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神洲异事录 > 第七十三章、兄弟情浓

神洲异事录 第七十三章、兄弟情浓

作者:若风95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5-03-28 21:38:10

第七十三章、兄弟情浓

【大乾康元七十一年、五月二十九、辰时、青镜司、千户公房内】

徐恪甫至青镜司上值,却见潘闻卷已在千户小院内等候多时。这位吏部尚书所来不为它事,竟是为舒恨天出任青镜司百户一事特地赶来。徐恪不免心中疑惑,一问之下,方知这一切,都是他师兄赵王李义早已安排好之事。

当下,不等徐恪发问,潘闻卷就一边饮茶,一边将此事的前因后果与徐恪备陈了一遍。

原来,就在三天前,赵王李义急匆匆地来到吏部,指名道姓要见潘闻卷,弄得整个吏部都跟出了大事一般“严阵以待”,潘闻卷更是带着吏部侍郎、吏部员外郎等一行人,急慌慌跑到吏部大门前亲自迎接。

可是,进了吏部公事房后,潘闻卷闻听赵王所言,心中委实大感诧异。

依照赵王的吩咐,他此来并无它事,无非是为一个叫作“舒恨天”的青衣卫掌旗而来。赵王要潘闻卷将舒恨天调往青镜司任百户一事,火速办妥。

舒恨天究竟是谁?赵王殿下为何会为了区区一个百户如此大费周章,甚而还亲自赶来吏部?就算要将舒恨天提拔为青镜司百户,依照大乾官制,也当先由青衣卫出具推举文牒,吏部核查审验,再经中书省报备,如此方为合规合矩,怎地倒过来反而要吏部为之操办?……

潘闻卷心中对此自然是充满了疑问,可在赵王面前,他哪敢多问半个字?当是时,他只得诺诺连声,一个劲地点头答应。

赵王离开之后,潘闻卷不敢有片刻耽搁,立时将手中诸般事务统统放下,亲自去了一趟青衣卫北安平司。他见了北司千户张木烨之后,不待客套就直截了当说明了来意,并一再嘱咐对方,务必今日就将舒恨天的推举文牒弄好,而且,文牒之上,还必须徐恪的亲笔签名与青镜司千户大印。

那北司千户张木烨也极给潘闻卷面子,只是三个时辰之后,一张盖着北安平司与青镜司大印,并有青衣卫两大千户联合署名的推举文牒,就交到了潘闻卷手中。文牒上除了具言舒恨天武艺高强、手段了得、文才俊雅、博闻强记、值事勤勉、办案干练之外,还特特写明了舒恨天曾在徐恪救回灵钰公主一案中,“奋辛烈之勇,逞不世之威,忠贞刚勇、舍生忘死、为救公主殿下,不惜与凶兽搏命……”云云,直看得潘闻卷不禁频频颔首。

依照大乾官制,就算有了这份“分量极沉”的推举文牒,就算吏部一路核查审验通关,可毕竟是一位青衣卫的百户,真要到吏部下发官凭之日,最起码也需半月之后,只因这中书报备一关,尚有种种关节需过……

潘闻卷不愧为大乾吏部尚书,毕竟身居官场二十余年,对于官场之种种“内部规矩”,他已再熟悉不过。于是乎,潘尚书利用手头的各种人缘,在一日之内就打通了中书省的各个关节,顺利地拿到了委任舒恨天为青镜司百户的全部文书。

想到赵王殿下“火速”两字,潘闻卷更是马不停蹄,连夜就命手下造好舒恨天的百户官凭,并将“舒恨天”三字刻在了一块早已备好的黑铁狮牌之上。到了今晨卯时,那潘闻卷生怕赵王责怪,是以早早就将舒恨天就任百户的一应公文与腰牌,亲自送到了青镜司徐恪手中。

……

徐恪听罢潘闻卷所述,心中不由地大为感动。

他感动的,自然是自家师兄赵王李义,居然对舒恨天升任百户这样一件小事如此上心。

记得当日在千户小院之内,自己不过是随口一提,孰料师兄竟牢牢地记在了心上。

这些天他日日跟君羡大哥饮酒笑谈,差点都将舒恨天之事遗忘,哪曾想,师兄竟早已将此事办妥。

徐恪心下不禁暗自感慨道:

“听那潘闻卷所言,提拔书仙老哥之事,若依照我大乾之官制,手续异常繁琐,若等到全部办妥之日,至少也需一月有余,全靠师哥出面,此事竟能三日内办妥。”

“于我徐恪而言,此事不过随口一提,于师哥七珠亲王的身份而言,竟能将这件小事当做头等大事一般全力而为之,师哥呀师哥,你对无病这一番心意,叫无病今后,该如何报答才好!”

