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九锡 > 第903章 901【先声夺人】

九锡 第903章 901【先声夺人】

作者:上汤豆苗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5-03-28 21:32:34

第903章 901【先声夺人】

当时间来到六月上旬,景帝那道慷慨激昂的伐齐圣旨已经传遍大江南北。

风雨欲来之势,弥漫在每个人的心头。

大齐边军迅速进入临战状态,从定州北部的定风道和宝台山,到定州西部的清流关和尧山关,再到定、淮、靖三州交界的藤县和盘龙关,乃至最紧张的靖州北部,所有将帅不断加强警戒,二十余万边军将士严阵以待。

江南朝廷同样立刻做出反应,由右相许佐亲笔写就的檄文昭告天下,这位清正刚直的重臣在檄文中痛斥景帝狼子野心,以至于天下战乱不休生灵涂炭,并且表明大齐绝对不会与对方媾和,号召亿万军民与虎狼之敌死战到底。

“许相这篇檄文可谓骂得痛快淋漓,不知景国皇帝有没有头疼的毛病。”

汝阴城,定州都督府的节堂内,陆沉开了一句其他人听不太懂的玩笑。

刘元、陈循和黄显峰等文官皆非阿谀奉承之辈,李承恩、霍真、徐桂、刘隐等武将倒是觉得王爷成竹在胸,没有因为数十万景军南下就心神不定。

陆沉放下许佐言辞犀利的檄文,转而看向陈循说道:“德遵,说一说靖州北线的局势。”

“是,王爷。”

陈循来到地图之旁,有条不紊地说道:“五月初二,景国皇帝任命兀颜术为前军主帅,率领大军十六万南下进犯。五月初三,景国皇帝决意率大军御驾亲征,号称百万之众,据我等分析实际上不超过三十万兵马。”

“五月十九日,兀颜术率大军于河洛城誓师,继而往南穿过桐柏一线,正式进逼我朝靖州防线。”

“五月二十四日,景国前军先锋大军灭骨地率军两万余人,出现在靖州严武城三十里外,暂时没有发起进攻。二十七日,另一位先锋大将古里甲率军逼近藤县,于四天内发起三次攻势,皆被我军打退。”

“六月初二,兀颜术所率大军出现在靖州太康城北面。”

陈循微微一顿,对陆沉说道:“王爷,这就是目前景军的所有动向。”

“好,往后将兀颜术部称为景军西路军,以便我军将士甄别,将此事传达给刘守光和张旭。”

陆沉吩咐一句,继而看向一众武将问道:“你们对靖州战局有何看法?”

众将神情凝重,并未仓促发表看法。

从眼下的局势来看,兀颜术所率十六万大军的目标就是靖州防线,而定州军的对手便是景帝亲领的三十万大军。

光是听到这个数字,众将虽然不会被吓得六神无主,却会感觉到那种大山压顶的压力。

在前年那场浅尝辄止的战事结束后,定州军扩充了建制,拥有一营十一军合计将近十四万人的兵力。

然而定州军满打满算仍然不足景军主力的一半,这就意味着陆沉无法像以前那样,通过大范围的迂回转移支援靖州,刘守光和张旭必须依靠自身挡住景军的推进。

具体到西线战场,在张旭率三万京军北上之后,靖州守军达到九万之众,如果只是据城坚守的话,应能挡住兀颜术麾下的十六万兵马,毕竟防守总会比进攻省力。

问题还是出在前年那场仓促的北伐,考城之战以及后续的大大小小十余战造成一个非常严重的后果,那就是靖州都督府的实力下降得很厉害,这短短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很难恢复到鼎盛时期的状态。

简而言之,靖州军暂时处于弱势,很难给景军西路军造成太大的麻烦。

“王爷,末将认为不妨以稳健为主,静观其变。”

片刻之后,汝阴军都指挥使霍真当先开口。

其余将领对他的提议颇为赞同。

陆沉不置可否,望着地图上靖州北线的形势,缓缓道:“你们认为兀颜术是一个怎样的人?”

广陵军主将刘隐答道:“回王爷,此人性情沉稳用兵谨慎,在经历过前次的失败之后,景帝依然对其委以重任,让他领兵攻伐代国,并且取得显著的效果,由此可见此人不会轻易被失败打倒。此番他卷土重来,势必会更加小心细致。从景军西路军的进攻选择来看,兀颜术采取的是遥相呼应步步为营的战略,主力居中进逼太康,同时又可策应东西两面。”

陆沉颔首道:“你说的没错,这一次他充分吸取之前的经验教训,宁肯进度缓慢,也不会露出太明显的破绽,显然是笃定我军无法互相支援。不过,你们还是看轻了他。”

这句话让众将心生不解。

明明他们已经足够重视兀颜术,并且给予了对方非常高的评价,缘何会有看轻之意?

