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九锡 > 第920章 918【黎明之前】

九锡 第920章 918【黎明之前】

作者:上汤豆苗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5-03-28 21:32:34

第920章 918【黎明之前】

大齐永宁元年,八月中旬。

汝阴城,大都督府。

主事陈循禀道:“王爷,飞云军宋指挥使和镇北军裴指挥使相继送来紧急军报,敌军于旬日内接连发起攻势,不过均已被我军打退,目前定风道和尧山关安稳无忧,请王爷放心。”

“嗯。”

陆沉淡淡应了一声。

景军四面点火在他的预料之中,景帝和庆聿恭盛名在外,又怎会不利用景军当前最大的优势?

陆沉不怕对方和他玩谋略,经过这么多年的磨砺,他对这种手段早已习以为常,也能辨别出其中真伪,但是景帝以堂皇之势碾压而来,于他而言是最难的局面。

景军以力破局,三路大军齐头并进,且每一路兵力都在七八万,进攻节奏又非常稳健,到目前为止都没有出现明显的冒进之势,这就意味着齐军几乎没有巧胜的可能性。

除非陆沉暗中集结所有机动兵力,选择一路进行反击,或许能再拿下一场艰难的胜利。

但这不是没有风险,即便陆沉有战而胜之的能力,只要齐军主力出现在某一路,景军必然会全力破开另外两路,利用陆沉无法回援的时间差彻底摧毁齐军的防线。

可若什么都不做,就只能被动防御,而这似乎不是陆沉的风格。

节堂内一众文官武将对此都有些担忧。

他们对陆沉的军事才能佩服得五体投地,却也知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倘若眼下齐军兵力和景军大致相等,他们相信陆沉有足够的能力击败景军,问题就在于景军至今尚未倾尽全力,陆沉若仓促用计,很有可能踏入敌人的陷阱。

见气氛颇为沉闷,陆沉环视众人,微笑问道:“秉元公,何故眉头紧锁?”

对于老头子给他找来的两位淮右名士,陆沉一直十分尊重,而两人也当得起他的尊重。

主簿刘元虽然出身贫寒,却无孤拐冷僻之性情,为人中正处事公断,这短短两年多时间已经将都督府打理得井井有条,在属官们心中的威信甚至已经超过长史黄显峰,而后者身为萧望之留给陆沉的干吏,对此并无怨望之心。

黄显峰已多次向陆沉表达退位让贤之意,只是陆沉没有允准。

另一位名士便是主事陈循,他如今已顺利进入陆沉身边最核心的圈子,甚至去过宝台山脉深处那个隐秘的世外桃源。

在这二人的影响下,这两年有不少江北三州的有才之士前来投效陆沉,再加上王初珑给出的那份值得信任的王家子弟名单,如今都督府的文官可谓人才济济。

此刻听到陆沉温和的问话,年过四旬的刘元恳切地说道:“王爷,敌军势大,还请暂为忍耐。”

“自然是要忍耐的。”

陆沉的脸色倒是很平静,继而意味深长地说道:“可是要忍耐到几时呢?”

一众幕僚听闻此言,心情也很是沉重。

战争从来不是单方面的舞台,史书上任何一场大胜都需要敌人的配合,便如先前的太康之战,如果兀颜术像庆聿恭一样合兵一处只打一点,陆沉就算兵仙附体又能如何?

难道他还能带着长刀军杀穿十六万景军?

眼下景帝显然不会再给陆沉巧计破敌的机会,或者说顶多拿一路兵马来换齐军大半防线,就看陆沉是否接受这个交易。

陈循看了一眼墙上悬挂的地图,恭敬地提醒道:“王爷,下官以为还得防备景军从藤县南下。”

陆沉顺势看过去,颔首道:“德遵言之有理。”

景军三路大军分别朝定北北部、定州西部和靖州西部而来,目前唯一显得格外平静的战场就是藤县以南,三州交界之处。

先前陆沉让刘统钊放弃藤县,只因现在齐军采取守势,藤县这个进攻的桥头堡用处不大,而且这座县城不好坚守,强行守下来会损失大量兵力,远不如后撤至宁陵城,以宁陵、平利、新昌、石泉和盘龙关组成三州交界处的防线。

但是景军刻意忽略此处,庆聿恭只调来两三万人在藤县北边数十里设防。

陆沉望着地图上那一块区域,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着。

景军这两三万人显然没法结成密不透风的防守,只要能越过这条防线,齐军便可一路往北直扑河洛。

可是……

陆沉按下心中的冲动,转头对刘元说道:“秉元公,代本王拟定两份军令,第一份给广陵军刘隐和盘龙军贺瑰,让他们打起精神来,景军有可能在三州交界之处开辟第四处战场。”

刘元当即起身道:“下官遵命!”

