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抗清 > 第238章 吴三桂,你个混蛋!

抗清 第238章 吴三桂,你个混蛋!

作者:傲骨铁心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28 21:39:45

第238章 吴三桂,你个混蛋!

大女婿的方案让一心求稳的吴三桂颇是动心。

用兵自古就是正奇两道。

集中主力“单刀直入”看起来是能集中吴军的兵力优势,也能对清军形成局部压倒优势,只要攻破燕京或逼的清廷弃守燕京退到关外,吴军就能赢得这场战争,但细细思索此方案实则过于冒险。

有点孤注一掷的感觉,如同赌徒将所有家当全推上牌桌,这显然不合吴三桂一惯用兵策略。

毕竟此次起兵虽有荆襄小女婿王永康接应,实则还是以云贵一隅对抗拥有大半个天下的满清。

一个不慎,便是满盘皆输。

好比李自成,谁能想到这位推翻了明朝几乎坐稳江山的永昌天子一战就亡了呢。

吴三桂担心自己重蹈李自成覆辙。

所以三条路线看起来都好,但在他看来又都不好。

已经五十六岁的吴三桂,不想冒险。

国相两只重拳的比喻就很恰当,一拳被阻另一拳犹可直捣满清心脏。

不管东西哪路军得手,于清廷而言都是灾难性后果。

至于用兵两路会削弱吴军实力这一点,吴三桂承认,但其认为此举同样也会迫使清廷分散兵马。

于战略上仍就被吴军牢牢牵制,处于被动挨打局面。

只要于分兵方案加以补充,将计划做的更周密些,同时用兵湖南和陕西的战略便是行的通的。

两路兵马都能奏捷固然最好,一路受阻一路奏捷也可以。

从清军这两年表现来看,吴三桂实在是想不到燕京方面还能拿什么来抵挡他。

只是大女婿夏国相两路进军的战略遭到了其连襟胡国柱和大将吴国贵的强烈反对。

二人认为吴军能战之兵虽有十四万众,可云贵之地至少要留三四万人镇守,因此能够动用北伐的兵力只有十万人。

“以此十万众单刀直入,所向必披靡,无论取湖南亦是渡江入中原,清廷挡无可挡,当能效一片石之战一战定乾坤,但若分兵两路,末将恐怕难以速战速决”

吴国贵指万一因为分兵导致进展不顺同清廷打成相持的消耗战,对吴军无疑是致命的。

因为无论人口、钱粮还是地盘,吴军现在都无法与清廷相提并论。

胡国柱也强调只有集中主力长趋直入速战速决,吴军才能打赢这场战争。

“西北有王辅臣可用,其余陕甘将领不乏愿响应王爷起兵的,四川又有郑蛟麟、谭弘,此一路军数月就能壮大为十数万之众,何来兵力不济一说。湖南方面有洞庭湖水师内应,二杨也是父王一手栽培”

夏国相这边却是坚持己见。

其口中所说“二杨”指的是湖南绿营的杨富和杨来嘉,二人都是明朝降将与吴三桂关系密切。

西北有手握重兵的王辅臣响应,湖南有二杨和洞庭湖水师响应,怎么也不用担心进军受挫。

同时拿下产粮重地湖南和自古出精兵的西北,清廷拿什么和吴军对抗。

届时陕西、甘肃、宁夏、湖南、云南、贵州、四川七省就能联成一片,于战略态势上也能形成对清廷压倒性的优势。

必要时候也可沿江东下收取江西和南直隶,怎么看吴军都占了上风。

有一点夏国相没有说,那就是哪怕两路大军都受挫,有这七省地盘在,吴军也有本钱同清廷长期对抗。

而不是孤注一掷全军北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