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九锡 > 第900章 898【藏锋】

九锡 第900章 898【藏锋】

作者:上汤豆苗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5-03-28 21:32:34

第900章 898【藏锋】

翌日,天光微熹之时。

陆沉缓缓睁开眼睛,转头望着依偎在他肩头的林溪,嘴角不由得微微勾起。

眉不描而翠,唇不点而红。

她脖颈间那抹白腻平添几分风流韵致。

陆沉忍不住贴近了一些。

林溪没有睁眼,但她显然已经被这家伙的气息唤醒,于是从被褥中抽出左手,无比精准地按在陆沉的脸上,呢喃道:“不许胡闹。”

陆沉打趣道:“师姐,太阳快晒屁股了。”

“哼。”

林溪轻哼一声,脸上泛起一抹笑意,然后左手顺势揽着他的肩头,睁开眼凑过来在他脸颊上亲了一口,微笑道:“王爷,起来啦。”

陆沉笑了笑,起身披衣。

两人洗漱完简单吃了一顿早饭,与林颉告别之后便离开这片隐秘的天地,率领五百亲卫前往西边相距二十余里的七星帮总寨。

如今这里已是七星军的驻地,与另外三座营寨遥相呼应,组成宝台群山内部的防御体系,再加上遍布山中的陷阱和明暗岗哨,可谓天罗地网滴水不漏。

景军几年前还曾试探性地往山里派过斥候,结果一个都没有回去,后来他们终于打消了类似的念头。

陆沉没有带林溪直接前往总寨,而是来到东边一个庄严肃穆的地方。

林溪望着矮丘上整整齐齐纵横排列、经常有人打扫的坟墓,一时间心中百折千回。

墓中安眠着在燕景联军进攻宝台山时壮烈牺牲的七星帮儿郎。

她扭头望去,便见另一侧宽阔平整的空地上,肃立着乌泱泱一片军卒,最少也有数千人。

“夫君,这是?”

林溪不解地看向陆沉。

“七星军现有一万一千余人,我决定在这个基础上增加八千人,以锐士营三千步卒为主体,再从宁远军、镇北军、广陵军中抽调两千忠勇之士,还有父亲这些年攒下的三千人,其中有近两千人在那片山谷里负责警卫。”

陆沉微微一笑,平静地说道:“这八千人都是我亲手带过的兵,如今由你直接统领。”

林溪心中讶异,又有几分忐忑,轻声道:“我?”

七星军从成立那一天开始,都指挥使便是林溪,虽然她在和陆沉完婚之后几乎没有管过军务,一直是由三位副将余大均、娄成元和楚铸打理,但是这个主将的职位始终挂在她身上,而陆沉麾下所有亲信都没有在这个问题上多嘴。

不谈陆沉对林溪的尊重和喜欢,只要知道七星军八成以上将士都来自七星帮,就明白这世上除了林颉之外,没有任何人能代替林溪。

林溪是否亲自操持军务不重要,这支雄师从始至终都会坚定不移地遵从她的命令。

“当然是你。”

陆沉的语气愈发温和,徐徐道:“这八千人将会承担最重要的职责,而我本人分身乏术,除了交到师姐手中,我想不到还有谁更让我放心。”

林溪嫣然一笑,眸中泛起一抹柔情,她当然不会在这个时候刻意提起厉冰雪,毕竟飞羽军同样重要。

陆沉朝那边招了招手,四员大将立刻快步跑来。

“参见王爷!”

叶继堂、余大均、娄成元和楚铸恭敬行礼。

“不必多礼。”

陆沉面色沉静,对林溪说道:“夫人,叶继堂原为锐士营都尉,如今我提拔他为七星军副指挥使,由他负责指挥四千骑兵。”

林溪对此自无不可,叶继堂和刘隐是陆沉麾下年轻将领中的佼佼者,这两年统领锐士营劳苦功高,对陆沉的忠心更不必赘述。

叶继堂拱手一礼道:“请王妃放心,末将必定竭尽全力,决不懈怠!”

林溪微微颔首道:“好,我相信叶将军能够率领麾下将士建功立业。”

陆沉等他们简短地沟通完,开口说道:“七星军余下七千余步卒,由娄成元和楚铸分别统率,你们的职责是守好山中这几处寨堡,不论景军会不会冒险,你们都不能轻忽大意。”

二人齐声应下。

陆沉又看向沉稳内敛的余大均,叮嘱道:“往后你便是王妃的副手,助她统领这八千将士。”

余大均拱手道:“末将领命!”

陆沉随即向林溪揭开谜底:“夫人,昨日你见到的三种新式武器暂时依旧会对外保密,而且不会分散到各军之中。山谷那边已经修建了营房,你带着八千将士暂时驻扎在那里,尽快熟练使用那些武器。等到时机成熟的时候,你再带着他们出山。”

这会林溪已经猜到丈夫的想法。

新式武器固然霸道凶猛,面对数十万景军却是杯水车薪,因此陆沉一定会将这些武器留到关键时刻,尽量起到一锤定音的效果。

在决战之前,确实只有林溪亲自坐镇才能让他没有顾虑。

她站在明媚的春光里,对陆沉说道:“你放心。”

陆沉轻声道:“好。”

无需千言万语,短短三个字便足以两心相知。

……

景朝,大都。

虽已四月中旬,因为地处大陆北方的缘故,空气中依然弥漫着清冷之意。

置身于变得有些陌生的上书房里,蒲察更能感觉到心底的寒意。

从尧山关脱身后,他先是快马加鞭回到南京城,在一众大将错愕不解的目光中阐明自己的遭遇,紧接着在上百精骑的保护或者说押送中,一路夜以继日披星戴月赶来大都。

来到景帝面前,这位曾经的忠义军大将已经瘦得像是变了一个人。

御案之后,景帝的目光略显幽深,望着蒲察说道:“朕以为你已经死了。”

“臣愧对陛下的信重。”

蒲察跪在地上,叩首道:“臣身为大景武将,未能以身报国反而苟且偷生,臣让陛下失望了!”

