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九锡 > 第894章 892【谁主沉浮】

九锡 第894章 892【谁主沉浮】

作者:上汤豆苗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5-03-28 21:32:34

第894章 892【谁主沉浮】

对于一众有过带兵经验的景廉贵族来说,庆聿恭的提议其实很好理解。

将齐军从各种关隘坚城里引出来,利用景军骑兵强大的机动能力大范围迂回包抄,在局部战场形成绝对兵力的优势,以此消灭齐军的主力精锐,从而更加快速地奠定大局。

问题在于齐军怎会上钩?

这一次对方的主帅不会再是韩忠杰那种草包,而是极其狡猾又敏锐的陆沉,想要让他犯这种错误可不容易。

定白军主帅善阳与庆聿恭的交情还不错,至少不会像撒改那样将对立摆在明面上,故而好奇地说道:“郡王就不要卖关子了,不妨说说如何让齐军上当。”

庆聿恭看向天子,流露征询之意。

景帝微微颔首。

庆聿恭便不慌不忙地说道:“不知各位是否还记得,陆沉自从六年前横空出世,他在战场上最鲜明的特点就是擅于抓机会。这些年大大小小十余次战争里,他从来不是一个甘于寂寞的人。当我军漏出破绽的时候,他会毫不犹豫地全力以赴捕捉战机,即便我军没有明显的破绽,他也会想方设法制造机会。简而言之,陆沉的指挥风格充斥着冒险的因素,这是他短短六年就能青云直上的根源。”

众人尽皆认可他的判断。

庆聿恭继续说道:“战事初期,我军自当展现出强硬的姿态,先将太康城拿回来,破掉齐军在雍丘外围的屏障,同时让陆沉见识到大景对于此战的决心。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军可以不着痕迹地放缓推进的速度,呈现出疲敝的状态,这样就会让陆沉进一步放松警惕。前两步完成之后,便是我军暴露破绽的时候,以陆沉对战局的把握能力,想来他不会错过险中求胜的机遇。”

众人这时候明白过来,其实庆聿恭是在温古孙献策的基础上,做出更加灵活的调整。

景军不能一上来就陷入泥潭,这种明显有违常理的情况只会让陆沉更加警惕。

先期强攻是必须要付出的代价,后续慢慢停滞攻势才算正常,总之不能一条道走到黑,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引诱陆沉上钩。

只要陆沉动了求胜的心思,就像以前的几次大战那样,景军的目的便已达到。

景帝脸上的笑意愈发醇厚,很显然庆聿恭的思路与他不谋而合。

这时沉默许久的阿布罕小心翼翼地说道:“敢问郡王,如果陆沉始终可以沉住气,要将死守之策坚持到底,我军又当如何?”

为将者必须要考虑得足够全面,因为敌人不是你手中的提线木偶,更何况是陆沉这样的对手。

庆聿恭看了一眼肃立在天子身侧的田珏,轻咳一声道:“若出现这种情况,想来便有了田大人的用武之地。”

阿布罕微微一怔,其他人也略显茫然。

景帝笑道:“你说得更详细一些吧。”

“是,陛下。”

庆聿恭垂首应下,继而道:“诸位大人,虽说陆沉如今在南齐的地位看似无人能动摇,实则并非如此。在南齐一百七十多年的历史中,从未出现过陆沉这样的权臣。即便南边暂时还能维持表面的平和,水面下早已暗流汹涌,很多南齐朝臣对陆沉的猜忌一直没有消散。当我军陷入进退维谷的僵局时,如果陆沉一直按兵不动,南齐君臣心中岂会没有疑虑?”

听到这番话,绝大多数人都反应过来。

田珏则更加敏锐,试探性地问道:“郡王之意,主奏司不必立刻调动密探煽风点火?”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种反间计更是如此,从古至今屡试不爽。

正常情况下,在景军大举南下之前,主奏司就该让提前埋伏的密探们活动起来,尽一切可能挑拨陆沉和南齐朝廷的关系,哪怕无法重现当年杨光远之旧事,至少也能打击南齐边军的士气。

庆聿恭点头道:“没错。南齐刚刚经历过朝堂震荡,那位临朝称制的宁太后以及薛南亭和许佐等人,暂时肯定会压制对陆沉不利的言论,主奏司的兄弟们纵然能力出众,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很难发挥作用。等到陆沉明明有机会取胜却按兵不动的时候,主奏司再逐步开始挑拨,一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妙啊。”

善阳面露喜色,赞道:“陆沉到时候进退两难,出战会踏入我军挖好的陷阱,避战则会引来南齐朝臣的攻讦,说不定还能直接激化他们内部的矛盾。”

庆聿恭淡淡一笑,脸上并无自矜之色。

“郡王此策确实高明,只是细节上还有许多雕琢的地方。”

景帝终于拿回话题的主动权,环视众人说道:“你们接下来除了练兵,最重要的事情便是完善这套连环计。从前期的强攻、中期的布局到后面的收官,以及敌我军力的详细分析,包括在正面战场上如何防备陆沉展现过的手段,你们要尽快考虑周全,在一个月之内呈上奏章。朕会参考你们的意见,最终形成此战的策略。”

所有景廉贵族都站起身来,齐声道:“臣领旨。”

“都下去罢。”

景帝干脆利落地下达逐客令,又道:“郡王留下。”

众人行礼告退,离去的时候不约而同地看了一眼庆聿恭沉稳的背影。

“坐下说话。”

景帝的右手轻轻敲着桌面,良久之后才问道:“在郡王看来,军中诸将何人可为伐齐先锋?”

