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九锡 > 第981章 979【吾道不孤】

九锡 第981章 979【吾道不孤】

作者:上汤豆苗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5-03-28 21:32:34

第981章 979【吾道不孤】

两天后,新城西南部一处宅院内。

陆九思在庭院中开心地玩耍,他还有三个多月就满三岁,如今正是活泼好动的时候,而且他看起来明显要比同龄幼儿更健康更壮实。

毕竟他的外祖父是武榜第一,母亲年纪轻轻便位列天下前五,父亲则是拥有绝佳天赋的当世名帅,不论他将来能取得怎样的成就,至少身体根骨无需担忧。

廊下,林颉和林溪父女二人坐在藤椅上,享受着宁静的天伦之乐。

“看来陆沉和许佐谈得还不错?”

林颉状若随意地问着,视线依旧锁定在不远处的陆九思身上。

“应该算是吧。”

林溪莞尔一笑,轻声道:“师弟他很看重这位右相,一者他确实需要在文臣当中找到足够多的支持,二者他认为许佐精明能干又不迂腐,是一个值得争取的对象。”

“这小子……”

林颉似有所感,笑道:“当初没有看出来他能取得今天的成就,而且这还只是一个开始。世事无常啊,我带着林家落草为寇的时候,何曾能料到有朝一日我的女儿会成为母仪天下的皇后。”

林溪有些紧张地说道:“爹,你说什么呢?”

“自家人说说有甚么打紧?难道这世上还有人能偷听你我父女的谈话?”

林颉泰然自若,继而道:“如今陆沉已经没有后退的余地,退一步就会身死族灭,殃及无数他在意的人。在我看来,这小子如今做的事情都是为了尽可能少造杀业,争取以最小的代价完成最后一步。他若开国称帝,除了你谁能做皇后?不谈你给他生下长子,林家和七星帮这些年为他付出了多少?为了他的基业,我这把老骨头枯守深山数年,如今又要坐镇这座城,一步都不能离开,难道我不想陪着九思长大?”

林溪无奈道:“爹,你知道我不是这个意思。”

林颉很清楚女儿的性情,原本他只是打趣,这会不禁转头看着林溪,微微皱眉道:“你真的不想要那个位置?”

林溪道:“不是想或不想,我只是觉得一家人最重要的是——”

“溪儿。”

林颉打断她的话头,略显严肃地问道:“你有没有和陆沉谈起这件事?”

林溪摇摇头。

林颉心中一松,然后放缓语气道:“你从小秉性温婉,纵然爹逼着你走南闯北,终究还是改不了你和善的底色。我对陆沉很满意,是因为他将基业放在七星帮手里,又将火器军置于七星军旗下,这代表他在不断增加你的筹码,从而能够确保你的大房地位。溪儿,你要知道这和夫妻情意无关,而是那个位置只有你坐才能形成平衡,懂么?”

林溪轻叹道:“我明白。”

“厉家在军中根基太深,王家更不必说,别看现在翟林王氏似乎处境凄惨,只要陆沉走完最后一步,像王安那种老狐狸自然就会乘风而起,王家在北地近千年的底蕴何其可怖。”

林颉这一刻不再遮掩,他明确地说道:“只有你居正宫,你理想中一家人和和美美的场景才会出现。世事便是如此,不是你想要就会得到,因为你、王家女、厉家女乃至陆沉自己,都不是一个孤零零的人,你们身边有无法计数的羁绊和影响。唯有将主动权握在手里,局势才会朝着你想要的方向发展,这一点你需要好好学一学陆沉。”

短暂的沉默后,林溪眸中迟疑尽去,微微昂首道:“爹,你放心,我知道该怎么做。”

“这就对了。”

林颉爽朗一笑,随即起身朝陆九思走去。

“外祖父,骑马好不好?”

“好!来!”

林溪望着其乐融融的祖孙二人,唇边勾起一抹动人的笑意。

……

“不行!绝对不行!”

城北典籍院的大堂里,许佐不断摇头,神色也不太好看。

若非这几天陆沉给了他太多的惊喜,恐怕这会他已经正色驳斥——毕竟当年他在李端面前也敢这样做,即便收敛了性子,他依旧深深皱眉道:“郡王,此举实在……实在是不妥,将会动摇国本啊!”

陆沉前面长篇大论说得口干舌燥,茶水都喝了两大碗,现在被许佐一股脑地反对,他登时也来了脾气,直言道:“有何不妥?我看你是担心无法向全天下的读书人交待,怕落下一个摘不掉的骂名。你别担心,这件事由我独自推行,那些读书人要是有胆子就来骂我,骂不到你许相头上。”

姜晦老老实实地在旁边站着,这两位的层面太高,就算吵起来也轮不到他插嘴。

听到陆沉的诛心之言,许佐反倒冷静下来,反问道:“郡王觉得科举制度只是为了读书人设立?”

“难道不是?”

“当然不是!”

