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神洲异事录 > 第四十五章、无奈之选

神洲异事录 第四十五章、无奈之选

作者:若风95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5-03-28 21:38:10

第四十五章、无奈之选

见秋明礼向他问询捉妖之策,徐恪略作思忖,遂答道:

“这桩案子的元凶,现已查明,就是那只臭名昭著的猫妖,她名叫毛娇娇,还有一个外号叫什么‘和合金仙’!如今猫妖在暗,我等在明,我和赵王殿下已商量好了,我们两人每日乔装成寻常男子,专门吸引那猫妖现身,而后将她擒拿!”

“那么……”秋明礼随即问道:

“你们可曾引出那只猫妖?”

徐恪不胜惭愧道:“引是引出了,只是那一晚……”

于是,徐恪只得将自己在三月初三那一晚,乔装改扮之后,深入南城门外二十里之密林,终于遇上了毛娇娇,后来因一念之仁,竟而将她擅自放了的经过,又与秋明礼备陈了一遍。

“糊涂!”秋明礼刚刚听完徐恪所述,立时将手中的酒杯往桌上重重一顿,叹道:

“无病啊,妖是妖,人是人,自古以来,人妖两族便势不两立!你怎可对妖类心存善念?你可知道,纵虎容易擒虎难啊!十天前就因为你这一念之差,这十天就有八个无辜男子丧命街头。你想想,接下去,还得有多少青壮男子被那猫妖残害惨死?!”

徐恪低下头,黯然道:“老师责备的是!学生知道了,若教无病再遇上那只猫妖,定以我手中昆吾剑,取下她猫头!”

秋明礼道:“然则,你和赵王这十天来,竟还是一无所获?”

“……”徐恪点了点头,默然无语。

此时,两人酒菜也吃得将尽,于是便各自都停杯投箸,秋明礼捋须思忖片刻,又问道:

“那‘乔装引妖’之计好是好,只是,缘何只有你们两人?”

秋明礼言下之意自然是,此次皇帝下旨,命赵王李义主理这桩京城奇案,负责一道破案的,有青衣卫、京兆府、刑部、大理寺,甚至连禁军也加入了进来。这些衙门几乎囊括了京城所有的机要部门,可见,皇帝对这桩案子关心之重!依照皇帝旨意,赵王可以单独节制这所有的衙门,对下辖众兵员可随意调动。可为何如今真正出力的,竟只有你徐无病和李义两人?京城这么大,就靠你们两人捉妖,怎么够?

徐恪想了一想,却找不到合理的答案,只得自相揣测道:“或许,依照我师兄的心意,对其他人都不太放心吧?”

秋明礼随即道:“你们这捉妖的计策,原本是好,只是如今,恐怕收效不大了。”

“为何?”徐恪问。

秋明礼道:“长安城实行严格的宵禁之后,所有男子不再出门,若此刻街巷中还有美貌男子出没,自会吸引妖物前来夺取精元。可是,只有你们两人怕是万万不行了! 你想想,你们师兄弟,一个贵为大乾神王阁副阁主,一向是妖魔的克星,威名早已在外,那猫妖敢去惹他么?还有你,原本是有机会的,可如今……”秋明礼欲言又止,他知道自己这个学生的脾气,话到嘴边,却还是收了回去。

徐恪自然知道他老师所指,赵王李义名气太大,就算李义乔装改扮,猫妖也定不敢轻易去招惹,那么,能够吸引猫妖现身的,便只有他自己了。可就在十天前,他才刚刚出门引妖,猫妖就已经乍然现身,当时他已经出剑得手,只可惜一念之差,悔之晚矣!

徐恪讷讷道:“都怪学生一时心软……”

秋明礼摆手道:“之前的事,就别提了,你也莫要太过自责。如今那猫妖还在害人,长安城每晚都有男子暴毙于街头,长此下去,无病,你和赵王殿下的处境,委实堪忧啊!”

徐恪急道:“此事都怪我心志不坚,到时皇上若要怪罪,就怪罪无病一人好了,大不了,我这劳什子千户,不当也罢!”

