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神洲异事录 > 第一百二十三章、乞酒得浆

神洲异事录 第一百二十三章、乞酒得浆

作者:若风95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5-03-28 21:38:10

第一百二十三章、乞酒得浆

此时,法场外人山人海,人流如潮涌动。众人都踮起脚尖、伸出脖子争相往里观看。今日在此地处斩的,乃是赫赫有名的青衣卫北安平司千户孙勋满门。这孙勋的名字,在长安城也算家喻户晓。无论高官还是平民,听到“鬼面孙勋”几个字时,心中都不免要涌起一份惊惧之情。盖因在他手里吃过苦头的人实在不是少数。许多官商大户的亲属,不幸被抓入诏狱之后,就从此再也没有出来,这笔账自然也都记在了孙勋的头上。如今,闻听得孙勋全家都要被押至午门外处斩,长安城中怎能不群情涌动?此刻,若不是法场外的兵卒用力阻拦,这些围观的人流怕是要挤爆整个法场了。

法场北端搭着一个高高的木台。台上正中就座的正是青衣卫巡查千户杨文渊。杨文渊旁边坐着的是刑部员外郎申利民。其他陪同监斩的是青衣卫中的两个百户还有刑部的两名推官。

“申大人,时辰已到,开斩吧?”见午时三刻已至,杨文渊便向一旁的申利民问道。虽然今日杨文渊是主监斩官,但毕竟申利民的品阶与他一样,都是从四品。官场的规矩与客套,对于他杨文渊而言,自然是怠慢不得的……

“杨大人,开斩吧!”旁边的申利民忙回道。

于是,杨文渊朝手下挥挥手,说了两个字“开斩!”便听得鸣炮三响,众位刽子手上前,手举鬼头刀,运劲而落。那一把大砍刀,迎着正午耀眼的阳光,刀光闪闪,直映得众人睁不开眼,刀锋过处,就见一排排人头纷纷落地,断头处鲜血喷涌……只片刻之后,一百多位人犯尽皆被斩,尸首分离,从此他们便身入轮回、魂归幽冥。

围观的人众眼看一大片人头落地,大多拍手称快,但也有少数人各自摇头叹息,都道这些人犯不过是孙勋同宗同族的亲属,只怪命运不济,竟遭此连累……

按照皇帝的圣旨,孙家全部女眷尽皆充为官妓。法场被斩的这百余男丁,其实多半并非孙勋的直系亲属。孙勋的父亲、祖父均已不在人世,唯一的一个亲弟孙昌也已死在了汪猛的手中。法场受斩的却是孙勋的一位堂叔祖、两位堂伯、四位堂叔、几十个堂兄堂弟以及堂侄,还有孙勋的岳父、姑父、舅父、姨父全家男丁。孙勋在青衣卫官至三品千户之后,他在京城中几可呼风唤雨,这些堂、姑、表、舅等亲属纷从各地赶来,争相投靠于孙家门下。这十年,他们跟着孙千户也是尝够了富贵繁华的滋味,却未曾想,到最后也是跟着孙勋一同人头落地。

这被斩的一众人犯中,为首者正是假冒的“李君羡”。因为是太子谋逆一案的重要钦犯,杨文渊与其余监斩官还特意上前仔细检查了一番。众人见那“李君羡”已然是双手反绑,跪在地上,手脚与脖子却还在微微晃动不已,脸上也无半分临死之前的恐惧之状,均是大感奇怪。不过,毕竟见他长得与李君羡一模一样,众人虽觉心中诧异,但也都没有怀疑是假。不过,杨文渊毕竟亲自审讯了孙勋多日,蓦地见那“李君羡”浑身上下的伤口以及两腿的断骨之创竟是如此眼熟,正要上前仔细查看,忽觉眼前一阵晕眩,再看“李君羡”之时,他便已无丝毫怀疑了。

自然,杨文渊的这一阵“晕眩”以及对于眼前“李君羡”短暂的错觉,便都是法场外暗自躲藏的胡依依之功。

眼见所有人犯都已经人头落地,刽子手正在清理尸身与法场,胡依依终于舒了一口气,暗道此事终于顺利了却,小无病也幸喜没有留下任何纰漏和把柄。这时,一阵阵血腥之味随风而来,胡依依不由得皱了皱眉。她便紧了紧披风和帽兜,将自己的头脸再次遮住,匆匆地离了人群,回自己的徐府而去……

然而,机智如胡依依者,也仍然是百密一疏。

因为皇帝李重盛对于李君羡的口谕乃是“斩首示众”之刑。斩首已毕之后,虽然尸身一概被清理,但那一颗“李君羡”的头颅,却还要被高挂于午门外示众三日。于是待得处斩已毕,杨文渊又亲自上前,命手下找出“李君羡”的头颅。

