。”

顾念廷悦色难掩。

“谢大人过谦。”

他转眸戚陶二人,眸意瞬间凌厉。

“谢大人感同身受,为你们说话,可谓通情达理。”

“你们负恩昧良,黯着一张脸做甚,还不谢他?”

戚磊气得不行,直接背身以对。

“哼!”

陶康平习以为常,说起好话。

“戚大人身子不爽,我代为恩谢。”

“谢大人,多亏有你理解,感激不尽,深表涕零。”

谢卯保持礼貌,微微一笑。

“二位大人客气。”

他接着自己的话,绕回计策。

“二位大人既有忧虑,那么,州牧台和密枢台诸位,暂时不宜为王爷出谋划策。”

“尹司台,则不然。”

“在座贤者皆知,尹司台曾有内乱。前尹司丞郑大人,志随琴公主,企图占据尹司台之势,几次三番用计,并暗伏杀手,欲夺滕大人性命。而后,滕大人与我偶遇,暂在寒舍避身,方脱大难。”

“再后,琴公主受审,供认幕后指使,既有皇上,又有帝瑾王。说完这话,她便自行了断,以致此案,无从追查下去。”

“琴公主之言,甚有构陷之嫌,虽说不可轻信,但是滕大人心里,多少会有一些隔阂。因此,他叮嘱尹司台众人,安于职事,不许参与朝局之争。”

“如是悠悠岁月,一仍旧贯,直到月溪郡主救治家母,滕大人和我,为报恩情,才有一点点追随帝瑾王之心。”

“但是没过多久,王爷便至谢府,揭露帝瑾王的真面目。我等知晓,险些遭人利用,自是心慕手追,改志而来,报答王爷重恩,殒身不渝。”

“我之愚孝,即便不值一提,却也名动一时;王爷医治家母,一如救命之恩,在下没身不忘。”

“滕大人抱宝怀珍,知恩报德,此乃人所共知;纵我寸心小恩,不足挂齿,他亦断然不会辜负。”

“综上而言,由滕大人和我献计,不知戚陶二位大人,可否安心?”

顾念廷颔首而笑,十分满意。

“谢大人思虑,甚为周全。”

戚磊睇目,看着谢卯,面色泠然,没有一丝温度。

“谢大人言之凿凿,奈有曲解,医治令堂者,非是王爷,而是太医林大人。就算你们二人真心改志,也该跟随林大人,与王爷何干?”

谢卯有礼有节纠正。

“戚大人此言差矣,跟随林大人,不就是志向王爷吗?”

戚磊毫不客气回驳。

“林大人之疑未定,此人根本就是诈降!”

听到“诈降”二字,顾念廷立时不满。

“你住口。”

“林大人穿针引线,介绍本王,与在座诸位大人相识相熟,立下不世之功。”

“你还敢说,他是诈降?”

林暮离开座位,谦谦一礼,恭敬有加。

“涓滴之劳,尺寸之功,却得王爷这般赞誉,在下功薄蝉翼,愧不敢当。”

顾念廷示意回座,不舍累他一分,转而对着戚磊,依旧只有训斥。

“你学学林大人,被你当众数落,依然心怀宽广。”

“不像你,丑恶嘴脸,不可一世。”

训罢,他自然而然接上谢卯的话。

“依本王看,尹司台诸公献谋,最为妥当。”

说着,他落目谢卯和滕予儒,笑吟吟发问。

“请问谢、滕二位大人,计将安出?”

如同之前两条计策,谢卯也是先行分析局势。

“回禀王爷,行刺帝瑾王,绝非易事;除掉贤妃,略显轻率。颜族天下,何以屹立如山五百多年?说白了,不就是民心所向。”

“在下拙见,现今状况,王爷应以安定民心为重。”

民心,顾念廷渴望已久,立即起了兴趣。

“谢大人所言是也。”

“不过,收服民心,难免需要一笔花费,宸王府的库房,唯恐难以承受。再者,先前,本王为了施恩百姓,费去许多银两,奈何成效,平平无奇,不见一丝波澜。”

“布慈黎民之事,历来先皇,都是足履实地,竭尽全力而为,方可深得民心。本王懵懂无知,请问谢大人,这种事,何以用计?”

听出顾念廷有些自卑,又想被人肯定,谢卯暂放计策,转而奉承。

“王爷宅心仁厚,故而看待他人,亦是无有恶意。其实,足履实地、不务空名者,唯王爷一人耳。”

滕予儒紧随其后,好声好气恭维。

“谢大人所言极是。先前成效一般,皆因王爷为人做事,过于真诚。”

梦境太美,顾念廷彻底迷失,全然不想清醒,桃眸眯成一条缝,憨笑不已。

“二位大人过奖,恳请不吝赐教。”

哄好顾念廷之后,滕予儒继续讲述计策。

“前时,拓彬县粮食收成总数,于小陶大人任职期间,出了一些问题。”

听出这次锋芒,像是对准自己爱子,陶康平即刻提起十二分精神,神情尤其严肃。

滕予儒没有过多在意陶康平的变化,自顾自叙言。

“此案早已查清,小陶大人并无贪墨之实,毋庸置疑。”

听罢这话,陶康平悄悄松了一口气。

滕予儒话锋一转。

“但是,并无实据证明,戚陶二位大人,与此事无关。小陶大人那时,只是一介地方小官,何有职权、哪来胆量,贪墨全县百姓的食粮?除非,有人在背后,为他撑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