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神洲异事录 > 第一百七十四章、持剑来换

神洲异事录 第一百七十四章、持剑来换

作者:若风95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5-03-28 21:38:10

第一百七十四章、持剑来换

大乾康元七十一年、四月二十、辰时、青衣卫议事堂

此时的青衣卫议事堂中,上首端坐的正是赵王李义。下首两侧分别坐着的,有青衣卫都督沈环、京兆府尹钟兴鸣、北安平司千户南宫不语、刑部尚书成克中、禁军大总管程万里以及大理寺正卿戴舟。除了副使徐恪此际尚被关押在诏狱之外,这“京城审案团”的所有成员,都已一一列席。

自然,今日李义召集众位高官,汇集于青衣卫议事堂内,所商议的,还是轰动于长安城的猫妖一案。

大乾京城,妖物为祟,十余个青壮男子无辜殒命,连带着韩王李祚也被猫妖魅惑吸精而亡,此案早已在整个长安城中闹得沸沸扬扬。所幸,长安百姓听多了此案的各种消息之后,竟也渐渐地习以为常。毕竟,这最近的一个多月来,长安城中一直没出现新的死尸,先前弥漫于京城中的恐慌情绪,已慢慢地退散了下去,而那位猝死在翠云楼里的韩王,老百姓得知之后,却大多是拍手称快!是以,长安城中的住户们,除了对晚上过于严苛的宵禁心有不满之外,其余诸事,倒也没有生出太大的波折。

然则,李义毕竟是猫妖一案的查案主使。如今,长安城虽然已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与繁华,但猫妖依旧未曾抓获。李义心念长安百姓的安危,又想着自己与诸位负责“妖物为祟”之案的臣工已有多日未曾谋面,是以今日一早,就亲自来到青衣卫,并命人召来了诸位高官,想听听这些人对猫妖为祟一案,有没有新的高见。

自大乾京城惊现妖物为祟以来,今日这一次的“案情分析大会”,气氛最是轻松融洽。各部的几位高官,相互间说话均谦和有礼,脸上的神情也都甚是平和,再也没有先前争锋相对之势。毕竟长安城已太平了许久,百姓们不再恐慌,官员们心中也轻松了许多。

在李义的主持之下,先是由京兆尹钟兴鸣介绍了长安城治安的近况,自然,钟兴鸣于话里话外也不忘对李义降妖之功,大肆称颂了一番。

随后,刑部尚书成克中又大谈了一番治妖之道,这位成大人说到兴起之时,不免唾沫横飞,只听得李义忍不住皱眉。

再接下去,青衣卫都督沈环便说到了上月底发生于翠云楼的那桩案子。沈环对于自己未能及时察觉猫妖的行踪,竟至韩王殿下猝死在猫妖的手里,大加自责了一番。自然,当此时,其余的诸位官员自免不了纷纷为沈环说了一通好话,尤其是北安平司千户南宫不语,更是连连向李义拱手,口称翠云楼一案最为失职之人,当是他南宫不语。

沈环又言道,猫妖既能藏身于翠云楼,也有可能去别的妓院,诸如沉香院、花满楼、叠梦楼等等。沈环向李义请示道,是否由青衣卫派出人手,去长安城的各个妓院加强盘查,看看有没有可疑的姑娘混了进来?

对这事,李义淡淡一笑,随即摆手否决道,猫妖藏身于翠云楼,如今已然事发,她怎会如此糊涂,又寻别的妓院躲藏?

接下来,大理寺正卿戴舟也谈了他们对长安郊外各处山林石洞的查访情况,依戴舟所述,大理寺几乎搜遍了长安城外的百里之地,可还是没找到猫妖藏匿的丝毫线索。

而那位禁军大总管程万里,却只是呵呵一笑,说道禁军只是加派人手,增强夜间的巡夜与盘查,这些事原本属禁军分内之职,对于查案捉妖,全赖在座各位大人,俺老程只是在旁边看看热闹云云。自然,其余诸位官员,听得程大将军如此谦逊,又要变着法儿地“数落”了一番他的功劳。

轮到南宫不语的时候,这位北安平司的千户清了清嗓子,正准备与在座诸位,谈一谈他那日亲眼所见到的猫妖。

忽然,议事堂门外奔来一名卫卒,向沈环禀道,有人要求见赵王千岁。

沈环两眼一翻,当场就要发作。他心道,怎地赵王殿下来我青衣卫之时,总有些不识趣的人会上门打扰?

