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神洲异事录 > 第三章、重中之重

神洲异事录 第三章、重中之重

作者:若风95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5-03-28 21:38:10

第三章、重中之重

【大乾康元七十一年、五月二十二、戌时、长安城南、秋叶草堂】

徐恪问过了丁春秋之后,见天色已晚,手头也再无别的事要做,遂起身下值出门。

他走出自己的千户公房时,守卫于两边的两个铁塔一般的卫卒,各自右腿一振,身板挺直,右手紧紧握住直刀刀柄,朗声道:“千户大人安!”徐恪连眼皮也未动一下,只略略点了点头,便大步而出。

徐恪自入青衣卫以来,从未有如今在青镜司这般,手下有如此众多的规矩,非但进门出门要问安,外人入内要禀报,而且青镜司的墙门之外、千户公房门外、院门之外乃至于两个百户的公房门外,都有专门把守的卫卒,尤其是他这千户公房门外的卫卒,各个都是精挑细选而来,站如松柏、行如飙风,身高八尺、膀阔腰圆,杵在门前一动不动,直如两个门神一般威风无比。

徐恪心知,这必是张木烨之前在青镜司多年,刻意经营之果,他初来乍到,虽心感不便,但也不好擅行改变。好在他初时虽不适应,但这一连十天下来,也就渐渐习以为常。

离了青衣卫之后,徐恪没有回自家的府邸,而是往西南行去,不到半个时辰,他便已坐在了秋叶草堂之内。

已是戌初时分,秋明礼竟尚未下值归家,平安与喜乐各自忙碌,陪在徐恪身边的,就只能是赵昱了。

赵昱已在灶间忙碌完毕,一桌子菜业已全部备妥,她见秋先生还未回家,怕徐恪一人孤单,便主动来到前厅,先陪徐恪闲坐一会儿。

这十天来,徐恪有事没事,总爱到草堂来坐一坐,今日他接了皇帝的案子,更是要过来向秋明礼请教。

“小玉……”徐恪嗑了一片瓜子,喝了一口茶,问道:

“整间草堂就你一个姑娘,这洗衣做饭、洒扫庭院、饮食采办、杂物归置……这么多的活,你一个人忙得过来么?”

“没有啊!”赵昱低着头怯怯地望了徐恪一眼,长长的睫毛微微闪动,一双明净如秋水般的眸子,仿佛带着些许的含羞,她笑着回道:

“草堂里除了我,还有平安弟弟和喜乐大叔呢!打扫庭院、归置杂物这些粗活,喜乐大叔会做,至于平常的菜、米、油、盐……这些都是平安弟弟外出采买,我只管做饭,还有就是帮秋先生洗衣。”

“秋先生也真是的,都一个三品的宰辅之臣了,家里就你这一个女眷!”徐恪也笑颜望着赵昱,道:

“草堂虽不大,里里外外到处也都是活,他总该再买几个丫鬟,帮衬着你一点!”

赵昱听得徐恪口里所言“女眷”二字,浑身便有些不自在,她辩解道:

“先生虽贵为三品重臣,但他一向不喜他人服侍,凡事总喜欢亲力亲为。先生平常总是教导小昱,人不分贵贱,但凡能自食其力者,自己的事还是要自己动手才好。之前,先生连他的衣物被褥都不让我碰,自己内室的打扫也一定要他自己来,只不过,先生最近公务越来越忙,下值也越来越晚,是以这些活才轮得到小玉来操持。”

“嗯!小玉说得对!但凡能自食其力者,自己的事还是要自己动手才好!我记下了!”

徐恪不断点头,心想,自己原来也是一个孤苦穷困之人,身边时常连几个果腹的馒头都找不到,何以今日,自己竟会坐拥一座十余进的豪阔府邸,身边还要二十余个丫鬟,流水一般照顾自己的起居?

“这句话是先生说的!”赵昱低着头,虽极力掩饰,但脸上的不快仍依稀可见:

“请千户大人少待,我家先生很快就回,我这个秋府里的小小丫鬟,就不陪千户大人了!”她淡淡说了一句之后,便顾自起身,看也没看徐恪一眼,转身径往灶间而去。

“小玉……”徐恪挠了挠自己的额头,望着赵昱离去的背影,心下有些不明所以。

“小玉刚才还有说有笑的,怎么一转身的功夫就生气了?”徐恪不断挠着额头,对于赵昱何以须臾间就生出不快,他百思不得其解。

好在,赵昱出了前厅之后,没过多久,秋明礼沉稳而铿锵的脚步声便已传来,这位年近花甲的户部尚书,直至此刻才终于下值归家。

戌时二刻,天色已晚,秋明礼见前厅内有些闷热,索性命平安点亮了前院内的灯烛,他与徐恪将方桌、长凳搬至院子中央。这师徒二人,便在前院中落座,就着夏夜习习凉风,听着树上蝉鸣阵阵,各自举杯,在微风与烛光下用起了晚膳。

赵昱与平安在一旁不停地上菜添酒,徐恪偷眼一瞥,却见此时的赵昱,满脸又已是笑意盈盈之状,他挠了挠额头,心中愈发地不解。

“怎么?无病,你有心事?”

