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九锡 > 第845章 843【忠孝之道】

九锡 第845章 843【忠孝之道】

作者:上汤豆苗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5-03-28 21:32:34

第845章 843【忠孝之道】

在殿内重臣尽皆茫然不解的时候,李宗本同样不敢置信。

先前他在后宫与宁皇后的对话,足以证明他对今日的朝会有着充分的心理准备,他预计陆沉肯定不会轻易服软低头,到时候只能用大义名分逼他接受。

然而陆沉的话锋如此温顺,与他往常的脾性大相径庭,这反而让李宗本生出无所适从的感觉。

犹如蓄力良久的一拳狠狠砸出去,最后却打在松软的棉絮上。

陆沉似乎对众人的反应恍若未见,他继续平静地说道:“臣蒙先帝赏识,弱冠之年便可独领一军,爵封国侯,岂能不感念此恩?今陛下又加封臣为国公之爵,赐臣以金甲之荣,臣若不知好歹,岂非违逆人臣之道?临江侯所言本就是臣心中所想,只恐引起朝野非议,说臣贪心不足,已经享有此等荣耀,还要奢求朝廷安置家眷,故而臣未奏请此事。”

听到这番话,李宗本以及其余重臣愈发迷糊了。

按照陆沉的说法,其实他本来就想让家眷留在京城交给朝廷照顾,只是担心这会让世人笑他贪图小便宜,所以才没有主动开口。

如今陈澜钰建言此事,无疑是帮陆沉达成了心愿。

李宗本心念电转,面上和煦地笑道:“陆卿家也太小家子气了,难道朝廷连这点余裕都没有?既然你有此心,那就不必多虑了,卿之家眷皆可留在京城,朕自会命人好生照料,保证爱卿不会有后顾之忧。”

“谢过陛下。”

陆沉拱手一礼,又道:“臣之前盘算过此事,所以特地让家父将愿意离开广陵的陆氏族人带来京城,计有二十六人,其中便有臣的伯父陆明轩,臣此番能够迎娶魏国公之女,便是承继他的宗祧。国公府中住不下这么多人,目前有一部分人住在临时租用的宅子里,还望朝廷酌情安置,臣与家父必定日日感念陛下恩典。”

李宗本确实没想到这件事会如此顺利,所以脸上一直挂着浅淡的笑意,直到他听见陆沉最后一句话,笑容情不自禁地僵住。

殿内猛然出现一阵骚动。

吏部尚书李适之先是看了一眼神情不自然的天子,然后望向陆沉问道:“国公之意,令尊不会留在京城?”

他看起来神情凝重,却没人知道他心里终于松了一口气。

如果陆沉真的一反常态,平静地接受将家眷留在京城的结果,李适之还真的没办法利用这件事做局,毕竟天子从未想过要将陆沉逼到绝境,本质上只是希望能够适当压制陆沉的权势。

陆沉没有遮遮掩掩,点头道:“是。”

殿内的气氛登时变得有些诡异。

虽然天子没有提前告知其他重臣,但是陈澜钰开口之后,几乎所有人都知道这个提议的真实意图。

让朝廷供养陆沉的家眷,无非是要用这些人作为人质,这样一来不管陆沉在边军的威望多高,他总会有投鼠忌器的顾虑,到那个时候朝廷若是想对边军做一些调整,陆沉肯定不能任性胡来。

不管陈澜钰说得多么冠冕堂皇,这个提议都是为了攥紧陆沉的七寸。

而且谁不清楚这位年轻国公的家世情况?

其母早已病逝,并无兄弟姊妹,两位正室以及一儿一女都远在定州,虽说如今娶了魏国公之女,但是从天子到群臣谁敢将厉天润当做人质?

且不说厉天润命不久矣,就算他还能活个十年八年,凭借他为大齐立下的功劳,以及毫不恋栈果断放弃靖州军权的忠诚和担当,只要他没有公开表露不臣之心,李宗本若是敢兵围魏国公府,朝野上下肯定会先乱起来。

简单来说,陈澜钰这个提议唯一能拿捏陆沉的地方,就是陆沉的父亲陆通,至于陆沉口中的二十六名陆氏族人,没人认为陆沉会真的将他们看得比自己的小命还重要。

如果陆通不留在京城,这件事有何意义?

李适之斟酌道:“国公,京城乃天子脚下首善之地,兼之江南风土宜人,何不让令尊也留在京城颐养天年?下官知道国公或许是担心令尊在京城不适应,其实大可不必,京中有魏国公、荣国公、王学士等人,这都是陆家的至交或者姻亲,想来令尊也愿意与他们相伴。至于陆家商号的生意,令尊已年过五旬,应该提拔一些得力后辈,只需令尊总掌大局便可。”

这番话合情合理不偏不倚,听得李宗本和几位重臣频频点头。

“李尚书一番好意,令人感佩不已,只是——”

陆沉没有和李适之纠缠不休,转而看向龙椅上的天子,诚恳地说道:“陛下容禀,臣确有苦衷。”

李宗本对今天的陆沉有点不适应,那个一言不合就掀桌子的年轻权臣哪去了?