秋明礼不满道:“无病,君子有道,穷且益坚!你怎地才吃了些许挫折,就生出退意?若

我大乾朝堂之上,人人都如你这般,一言不合就弃官而去,那么这一大堆的烂事谁来收拾?这为祸人间的妖物,谁去捉拿?!”

徐恪低头道:“老师教训的是,学生记住了!”

秋明礼叹道:“皇上本对赵王殿下寄以厚望,他将案子的审破之事全权交托于赵王,又给了赵王京城中最为精干的手下。哪知道,这半个月下来,猫妖踪影丝毫未见,长安城却接连有人惨死于街头。如今,老百姓人心惶惶,朝堂上也是议论纷纷,就连我户部的一干属员,每日里也都是心内惴惴、惶恐不安……咳!老夫所料不差的话,至多再过半月,若案情仍旧毫无进展的话,皇上势必会降旨,免除赵王审案之权!”

“啊……?”徐恪急道:“至多半月?皇上就要责罚我师兄?这也……太快了吧!那猫妖轻功高绝,出没无定,我们如何能确保在半月之内,就能将她捉住?!”

秋明礼摆手道:“放心,皇上是不会责罚赵王的,只不过,赵王全权审案之权,必会被皇上下旨免除!”

“这……”徐恪兀自摇头道:“这可不行!我师兄为人虽然随意无为,然心性却甚为孤高自负,若猫妖未除,他却就此被他父亲给下旨免职,叫他心中怎能咽得下这口气?”

秋明礼道:“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谁让你们至今连猫妖的一根毛也未曾抓到呢?再者,皇上将赵王免职,那不是责罚,而是出于爱护!若换作别人是此案之专案主使,早就被皇上给免官夺职,扔进你们青衣卫的大牢里去了!”

徐恪一时无言,他心道,看来今日早间,南宫兄所言确是在理啊!

事实也的确是如此,自京城突发奇案以来,已有十二位男子惨死街头,如今,妖物为祟长安的消息已散布于大街小巷,老百姓原本就是胆小怕事之辈,再加上每日都有死状恐怖的尸体惊现于长安街头,百姓们自免不了更加慌乱。因为百姓们的过度恐慌,原本这座繁华无比的神洲第一大城,如今已渐显凋零之象,非但是入夜之后,就是白日里,街巷中已是行人稀少,酒楼里也渐显冷清。

百姓慌乱不堪,京城已显凋零之象,长此下去,如何得了?而负责查案的“京城审案团”却是毫无作为!通常到了这个时候,朝廷都免不了要举起刀子,严惩一批办案之人,用以平息众怒,安抚人心。而第一个要受罚之人,自然就是负责主理审案的官员,若非是赵王李义亲自坐镇,恐怕光是言官们的弹劾奏章,都早已将主理审案之人淹没……

徐恪抬头问道:“秋先生,就算那猫妖行踪不定,我等一时半会儿还不能有把握将她拿住。然我等若将那些散处于长安街巷中的流民乞丐尽数收容,让猫妖无从下手,就此控制住死者的数目,这样的话,是否可以迟延皇上下旨?让我师兄得以查案到底?”

秋明礼点头道:“按理说应是如此,若长安城不再有新的死尸出现,百姓们心下稍安,我想皇上也不会这么心急。”

徐恪紧接着说道:“那么……我等可否向皇上奏请,让朝廷拿出银两,用以接纳这些流民?”

秋明礼连连摆手道:“无病,这件事你想也别想,莫说是你我上书奏请,就算是赵王殿下亲自到御前求恳,皇上他也是万万不会答允的!”

徐恪疑惑道:“这却是为何?先前长安城有大批灾民流浪于此,皇上还不是下旨,让户部拨付银两,让京兆府设置粥棚广为赈济么?”

秋明礼道:“此一时彼一时也!那时皇上要救的,是流落于此的灾民,赈济灾民本就是朝廷分内之事,体现的也是皇帝爱民之心。可现如今的是什么人?这些人都不过是一批不事农桑、不愿做工的流民无赖罢了!他们在长安城中终日无所事事,要么沿街乞讨,要么四处偷盗抢劫,这些人在长安百姓心目中,

无异于‘过街之鼠’,人人都恨不得将他们从此驱逐,又有谁会去同情可怜他们?皇上就算拿得出银子,也断不会去接济这样的一群‘过街之鼠’啊!”

