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九锡 > 第963章 961【长缨在手】

九锡 第963章 961【长缨在手】

作者:上汤豆苗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5-03-28 21:32:34

第963章 961【长缨在手】

在过去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景军的整体表现可以用一溃千里来形容。

雷泽平原和平阳城外两场大战,景军直接损失将近十五万兵力,而在之前将近一年和之后一个多月的战事里,景军拢共折损兵马超过十万人。

换而言之,景军从当初南下之时接近五十万兵马,迄今已经累计损失超过一半。

这种情况下他们只能一路败退。

西线不必赘述,东线两支大军的处境同样堪忧。

温古孙麾下的兵马始终啃不下尧山关和清流关,在得知景帝驾崩的消息后,他便连忙率军后撤,沿着安县和深泽城一路往西,却没有直接进入河洛城,而是派出一万多普通步卒入城,他则率领五万人继续往北。

这个时候他考虑的不是死守河洛,而是尽可能保全麾下的精锐。

与此同时,进攻定州北部的那路景军在主帅善阳的指挥下,以令人震惊的速度直接撤回河南路境内。

在这两路景军会师不久后,第三支兵马从南方而来,领军主帅乃是灭骨地,他还有两位副手奚烈和术不列,麾下乃是艰难存活的夏山军和防城军,这都是庆聿氏在军中的火种。

温古孙和善阳终于得知西路军的境况。

当他们从灭骨地口中听到西路军覆灭、庆聿恭及古里甲等统兵大将战死沙场的噩耗,因为三军会师还有将近二十万兵力而升起的抵抗意志,瞬间如烈日下的冰雪快速消融。

他们手里的兵马是景国最后的希望,一旦折损在战场上,大景便会陷入亡国之危。

当北方传来景廉六姓发动政变、太子乌岩和诸皇子亲王全部暴亡的消息,在灭骨地和善阳几近明示的表态下,温古孙只能放弃最后的幻想。

在国内动荡不安、齐军气势如虹的当下,他们能够守住泾河南岸的渭南路和河南路这两块地盘,便是大功一件。

然而……能守住吗?

灭骨地等三人心中都没有底气,而且这个时候他必须要让奚烈带着四万兵马返回大都,帮庆聿怀瑾稳定国内局势。

至此,他们实际上已经放弃河洛城,以及城内的两万景军。

距离年节只有两天,河洛城内弥漫着绝望压抑的氛围。

城外是连绵成片的齐军营寨。

西面,京军金吾大营主帅陈澜钰领兵两万余杀到。

北面,陆沉麾下两员大将裴邃和段作章,率领久经战火淬炼的镇北军和来安军,一边进逼河洛北城,一边放出大量游骑斥候,防备逃往北方的景军杀一个回马枪。

东面,京军武威大营主帅张旭领兵两万余跃跃欲试。

南面,大齐淮安郡王陆沉亲率六万精兵稳步推进。

这是一场没有任何悬念的决战。

正常情况下,依靠河洛城雄伟坚固的城防体系,加上城内堆积如山的粮草,两万景军足以坚守几个月之久,若是城内万众一心,这座孤城甚至能屹立一年以上。

从古到今的战争史上,这样的例子并不罕见。

然而景军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景帝和庆聿恭相继殒命,将帅成批阵亡,二十余万大军葬身沙场,灭骨地、温古孙和善阳三位仅存的主帅犹如丧家之犬狼狈逃走,这些因素足以摧毁河洛守军的意志。

城内的局势同样对景军极其不利。

那些门阀世族和高官权贵当然不想看到齐军入城,他们都已经知晓南边发生的事情,齐军每到一地就会展开清算,而他们投效景人助纣为虐,仗着景廉人的兵锋欺压奴役普通齐人,落到陆沉手里定然生不如死,所以他们在这一刻表现得极其团结且忠心,几乎不遗余力地支持景军坚守。

可是城内占据绝对多数的百姓不会这样想。

他们依然记得很多年前,陆沉曾率军奇袭河洛,破城之后对百姓秋毫无犯,只是狠狠收拾了一通那些为虎作伥的巨户,杀了不少横行霸道无恶不作的权贵士绅。

对于这些饱受景廉人和投敌权贵蹂躏的普通人来说,如何选择显然非常简单。

这便是民心所向。

大齐永宁二年,元月初五。

齐军围城仅仅七天,在潜伏城内的织经司密探鼓动之下,城内百姓坚持不配合士气跌落到谷底的景军,而城外大军凭借势不可挡的气势,同时登上河洛南面和北面的城墙。

就此破城。

经过一天一夜的绞杀和肃清,初六正午时分,齐军已经控制全城,大齐的旗帜重新飘扬在河洛城头。

午时二刻,王旗入城。

河洛城内万人空巷,百姓们夹道欢呼,迎接这些年为他们拼死血战的王师。

最先出现在他们视线中的便是李承恩精挑细选的三千定北骑兵。

望着一匹匹堪称神骏的高头大马,还有马上魁梧勇猛的骑士,人群中陡然爆发一阵阵喝彩。

尤其是这些骑士不像景廉人那般趾高气扬,脸上都带着亲切和煦的笑容,其中还有一些年轻的家伙面带羞涩,河洛百姓们更是蓦然生出感动的情绪。

“这是我们的骑兵!”