可赵王李义却摆了摆手,让卫卒把那人给带进来。

未几,卫卒就领了一个五十来岁、白面无须的内侍匆匆走进议事堂内。李义认得此人,却是晋王府的总管汪简灵。

“汪简灵?你怎么来了?”李义当时就问道。

那位晋王府的汪总管,见到上首端坐的李义,立时疾步上前,跪倒在地,带着哭泣之音,惶急言道:

“赵王殿下,快……快救救晋王殿下!”

“我八弟怎么了?”

“晋王殿下,昨儿个晚上,被人给抓走了!”

“什么?!”

汪简灵此言一出,非但是赵王李义,在座诸位高官无不耸然动容,众人均是面面相觑,各自心道,晋王被人给抓走了?什么人竟会这么大胆!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你快起来,说说清楚!”李义顿时急切地问道。

汪简灵从地上站起身,望了望堂上的诸人,却有些欲言又止。

很显然,汪简灵要禀报于赵王的话语,其中必定有不能为外人知晓的秘密。

议事堂中的诸位官员均已会意,正等着赵王发话之后,好纷纷起身回避,这时,却听得上首的李义大声斥责道:

“都什么时候了!还这么婆婆妈妈!我八弟到底是怎么被人给抓的?是什么人如此大胆?你还不给我说个清楚?!”

汪简灵无奈之下,只得向李义俯身为礼之后,便将昨夜晋王被人绑架一事,当着众人的面,尽数在议事堂中讲来……

其余诸位官员,有几个已然后臀离席,耳听得赵王此语,亦只能重新坐下,硬着头皮听汪简灵讲述。

原来,昨夜亥时六刻,晋王李祀从魏王府出门之后,马车往北行了不到半里,斜刺里就杀出了一个身形格外瘦长的男子。

那男子手持一把五尺长剑,倏然在马车前现身,他面容格外清瘦,满头又尽是银发,在暗夜中观之,其状犹如幽灵一般,直把那正在赶车的汪简灵吓了一跳。汪简灵急忙勒马停车,大声叱问对方。

可那个瘦长的男子,却不与汪简灵多话,猛地长剑出手,只眨眼间,便将马车旁的十二名护卫尽数刺倒。

那位男子出剑实在太快,汪简灵在恍惚间,只见那瘦长男子人影闪了一闪,身旁十二个身形魁伟的护卫,一个个都倒在了地上。甚至于,连对方有没有出剑,汪简灵都没有看清,晋王府的十二个护卫,已尽数倒在了血泊之中。