……

潘闻卷饮茶之余,瞥见徐恪满面感慨愧疚之状,还道徐恪是对自己这一番上下奔忙生出了些感激惭愧之情,他便放下茶盏,和颜笑道:

“徐千户,此事老夫既受赵王殿下所托,自不敢丝毫有违,今日老夫特意将舒百户之官凭与腰牌送来,原也是分内之举,徐千户不必谢我,不必谢我,呵呵呵!……”

徐恪看了潘闻卷一眼,面上神色渐转冷淡,他端起茶盏,说道:“潘大人,下官听闻吏部公务繁忙……”

潘闻卷忙摆手道:“不妨事,不妨事,老夫今日到你这青镜司,也是头一遭来啊!看徐千户公房外的这一处小院……”他站起身,手指着窗外,“风景委实是不错,老夫只站了片刻,满眼皆是花香鸟语,当真是赏心悦目之极也!”他一边说话,一边还踱步到了窗边,看着窗外的风景,不无艳羡道:“徐千户有如此一处风景绝佳的上值之所,真真是一大快事呀!……”

过得片刻,见徐恪不语,那潘尚书索性又回到徐恪对面落座,端起茶喝了一口,接着慢悠悠地言道:

“记得数月之前,老夫与徐千户还曾在户部一道共事。当时的徐千户只不过是户部一名经历,没想到这才几个月光景,徐经历竟能平步青云,如今已官居正四品青衣卫千户之职,且还是我大乾至为机要的青镜司千户。徐千户如此年轻便有这般大好前程,可不知要羡煞多少旁人呀!”

“潘大人过谦了吧!我记得不差的话,潘尚书数月前也不过户部一个员外郎么,这才几天光景啊,你不也成了一个三品的尚书?”徐恪听得潘闻卷话里有话,心中便生出一股不快,他当即也“以彼之道还之彼身”,对着潘闻卷冷冷言道。

“这个不一样,这个不一

样么……”潘闻卷闻言不禁面色一沉,然他细思徐恪之语,倒也挑不出毛病,自己的话语里固然有嘲讽之意,然对方反讽自己也是靠晋王推举才能上位,这两者又有何差别?

这时候,徐恪早已不愿多费唇舌,他将手中茶盏端得更高,朝潘闻卷微微一扬,说道:

“潘大人,徐某这里还有事要忙,恕不能多陪了!”

“你!……”潘闻卷气得脸色发青,他豁然起身正待发作,然转念一想,还是忍了下来。他心道原来你早早端茶就是想着“送客”来的!我潘某人就这么不受你待见么?!今日我眼巴巴地送来热脸,你竟如此不识好歹,三句话不容我讲完,就敢“端茶送客”!

潘闻卷毕竟久居官场,学养深厚,虽见徐恪一副冷傲面孔,却仍强装笑脸道:

“好啊!徐千户,赵王殿下交代之事,老夫业已办妥。千户既然公务繁忙,老夫也就不再打搅了,这就告辞!”

“不送!”

……

潘闻卷气鼓鼓地走出千户小院之外,回身又朝徐恪的公事房望了望,心中已然将徐恪从上到下,由里及外,骂了无数遍。

自然,他心里骂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徐无病啊徐无病,你给我等着,总有一天,我要给你好看!”

潘闻卷再度想起,就在三个多月前,自己的侄女潘艳群和侄女婿吴登魁曾一齐跪到他面前哭诉,说是遭到一个叫“徐恪”的青衣卫百户无端羁押与严刑拷问,险些不能回家与叔父见面。当时他已升任至户部侍郎,官阶已是从三品,闻听自家心爱的侄女受此大辱,如何能够甘心?

潘家祖上三代都是读书人,他父亲潘纬博一生发奋读书,直至中年方进士及第,后官至六品主事,只因仕途郁不得志,便将希望寄托于两个儿子身上。

潘纬博将长子取名“闻书”,将次子取名“闻卷”,便是希望两个儿子能终生浸润于书卷之中,于学海中孜孜不倦,将来能以读书换取自己的功名与前程。然而潘闻卷的大哥潘闻书却始终不好读书,只喜爱买卖经商。唯有潘闻卷继承了父亲遗志,勤敏笃学、好学不倦,年纪轻轻便已科举大成,之后为官,一路畅行无阻,如今才五十二岁就已成了大乾吏部尚书。

于是,潘家经过多年经营,老大潘闻书已成长安城一方巨富,据闻府中金银如山,光内外宅子就有十数间,还有东西两市的许多店铺,都是潘家的产业;老二潘闻卷又接连升官,如今官至三品尚书,加之身后投靠的还是当今八皇子晋王,是以,潘家就成了这远近闻名的一方豪门巨户。

从来都是潘家人欺负外人,哪怕潘家的一个下人,在坊间行走也是无人敢惹,哪见过外人倒反过来骑到潘家人的脖子上?更何况,这一次被欺负的还是潘闻书的独女——潘艳群。

在潘闻卷眼中,只因潘艳群是他大哥的唯一爱女,他这位叔父自然也爱若珍宝,打小就将她当做自己亲生女儿一般对待。如今,耳听得自家的爱女竟“惨遭青衣卫毒打,险些命丧青衣卫地牢!”那潘侍郎当时就火冒三丈,差一点就要找徐恪去算账。

可他事后一想,顿时就冷静了下来。

试想当时的徐恪,虽不过五品的百户,可他毕竟是天子钦点之人,手里还有一把御赐“昆吾剑”,朝中有几人敢撄其锋芒?

