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神洲异事录 > 第十章、群策断案

神洲异事录 第十章、群策断案

作者:若风95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5-03-28 21:38:10

第十章、群策断案

大乾康元七十一年三月初二、卯时、青衣卫议事堂

此时的青衣卫议事堂内,上首位端坐着两人,左右两边各坐着三人,这八个男子无一不是大乾朝位高权重、声名赫赫的机要人物。

由于堂中人物的身份太过尊贵,以至于端茶上水的两位青衣卫大佐领也不禁战战兢兢,这两人进出厅堂之时,都不免心下惴惴,担心自己万一一个不小心,翻倒了茶盏,溅出了茶水,无论是惹恼了堂上哪一位大人物,说不定就是一个杀头的死罪!

上首位居中而坐的正是名动大乾天下的神王阁副阁主,敕封七珠亲王的赵王李义。坐在他旁边侧首位的,是一位面目朗润的英俊少年,只见他身穿一件簇新的靛蓝色鹘鸠纹从四品官服,一脸勃勃英气,一身灿灿光华,正是新任青衣卫巡查千户的徐恪。

坐在左首第一位的是一位身形魁伟的中年大汉,只见他脸上紫气隐隐,双目精光内蕴,正是官拜正三品青衣卫都督的沈环,坐在第二位的是京兆府尹钟兴鸣,坐在左首末位的却是青衣卫北安平司千户南宫不语。

按照规矩,京兆尹钟兴鸣虽然年纪略长,但品秩却低于南宫不语,只是一个正四品,原本他应当坐在南宫的下首才是。不过,南宫不语推说自己年轻,资历尚浅,无论如何都要坐在钟兴鸣的下首位,钟兴鸣无奈之下只得随了南宫。

坐在右首第一位的老者,年近六旬,只见他目光炯炯、神情冷峻,正是新上任不久的刑部尚书成克中。坐在右首末位的是大理寺正卿戴舟。坐在右首第二位的却是被称为“京城第一高手”的禁军大总管程万里。

按照道理,程万里的品秩虽然与成克中一样,都是当朝正三品的大员,不过,程万里除了位列禁军大总管,掌管京城内的十万禁军之外,更因军功被皇帝赐爵鲁国公。这样看来,坐在右首第一位的当是程万里才是,然而程万里却以成克中“堂中年纪最长、德望最高”为由,硬将成尚书推到了右侧首席。

这几位当朝的枢要之臣均各自谦让,为了几个座位都争论了好久,相比之下,坐在上首第二位的徐恪却是在场年纪最轻,资历最浅、官爵最低之人,而他却大大咧咧地坐在了赵王的身侧,俨然就是整个大堂中的第二号人物。见徐恪如此“不成体统、觍颜上座”,成克中翘着胡子瞪了徐恪一眼,当时就气不打一处来。

见人已到齐,茶水俱上,赵王李义便当先说道:

“各位臣僚,今日本王将大伙儿召集于此,想必大伙儿也都知道,乃是为了长安城中,最近接连发生的几桩奇案。父皇心系京城百姓之安危,命我等专司此案,众位对这几桩奇案有何见解,今日不妨尽皆道来……”

李义说话已毕,众人却都默然无语,一时间,议事堂内便陷入了一阵短暂的沉默之中。李义端起茶盏抿了一口茶水,那上好的花雨茶所散发的淡淡香味,此时却勾不起赵王半点饮茶的兴致,他见堂上之人尽皆无语,便不禁再次出声问道:

“怎么……对这几桩案件,尔等都说不出个所以然?”

坐在右侧首位的成克中清了清嗓子,缓缓说道:

“启禀赵王殿下,下官听闻,最先审理这几桩案件的,是京兆府钟大人,不如,就请钟大人先说说对这几桩奇案的看法!”

毕竟,堂上诸人以成克中年纪最长,他只得当

先开口,不过,却还是把话题转给了京兆府尹钟兴鸣。

钟兴鸣心里已经暗骂了成克中好几遍,他此时不便推脱,只得就座中向赵王拱手为礼,当下就将最近发生在长安城中的几桩案件,一一向堂上众人做了一通简明扼要的汇报。

而当说到对这几桩案件的看法之时,钟兴鸣却避重就轻,只是恳请赵王殿下及在场几位大人一同参详,自己却并不发表意见。

听完钟兴鸣的汇报,李义侧头望向左侧上首位的青衣卫都督沈环,问道:

“沈都督,你也是一位办案老手,对这几桩案子,你有何高见?”

沈环忙回道:“赵王殿下,依下官愚见,此案之元凶,或许不是平常人!”

“不是平常人,那么又是什么人?”李义道。

沈环道:“回殿下,此案虽然已有三位死者,这三位死者分居于长安各地,各自也无关系,但他们死状却是一样,都是离奇而亡!且这三人虽然身份尚未完全查明,然都不是什么京城中的权贵人物。因之下官推测,杀死这三人的,或许就是妖人!”

“妖人?妖人为何要杀害那三个寻常百姓?”李义又问道。

“殿下,依下官陋见,这妖人必是练了什么邪功魔法,为了增强自己功力,吸取男子精元以助练功,因此便无端害人性命!”

李义听得频频点头,他正要开口,未曾想,此时的成克中却忽然插口道:

“沈大人此言差矣!我堂堂大乾,泱泱大国,圣主在上,百姓欣逢旷古未有的盛世,试问郎朗乾坤之下,何来的妖人妖物?!依成某看,这几桩命案,就是百姓之间的互相寻仇罢了,他们相互打杀,不是为财,就是为色!”

