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九锡 > 第928章 926【天下英雄谁敌手】

九锡 第928章 926【天下英雄谁敌手】

作者:上汤豆苗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5-03-28 21:32:34

第928章 926【天下英雄谁敌手】

衡江以北,平阳城。

历经二十年不断加固,这座雄城宛如一道坚不可摧的铁壁。

城西有雀惊山遮蔽,山间仅有一条逼仄小路连通平阳西门。

城东有泸水蜿蜒而过,往南缓缓汇入衡江,好似一条天然形成的护城河。

城南则是一道类似于喇叭口的道路,愈往城门处愈发收紧,但即便是这样勉强能够施展攻势的区域,也被齐军修建寨堡杜绝隐患。

三面皆有天然屏障,仅余城北一面向敌,还算平整宽阔。

平阳之险,堪为天下坚城之首,易守难攻之极致。

更不必说城内粮草军械堆积如山,足够守军两三载之用。

面对如此坚固的铜墙铁壁,再强势的军队也会皱起眉头,庆聿恭亦不例外。

大半个月前,景军西路军在他的指挥下啃下西冷关这个硬骨头,经过短暂的休整以及沿途布防,庆聿恭遵照景帝的圣旨,点齐六万余步卒和万余轻骑,携带大量粮草辎重南下,不紧不慢地来到平阳城外。

安营扎寨,游骑四出,景军已然做好长期鏖战的准备。

即便早就知道平阳城的险峻,从舆图上看过这里的地势,当景军一众虎将亲眼看到此城周遭环境,再骁勇的人也不禁面露阴霾。

要攻破这样一座城池,不知要耗费多少岁月,不知要填进去多少人命!

相较于其他人神情凝重的形容,庆聿忠望面上也不轻松,心里却是长长舒了一口气。

如今他已完全体会到父亲的艰难处境。

西路军虽有十八万之众,真正忠于庆聿氏的兵马只有灭骨地率领的两万余人,以及奚烈麾下的万余步卒,如今奚烈部驻扎在东线藤县以北,灭骨地部则留在北方的西风原,与两万轻骑一道震慑刘守光和张旭麾下的兵马。

平阳城外的景军大营里,庆聿恭的嫡系只有三千亲卫营,其他如古里甲、术虎、兀颜雄等统兵大将固然会遵循主帅的军令,一旦这军令与圣意发生冲突,他们肯定会站在另一边。

简而言之,景帝用大义名分逼迫庆聿恭不断南下,又做好随时控制局势的准备。

这是阳谋,无可转圜。

庆聿忠望起初很是愤恨,难免生出玉石俱焚的念头,他终究做不到父亲那般忍辱负重。

但是这一路从北到南,他渐渐明白隐忍二字的真意,尤其是得知天子御驾亲征,率军进逼南齐三州交界之处,愈发明白父亲为何从不违逆圣意。

现今局势渐趋明朗,景军在其他地区主要是为了拖住齐军的主力精锐,最终决定胜负的是两处主战场。

一者是西线庆聿恭孤军深入的平阳城,二者便是东线藤县南边的广阔区域。

齐军必然会有所应对,而庆聿恭料定陆沉会出现在另外一处战场。

如此一来,景帝若胜了陆沉,齐军便再无还手之力,庆聿恭可以心无旁骛地攻打平阳城,不必担心会被齐军集结重兵反围,而且灭骨地和奚烈麾下的夏山军没有任何损失,这足以保证庆聿氏不会骤然陷于险境。

景帝若败于陆沉之手,庆聿恭同样有信心将大军带回去,毕竟主帅无能累死三军,平阳城里的范文定能力远逊陆沉,他想将这支景军留下来难度很大。

理清楚这些细节之后,庆聿忠望收回目光,愈发崇敬地望着自己的父亲。

“如何攻破此城?”

漫长的沉默之后,庆聿恭终于开口,他望着身边众将问道:“诸位可有良策?”

古里甲等人眉头紧皱,此番他们从北到南一路攻城拔寨,齐军从未出城寻求决战,到了这会更不可能给景军一个拉开架势厮杀的机会。

换而言之,景军除了硬攻别无他法。

若是夏秋时节,或可利用平阳东边的泸水筑堤修坝,引大水灌城强行破之,但现在已经入冬,泸水虽然没有干涸,想要蓄起足够淹没城池的水量无异于痴人说梦。

良久过后,兀颜雄闷声道:“王爷,末将愿领一军往西绕过雀惊山,迂回至平阳城南边,我军便可形成南北夹击之势,这样至少能增加守军的压力。”

如果平阳守军只需要应对一面之敌,自然会非常轻松。

古里甲摇头道:“不妥,你带一支孤军南下,万一被齐军包围,我们如何施救?”

兀颜雄道:“难道齐军还敢出城厮杀?”

