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九锡 > 第917章 915【锋芒】

九锡 第917章 915【锋芒】

作者:上汤豆苗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5-03-28 21:32:34

第917章 915【锋芒】

七月二十二日,大景常山郡王庆聿恭亲率六万兵马,离开桐柏往西南进发。

七月二十六日,大军抵达严武城,与驻扎在此城的灭骨地部和贵由部汇合。

七月二十八日,庆聿恭在整合西线兵马之后,率精锐之师继续南下,直逼齐军西线最外围的阵地高唐城。

仅仅五天后,即八月初二正午时分,亲自镇守雍丘的靖州大都督刘守光便收到了范文定的紧急军报。

收到军报的时候,刘守光口中的饭菜都没来得及咽下去。

他含混道:“速念。”

都督府主簿茅若之连忙对着军报念道:“禀大都督,敌军于七月二十九日上午发起第一轮试探性的进攻,随后于二十九日下午、三十日早中晚连续发起六轮攻势,均被我军打退。敌军攻势凶猛无比,庆聿恭亲自坐镇中军,麾下士卒犹如虎狼悍不畏死。万幸我军准备充分,粮草军械守城器械皆充足,将士们齐心协力,尚能守住城池。”

刘守光皱起了眉头。

茅若之观察着他的神色,将最后那句话轻声念了出来:“然而敌军近乎疯狂,竟不顾及自身之损失,恐我军无法长期坚守,盼大都督早做筹谋。”

刘守光食欲尽消,放下碗筷走到地图旁,神情渐趋沉重。

高唐城位于靖州西北边陲,原本前面还有严武城和杞柳城两座屏障,但是先前为了诱使兀颜术上钩,当地驻守的齐军等于是半推半就放弃了城池。

如此一来,齐军在西线的防御体系便出现明显的纰漏,庆聿恭自然不会忽视摆在眼前的机会。

高唐城东边是西风原,也就是当年厉天润领兵击溃牛存节所率燕军的战场,过了西风原便是雍丘外围防线。

换句话说,因为高唐城的存在,景军才不能直接威胁到雍丘防线的安全,雍丘北边的太康亦发挥着同样的作用。

刘守光当然想尽一切可能保住高唐城,问题在于他有心无力。

张旭带来的京军一大半在北边的太康防线,还有几千人留守东线,刘守光手里只有六万多人,除去布置在各处战略要冲的守军,他能拿出来的机动兵力只有一万左右的步卒。

这点人去支援高唐城无异于杯水车薪,而且刘守光很清楚庆聿恭擅长围点打援。

至于定州军……

刘守光知道景军主力兵分两路直指定州,陆沉肩上的压力难以想象,再者陆沉在回去之前就有叮嘱,这一次景军的决心非同小可,必须要做好长期陷入艰难境地的准备。

即便如此,当真切感受到景军的凶狠,刘守光心里的阴霾依旧浓到化不开。

身为一州都督,肩负守疆卫土的重任,他每个决定都有可能影响到全局的胜负。

思忖很长时间后,刘守光沉声道:“回复范文定,若无力坚守,可退至西冷关。”

茅若之神情凝重地回道:“遵命!”

范文定于八月初四傍晚收到刘守光的回复,之所以在景军攻势如潮的当下,信使还能顺利进入高唐城,是因为庆聿恭采取围三阙一的策略,景军并未将高唐城全部围起来,只在城南面布置了少量游骑斥候。

血迹斑驳的城墙上,将士们神情木然,怔怔地看着天边的夕阳。

睁眼、值守、临敌、厮杀、闭眼,要么从睡梦中醒来迎接周而复始的命运,要么再也无法睁开,满心不甘地离开这个世界。

如果不是陆沉亲自指挥太康之战取得大胜,在他们心中种下一颗希望的火种,恐怕他们很难靠着意志力支撑如此艰难的时光。

心理上的压力是一方面,身体上的疲惫同样难以缓解。

广济军作为靖州都督府第一强军,这么多年一直承担着最艰巨的任务,包括先前的太康之战,是他们用血肉之躯拖住景军虎豹营前进的步伐,从而给陆沉亲率长刀军发起反击创造条件。

即便刘守光在战后立刻为广济军补充兵力,并且让他们得到大半个月的休整时间,依然无法彻底消弭身心的疲累。

接手高唐城防务之后,他们又迎来景军的强势冲击。

短短七天时间,将士们记不清打退了敌人多少次进攻,只知道握刀的双手开始发抖,脚步越来越沉重,再也不复刚刚开战时的热血翻涌。

一名嘴唇皲裂的年轻士卒望着走到近前的范文定,鼓起勇气问道:“将军,我们能守住这座城吗?”