一个青衣卫卫卒找着了“李君羡”的断头,正要拿去午门外悬挂,忽然被杨文渊叫住。

杨文渊在整个青衣卫中被称作“杨子房”,果然是有些本事。非但胸中有机谋、处事又狠厉,眼光亦是极其敏锐。他只是眼睛的余光带过,便觉那一颗“李君羡”的头颅有些异样。这时,卫卒呈上来“李君羡”的断头,杨文渊仔细一看,果不其然,那一颗脑袋其余都是完整,只右眼眶中,却是空空如也……

“李君羡曾被施过剜目之刑么?”杨文渊向着一众手下问道。

“启禀千户大人,据闻那李君羡在天牢中,被孙勋施了一个月的酷刑。不过,属下却未曾听说过,李君羡曾被剜目……”见卫卒们纷纷摇头以示不知,杨文渊身旁的一个百户便上前答道。

“去!找找看……”杨文渊吩咐道。

“找到啦!”未几,便有一个卫卒从地上捡起了一个“眼珠”递到了杨文渊的手中。杨文渊拿起这颗“眼珠”仔细端详,虽然见它黑白分明、颇为相像,然而毕竟手感僵硬。杨文渊两指一捏,微微用劲,那一颗“眼珠”顿时破碎,化作了满手的墙灰与残碎木屑。

“易容术!”杨文渊见状,不禁心中暗自冷笑道。

“杨千户……这是怎么一回事?难道他不是李君羡?……”那一位百户见杨文渊脸上表情颇有异状,不禁上前问道。

“休得胡言!这不是李君羡还会是哪个!快去!将此逆犯的头颅悬挂于午门之上,以儆效尤!”杨文渊脸色一变,森然道。

“是!”卫卒接过了“李君羡”的头颅,便都领命而去。

旁边的众位监斩

官,眼见杨文渊已然下了定论,心中虽觉怀疑,口里自不好多言。更何况,那“李君羡”的头颅,除了右眼珠掉落之外,其它的均与真的李君羡一模一样,这些人大多是些欺软怕事之人,眼见得问斩已毕,人人只盼着快些回去交差,有谁还会去没事找事?!

只是杨文渊的心里却已然是清清楚楚。当下,他再无多言,辞别了申利民等人之后,便匆匆赶回青衣卫。他要即刻向沈都督回禀。

……

原来,慕容嫣虽然精于易容之术,但昨日在诏狱天牢里,毕竟时辰有限,她匆忙之间,未能将右眼眶中的那一颗假眼珠仔细固定。今日法场问斩,那刽子手一把鬼头大砍刀用力之下,“李君羡”人头落地之时,他那颗假眼珠就顺势滚落了出来。不想,却被杨文渊当场看破。

不过,杨文渊心知此事干系重大,若不慎走漏消息,万一被皇上知道,天子势必大发雷霆,到时候,他青衣卫上下,凡与此事相关者,免不了都要受到责罚。他自己这个巡查千户搞不好也要受到连累。

最好的策略,当然是将此事的原委,立即禀告整个青衣卫中的老大都督沈环。

半个时辰之后,在沈环签押房之侧的一间退室内,杨文渊急匆匆地赶了进来,来不及喝一口茶,便将自己法场所见,以及心中所疑,全部讲了出来……

沈环沉吟道:“你是说,被斩的不是李君羡,而是孙勋的死尸?”

杨文渊点头道:“正是!”

沈环问道:“死尸怎地会动?”

杨文渊答道:“都督,这世间多有奇门之术,定是有人施了控尸之法或是傀儡之术,能够御使僵尸,简单行走,旁人自是看不出来。”

沈环再次问道:“文渊,你能确定……那受斩的真是孙勋的尸体?”

杨文渊再次答道:“都督!属下可断定那必是孙勋的尸体无疑!他那颗右眼珠子,还是属下命人用钉子给打出来的,是以他右眼眶中的伤痕,属下一看即知。再者,那一颗假眼珠乃是易容之物,由此属下可以断定,这几日必有易容高手偷偷混进了我青衣卫诏狱之中,将孙勋的尸体化作了李君羡的模样……”

沈环随即又问道:“那‘李君羡’的一颗假头,你没动吧?此事……可还有别人知道?”

杨文渊急忙回道:“都督放心!那颗假眼珠只是开斩时掉落。除此之外,‘李君羡’还是李君羡!属下已命人将那颗头颅高悬于午门之外,不消几个时辰,几只秃鹫便会将那颗人头琢得面目全非,就算皇上见了,也分不清真假。这件事……眼下,除了属下,没有任何人知道!”