钟兴鸣此时也终于忍不住,大声言道:“成大人,若依你所言,这几桩命案都只是长安百姓间的相互斗殴而死,那么,请问成大人,何以每一具尸体都是肤色发黑,身体干瘪,四肢蜷缩,而仵作验尸却说尸体全无烧灼之象?若是百姓间相互斗殴,哪个凡人能有此等力量,能将人打得如同一具几十年的干尸一般?”

成克中不慌不忙地反诘道:“那么钟大人,依你之见,我大乾京城中,果真是出了妖物?若是妖物为祟,长此以往,岂不是要天下大乱?!”

钟兴鸣自觉失策,慌忙摆手言道:“我可没这么说啊!刚刚说杀人元凶是妖人的,可是沈……”他刚想说一句“沈大人”之时,话到嘴边却又止住,心想我何必为了一句话同时得罪两位三品大员?当下,他便禁口不再出声。

李义无奈地摇了摇头。他目光又望向坐在右侧末席的大理寺正卿戴舟。

“戴大人,你且说说看!”

大理寺正卿官拜正四品,虽说品秩不高,但执掌邢狱断案之事,专司破解京城中各种疑案与奇案,这个时候他应当是堂上最有发言权之人。此刻那戴舟听得赵王问询,当下不敢怠慢,急忙躬身回禀道:

“启禀殿下,卑职以为,若说京城中骤然出现妖物为祟,无端祸害我等凡人,传出去不免要引起百姓恐慌。如今我大乾正值康元盛世,煌煌天朝之下,谅那些妖魔鬼怪也不敢轻易现身,更何况长安乃我大乾京畿重地,非但有重兵把守,更有白老阁主亲自坐镇于神王阁,就算有个把妖物,也不敢如此大肆残害人类!……不过,若说这些人都是相互斗殴而死,瞧

他们的死状又大有蹊跷之处,是以,依卑职愚见,此案尚须详加勘察,多方找寻线索,方能推定元凶究竟是何许人也……”

李义听戴舟这一番长篇大论,不禁眉头微皱,原本他以为戴舟身为大理寺卿,又闻此人向来以敢于犯言直谏而闻名,今日想必亦有独到之见解,孰料此际,戴舟这一番对答,听起来似皇皇大论,却等于什么也没说。

此刻,坐在李义身边的徐恪却冷笑道:“依照戴大人的意思,京城中的这几桩命案,既不是妖人所为,也不像百姓斗殴,那么……敢问戴大人,这些人到底是怎么死的呢?”

戴舟被徐恪一顿抢白,脸上未免有些不太好看,不过他显然是一位极有涵养之人,见徐恪发问,却不慌不忙道:

“这个嘛……我刚才不是说了,想要推断元凶是谁,尚须详加勘察,多方找寻线索,以目前的案情来看,尚不能遽下定论!”

徐恪又是一句冷笑道:“敢问戴大人,目下已经死了三个,戴大人是想等到长安城中不断地有人死去,不断地有成年男子变成一具具干尸,然后再慢慢地找寻线索,再慢慢地去推定凶手?”

戴舟干咳了两声,脸上微微一红,他望了堂上端坐的赵王一眼,见赵王的眼神中,仿佛也有着与徐恪同样的疑问,急忙为自己辩解道:

“我可不是这个意思!如今长安城内虽然连发三件命案,但毕竟线索不足,谁都没亲眼见过凶手的模样,怎能轻易就断定死者是被妖物所杀?再说……”

戴舟本想说的是:“再说这几桩命案若是未经细查,就匆忙推定元凶乃是妖物作乱,这消息若是传了出去,势必引得长安城内人心惶惶,好事之人再添油加醋一番,弄得谣言四起,百姓们都会吓得不敢出门!我堂堂大乾的一座京城岂不是要成了一座死城?”然而他偷眼一瞥,蓦地见赵王的眼神中已微露不满之色,于是心念一转,随即改口道:

“卑职听闻,徐千户此次被皇上相中,委任为本次破案的专案副使。徐副使年纪轻轻,便蒙皇上如此器重,想必是有过人之能!副使大人见识超群,对本案有何高见,卑职愿洗耳恭听!”

这一下,戴舟以退为进,转而把这个棘手的问题反手就甩给了徐恪。堂上诸人见状,各自表情不同,都是各有各的想法。

刑部尚书成克中鼻孔朝天“哼”了一声,心道哪里来的黄口小儿,竟敢当堂如此放肆!戴舟可是京城中数一数二的断案高手,执掌大理寺十余年,屡颇奇案,连圣上都要以礼相待,今日哪儿轮得到你小子无礼取笑!

沈环与程万里却都是面无表情,一言不发。

南宫不语神色焦灼,欲言又止,频频以眼色向徐恪示意,意思是让徐恪切莫冲动,若一言不慎,传到了天子御前,再被言官们抓住把柄一通上书弹劾,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京兆尹钟兴鸣与徐恪从未谋面,此际也是抱着看热闹的心态。他一会儿看看上面的徐恪,一会儿又望望下面的戴舟,不知是该劝解为好,还是不去劝解也罢……

赵王李义却只是端起眼前的茶盏,慢悠悠地品了一口上好的“花雨”,直到此刻,他方才品味出,这茶水中的清新香甜之味,端的是妙韵无穷。他心中不禁莞尔道:

“师弟啊师弟,你可真是一个可爱之人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