更为要命的是,那徐恪身后所站的不是他人,乃是当朝四皇子,魏王李缜,任潘闻卷心中有再大的怨气,他也不敢与魏王作对。

于是,潘闻卷就只能将这事隐忍了下来。

隐忍的久了,他也就将“爱女受辱”一事渐渐淡忘。甚至于,他见徐恪屡次逢凶化吉,官阶也越升越高,年仅二十一岁就成了大乾最为机要的青镜司千户,他心中竟还兴起了结交之意。

前些天赵王李义亲自来到吏部,吩咐他办妥舒恨天升官一事。潘闻卷将此事仔细推敲了一番,心中顿时有了两个主意。其一、舒恨天升任青镜司百户,自然是徐恪所请,赵王对这件区区小事竟能如此热心,此足见赵王待徐恪之好,如此看来,似徐恪这样的人物,委实不要去得罪为好。其二、既然办妥舒恨天任百户一事,于徐恪有利,那就不妨将这件事办得格外热心周到一些,自己趁此机会,何不与对方好生结交?

于是乎,潘闻卷就于今日一大早,带着一张“热脸”与一副“好心情”,兴致勃勃地赶来了青镜司,就在来的路上,他心里还在想,几个月前,我与这徐无病还曾一道在户部共事,当时我便是他的上司,如今我放下老脸,主动前去结交,对方就算不感恩戴德,无论如何也会给我几分面子。

潘闻卷几乎忘了,就在去年秋日,徐恪初任户部经历,头一天上值就把他潘府的赘婿章博给打得鼻青脸肿……

当时在潘闻卷的脑海中,全是与徐恪互道寒暄,两人相互恭维感激了一番,此后就唇齿相依、结为良朋益友的画面。

……

……

如今,只是转眼之间,潘闻卷走出了青镜司之后,满脑子都是对徐恪的不满与愤恨,甚至于,想到难受之处,那潘尚书对徐恪已恨得咬牙切齿。

“徐无病呀徐无病,你这个来历不明的贼骨头,不知是走了什么狗屎运的小白脸,不知天高地厚的下贱胚子!你今天也别得意太早,总有一天,我潘闻卷叫你死得难看!”

一直到潘闻卷走出青衣卫的大门,走上自己的簇新马车,他心里还在对徐恪骂个不停。

刚才还想着与你结交,就因为些许小事,转眼就能与你反目成仇,世间之小人,大抵如此。

……

……

半个时辰之后,潘闻卷的马车就已行到了晋王府大门前。

潘闻卷在马车中已然想好,这口气他无论如何也咽不下,他的力量虽不足以对付一个青镜司千户,但假使晋王肯出手,那徐恪的日子断不会好过!

潘闻卷早就听闻,晋王因为天宝阁大小姐慕容嫣拒婚一事,一直对徐恪怀恨在心,今日自己只消在晋王面前稍稍煽风点火,那徐恪定然会吃不了兜着走。

潘闻卷走下马车,示意随从在外候着,自己一人微笑着走向王府大门前。

晋王府的司阍认识潘闻卷,当下就带着潘闻卷往王府的内书房而行。

潘闻卷问那阍者,王爷可是有要紧的事在忙?

阍者摇摇头说不知,他只知道今日宋王、越王都来到了王府,正与王爷在书房一起商量事情呢!

潘闻卷闻言顿觉自己这番贸然进去似有不妥,只是自己已跟着这仆役进了王府内门,这就忽然转身也是不妥。当下,他就想着自己到时候务须择机而言,切勿随口乱讲。

两人走了没几步,忽见前方十几个仆役推着一辆木车缓缓行来,木车上放着一个高高的箱子。这十几人推车之时都是小心翼翼,每行一步都要紧紧扶住木箱,好似深恐里面的物件出现什么差池……

为首一位中年男子,正在对余人指指点点,那人潘闻卷认得,正是晋王府总管汪简灵。

“嚯吆!汪总管……”潘闻卷向汪简灵略略拱手,笑着问道:“你们这么多人,送的到底是什么物件呀?要这般小心翼翼的?”