此刻除了这对君臣,只有主奏司提领田珏肃立在旁,其他宫人皆已退下。

景帝淡淡道:“尧山关之战,你确实让朕很失望,并非是因为你最后被齐军俘虏,而是你在战事过程中一直被陆沉牵着鼻子走。至于你最后束手就擒一事,兀颜术已经对朕说过,你是想继续诱使陆沉强攻南京,朕姑且可以恕你死罪。起来吧,朕知道你不是贪生怕死之人。”

“谢陛下!”

蒲察再度叩首,声音微微发颤。

起身之后,他低着头说道:“陛下,臣确实想过以死谢罪,本无颜再回大景,但是……”

“陆沉既然肯放你回来,定然是要通过你告诉朕一些事情。”

景帝面无表情地打断他的话,继而道:“说吧,他想告诉朕何事?”

蒲察下意识地抬头看了一眼,又连忙收回视线,迟疑道:“陛下,陆沉说他很清楚我朝大军的实力,因此他会选择暂避锋芒,南齐边军将会采取坚决的防守,即便因此丢掉定州和靖州,他也不会改变这个决定。”

景帝双眼微眯。

田珏强行控制着自己的情绪,脸色没有任何变化。

片刻过后,景帝似笑非笑地说道:“他倒是打得好算盘,想用一招拖字诀等朕死去,届时他就可以率军发起反击,不说收回这一战丢失的疆土,甚至还有希望打下朕的南京。”

听到这句话,蒲察再度跪下,紧张地说道:“陛下,陆沉这是痴心妄想,景廉九军一定能荡平衡江以北,平定江南灭亡南齐指日可待!”

景帝不置可否,缓缓站起身来,来到蒲察面前。

蒲察的脑门贴着光滑冷硬的地面,压根不敢有任何异动。

景帝望着这个忠心耿耿的臣子,忽地喟然道:“蒲察,你虽是一片忠心,却犯了一个朕难以容忍的致命错误。”

蒲察颤声道:“请陛下明示。”

“你十七岁从军,迄今已有二十六年,早就是阅历丰富的沙场老将。从朕登基那一年开始,你就是朕重点培养的武将之一,按理来说你应该明白陆沉这样做的缘由,因此你不该回来。”

景帝没有再掩饰失望之色,缓缓道:“两军交战最忌丢失主动权,陆沉虽然知道朕的身体不太好,却没有更加确凿的情报,因此他不一定会退让到底,只是想通过你影响朕的判断。如果你没有按照他的安排行事,他就无法从朕的旨意反推出我军的策略,现在他将应对之法摆在朕面前,无论朕后续做出怎样的决定,都会让陆沉看出朕的虚实。”

蒲察怔住,额头上渐渐沁出汗珠。

这一刻他忽然醒悟,陆沉这样做其实是为了试探景帝的身体状况。

在明知齐军会坚决防守决不出战的前提下,景帝若是继续发起这场国战,足以证明他的伤势不算太重,至少可以坚持三年五载,否则一贯英明神武的大景天子不会浪费国帑做这种无用功。

蒲察心中悔恨不已,连连磕头道:“臣愚蠢至极,臣是大景的罪人!”

“够了。”

景帝呵斥他停下,看着他额头上鲜红的印记,不禁想起这二十多年的风雨沧桑。

在遭遇陆沉之前,蒲察无论练兵还是打仗都有很不错的表现,这些年为大景立下汗马功劳,否则他无法成为忠义军的副帅之一。

他虽然不是阿里合氏出身,对景帝的忠诚没有丝毫水分。

这样的臣子即便是打了败仗甚至被俘,景帝都不介意给他一条生路,甚至在将来某些时候会给他戴罪立功的机会,因为景帝心里很清楚,有才能的臣子数不胜数,纯忠之臣却不多见。

但是这一次蒲察犯下的错误太严重,更关键的是他带回来的消息让景帝前期的谋划悉数落空,而且绝对不能让朝中那些人察觉端倪。

“蒲察,朕……”

景帝极其罕见地迟疑起来,他负手而立,良久之后才说道:“既然回来了,去看一眼你的家人吧,朕不会许诺给他们荣华富贵,但是会让他们好好地活着。”

蒲察怎会听不懂天子的言外之意?

他眼中并无怨恨、惊惧和不甘之类的神色,而是带着几分释然说道:“臣叩谢陛下恩典!”

三叩九拜,触地有声。

景帝轻吸一口气,随即转身缓步走去。

蒲察直起身,似哭似笑地说道:“臣虚度四十余年,有幸得陛下赏识器重,今日一别无法再见天颜,臣心中仍有数愿,愿陛下龙体康健,愿大景千秋万代,愿天下一统,陛下必是千古一帝!”

说罢,他毕恭毕敬地磕了一个头,然后起身蹒跚而去。

景帝微微仰头,心中默默一声叹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