古里甲无奈地笑了笑,继而道:“兀颜将军,南齐即便处于劣势,还不至于连几万兵马都凑不出来。”

“有理。”

庆聿恭见众人都有为难之色,便平静地说道:“我军从西冷关到平阳城,一路三百里可谓畅通无阻,齐军好似完全放弃了抵抗,只待在这座闻名天下的雄城一决生死。在本王看来,齐军有可能是以平阳城为诱饵,吸引我军停留在此,然后暗中调兵遣将施行反围之策。诸位亦知攻城之难,为防落入敌军陷阱,本王之意……”

他后面的话没有说完,其他人却听懂了言外之意。

古里甲连忙说道:“王爷,倘若齐军真有这个打算,对于我军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现在不怕他们不来战,就怕他们一直龟缩。陛下的旨意里说得很明白,齐军能够动用的兵力已经不多,我军何惧之有?”

余者纷纷附和。

庆聿忠望见状不由得暗暗冷笑。

“也好。”

庆聿恭没有驳斥众将的意见,不紧不慢地说道:“古里甲,明日你领兵攻城,试一试平阳守军的成色。”

古里甲朗声道:“末将遵命!”

庆聿恭又对术虎说道:“你调一千轻骑前往西边的沙河城,若是有大股敌军从西南而来,立刻回来禀报。”

众将心中一凛。

西南方向?

沙州二字在他们脑海中浮现,但是沙州撑死只有数千战兵,在当下的战局中影响不大。

ttka n ¢o

术虎拱手应下。

庆聿恭随即拨转马头,望北边大营而去,众将及亲兵连忙跟上。

平阳之战,于大齐永宁元年十一月初四拉开帷幕。

衡江以南,道州境内。

一支延绵数里的辎重车队行于官道之上,数千步卒随行护卫,往来旅人无不避让。

队伍后半段一辆看似平平无奇的马车里,坐着一位略显老态的男人。

车厢内还有两人,其中一名年过三旬的稳重男子禀道:“国公爷,成州都督童世元亲率两万步卒,汇同沙州八千勇士,从衡江南岸沿路进发,将于五日后抵达平阳西边的沙河城。”

老人便是大齐首席军务大臣、荣国公萧望之。

他前段时日因为身染重病不得不归府休养,将军事院一应大权暂时委托给李景达,却不知为何出现在这辆马车里。

听到下属的禀报,萧望之稍作思忖,道:“飞鸟关不容有失。”

下属垂首道:“请国公爷放心,童都督留下了一万步卒,协助沙州人镇守飞鸟关,再加上那边有沙州之主洛耀宗亲自坐镇,断然不会出现上次的危局。”

萧望之微微颔首。

下属又道:“骁勇大营四万步卒将于三天后抵达平阳城南面,另外临江侯陈澜钰将率两万余锐卒横穿双峰古道,他们会在国公爷规定的十一月十二日之前赶赴平阳城外。”

萧望之听到陈澜钰这个名字,面上微露感慨之意。

他想起当年在淮州的峥嵘岁月,亦想起陈澜钰入京后的种种曲折,最终对方没有辜负他的殷切期望,及时拨乱反正,给李适之的棺材钉上一颗钉子。

时光倥偬,他们终于又能并肩而战。

注意到下属欲言又止的神情,萧望之收敛心神,微笑问道:“有心事?”

下属鼓起勇气说道:“国公爷,淮安郡王这样安排是否过于行险?庆聿恭即便用兵如神,他想打下平阳城也没那么容易,我军何不将所有机动兵马调去定淮交界之处?”

萧望之不置可否,看向旁边那个一直沉默的中年男人:“你怎么看?”

尉迟归言简意赅地说道:“陆沉从来不是自负之人,想来一定有战胜景帝的办法。”

“庆聿恭此番孤军深入,这是景帝有意为之,也是庆聿恭擅于隐忍的表现,如果错过这次的机会,将来想要再在战场上困住他可就难了。”

萧望之半是解释半是感叹,继而道:“如今再犹豫迟疑已经没有任何意义,想要将这对景国君臣同时留下,我们总得冒一点风险,这世上当然没有十全十美的好事。”

尉迟归沉默片刻,略显凝重地问道:“国公有几分胜算?”

“事在人为罢了。”

萧望之将手中的军报放在小几上,平静地说道:“二十年前我便听说过庆聿恭的威名,后来我们在淮州交手多次,勉强算是不分胜负。现如今我已老迈,这一战打完估计也活不了几年,既然这一生都在为大齐搏命,奉献最后的热血亦是理所应当,马革裹尸当为我辈的归宿。”

下属面上浮现悲戚之色,尉迟归的神情也变得凝重起来。

萧望之微微一笑,眼中泛起雄壮之色:“让那位景**神陪我共赴黄泉,亦是一桩传世美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