陆沉缓缓起身来到沙盘前站定,凝望着位于靖州北线的某个标识,陷入长久的沉思。

景帝的果决确实出乎他的意料。

按照最初的预估,景军应该会在秋天南下,那是最适合大举进攻的季节,而且他特意将蒲察放回去,就是为了继续挑起景帝的疑心,从而进一步迟滞景军南下的时间,这样大齐边军就能做好更充足的准备,最重要的是陆沉的杀手锏会继续加强。

但是景帝对于局势的判断十分精准,他没有给陆沉拖延的机会。

陆沉并未因此乱了方寸,经历过那么多战争的磨砺和淬炼,他早已达到心如铁石的境界,不会因为一时优劣而患得患失。

众将这会已经围了过来,李承恩冷静地说道:“王爷之意,兀颜术这是在故布疑阵?”

“这场战争关系到齐景两国的命运,景帝既然将打头阵的任务交给兀颜术,肯定是希望他能先声夺人,而不是与我军展开一场拉锯战,更不会直接进入相持的态势。”

陆沉的嘴角微微勾起,淡然道:“换做本王是兀颜术,必然不满足于仅仅保持一个压制的态势。”

霍真心中一动,看向沙盘上那个非常重要的位置,道:“王爷,莫非兀颜术的主攻方向不是太康城,而是藤县?”

听闻此言,其他人的表情都变得严肃起来。

“藤县?”

陆沉神色不变,徐徐道:“有这种可能,德遵。”

陈循立刻应道:“下官在!”

陆沉思忖片刻,正色道:“你替本王拟一道军令,以八百里快马送给刘守光。”

陈循拱手道:“下官领命!”

……

靖州北部,太康城。

城头上飘扬着大齐边军的旗帜,靖州副都督、广济军都指挥使范文定立于城墙之上,平静地望着城外数百丈处那队景军骑兵。

这支骑兵不到千人,显然是来抵近观察太康城的防御体系。

为首之人便是景军前军主帅兀颜术。

望着前方雄伟坚固的城池,兀颜术的心情略微复杂。

两年前他就是在这里无功而返,被陆沉算计得十分狼狈,如今旧地重游,怎会忘却当初的耻辱?

只是从表面上看来,兀颜术依旧能保持绝对的平静。

“回去吧。”

他当先拨转马头,近千骑紧随其后,返回十余里外的景军营地。

回到帅帐之中,十余位大将肃立两旁。

兀颜术淡淡道:“时隔两年,太康城变得更加易守难攻,这一次我军若想攻破这座坚城,恐怕要付出非常惨重的代价。”

众将对此并无异议,他们都有很丰富的带兵经验,今日随主帅实地观察,自然能看出南边那座大城犹如铁桶一般,里面的齐军必然已经做好死守的准备。

兀颜术看向一旁的亲信问道:“古里甲那边可有战报传来?”

亲信恭敬地答道:“回大帅,暂时还没有。”

如今景军分为三部,西边的灭骨地遵照兀颜术的帅令,没有轻易发动进攻,而东边的古里甲在几次尝试之后,目前还无法撼动藤县齐军的防线。

兀颜术负手而立,沉默片刻后说道:“直接进攻太康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尔等有何良策?”

大将贵由建言道:“大帅,末将认为可以先取藤县!只要打下此地,便可彻底切断南齐靖州和定州之间的联系,同时能进一步威胁到南齐淮州。盘龙关易守难攻不假,但是只要我军可以施加足够的压力,对方必须要调集兵力镇守此地,如果盘龙关被我军拿下,这是南齐压根无法承担的损失。”

“藤县……”

兀颜术微微偏头,看着南齐江北三州交界之处,忽地微笑道:“言之有理,想来陆沉这会已经注意到这里。传令古里甲,命他继续加强对藤县的攻势,本帅会再调一万步卒前去支援。”

“遵令!”

“贵由。”

“末将在!”

“你领麾下一万步卒和五千轻骑,即刻沿北线迂回至西边,配合灭骨地强攻严武城,务必要在齐军察觉之前拿下此处!”

“末将——”

贵由神色微变,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

因为兀颜术这两道命令可谓南辕北辙,明明是要以东线的藤县为进攻重心,为何会突然转移到西线的严武城?

兀颜术淡淡扫了他一眼,道:“没听清楚?”

贵由心中一凛,正色道:“末将遵令!”

兀颜术没有过多解释,他缓缓呼出一口气,脑海中浮现陆沉的名字,默默自语道:“我不相信你每次都能料事如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