陆沉迟疑片刻,又道:“第二份军令送给临江侯陈澜钰,命他调镇威军北上,驻守青田城和涌泉关。”

“是,王爷。”

刘元毫不拖泥带水,立刻去草拟军令,当然写完后还是要让陆沉过目点头。

便在这时,一名校尉脚步匆匆走进节堂,神情肃穆地拱手行礼道:“启禀王爷,靖州都督府紧急军情。”

陆沉微微眯眼道:“说。”

校尉快速说道:“七月末,景国西路军主帅庆聿恭亲率大军往靖州西线进逼,八月初八日攻破高唐城,然后庆聿恭分兵三万入西风原,他亲率五万大军继续南下直逼西冷关!”

满座皆惊。

所谓人的名树的影,庆聿恭即便几年前在雍丘败了一场,并不能说明他的能力大不如前,这一次他接手兀颜术留下的烂摊子并且快速扭转局势,仍然会给大齐军民带来不小的压力。

陆沉问道:“我军损失如何?”

校尉答道:“回王爷,广济军坚守城池十一天,阵亡将士四千二百七十一人,伤者超过两千,残部在靖州副都督范文定的率领下退至西冷关内。”

堂内气氛愈发严肃。

没人发现陆沉的手微微抖了几下。

沉默片刻后,他肃然道:“秉元公,再拟一道军令给靖州大都督刘守光,命他及麾下将士继续坚守太康、雍丘和西冷关等地,没有本王的命令不得擅自出战,违者以军法论处。”

刘元神情凝重地说道:“下官领命!”

陆沉随即起身返回后宅。

大半个时辰过后,率飞羽军在城内休整的厉冰雪得到消息匆匆赶来。

入目所见,陆沉独立窗前,静静地望着庭院一隅。

“广济军打得太难了。”

陆沉听到身后的脚步声,自然知道是谁可以直接来到自己身边,而外面守卫森严的明暗岗哨没有任何反应。

听到他满含愧疚的声音,厉冰雪来到近前,轻声道:“夫君,大敌当前,没人可以置身事外。”

陆沉愧然道:“太康一战,是我让广济军硬顶景军重骑兵,那一战本就让广济军大伤元气,后来又是我让他们驻守高唐城,因为我预感景军会将靖州西线当做突破口。虽然刘守光及时给广济军补充了兵员,但是高唐之战打完后,这支军队的老卒估计剩不下几个人了。”

厉冰雪默然。

广济军是靖州都督府的王牌,其实就是厉天润一手带出来的绝对嫡系,其中很多将官都在厉天润身边待过,也和厉冰雪非常熟稔,但是这延绵战事之后,想来很多人已经魂归太虚。

然而这就是军人的宿命。

即便是陆沉本人,为了谋求一场大胜也得带着长刀军冒险冲阵。

厉冰雪知道陆沉身为三军主帅,不需要别人来教他慈不掌兵的道理,更不可能在外人面前表现出软弱的情绪,唯有夫妻二人私下相处,他才会稍稍吐露心迹。

她轻叹一声,没有继续这个沉重的话题,转而问道:“下一步你打算怎么做?”

“如刘秉元所言,敌军势大,我们只能暂时忍耐,因为景帝目前还没有暴露出明显的破绽。”

陆沉平复心境,缓缓道:“但我觉得景军的处境也没有那么宽裕,将近五十万大军人吃马嚼,每天要耗费多少粮草?即便景帝的身体没有问题,他也不会拖延太久,现在无非就是比拼哪边更有耐心。在景帝看来,我是个不安分的人,更不会一直被动挨打,所以这次我要改变过往的风格,拖到他忍无可忍。”

厉冰雪问道:“你想和景军主力决战?”

“不能每次都靠阴谋诡计,景帝和庆聿恭也不会给我这个机会,所以决战势在必行。”

陆沉的目光逐渐坚毅,正色道:“不过在此之前,要看景军三路兵马能不能凿开我军的防线。”

厉冰雪略显担忧地说道:“夫君,西冷关那边……”

西冷关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如果庆聿恭拿下这座雄关,景军便可调整战略,直接渡江南下。

等到那个时候,江南局势会瞬间糜烂。

陆沉镇定地说道:“我相信那位老将军,而且我另外也做了一些准备。”

厉冰雪便不再多问,她同样相信自己的丈夫不会托大。

高唐城的失守本就在陆沉的预料之中,从一开始他就没有命令范文定必须与城共存亡,只不过是让他尽量迟滞景军前进的步伐,为身后防线争取更多的时间。

厉冰雪忽地想起丈夫曾经说过的那件事,于是略带期盼地问道:“夫君,那位景国郡主何时会动手?”

陆沉脸上浮现一抹复杂的情绪,目光愈发深邃:“我已经派人北上,这会应该潜入了景国大都,和庆聿怀瑾接上头。虽然我有一定的把握劝她动手,但是景帝未必没有防备。”

他抬眼看向窗外,缓缓道:“希望会有惊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