秋明礼喝了一口酒,一边吃菜,一边问道。

赵昱与平安上齐了酒菜之后,两人便缓步退了下去,赵昱朝徐恪浅浅一笑,随即回她的灶间收拾去了。

“哦,老师……”徐恪忙收拢无关的思绪,言道:“今日皇上命人发来一桩案子,叫人有些无从下手。”

“哦,什么案子?”秋明礼夹起了一片苋菜放入口中,一边咀嚼,一边问道。

“是这样……”徐恪放下酒杯,便将今日一早,宫中内侍传来的那一件北境侯之子的人命案子,与秋明礼详尽叙述了一遍。

“嗯……这件案子么……”秋明礼接着吃菜喝酒,说道:“要紧虽然是要紧,却也并不是格外要紧。眼下,你最要关心的,却是另外一桩事!”

“什么事?”

“是关于人的事!”

“人的事?什么人?”

“一个百户、一个千户,是你目下当务之急!”

“一个百户、一个千户?”徐恪举杯与秋明礼对饮,不觉疑惑道。

秋明礼今日似乎兴致颇高,他与徐恪碰过酒杯之后,索性举起杯子一饮而尽。他见徐恪未动,便又伸手拿过酒壶,亲自为徐恪与自己斟满了酒,这才缓缓言道:

“这其一的一个百户,是你如今在青镜司,当先要举荐之人。这个人到了青镜司之后,会成为你身边最大的臂助!”

“老师是让我在青镜司内再添一个百户?可青镜司内已有储吉康与韦嘉诚两个百户了呀?”

“这两个人早已是张木烨的亲信,你使得动他们么?”

“可是……”

秋明礼见徐恪面露难色,便宽慰道:

“依照我大乾官制,南、北安平司各辖五名百户,銮仪司、青镜司可辖四名百户,你在储、韦二人之外,再添一两个百户,这恰恰是遵制而为,有什么可顾虑的?”

徐恪点了点头,转而又道:

“可我前几日要举荐丁春秋,老师并未答应。”

“丁春秋此人,不过一介莽夫耳!如何能将百户之位,轻易交给他?”

“那……老师的意思,我当举荐哪一位?”

“你自己想想看!”

徐恪举酒浅饮,思忖了半日,眼前闪过许多人的影子,还是踌躇不能决,他见此时的秋明礼,正手捋自己颌下的长髯,向着他呵呵而笑,脑子里灵光一闪,立时闪现出那个手短脚短、长髯坠地之人。

“老师是让我举荐书仙老哥?”

秋明礼点了点头,捋须笑道:“呵呵呵!你那位书仙老哥,一身大妖的本领,为人虽散漫不羁,然内心却最重情义,处事也比你圆滑老道得多,若让他做你手下的百户,时时在你身边帮衬,那是最好不过了!”

“可是……”徐恪转念一想,随即忧虑道:“我书仙老哥,本领虽强,然毕竟太过懒散,每日不到午时,他是不肯起床的,之前做北安平司的掌旗,尚且有南宫大哥多方照应,如今,让他做一名青镜司的百户,怕是不能服众,若是惹得到处闲言碎语,那就……”

秋明礼当即摆了摆手,道:

“先前他在北司,有南宫不语照应着便没事,如今他到了青镜司,你多去照应照应他,不也就没事了?别忘了,你现在可是执掌青镜司的一司之主!”

徐恪不禁笑了笑,诚如秋先生所言,如今他已贵为青镜司之首,只要他不责怪,司中上下,还有谁敢闲言碎语?更何况,他自己入主青镜司已然多日,虽则日日早起点卯上值,终日也只知观书写字而已。这样一个清静闲适的衙门,对于舒恨天而言,恰是最合适不过。

徐恪于是点头言道:“依老师所言,若能将书仙老哥调至青镜司任百户,那自然是最好!只是,这一个堂堂的正五品百户,岂是说安排就能安排的?”

“哈哈哈!”秋明礼摆手笑道:

“无病,你不必担忧,安排你书仙老哥一事,就包在老夫身上!”

接下来,秋明礼便吩咐徐恪,让他明日一早就到北安平司,让张木烨具一份选调文牒,将舒恨天自担任北司掌旗以来之种种功劳,尤其是与徐恪一道至金顶山解救十七公主的经过,详尽写明,盖上北司签印后,发往吏部即可,余下的事,便不用徐恪操心了。

说到了新任的北司千户张木烨,徐恪又有些忧心道:

“老师,学生前番因选调丁春秋几个,已经劳烦了张千户多次,如今又要让他给人,还要出具举荐文牒,怕是他未必肯答应。”

秋明礼却摆了摆手,道:“你大可放心,休说你只是跟他要书仙老哥一人,就是你跟他要十个八个,他照样会答应!”

“这却是为何?”

“他如今初入北司,困难重重,他对你之所求,远大于你对他之所求。”

“他对我,又有何求?”

“无病……”秋明礼呷了一口酒,意味深长地看着徐恪,问道:“你可知道,皇上这次为何会擢拔张木烨为北安平司千户?”