陆沉这般温顺恭谨,反倒让李宗本没有借题发挥的机会,他只能点头道:“爱卿不妨细说。”

陆沉的语调略显沉重,缓缓道:“陛下,臣自从先帝朝建武十二年从军,迄今已有六年,这当中与家父相聚的时间加起来不超过七个月。方才李尚书曾言,家父年过五旬,却几乎没有享受过天伦之乐。这次家父来京主持臣的婚礼,那日在京郊相迎,臣注意到家父老态渐露,顿感自己不孝,心中愧疚难言。”

说到动情处,陆沉不禁喟叹连连。

李适之和陈澜钰这会都不好接过话头,其他人更不会打断陆沉的感慨。

龙椅之上,李宗本逐渐察觉陆沉的心思,但他却不好加以批驳。

陆沉继续说道:“然而臣并非真心不孝,只是以身许国,不敢有丝毫懈怠。”

李宗本明知他想要说什么,也只能耐着性子劝慰道:“爱卿忠心为国,莫要太过自责。”“谢陛下体谅。”

陆沉拱手一礼,然后情真意切地说道:“当时看到家父的老态,臣便想往后无论身处何地,都要将家父带在身边,尽可能侍奉老父以尽孝道。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此乃人世间极悲痛之事。臣每思及此,不禁惶然难安,故而臣委实不能让家父留在京城,以致父子相隔千里难见一面。”

李宗本看着这位神情黯然的年轻臣子,不得不点头道:“爱卿之为难,朕亦理解。”

右相许佐顺势说道:“国公这等孝心,实在令人动容。”

陆沉感佩地看了他一眼,随即对天子说道:“陛下,国朝以忠孝治天下,朝野上下皆以此为圭臬,臣岂会例外?臣蒙受先帝与陛下隆恩,理当竭尽全力报效朝廷,定不会有丝毫迟疑。恳请陛下允准,让臣能够忠孝两全,既不负天子信重之意,亦不负家父养育之恩!”

“请陛下成全!”

陆沉躬身一礼,极为郑重。

李宗本连忙抬手道:“爱卿平身。”

他不着痕迹地看向陈澜钰,发现对方面色沉静,显然没有再纠结此事的打算。

视线转向李适之,这位吏部尚书迎向天子的询问目光,只是稍微摇了摇头。

其意不言自明。

李宗本登时颇感无奈。

虽说陈澜钰提议的本意是为了节制陆沉,但是对外仍然可以鼓吹成朝廷的恩典,这种事犹如雾里看花,身处局内的人一清二楚,局外人则很难一眼看透。

倘若陆沉还是像以前那样,动不动就借着刚硬的脾气掀桌子,那么等待他的是比上一次要恐怖无数倍的狂风骤雨。

无论在什么时候,名声都很重要,因为不是每个人都像林溪或者王初珑那样,了解陆沉一路走来的不容易,知道他的秉性和品格。

三人成虎众口铄金便是这个道理,一旦陆沉的名声彻底败坏,他就很难再掀起风浪,因为他无法得到大部分人的支持。

谁知今日陆沉剑走偏锋,一改往日的霸道之势,反而无比纯熟地让自己站在道义的制高点上,这让李宗本如何反驳?

难道要让他公然说出将你爹留在京城才能控制你?

无论如何,陆沉并非不识好歹,他只是想尽孝而已,谁敢在这个问题上质疑孝道二字?

殿内十分寂静,群臣心思各异。

只有萧望之心无杂念,他觉得这种场面难得一见,天子和那几位重臣今天显然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咳咳……”

李宗本清了清嗓子,终于下了决断:“爱卿意欲忠孝两全,朕岂会不允?既然爱卿如此心诚,便携尔父同归江北,至于二十余位陆氏族人,他们若是愿意留在京城,朕会让有司加以关照。若是他们还想回广陵,爱卿亦可带他们回去。”

他知道这一局已经被陆沉破了,再纠结细枝末节没有意义,索性大度一些。

“陛下隆恩,臣感激不尽,必当铭记在心。”

陆沉再度一礼,感动之情仿佛溢于言表。

朝会结束,群臣相继离开崇政殿。

李宗本坐在返回后宫的御辇上,神情略显沉郁,又有诸多无奈。

他万万没有想到陆沉今天居然变了性子,都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为何这个年轻的权臣就能异于常人?

再一次算计失手,被对方轻易化解,李宗本眼中渐渐飘起一抹阴霾。

另一边,陆沉走在明媚的阳光中,注意到萧望之朝自己看来,两人不由得相视一笑。

穿过和宁门幽深的门洞,来到宽阔的广场,陆沉回头望着这座巍峨的皇宫,眼中并无留恋,继而缓缓呼出一口气。

或许在那些人看来,自己这一趟京城之行应该结束了吧?

……

京城以北,忻州境内。

数骑风驰电掣,骑士们神情凝重,似有大事发生。

他们朝着京城一路疾驰,犹如风卷残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