沈环站起身子,走了几步,说道:“很好!文渊啊,你不愧是我青衣卫里的‘杨子房’!这件事你处理得缜密!甚好,甚好呀!若是弄得满城风雨……以致惊动了圣上,可就难收拾了!”

杨文渊也跟着站了起来,面向沈环躬身行礼道:“文渊能得都督栽培,实乃平生之幸!今后,文渊只做都督一人的‘子房’即可。都督但有所命,文渊万死莫辞!”

沈环走到杨文渊的面前,伸出右手拍了拍他的肩膀,哈哈笑道:“坐下坐下,文渊……依你看,这‘李君羡’既是孙勋的尸体假扮,那么真的李君羡又到了何处?”

杨文渊一直等到沈环回到木榻上落座,方才完全坐下,他忙回道:“都督,那真的李君羡自然是被徐恪给偷偷放了出去……”

沈环问道:“不对呀!这几日据卫所中人回报,并未有人见徐恪带着李君羡出门。况且,天牢内防守森严,光铁栅门就有三道,这个徐恪又是怎么将李君羡给带出的呢?会不会是别人……?”

杨文渊忙道:“断无他人的可能!都督,昨日我到诏狱中巡查,便见徐恪偷偷搬出了孙勋的尸体,当时他还与我谎称是‘验尸’,说什么要查明孙勋死因!这孙勋本就是他刺死的,还有何因可查?如今回想,他昨日就已筹划停当。定是他趁人不备,暗中将孙勋的死尸化成李君羡的模样,又同样将李君羡化成了别人的模样。如此一来,就算他堂而皇之地带出了“李君羡”,必然也无人知晓。他这‘偷梁换柱’之计,便瞒过了所有人的眼睛……”

沈环又笑道:“不过,还是没能逃过我杨子房的一双法眼么!看来,正所谓‘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可笑这徐百户计谋虽巧,手段虽高,比起文渊……毕竟还是棋差一招啊!哈哈哈!”

杨文渊却道:“都督,要不要属下写个折子,参他一本?”

沈环却摆手说道:“这个……不忙,此事先搁一搁吧!毕竟这徐百户也是皇上钦点的一名百户,此次他又奉旨护卫钦差有功,皇上对他……可宠信得紧啊!”他心里的话却是想说,本来要不是他徐恪做事冲动了点,这巡查千户的位置,哪儿轮得到你杨文渊啊!

杨文渊急道:“都督!这个徐百户虽是皇上钦点,然他目无法度、胆大包天,竟敢偷梁换柱、私自放走钦犯,纵然皇上有心庇佑,可我大乾律令,也容不得他!况且,那李君羡可是太子谋逆的要犯!徐百户竟敢将李君羡放走,这可是滔天的大罪!属下以为,皇上若知道此事,必定雷霆震怒,决计不能饶他!”

沈环兀自思忖道:“徐百户年纪轻轻……也算是一个人才啊!我青衣卫中,着实需要象他这样的青年俊才。若因此事让徐百户……咳!本督心有不忍,心有不忍啊!”

杨文渊闻听此语,已知沈环急欲拉拢徐恪之意。他心道若令这圣上钦点的徐百户又投至你沈环的麾下,那还有我杨文渊什么用处?当下,他急忙起身,又上前几步,说道:“都督,你可知这几日,徐百户与我们北安平司的新任千户南宫不语可打得火热呀!他二人每日都要同

进同出,据闻,他们都快结成姻亲了呢!”

沈环奇道:“哦……南宫到北安平司也才不到三日,怎地就会与徐百户结成姻亲了呢?”

杨文渊道:“千真万确呀!都督,属下听闻,徐恪已至南宫的府上,与他妹子喝过了定情酒。非但如此,南宫千户的妹妹,每日都要亲手做一顿丰盛的早膳,送到这徐百户的公事房中……”

沈环不禁笑道:“竟有这般奇事!本督可知道,南宫的那位亲妹子,她可着实是‘分量’不轻啊!这徐兄弟模样这般英俊,能看得上她?”

杨文渊也讪笑道:“这个……属下倒不清楚,不过,有道是‘情人眼里出西施’么。再者,以南宫千户今日的官职地位,多少人还抢着想做他的妹夫呢!”

沈环却脸色转冷,哼了一声道:“文渊,你是我的‘子房’,南宫……也是本督的爱将!你二人皆是我的左膀右臂。既然徐百户都快成南宫的妹夫了,此事更是要放一放。更何况,这件事捅出去,也有碍我青衣卫的颜面……”

杨文渊忙躬身施礼道:“沈都督如此爱才,文渊真是感佩不尽!都督的意思,属下明白了!”