许佐斩钉截铁地说着,然后极其耐心地解释道:“郡王不妨想一想,科举之前朝廷如何取士?世袭、纳赀、军功、荐举、郎选、恩荫等等,这些手段讲究亲疏远近,从而让绝大多数普通人没有晋升之阶,这也是门阀世族形成的因素之一。世族通过联姻进一步扩大势力,从而把持朝堂大权,甚至能和天家平起平坐。”

听到这里,陆沉渐渐明白过来,情绪亦开始平复。

许佐继续说道:“正因为科举制度的出现,给了普通人为朝廷效力的机会,同时也让天家找到制衡那些望族的手段。如果将时间倒退两百年,高宗皇帝绝对没有机会在江南九大家钩织的罗网中撕开一道口子,便是因为如今的门阀世族相较当初已经虚弱了不少,而这恰恰是科举制度的功劳。”

陆沉思忖片刻,点头道:“言之有理。”

许佐不由得松了口气,他确实有些担心陆沉会钻进牛角尖里。

然而陆沉不是一个轻言放弃的人,他委婉地问道:“难道我的提议真的没有希望实现?”

这就是二人争执的根源。

起初陆沉介绍典籍院的作用,许佐和姜晦听得连连点头,谁知陆沉忽然转到科举改制,他表示待朝廷迁都之后,要对科举制度进行改革,在原有的经义科基础之上,增加一门农学和一门工学。

简而言之,在陆沉的构想中,往后大齐的科举会分为三门,除去原先那些浸淫圣人之言的读书人,还有两个领域的人才,按照一定比例分配取士的名额。

可以预见的是,陆沉这个设想一旦公布,大江南北会形成怎样的惊涛骇浪。

许佐神情凝重地说道:“郡王,能否让我问你几个问题?”

“你问。”

“第一,经义科不必多言,这农科和工科按照何种标准出题取士?”

“自然是根据农事院和将作局的研究进展出题,我希望能集天下有才之士,群策群力解决这两处面临的难题。”

“也就是说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

“标准需要逐步制定,一开始肯定会模糊一些,但是只要言之有物、对农学和工学有一定了解的人,我觉得都可以给他们机会。”

“好,这一项暂且搁置,第二,天下士子如过江之鲫,然而真正接触过这两项的人寥寥无几,朝廷是否要逐步开设相关的学堂,制定相应的教材,从而给有志于此的年轻人一个学习的机会?若要开设学堂,朝廷现在从哪里找到足够多的先生?”

陆沉闻言不禁陷入沉默。

许佐继续问道:“第三,千百年来读书人一直在学习圣人之言,满朝官员莫不如是,如今朝廷突然要另立道统,他们能否接受?会不会动摇朝廷的根基?”

“道统?”

陆沉皱眉道:“这会牵扯到道统之争?”

许佐叹道:“郡王,我知道你一心在为江山社稷和黎民苍生筹谋,但是也请你相信,许某对于此事绝无半点私心。从千余年前定下圣人道统,后续不是没有起过纷争,道统之争的酷烈比战争更甚!这些天亲眼见到这城里诸多利国利民之设想,许某对郡王佩服得五体投地。正因为此,我才希望郡王莫要急于求成,治大国如烹小鲜,方方面面都要顾及,还请郡王细思之。”

经过长久的沉思,陆沉缓缓舒出一口气,平静地说道:“是我太着急了,许相切莫见怪。”

“无妨。”

许佐沉吟道:“这件事最好不要强行推动,至少要等农事院和将作局拿出一些成果,然后在坊间逐步酿成影响,通过自下而上的方式反应到朝堂上,朝廷再顺势以征辟的手段提拔一些官员。等到这个时候,朝廷便可在各地开设学堂,当相关的人才开始涌现,设科取士水到渠成。即便到了这个时候,我认为也要保证经义科的生员名额,可以用增开恩科减轻士子的抵触心理。如此两三回之后,大抵可以形成定例。”

陆沉定定地看着他。

许佐见状便问道:“郡王意下如何?”

陆沉笑道:“许相,有你帮忙参详,我忽然觉得轻松了不少。”

许佐和姜晦也都笑了起来。

笑声止歇之后,许佐感慨道:“这短短数日时间,于我而言仿佛一场大梦。郡王,明日我便会启程南下,尽快促成迁都一事。”

陆沉讶异道:“这么急?何不多留几天?”

“不必了。”

许佐站起身来,迎着他关切的注视说道:“我今年已经四十六岁,撑死还有十几年的寿命。郡王的诸多设想让我仿佛找回当年踏上官场时的悸动,只恨光阴匆匆,时不我待。”

陆沉颇为动容,看了一眼旁边神情郑重的姜晦,起身道:“那好,我在河洛静候佳音。”

许佐不复多言,躬身一礼。

陆沉还礼。

从始至终,他们都没有谈论某些话题。

而从这一刻开始,更无谈论那些事的必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