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神洲异事录 > 第一卷 智斗京城 第六十九章、卖官鬻爵

第一卷 智斗京城 第六十九章、卖官鬻爵

大乾康元七十一年元月初十,午时,苏州城,魏王李缜钦差行辕。

魏王李缜自太湖中溺水被救,休养了两日两夜之后,病情已然好转了许多。此际,他服过汤药,又喝了一碗红枣莲子粥,面色已渐渐红润了一些。他正在房子中缓缓踱步,间或与旁边的薛涛与徐恪二人说两句闲话。这时,有一名亲兵急匆匆地赶了进来,将一封书信交给了薛涛。据亲兵禀报,这封信乃是户部尚书秋明礼特差人六百里加急快马送来。薛涛急忙将秋先生的书信呈给了李缜。

李缜接过书信,拆开观看,才看了几行字,不禁脸色大变,失声道:

“太子被废了!”

房间里站着的另外两人,薛涛与徐恪闻言都不由得面露讶异之色,各自都心道:“这大过年的,元月里,家家户户都在欢庆新春,皇上竟然将太子给废了?”

李缜阅过书信,沉思片刻,便道:“父皇已于元月初三下诏,废太子为庶人,着即押往庐州府圈禁,终身不得出府一步。秋先生信中说道,父皇为此心痛欲绝,如今又身染沉疴,卧病不起……性命……性命堪忧,或恐行将不讳啊……”说到这里,李缜满面忧伤,眼里已隐然有泪……

“殿下!此时不是伤心的时候!眼下太子已然被废,皇上又重病不起,朝局动荡,随时有变!可如今,我们又远在苏州,殿下可得当机立断,赶紧拿个主意啊!”薛涛急忙言道。

李缜举手抹去了眼中的泪痕,旋即换了一副冷然镇定的脸容,沉声道:

“事不宜迟,赶紧动身,回京!”

薛涛却道:“可殿下这身子骨,才休息了两日,郎中可是千叮咛万嘱咐,要殿下三日内不可见风啊!”

“管不了这许多了,你去跟厉成峰交代一下,半个时辰后,立即动身!”李缜凛然说道。他目光中,却仍是藏不住,几许忧愁……

薛涛深知这位主子的秉性,一旦决定之事便再无更改。他自忖眼前的形势,确是一刻也不能耽搁,于是忙与徐恪二人,按照魏王的吩咐,一边命人收拾行装,一边与苏州知府厉成峰仔细交接。

依照李缜的意思,原本只剩一百人的钦差卫队又留下六十人,归属厉成峰统领。命厉知府将所募集的近五十万两银子全部就地买粮,率同钦差卫队,亲自押送至山南道、山东道救济那里的灾民。

李缜又亲自写了一道牒文,盖上钦差大印,命厉成峰派员送至杭州府,督促杭州知府吴云龙募粮筹款,并将所得粮款一并送往山东、山南两道。

诸事交代已毕,魏王的钦差仪仗于未时不到,便即动身北往回京。苏州知府厉成峰自是率合府上下官员,一直送行至苏州城北门之外。此时魏王的钦差卫队,只剩下四十名亲兵,整个钦差仪仗,较之出长安之时,已然“缩水”了一大半。魏王坐在马车内,既是担忧父亲的病情,又是焦虑朝局的变数,一味催促车架速行,于这车窗外的风景,却根本无心观赏……

北风萧瑟,草木冰霜,这钦差一行自苏州城出发,一路疾行紧赶着要回长安,这且不表,再说那京城长安中的形势,此时已然是乱成了一锅粥……

新年之初,元日之后,新春已临,普天同庆,皇帝李重盛却为何要赶在这一个喜庆的当口,偏偏将那太子给废了?

一切都是太子李仁自找的,正所谓“自作孽,不可救”……

事情要从康元七十年十二月二十六说起。

这一日,吏部尚书毕松云带着即将外放的五名知府,赶到了大明宫紫宸殿外,等着要面见皇帝。

毕松云在凛冽的寒风中足足等了有半个时辰,却见那内廷大总管高良士施施然而来。高良士道万岁爷身子困乏,已然躺下,这些外官便不见了……

按照惯例,皇帝若没空接见,便需由吏部尚书带领着这些行将外放的官员,去参见奉旨该管吏部的魏王。魏王见过之后,若没有意见,便会当场签字,再由吏部造了官凭,盖上大印,这些外官们即可拿着官凭走马上任。

然而此时,魏王已奉旨南下筹粮,依照高公公的意思,只需当值的亲王点过头,签了字,这件事也就算妥了。今日于亲王待制院中值守的乃是楚王李祉。没办法,毕松云只得硬着头皮去找楚王了……

今日恰逢楚王李祉在大明宫中值守,在朝中,楚王待人一向以随和著称,与那位冷如冰霜的魏王简直是判若两人。此时,楚王舔着个肥胖的肚子坐在外堂的书案前,一边看着这几人的告身文书,一边笑眯眯地望向下首垂立的五个即将外放的知府。

“你叫叶笼豪,要去徽州任知府?”李祉面朝一个身形偏瘦,长了一对小眼睛的中年男子问道。

“启禀殿下,下官叶笼豪,正要去徽州赴任……”那被呼为叶笼豪的细眼男子拱手回道。

李祉问道:“你是哪一榜的进士啊?”