话已至此,杨文渊便不好再多说,只得行了礼之后,便即转身恭恭敬敬地退了下去。

杨文渊离了沈都督的退室,他一边走,一边却心中冷笑:“南宫不语昔日是你的爱将不假,可如今,若说他还是你的膀臂,恐怕连你沈环自己,也已然不信了吧!”

令杨文渊也想不到的是,就在他转身刚刚离开之后。沈环便走至书案前,取出纸笔,将适才杨文渊所讲的徐恪私放李君羡一事,前前后后、所有细节,全部写成了一封“密折”。写完之后,沈环却将这封密折放入柜中锁牢。

看来,这位仪表堂堂、威风凛凛的沈都督,今日对于徐恪之所为所展现出的包容与大度,并不是像杨文渊所言的那样,是因为“爱才”,而是胸中另有一番计较。他这一封密折,对于徐恪而言,无疑便如一个炸药桶一般,任何时候,只要一拉引信,便会将徐恪给炸得粉身碎骨。

只不过,这封密折什么时候会到皇帝的手中,这个引信什么时间会被点燃,一切就全看沈环的心情了。

……

而与此同时,在楚王府内荃湖中的墨云阁上,正端坐着三人。楚王李祉、刑部尚书萧一鸿、兵部尚书秦建勋。

李祉听罢萧一鸿的回禀,默然了良久,方才低声言道:“都斩了吗?”

萧一鸿道:“殿下,孙家满门总共一百二十六人,尽皆已斩首。”

李祉又问道:“孙家的那些女眷呢?”

萧一鸿道:“依照旨意,已将她们全部发往‘沉香院’充为官妓。殿下是想将她们也给……?”他做了一个去首的手势,心道你必是不放心,担心还有罪证留下,要将她们一并除了吧?

“对她们好生照顾,待得风头过去,你派人去花些银子,将她们全都赎了出来,好好安置……”不料,李祉却换了一副慈悲的口吻,缓缓言道。

萧一鸿却道:“殿下,依照我大乾律令,一旦充为官妓者,永世为奴,不得赎身啊!”

李祉却道:“我叫你去赎,你便去赎,出了事……找我李祉就是!还有……今日孙家所有被斩之人,你也派人,将他们的后事都给料理了!”

这时,一旁的秦建勋忙道:“殿下!你为他孙家女眷赎身,对孙勋也算是仁至义尽了!这件事倒也好办,那沉香院私卖官妓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只是,若要替今日被斩之人料理后事,则万万不可!殿下想一想,他们可都是钦犯家属,皇上说不定还在气头上,殿下自己还没脱去嫌疑……如今,竟还要公然为钦犯收尸安葬……这可万万使不得啊!”

李祉又默然半响,向秦建勋点了点头,算是默认了他的话。旋即又问道:“听说,孙勋逃脱了一个儿子?而且,还是他唯一的一个儿子?”

萧一鸿刚才被李祉训斥了一顿,这一次他总算摸到了李祉的心意,于是急忙说道:“殿下,孙勋只有一个儿子,叫孙习文,他并没有在今日处斩的人犯中,想必是被人给劫走了。殿下放心,日后,属下一旦找到孙习文,必全力接济,将他好生抚养成人,以慰殿下抚恤旧部之心……”

李祉一抬脸,冷然道:“谁让你去接济他了?!”

萧一鸿不禁心中茫然,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遂问道:“殿下的意思是?”

“找到他,杀了他!”李祉道。

萧一鸿还待再言,却被身旁的秦建勋使了一个眼色。只见秦建勋起身答道:“属下领命!”

……

待萧一鸿与秦建勋都已退下之后,李祉却叹了一声,又从他怀里取出了那封皇帝“赏赐”给他的密信。他打开信札,又仔细地看了一遍,然后又把密信慢慢地放入怀中,生怕这封信不慎丢失……

李祉倚窗而卧,微微地闭上双眼,仿佛在尽情地享受窗外斜斜照进的残阳,还有湖上空灵澄澈的气息……

这一切,平日里对于李祉而言,都是微不足道的存在。然而此时,李祉却大口呼吸着,用力品味着,仔细感受着……因为就是这些微不足道的存在,差一点,他从此也不能享受了。

此时的李祉,内心既有些惶惑、不安、愧疚、后悔与失落,又感到庆幸、喜悦、放松与满足……

伴随着孙家满门的被斩,刺杀钦差一案终于了结,也因为那一封假“密信”的功劳,皇帝最后还是放过了李祉,对他竟没有任何责罚。

楚王李祉,终于躲过了一劫,从此他可以放心睡个好觉了。

……

手机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