徐恪感慨道:“好一个‘过街之鼠’啊!……”他忽然就想到,自己年幼便失了父母,一直在孤苦无依的境遇中长大,那时候,他到处流浪,四处乞讨,到了夜间就随意找个角落,席地而眠,过得不正是这些长安流民的生活么?

秋明礼自然无法体会徐恪此时的心情,只听他再次叹道:“无病啊,你再仔细想想,这些流民就好比老鼠一般,专门躲藏在阴暗的角落中,官府无从管控,猫妖却可以轻易捕捉。如今,那猫妖已不会去招惹你们两人,她也没有别的男子可以下手。是以,老夫断定,今后若还有别的长安男子暴毙于街头,必是那些流民乞丐无疑!咳!……流民一日不除,长安一日难安呀!”

徐恪又问道:“依先生之见,难道……对这些长安流民,就没有一点办法了么?”

秋明礼道:“办法倒也不是没有,只是对这些流民,难免就不太公平了。”他从吃饭之前就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直到此时,心中才有了答案。

徐恪犹疑道:“难道说,先生也赞同沈环的见解,要将这些流民尽数抓进青衣卫的大牢,任他们自生自灭?”

秋明礼立时摇头道:“那是断断不可!若将他们尽数抓入青衣卫,一来无异于将这些人各个都判了死刑,还要被惨虐而死,此举实在大为不当!二来,如此大肆抓捕,在当下长安城内人人自危之际,势必会引起百姓更加惊慌骚乱!”

徐恪不禁连连点头,随之问道:“那么,老师的意思,还是要将他们尽数收容安置?至于安置他们的银两,却是从别的地方筹措?”

秋明礼兀自摇头道:“收容安置他们,那是不可能了!别的地方若能筹到银两,老夫也是要拿来用作俸银。为今之计,只能派兵将他们秘密抓捕,然后尽数驱逐!”

“秘密抓捕、尽数驱逐?”徐恪心下不禁大为失望,他问道:“依秋先生之见,该将这些人驱逐到何处呢?”他今早在议事堂中就曾听得京兆府尹钟兴鸣所言,说这些流民异常难缠,官府每每派人将他们驱逐,他们也总有法子偷偷溜回长安。

秋明礼道:“对于这些流民,老夫知道,京兆府也是伤透了脑筋。不过,钟兴鸣之前只是命人将流民们就地驱逐,长安人大多乐善好施,这些人焉肯舍弃这块‘膏腴之地’?是以,要彻底清除这批流民,只有将他们尽数抓捕,强行驱逐至六百里之外,起码要抓到宿州府的许昌境内,才可以将他们再行释放。这样的话,就算他们想走回来,没有个把月的辰光,他们也是回不来的……”

徐恪听闻自己的老师驱逐流民之言,他心中第一个念头便是反对。在他心目中,若派兵将这些人尽数驱逐至六百里之外,中间不免要大动干戈,兵士们未必能一路善待这些命如蝼蚁般的低贱之民,而且,就算他们一个个平安来到了许昌城,失去了长安人的“乐善好施”,叫他们还怎么活?

然而他想了良久,却依然想不到更好的办法……

这时,秋明礼见天色已晚,两人已商谈了许久,该说的也大致说尽。他忽然一把抓住了徐恪的胳膊,恳切言道:“无病,不要再多想了!为今之计,这些流民要尽快驱逐,越快越好!你今夜便可前去面见你的师兄,将老夫这一条处置流民之策,尽快述与他知晓!”

顿了一顿,秋明礼又郑重叮嘱了一句:“长安流民众多,光靠京兆府的一帮衙役是不够的。赵王殿下若同意老夫之策,必然会吩咐禁军出马,然则,禁军兵马在实施抓捕的时候,务必要穿上京兆府衙役的皂服,切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