叶笼豪道:“回殿下,下官不是进士出身。”

“那你是出自神王阁的门下吗?”李祉又笑着问道。

“殿下说笑了,凭下官这点本事,哪能进得了神王阁啊?”叶笼豪也笑着回应道。

“那你……?”李祉不由得疑道。

“哦……下官是举人的功名,此前一直在刑部都官司里做一名掌固。”叶笼豪回道。

“刑部都官司的一名掌固?一个区区从七品的掌固,如何竟派到了一个正五品的知府任上!……毕大人,这是怎么一回事?!”李祉面向旁边站着的毕松云问道。

“这……这个……”毕松云心道:“这可是太子亲自委任外放的。”但此时当着李祉的面,他自然不敢公然说出口……

“叶笼豪!本王问你,你这七品的掌固做了多少年?你此前做过地方官么?你知道该如何当好一个知府吗?”李祉脸色一变,突然面朝叶笼豪高声问道。

“启……启禀殿下……小人之前一直是刑部的一个书令史,担任掌固刚刚满一年……这……这地方官么,小人倒是……倒是从没做过……至于这如何当好一个知府,小人想着,只要心里面始终记着皇上的教诲,一心为公,勤政爱民,自然……自然能当好一名知府……”那叶笼豪被李祉出言一吓,不由得心里战战兢兢,但也强撑着一口气,将楚王的问题都一一作了回答。此时,叶笼豪心中也是异常苦恼。他暗道:“我是塞了五万两银子给太子,才得了这个外放啊!但这档子事,我能说出来么?”

这时,那吏部尚书毕松云心里面似也有了一番计较,他拱手作揖道:

“楚王殿下,这五人都是经吏部有司精挑细选,从我大乾官员中简拔而来,虽有破格擢升之处,却也正合我大乾选官用人,不拘一格降人才之意。更何况,我等亦是遵照太子爷训令行事。太子可是经常训诫我等,如今朝廷正当用人之际,切不可拘泥于管窥之见,只知固守窠臼,以致明珠遗漏、俊彦埋没啊……”

李祉却冷哼了一声,道:“好一个‘明珠遗漏、俊彦埋没’啊……到底是一颗明珠还是一块破石头,可不是你毕松云说了算的!”

毕松云忙垂首说道:“殿下,先前那户部经历徐恪……还不是一个从七品的末吏么?卑职听闻,此人可是一个连秀才的功名也未考上的白身,皇上不也是将他连升六级,给拔擢到了正五品的青衣卫百户任上?……”

“住口!父皇用人之道,你也敢评头论足!”李祉怒道。

毕松云急忙躬身拜倒,慌道:“卑职不敢!卑职出言无状,望殿下恕罪!”

“这样吧,这五个知府的外任,我可做不得主。你们先在我这儿留一留。一会儿等父皇醒了,本王便带你们过去,就让父皇亲自来定夺吧……”李祉说罢,也不待众人回复,便径自回内室休息去了……

一个时辰之后,楚王李祉带着五个即将赴任的准知府,在紫宸殿里觐见了皇帝李重盛。当着皇帝的面,在李祉的一番“循循善诱”的逼问之下,这五人慌不择词,在御前胡乱陈说了一通……

面对着这五个跪倒在殿中的不学无术之徒,李重盛再看看旁边悚然不安的毕松云,便已知大概。他心中又是一阵悲凉,遂向那吏部尚书无奈问道:“这五个知府,都是太子委任的吧?”

“启禀陛下,这五名知府俱是微臣等挑选之后,再上报太子准允……”毕松云虽然口中兀自强撑着,但也心知此事已经瞒不过老皇帝了。

“你们都退下吧,楚王留下……”李重盛挥了挥手,内心颇觉烦躁,心道已是除夕将至,怎么还会有这许多乌七八糟之事,搅得我过年都没一个好心情!

等那六人走后,李重盛向李祉问道:

“这五个……都是太子的什么人?”

“启禀父皇,据儿臣查知,这五人与太子毫无瓜葛,他们连太子一面,都未曾见过。”李祉回奏道。

“毫无瓜葛!……你是说,太子收了他们的钱?”李重盛惊问道。

“正是!”李祉回道。

李重盛又问道:“收了多少?”

李祉道:“回父皇,太子公然卖官,且要价公平,每人不多不少,均是五万两银子。”

李重盛心中气恼,怒道:

“太子这一口气,竟卖了五个知府!他就这么赚了二十五万两白银吗?”

李祉却淡淡地补了一句:“父皇,太子此次,可不只是卖了五个知府……”

“还有?……”李重盛问道,心中似有些不信。

“启禀父皇……太子这次,总共卖了二十二个知府。”李祉回奏道。

听到这个数字,李重盛忍不住心中一抖,竟差一点从龙椅上跌落了下来……

饶是他当了七十年的皇帝,这般耸人听闻之举,他也是头一遭听到。

整个大乾国,拢共也就一百多个知府,太子竟一口气卖了二十二个!

怪不得民间都道:“三年乾知府,十万雪花银!”

这些人花了五万两巨银买了一个知府,一旦到任,可不得拼了命地搜刮吗?

每一个知府都是当地的父母官,若教大乾的知府个个都是些刮地三尺、鱼肉百姓之人,这天下的百姓还怎么活?这大乾的江山还怎么续?

……

李重盛已然不敢想象,他只得缓缓闭上了眼睛。

皇帝实在是有些累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