“自然是看中了

张千户的人品与能力。”

“人品与能力?呵呵呵……”秋明礼捻须叹道:

“在我大乾朝堂,人品高洁、能力卓越的不知有多少!在你青衣卫中,人品好、能力强者也不在少数,然则,皇上为何一定要提拔他张木烨呢?”

“这……”

“知人者莫过于皇上!眼下,在你们青衣卫中,无论武功、胆识;无论心机、手段;无论谋略、意志;能够对抗沈环者,除张木烨之外,便再无他人了!”

“老师的意思,皇上依旧是在以御下平衡之术,来约束青衣卫诸方力量?”

秋明礼却摇了摇头,叹道:“皇上也着实是为难啊!这一次提拔张木烨,多半也是无奈之选……”

秋明礼一边喝酒,一边说道:

“先前,皇上着力提拔孙勋,此人武功强,为人狠厉,又背靠楚王这颗大树,总算与沈环斗了一个旗鼓相当。未曾想,楚王谋逆事发,孙勋便成了一颗弃子,最终死在了诏狱之中。”

徐恪举酒满饮了一杯,一想到孙勋当日,正是死在了自己的昆吾剑下,而自己之所以一剑将他刺死,却是因为对方一再向自己苦求,这中间的曲曲折折,当真是令人感慨。

“后来,皇上看准了南宫不语之才,将一个原本是沈环身边最信任之人,提拔上位用来对付沈环。不得不说,皇上此举,委实高明之极!可未曾想,南宫千户不知何故,半个月前又无端死了,听说是力战猫妖之后,伤重不治而亡,可惜了……”

说到这里,秋明礼停杯下箸,眼望长安以北的方向,眼神中尽是惋惜之色,好似在为大乾国痛失一位年轻俊才而感到无限可惜。

徐恪也跟着眼望长安城灞林原的方向,他将手中尚未饮尽的一杯“汾阳醉”,缓缓倾倒在身前的土地上,心中默念道,南宫兄,此去泉台,一路走好!你的无花妹妹,小弟定要为你找到,并照护她一生周全!

秋明礼眼见徐恪神色中带着无尽伤感,他知徐恪与南宫不语交情不浅,深悔自己刚才多言,便岔开话题道:

“两个北司千户,一年内相继死去,青衣卫内难免人心惶惶,这接下来的北司千户人选,自然是重中之重!”

“皇上这一次相中了张木烨,可谓是慧眼识人!张木烨此人,老夫与他虽未深交,却也有所耳闻……”

秋明礼拿起筷子,又夹了几片肉末粉皮,缓缓咀嚼后吞入肚中,接着言道:

“此人出身名门,自幼入京,十八岁就被选拔进入青衣卫,成了一个从八品的佐领。记得老夫十八岁之时,还未考中进士哩……”

听到秋明礼说起张木烨的种种过往,徐恪不禁放下酒杯,仔细倾听了起来。事实上,自他去年秋岁进入青衣卫至今,对于张木烨的种种经历,他几乎是全然不知。虽然南宫不语曾数次在与他交谈中说起过张木烨,但也只是说“此人极不简单”,至于是如何地“极不简单”,徐恪心中也一直不明。

“二十六岁时,他已经做到了一名正五品的百户。老夫二十六岁时,好似只做了一个翰林院的编修,论品阶,只不过是七品。咳!与他相比,老夫委实是差得远了……”

徐恪不由微哂道:“老师如今位列三品,身居要职,又是魏王之师,身份自然已非张千户可比。”

“你别打岔,且听我讲……”秋明礼摆了摆手,接着言道:“此人三十二岁之时,就以‘才品超具、武练兼得’被皇上破格选拔为青镜司千户。到如今,他已盘踞青镜司八年,老夫料定,整个青镜司,必已成了他张木烨的天下,针插不进、油泼不得,就连沈环,也对他无可奈何。”

“这样一个厉害人物,原本官升一级,被擢拔为北司千户,正是顺理成章之事。可是……”

秋明礼望着徐恪说道:“无病,你可知道,皇上之前曾深夜单独召见张木烨,对他大为嘉勉了一番,可无论皇上怎么说,那张木烨对于擢升北司千户一事,仍是百般推辞。”

徐恪心道,怪不得,那日我与张千户行交割事宜,看他面色,竟是极其不愿。

“后来,直到皇上天威动怒,甚至许了他一道免死之权,这才让他不得不接了圣命,答应入主北司。”

徐恪不禁笑道:“竟还有这种事?看来,张兄对于升官之事,与我一样,终究无多少意趣。”

“哪里是无意升官啊!”秋明礼连连摇头道:“不过是这张木烨深明其中之利害,不愿蹚你们北司这趟浑水罢了,更为紧要者,他必定是放不下青镜司中的诸般好处。”

“青镜司的诸般好处?老师,我在青镜司已呆了十天,整日无事可做,那里能有什么好处?”

“哈哈哈!”秋明礼再度爽然而笑道:“无病,这青镜司内的好处,三言两语说不明白,等你日后,千户做的久了,自会明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