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九锡 > 第934章 932【王见王】

九锡 第934章 932【王见王】

作者:上汤豆苗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5-03-28 21:32:34

第934章 932【王见王】

平阳烽火正燃,雷泽平原却陷入诡异的寂静。

在试探性的第一战结束后,景帝并未连续展开攻势,而是颇为耐心地等待局势变化。

这段时间景军斥候一边和齐军游骑进行隐秘的缠斗,一边尽全力收集对方的情报,即便付出不小的代价,终究还是将齐军大营后方的情况大致摸清楚。

除了两批从定州来的粮草辎重在定北骑兵的接应下运入宁陵城,齐军便没有其他的动静。

即便到了这一步,景帝依旧不急不躁。

直到十一月二十三日,在齐景大军对峙近十天的时候,景帝收到一封来自靖州西南的密报。

齐军调集近十万大军,在平阳城外与景军西路军展开决战!

在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所有景军大将都松了一口气,或许陆沉还藏着一些不为人知的谋算,但他手里没有可以调用的兵力是毋庸置疑的事实。

从定州北部、定州西部、太康雍丘防线到靖州西南,齐军包含京军在内的所有兵力都已经摆在明面上,甚至连成州都督府这样不值一提的杂兵都拿了出来,可见陆沉已是山穷水尽之境地。

二十五日清晨,景军在休整十天后再度出营列阵,朝着东南方向的齐军大营缓缓进逼。

辰时初刻,景军大阵在距离齐军大营还有六七里时停下,与此同时齐军亦结阵向前。

凛冽的寒风从北方而来,一路越过千里河山,吹过广袤平坦的雷泽平原,带起旌旗猎猎招展。

清晨的阳光蕴着冷意,映照在一张张或年轻或沧桑的面孔上,勾勒出一幅寒光照铁衣的肃杀画卷。

两军前沿阵地相距约两里,最前排的将士们漠然望着对面的敌人。

风声呼啸而起,战场上呈现出最后的宁静。

忽有一骑从景军阵中奔袭而出,来到齐军阵前,中气十足的声音响彻原野。

“大景皇帝陛下,请齐国淮安郡王阵前一叙!”

齐军将士不见任何波澜,但中军王旗之下,几位大将对此都持反对意见。

“王爷,小心有诈!”

汝阴军都指挥使霍真当先开口,他素来谨慎稳重,如今大战一触即发,战前会晤似乎没有任何意义,陆沉身为主帅自然没有必要冒一丝风险。

奉福军都指挥使徐桂亦劝道:“据说那个景国皇帝心机诡谲,莫不是想从王爷口中探听虚实,依末将之见大可不必理会。”

贺瑰、刘隐和路靖等人亦是此意。

陆沉转头看向沉默以对的厉冰雪,从她眼中看见绝对的信任,不由得微微一笑,淡然道:“还是去见一见吧,不然景帝无法放心。”

他做出决定之后,众将便不再多言,秦子龙率五百亲卫簇拥着陆沉向前,从前军将士让开的缝隙中来到阵前。

只见景军阵中亦是如此,数百名天子亲军护卫着景帝出阵。

两军主力不动如山,各有数百骑迎面缓缓前行。

在两边距离约有三四十丈的时候,景军数百骑勒住缰绳,景帝随即策马前行十余步,望着对面那个异军突起的年轻主帅。

陆沉让身后亲兵停下,同样前行数步,朝着对面的景国皇帝拱手一礼。

无比安静又肃杀的战场上,一边是当今最强王朝的帝王,一边是扶大厦之将倾的新贵,他们隔着大略三十丈的距离遥遥对望。

在这个距离上,景帝勉强可以看清陆沉的面容,那是一张连他都为之惊叹的年轻面庞,俊逸又沉稳,气质格外突出。

七年前他第一次听说这个名字,是在燕齐边境战事的过程中,那时候景帝并未将陆沉放在心上,他关注的依然是李端、李道彦、萧望之和厉天润这些对手。

短短七年时间,他熬死了李端和李道彦,厉天润风烛残年,萧望之囿于庶务,在他看来南齐会越来越孱弱,不成想那个年轻人青云直上,不仅扛起南齐江山之重,如今更有和他当面对话的资格。

一念及此,景帝朗声道:“淮安郡王不愧为当世年轻俊彦之翘楚,今日一见,果然风姿卓绝,不负朕望。”

陆沉同样在打量这位雄才大略的帝王,只见其身材魁梧四肢修长,眉峰似剑双眼狭长,五官棱角分明,天然枭雄之姿。

他不急不缓地说道:“常闻陛下胸怀天下眼界高远,如今方知陛下谨慎细致,不漏过任何一个细节。”

景帝问道:“此言何意?”