不知是谁喊了一声,迅速得到其他人的呼应,犹如飓风一般向周遭扩散。

“我们的骑兵!”

千万声呼喊从胸腔中迸发。

某个角落里,原织经司成州检校尹尚辅颇为罕见地开怀大笑,暗道待会要给那个在人群中潜藏的机灵下属一笔赏钱。

紧跟在定北骑兵后方的便是火器营,数十门架在马车上的破军炮凛凛生威,后方威武雄壮的火枪兵昂首挺胸,接受着道旁同胞的检阅。

“看,那就是炸死景国皇帝老儿的大炮!”

“炸得好,炸得好哇!”

声浪如潮,绵延不休。

шшш● тtan● ¢o

陌刀军、镇北军、奉福军、广陵军、七星军、飞羽军等等相继出现。

各军主将亲自带队,虽然身后只有八百名将士代表,但是这样的场面足以让河洛百姓大呼过瘾。

“王旗来了!王旗来了!”

无数百姓蜂拥上前,意欲亲眼目睹大齐淮安郡王的风姿。

将士们勉力维持秩序,却又不敢太过粗鲁伤害这些淳朴的百姓。

这一幕让王府亲卫统领秦子龙和尹尚辅、齐廉夫、南屹等人下意识地紧张起来,虽说城内的景军已经肃清,但是河洛被对方经营了将近二十年,阴影之下不知藏着多少虫豸,要是被对方搞出行刺的戏码,他们这些人肯定得负责。

便在这时,陆沉举起了右臂。

“王爷!”

一名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看着那位力挽狂澜的年轻郡王,眼含热泪放声高呼。

他不再往前挤,其他人亦如是。

这就像是涟漪一般飞速扩散。

令在场将士无比骄傲的一幕出现,他们的主帅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动作,便让混乱的局面变得井然有序!

只有那一声声饱含委屈的“王爷”响彻城内。

道旁一名五十多岁的老人颤声道:“二十年啊,整整二十年!景狗这二十年何曾把我们齐人老百姓当过人,在他们眼里,我们就是猪狗!想杀就杀!想杀就杀啊!老汉我的爹娘姐妹,还有我的老妻和三个儿子,全都死在景狗手里!”

“老天爷啊,你终于开了眼了!”

“不,贼老天,老汉我不谢你,我要谢陆王爷,谢咱们大齐的将士们!”

他朝着数丈外的陆沉跪了下去。

不止他一个人这样做。

今天愿意来迎接大齐军队的百姓,谁没有死在景廉人手中的亲人?谁没有遭受过异族的欺凌和奴役?

长街之上,无数百姓跪地,哭声如潮水一般蔓延开来。

各军队伍已经停止前行,将士们沉默肃然,心中仿佛有某种念头如烈火腾起。

林溪、洛九九、厉冰雪乃至陆沉麾下的虎将们,这一刻无不红了眼眶。

“老人家,快起来。”

那位老人哭得老泪纵横,透过已然模糊的视线,他看见那位年轻的郡王来到身前,然后伸出双臂将他搀扶起来。

老人嘴唇颤抖,却又不知该如何表达。

陆沉望着他沧桑的面庞,旋即看向道旁无数跪地感谢的百姓,诚恳地说道:“我陆沉向大家保证,景廉人绝对没有机会再踏上这片土地。不止于此,我们还会一路往北打过去,收复这二十年丢掉的河山,解救那些至今还在敌人奴役下的同胞。”

“终有一日,我大齐雄师将会直捣景国都城,焚其宗庙,屠尽敌人,用他们的首级筑成一座高耸的京观,为这六十年来所有死在景军屠刀下的同胞复仇!”

在内劲的加持下,他的声音传遍长街两头。

回应他的是三军将士从胸腔中迸发的怒吼。

“复仇!”

他们纷纷走到道旁,像陆沉一样将跪在地上的父老乡亲搀扶起来。

这一刻,断开二十年之久的民心和军心紧紧连在一起。

陆沉言出必行,自然不会让百姓们失望。

在休整十日之后,大齐雄师兵分五路,范文定、裴邃、霍真、刘隐、宋世飞各领一部,在陆沉的统一指挥下,势如破竹挡者披靡。

永宁二年,三月二十七日,历经三个多月的鏖战,齐军终于收复河南路和渭南路全境,将景军赶回泾河以北!

至此,陆沉终于完成无数贤明的遗愿,将齐景之间的分界线恢复到二十年前。

再造大齐江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