虽然这几年景军在面对齐军的时候屡屡吃瘪,折损了不少大将,但景帝还没有到无人可用的地步,相反军中悍将数不胜数,这是大景三十余年频繁用兵积攒的底蕴。

庆聿恭心中微动,谨慎地答道:“回陛下,臣认为固新将军足以胜任先锋一职。”

固新乃是忠义军八位大祥隐之一,麾下有一万精锐骑兵,如今正在从西北边境返回大都的途中。

他和蒲察一样,都是景帝夹带中的人,性情勇猛悍不畏死。

景帝摇头道:“固新有勇无谋,首战若是用他,很可能被陆沉反将一军。”

庆聿恭快速思索起来。

除了固新之外,他心里还有几个合适的人选,不过还没等他做出决断,景帝忽地问道:“灭骨地如何?”

庆聿恭垂下眼帘,冷静地说道:“灭骨地有耐心知进退,既可为先锋冲杀,亦能为大军压阵,臣对此无异议。”

谁不知道灭骨地是他的左膀右臂,他无法亲自出面的时候,一直都是由灭骨地统领夏山军。

景帝颔首道:“朕知道他对你十分信任,等大战方略确定之后,你亲自去找灭骨地分说清楚,让他明白自身的职责。”

庆聿恭应道:“臣遵旨。”

景帝正要开口,太子乌岩亲自端着托盘走进上书房,他身后还跟着几名太医。

及至近前,乌岩小心翼翼地说道:“父皇,该用药了。”

庆聿恭注意到天子的眉头皱了一下。

景帝并未多言,从乌岩手中接过汤碗,看着碗中黑乎乎的药汤,轻叹一声之后缓缓饮尽。

即便隔了一段距离,庆聿恭依旧能闻到那种刺鼻的味道。

漱口之后,景帝又让太医把脉诊断,然后才对庆聿恭说道:“原本朕还想同你聊一聊陆沉的兵法,眼下却是没有兴致了,改日吧。”

庆聿恭起身道:“陛下请保重龙体,臣等自当尽心竭力为君上分忧。”

景帝微微颔首,庆聿恭便行礼告退。

约莫一炷香之后,景帝缓步来到太华池畔,身边只有田珏一人相随。

若是有人能来到景帝面前,就会发现这位伤疾缠身的大景天子双眼精光内蕴,只不过这世上没人有这样的资格,而景帝平时从来不会表露出这样的神态。

转瞬之间,景帝眼中的光芒褪去,恢复到先前那般略显黯淡的模样。

“在你看来,庆聿恭有没有察觉朕的真实情况?”

“陛下的布置囊括所有细节,常山郡王除非亲自出手相逼,否则他肯定想不到陛下的伤势已经大概痊愈。”

田珏死板的语气一如往常,但是只有他自己才清楚,这一年多的时间里为了隐藏这个秘密,他究竟付出多少心力,甚至都不敢和妻子同床共枕,就是怕睡梦中泄露只言片语。

景帝双眼微眯,望着湖面说道:“其实朕要骗的人不是他,亦非朝中文武百官,只是做戏便要做全套,不如此不能骗过南边那个年轻人。然而没想到朕变成将死之人,朝中这些人反倒变得温顺,或许他们是怕朕在临死前发狂,于是一个个收敛锋芒,整天在朕面前扮演温厚纯良的忠臣,这应该算是意外之喜。”

田珏敬佩地说道:“陛下一步十算,陆沉定非陛下的敌手。”

身为景帝真正的股肱之臣,田珏知道天子最开始的伤势确实很重,其一是那场近距离的爆炸对天子经脉的损害,其二便是那些碎铁钉引发的伤风之症。

大抵是因为上苍保佑,天子挺过了伤风之症,后续又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修复自身经脉。

田珏曾在景帝练功时护法,因此他知道那种几乎是剜心碎骨的剧痛有多么恐怖,每次天子运功完毕就像是从水里捞起来一般。

他无数次扪心自问,自己肯定无法挺过那种折磨。

“一步十算?”

景帝听着腹心之臣难得一见的奉承,不由得轻声笑了笑,缓缓道:“朕只是在效仿李端而已,当初他用将死之身送给朕一场刻骨铭心的惨败,如今朕既然遇到杜为正这样罕见的壮士,又怎能不善加利用,否则不是辜负了他这番孤勇之心?”

听到杜为正这个名字,田珏不禁心有所感,道:“陛下,陆沉必然会想尽一切办法利用您的伤势。”

景帝颔首道:“朕知道这个南齐天才在做怎样的打算,他想将朕拖死在战场上,而朕在死前肯定会带走庆聿恭,届时他便能不费吹灰之力赢下这场国战。”

田珏沉默片刻,轻声道:“陆沉确实是年轻一代的翘楚,其人性情隐忍又不乏果决之心,只是这一次他注定会败在这份隐忍和果决之上,因为这是陛下布的局,他没有破解的方法。”

“越说越玄乎了。”

景帝脸上没有丝毫得意之色,摇头道:“分明是他足够优秀,朕不得不扯一个弥天大谎,不过话说回来,这只是——”

他微微一顿,眼中泛起几分冷意,轻声说道:“来而不往非礼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