陆沉笑答:“陛下邀阵前一叙,恐怕不只是想看看陆某是否有三头六臂,更想当面确认陆某是否就在阵中。此战关系到齐景国运,陛下这段时间耐心等待,欲将一切隐患消除,直到此刻仍然没有半点松懈,令陆某敬佩不已。”

“哈哈哈。”

景帝发出一阵爽朗的笑声,颔首道:“有趣,果然有趣,不愧是一颗玲珑剔透心。”

此言算是认可陆沉的猜测,以景帝的胸襟自然不屑于刻意否认。

他看着对面神情沉稳的年轻人,有感而发道:“当初你领兵奇袭河洛,朕只认为这是一时侥幸,后来不断修正这个看法,因为你表现得过于出色。朕这一生见过太多惊才绝艳之辈,便如你国高宗皇帝,以孱弱之身再续数十年国祚,堪为古往今来帝王之中的佼佼者。当年雍丘之战,朕便是败在你们君臣联手之下,前车之鉴犹在眼前,朕岂敢轻忽大意?”

“陛下谬赞。”

陆沉不疾不徐地说道:“景国强大若斯,我朝唯有众志成城方能抵挡,陆某肩负大齐亿万子民之厚望,明知此战凶多吉少,依旧要螳臂当车,或许能找到一线生机。”

这番话表面上是在示弱,落入景帝耳中却有几分深沉的意味。

他不禁微微一笑,策马向前数步说道:“朕知你暗藏杀招,不过朕依然想劝你一句。”

陆沉挑眉道:“陛下不妨明言。”

景帝抬眼看向远处严整稳健的齐军大阵,悠然道:“陆沉,你是朕平生所见最优秀的年轻人,以你的年纪可以创造更加辉煌的未来,不必将身家性命折损在这片战场上。当日那封诏书乃朕真心实意之言,只要你愿意领兵来降,朕今日当着三军将士的面再说一遍,朕愿许你世代荣华富贵,广陵陆氏可与大景休戚相关,朕定不负你。”

这番话在景帝深厚内劲的加持下传出很远,虽然无法落入所有士卒的耳中,至少两军阵地前沿的统兵大将都能听得清清楚楚。

景军这边自然是颇多艳羡之意,所谓天子金口玉言,再无毁诺可能。

齐军众将则是冷笑不止,连翟林王氏都懂得拨乱反正,更何况是被大齐寄予厚望、亲手终结景军优势的淮安郡王?

陆沉稍稍沉默,随后笑了起来,这笑声略显不恭。

景帝却不以为意,淡然地看着他。

片刻过后,陆沉停下笑声,满怀感慨地说道:“陛下,陆某不想成为第二个庆聿恭。”

畅谈至今,景帝始终平静的面色终于起了一丝波澜。

陆沉继续说道:“陆某知道,陛下一直希望我此刻出现在平阳城外,与常山郡王拼个你死我活,最好是两败俱伤。按理来说,陛下送上这份大礼,陆某应该立刻笑纳,只是与常山郡王相比,陛下之威才是大齐最大的危机,陆某不得不放弃这个宝贵的机会。”

他的声音非常响亮,这句话让一众景军大将的面色略显不自然。

景帝却平静地说道:“此言差矣,朕若信不过常山郡王,又怎会将西路军十八万人悉数交到他手中?陆沉,朕知道你心中颇多疑虑,亦知你这些年不断尝试挑拨离间,但是朕始终相信朕的常山郡王。今日之谈,实因朕起了爱才之意,不忍你陨落于此。这些年你在齐国朝堂备受猜忌,如今虽军权在握,亦不过是南边那些人的权宜之计,你信否?”

“陛下既然这样说,陆某亦不好辩驳。”

陆沉面带微笑,继而高声道:“然而大丈夫在世,当有所为有所不为,陆某不敢自比先贤,却也知道万古流芳和遗臭万年的区别。如今陛下亲率雄师攻伐,陆某和大齐将士已然退伍可退,因为我们身后便是大齐江山和亿万子民,唯有化身为刃共抗危局,方显沧海横流之本色。纵然身死魂消,亦好过沦为千夫所指无家可归的孤魂野鬼!”

齐军阵地上并无骚动,但是所有听到这番话的将士们,无不昂首挺胸面露决然。

景帝自然知道他在鼓舞军心,却也没有强行反驳。

望着对面年轻人深邃的目光,景帝轻声笑了笑,继而道:“好气魄,朕如今愈发欣赏你了。”

“多谢陛下。”

陆沉拱手一礼,亦笑道:“既然陛下认可陆某之言,今日便请不再留力,以此战胜负定天下之归属,让六十年国战止步于此,让黎民苍生不再饱受战乱之苦。”

“好,朕给你这个机会。”

景帝眼中浮现壮怀之意,抬手指向前方,凛然道:“念你一片赤子之心,若你今日兵败身死,将来朕不会多造杀孽。”

陆沉不再多言,定定地看了对方一眼,旋即拨转马头。

景帝亦回马返阵。

雄浑的战鼓声从两军阵地爆发,直上九霄云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