“是潘大人来啦!”汪简灵也向潘闻卷微微拱手,算是回礼,他指着木车上那一个高大的箱子,说道:

“那里放着的,是一颗珊瑚树,名叫‘二十八星宿’。”

“‘二十八星宿’?哦……”潘闻卷一时没反应过来,稍稍一想,顿时便已猜到,“你说的是那一株桑国进贡而来的‘缀玉千枝珊瑚宝树’。奇怪?这一株宝树不是一直放在王爷的书房中么?你们怎地将它推了出来?”

汪简灵回道:“将它推出来,自然是去送人了。”

潘闻卷不禁大是惊奇道:“这一株珊瑚宝树可是王爷心头最爱之物,王爷竟舍得拿它去送人,但不知是哪位世家美女,居然有如此之幸运?”

“谁跟你说这是送给女人的呀!”汪简灵面露不悦之色,正色道:“如此重宝,王爷怎会轻易送给一个女子?!”

“噢、噢……恕老夫多言,那……王爷这是要将它送给?……”

“君不闻‘宝物赠英雄’么?这件宝物,王爷要相赠的,就是那位新上任的青镜司千户,徐恪,徐大人!”

“什么?!”潘闻卷闻言,不禁耸然一惊,脱口而出道:“王爷要将它送给徐恪?!”

“怎么……有何不妥么?”

“没……没有!”潘闻卷忙摆手道:“老夫只是觉得,这‘二十八星宿’可是当年圣上在王爷加冠之礼上特为御赐之宝物,没想到王爷竟能如此割爱,老夫真是替徐千户感到高兴,王爷能有如此雄才雅量,老夫实实佩服!”

“潘大人,王爷此举,非但是爱才,也是报恩呐!”汪简灵一边命手下小心推车,一边随口言道:“之前我家王爷不慎被困金顶山洞中,若不是徐大人冒死相救,王爷何以能平安归来?”

“哦……原来如此!”

“好了!不同你多说了,潘大人此来,是要给王爷请安的吧?王爷就在书房内,去吧!”

“好,多谢汪总管!”

“嗯!……”

潘闻卷与汪简灵一行打了一个照面,聊了数语之后,便各自拱手别过,可潘闻卷望着渐渐远去的那一辆木车,内心却已如翻江倒海一般,委实不是滋味。

他跟着那位王府的小厮一边走,一边低头沉思着:

“我大乾朝中人人均知,这株珊瑚树可是东海边桑国上贡而来的一件重宝。原本珊瑚树上缀满了一些零散的玉块,加之树枝伸展、千变万化,是以取名‘缀玉千枝珊瑚宝树’。不过,圣上嫌那些玉块多了一些过犹不及,这才命人将玉块全部取下,又精挑细选了二十八颗珍珠与玛瑙重新缀上,再于底盘安上机括,若拧动机关,珊瑚树便能旋转长时。此珊瑚宝树若是在月夜下旋转观之,就如二十八星宿顺天道流转一般,端的是晶莹夺目、好看无比,是以宫里边才呼之为‘二十八星宿’……”

“这株‘缀玉千枝珊瑚宝树’,我在王爷的书房中也曾见过,高有五尺、宽逾四尺,整一株珊瑚成暗红之色,非但材质极为稀缺,最难能可贵的是缀在树上的二十八颗珠子混 圆玉润,每一颗都是一般大小,持宫灯一照或于月光之下,便见星星点点之光,如天宇流星一般,异彩纷呈、如梦似幻。当年圣上对之珍爱异常,直到晋王二十岁行加冠礼那一天,圣上才将它特赐与晋王。此亦足见圣上对晋王之宠爱。不想今日,晋王居然将如此一件无价之宝,就这么去送给了徐无病!”

“看来,晋王对于徐无病,那是真心招揽了!如此珍宝,试问天下英雄,有哪个还会拒之门外?!如照此推测,日后,这徐千户必将成为晋王府的座上宾,恐怕,他在晋王心中的地位,还要远胜于我,那么今日,我还要找晋王去想法子对付徐无病么?哈哈哈!我岂非是自讨没趣!”

想到了这一节,潘闻卷立时停下了脚步,向身前的那位阍者言道:

“这位小哥,老夫昨夜偶感风寒,此刻忽然有些头晕,今日就不去给王爷请安了!等一会儿若是王爷问起,你就说潘某过些时日再来给王爷问安……”

那小厮转头,听完潘闻卷所言,便点了点头。

潘闻卷叹了一声,用手摸了摸自己的前额,装出一副头疼的模样,步履蹒跚地转身朝王府大门的方向行去。

然而,潘闻卷还是有些不放心,未行几步,又回身朝小厮嘱咐道:

“小哥儿,倘若王爷不曾问起,你也就不要多言了,就当老夫今日从未来过!”

那看门的小厮闻言愣了一愣,但随即就又点了点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