旁边正在行礼的队正面色微变,立刻低声斥道:“孟凯,闭嘴,你在将军面前胡说什么!”

大敌当前,一个小小的军卒居然生出畏战之意,这可是触犯军法的大罪,队正其实是想保护这个年轻的同乡。

范文定抬手制止队正,端详着年轻的将士,从他眼中看出茫然的情绪,于是放缓语气问道:“你怎么想?”

孟凯低下了头,他也反应过来自己不该这么冒失。

旁边的同袍们有些同情又有些感同身受地看着他。

范文定走到近前,温声道:“说吧,本将不会怪罪你。”

孟凯迎着主将平和的目光,略显艰难地说道:“卑下不知道该怎么说,只是不知道这仗什么时候能打完,卑下已经很久没有回去看望过家中的老娘……”

有风吹过,仿若还带着战场的血腥气。

范文定看着周围同样沉郁的将士们,包括那位出声呵斥孟凯的队正在内,感受到其实存在了一段时间的压抑气氛,忽地抬手拍了拍孟凯的肩头。

“我不知道这仗何时能打完,我也不知我们还能守多久,但我可以明确无误地告诉你们——”

范文定没有慷慨激昂,但他的语气足够坚定,正色道:“这场国战的最终胜利,我坚信一定会属于大齐。从二十年前开始,敌人就想着灭亡大齐,他们不仅没有做到,反倒被我们夺回很多疆土,就像我们此刻所在的高唐。这二十年来,有无数大齐儿郎抛头颅洒热血,更有荣国公、魏国公、淮安郡王、刘都督这样的人杰,带领我们共抗强敌。”

将士们静静地看着他。

范文定微微一笑,对面前年轻的士卒说道:“无论此战的过程多么艰难多么曲折,胜利一定属于大齐,我们一定可以凯旋,就像你的名字一样。”

孟凯抬起头,忽地咧开嘴,露出一个灿烂的笑容。

日升月落,新的一天到来。

景军没有任何意外地再度发起攻势。

中军王旗之下,庆聿恭眺望着远处的攻城战。

他手里的兵力很充足,因此这些天景军各部轮番上阵,一直维持着高强度的压迫力,让城内的齐军苦不堪言。

但是这种粗糙简单的战法对于景军来说同样不好受,因为他们仰面攻城必然要付出更大的代价,大部分时候是用血肉之躯消耗守军的箭矢和各种守城器械,真正能够登上城墙展开白刃战的时候不多。

若非庆聿恭亲自坐镇,下面的将领肯定没这么安分老实。

身为庆聿恭的左膀右臂,灭骨地对这种情况很了解,于是在反复纠结之后,他低声说道:“王爷,是否暂缓攻势?”

庆聿恭面色平静地看了他一眼。

灭骨地解释道:“敌军孤立无援,边打边困或许能瓦解他们的意志,如果一直强攻压制,恐怕会适得其反。”

若非他追随庆聿恭多年,深知这位郡王的胸怀,肯定不敢说出这番话。

庆聿恭果然没有斥责他,只是继续望着前方,淡淡道:“你知道如今我军最欠缺的是什么吗?”

灭骨地诚恳地说道:“请王爷赐教。”

庆聿恭双眼微眯,道:“不是一场胜利,而是找回丢失多年的决然之气。二十年前我军能够那么快拿下南京城,靠的就是胸中这股气,这是我军的魂魄所在。二十年风云变幻,我军沉醉在天下无敌的美梦中,早已丢掉席卷一切的勇气。”

灭骨地默然,眼中泛起一抹愧色。

庆聿恭继续说道:“本王当然知道有更稳妥的法子打下这座城,但是不经过这场淬炼,儿郎们很难蜕变。本王特意围三阙一,便是放齐军一条生路,这样他们不会死战到底,我军若这样都无法取胜,这场仗还有打下去的必要?唯有一鼓作气撕碎强敌,大景勇士才会重新变成草原上的虎狼,而非养了二十年的羔羊。”

灭骨地深吸一口气,正色道:“是,王爷。”

庆聿恭不再多言,没人注意到他袖中的双手攥紧成拳。

景军终于没有让他失望,在经过连续十一天的苦战之后,兵力损失严重的广济军终于无法继续强撑。

八月初八,广济军残部于拂晓时分艰难撤出高唐城,宣告大齐靖州西部第一道防线全部落入景军手中。

庆聿恭并未停留太久,在他的命令下,景军分作两部继续前进。

一部由大将灭骨地率领,辖步卒两万、骑兵一万,进驻西风原,遥指东边的雍丘防线。

另一部则由庆聿恭亲自统率,辖步卒四万、骑兵一万,快速逼近西冷关。

这里是靖州西部最重要的关隘。

往南便是三百里平原地带,一路几无险阻。

直达平阳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