汪简灵何曾见过这样的高手?当时他就以为遇到了厉鬼,吓得匍匐于地,浑身不住地打颤。

晋王李祀从马车中走下来之后,那位瘦长男子又如鬼魅一般,倏然现身于李祀身后。可这一次,他却忽然口吐人言,说的还是大乾官话。

瘦长男子叫他们无需害怕,自己只是想让晋王跟着他走一趟城南,说是要用晋王跟大乾的皇帝换一把宝剑,只要宝剑到手,晋王就能平安归来。

于是,在瘦长男子吩咐之下,汪简灵只得再度驾车,调转车头,载着瘦长男子与晋王两人,一直往南而行。

马车行到长安城南的明德门,守城的禁军参将,见是晋王府的车架,又听得马车内的李祀大声训斥,只得亲自开了城门,放李祀一行出门。

汪简灵与李祀都见识过那位瘦长男子的可怕武功,心知就算当着禁军的面,对方要杀死自己也是易如反掌,是以一路之上都老老实实,对于瘦长男子的吩咐,无不惟命是从。

马车又接着往城南郊外,一直行驶了五十余里方才停下。那瘦长男子下车之后,将晋王带入了一个山洞之内。不过,瘦长男子并没有为难汪简灵,而是吩咐他直接驾着马车回城。

瘦长男子将一纸薄笺交给汪简灵,让他回城之后,便找到大乾的赵王,将纸条交与赵王即可……

只是,汪简灵驾着马车回到城南

的明德门后,这一次,马车内少了晋王李祀,守城的禁军却无论如何也不肯打开城门。汪简灵无奈之下,只得候在南城门外,一直等到了卯时城门大开,这才急慌慌地驱车行入城内。

汪简灵不敢怠慢,进了长安城之后,来不及回晋王府向晋王的侧妃苏氏禀报,而是径自驾车来到了赵王府。

听闻赵王李义不在府内,往青衣卫召集众官合议去了,汪简灵立时调转马头,马不停蹄,急忙又赶来了青衣卫……

听完汪简灵的叙述,李义立时起身,走到汪简灵跟前,伸手接过那张薄笺,只见上面的字迹甚是潦草,行文也极其随意,只是写了一句话:

“欲保晋王性命,须徐恪一人,持玄黄剑来换!三日之内,剑来,人还,剑不来,人头还!”

李义看了那一句话,不禁倒吸了一口谅气。那一纸薄笺上的字迹,虽然不太工整,然字句间的语气与口吻,却无端地给人一阵扑面的寒意!

这时,汪简灵又哭哭啼啼地朝李义俯身拱手,连声求恳道:

“殿下,那个贼人说,您见了信上的话,就知道该怎么做了。眼下,晋王已落在了那贼人的手里,每过得一刻,他就多一份危险,望殿下无论如何,都要想想法子,快些救救晋王呀!”

“那个人长得什么模样?”李义问道。

“那个人么……”汪简灵想了一会儿,便道:

“他看上去岁数不大,好像才四十岁左右的年纪,头发却都是白的,人长得极高,且极瘦!他……”

“嗯……”李义点了点头,心中对那个绑架晋王的贼人已有了判断,他又问道:

“你们昨晚驾车去的地方,大约是哪里?”

汪简灵又仔细回想了一会儿,方才道:

“奴才昨晚上慌慌张张的,也不太看得清,不过,奴才记得那边有一座高山,好似是……金顶山!”

“金顶山……果然是金顶山?!”李义心中反复咀嚼着这个山名,一抬头,却见议事堂内,还有好几位官员都正襟危坐着,那些人的脸上,大多是愕然中带着些无所适从的神情……

“咦,你们还在呢!这样,今日的猫妖一案,便合议到此,列位各自都去忙吧!”

成克中等人,忙纷纷起身,向李义行礼之后,各自告辞出门。

留下沈环与程万里两人,走到李义跟前,问道:

“殿下,那个贼人的信上,都说了些什么?”

李义没有回答,却吩咐道:

“汪简灵,这里没你的事了,你且先回晋王府,告诉晋王妃,我李义无论如何,都会救八弟平安归来,让他们无需担忧!”

“奴才遵命!”汪简灵向李义俯身为礼,当即转身出门,径回晋王府。

“沈都督,这里也没你的事了,晋王被人绑架一事,你须封锁消息,不得让外人知晓!”

“下官遵命!”

沈环心中略感失望,然也只得朝李义躬身为礼之后,转身出门。可他心中却想,今日议事堂中的这么多人,都已知道晋王昨夜被贼人绑架,你还让我如何封锁消息?

“万里,你跟我进宫!咱们边走边聊!”李义朝身旁的程万里吩咐道。

“好!”程万里立时应了一声。

当下,两人正要出门,一起往大明宫而行,却见沈环又回转身,走入了议事堂中。

“沈都督,还有何事?”见沈环去而复还,李义不禁问道。

“殿下,又有人求见!”

“还有人?”

沈环的身后,已走进来一人,瞧那人的模样,五十岁不到,白面无须,竟然还是一名王府的内侍。

“咦,你怎么来了?”

李义显然认得那名王府的内侍,见他进来,当即问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