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九锡 > 第833章 831【笔走龙蛇】

九锡 第833章 831【笔走龙蛇】

作者:上汤豆苗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5-03-28 21:32:34

第833章 831【笔走龙蛇】

第833章 831【笔走龙蛇】

京城居民一百余万,来自天南地北的异乡人不计其数。

有人只是脚步匆匆的过客,有人则选择落地生根,努力挣扎着活出一个人样。

洛严则属于第三者。

他今年三十五岁,已经在大齐京城生活了十四年,在这里成家立业娶妻生子,任谁看去都是一个标准的齐人。

当初齐国朝廷南渡,洛耀宗与其他头人的看法不同,他认为齐国必定不会灭亡,至少能偏安一隅几十年。

为了尽可能收集齐国的重要情报,洛耀宗便让性情沉稳老练的洛严以投亲之名潜伏齐国京城。

洛严会定期将情报以隐秘的方式送回沙州,同时依靠他十多年的经营,终于在这里拥有一个稳定安全的落脚点,几年前洛九九来京城刺杀侯玉,便是洛严帮她解决后顾之忧。

在这座极其繁华富庶的雄城生活越久,洛严就越想念沙州的青山绿水,尤其是齐国和沙州修复关系之后,两边的往来愈发频繁,沙州人不需要再刻意藏匿身份,只要有齐国官府颁发的凭证就可以在江南各处自由行走,他觉得自己的使命已经完成,于是就想携带家眷返回故乡。

不成想沙州传来的答复是不同意,而这个决定出自洛九九之手。

洛严正纳闷之时,几位陌生人忽地主动登门拜访。

从此以后,洛严就多了一桩任务,经常出没于南城各处消遣之地,只是为了找一个人。

他不知道对方的名字和身份,只有见过两次的记忆,在这种情况下想要找到对方,无异于大海捞针。

在洛严看来这就是瞎猫撞死耗子,然而他必须全力以赴,因为那几位陌生人是秦国公陆沉的心腹部属。

陆沉一手主导齐国和沙州的盟约,而且洛严还知道洛九九对这位年轻权贵的态度很不一般,再加上如今沙州各部越来越依赖陆家商号的支持,洛严当然不敢懈怠。

整整五个月的时间,他始终一无所获,只是将南城的地形铭刻于心。

现实总是那么奇妙,在洛严将要绝望的时候,他忽地瞪大双眼,身体竟然不受控制地颤抖起来。

此刻他身处街边一间普普通通的茶铺,这条街的尽头便是闻名遐迩的矾楼。

“怎么了?”

旁边一名三旬男子注意到他的异常,关切地问道。

“斜对面十余丈外,那个穿着青色长袍的男人。”

洛严朝街上看了一眼,然后尽力平静地收回视线,端起茶盏掩饰翻涌的心绪。

三旬男子立刻明白过来。

这几个月他们跟在洛严身边,用最笨拙的方法寻找当初那个购买缠云草的男人,没人知道能否有收获,毕竟对方若是离开了京城,他们就算是掘地三尺也没有意义。

好在皇天不负苦心人。

三旬男子神色如常,起身走到茶铺外面,来到一个小贩的摊前询问了一番。

没过多久,几名男子的视线锁定那个身穿青色长袍的男人,悄悄跟了上去。

三旬男子手里拎着几个小物件,回到茶铺落座,低声道:“洛兄,多谢。”

“能帮国公做事是我的荣幸。”

洛严这会已经平复心情,面带微笑地说着。

他朝远处望去,那个青袍男子和两个同伴已经远去,看样子他们要去往长街尽头的矾楼。

三旬男子同样望着远处,眼中闪过一抹凌厉的锐意。

……

几年前随着京城叛乱落下帷幕,德安郭氏、永新王氏、长乐宁氏、兴山乐氏被连根拔起,江南九大家登时名不副实。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却是一代新人换旧人。

锦麟李氏屹立不倒,随着李适之平步青云,执江南门阀牛耳的地位依旧稳固,甚至有更上一层楼的趋势。

清源薛氏却无法借助薛南亭的权势,相反因为薛南亭的性情树敌不少,这些年如逆水行舟不进反退,逐渐沦为九大家的末尾。如果可以选择的话,他们恨不能和薛南亭撇清关系。

那四家门阀倾覆之后,天家的收获最多,其次便是锦麟李氏、宁潭丁氏、博越陈氏、龙林高氏这四支根深蒂固的世族,还有像永新王氏、确山吴氏、平江林氏、枫林傅氏等原本差一档次的大族,也趁这个机会瓜分不少好处。

夏日炎炎,京城西南郊外的鉴湖历来是避暑胜地,那些世家大族的权贵们当然懂得奢靡享受,鉴湖周边的庄园经常能看到车架出没。

枫林傅氏之主傅阳子最近心情不太愉悦,即便身处宁静致远的青苍叠翠,入目便是碧波荡漾的鉴湖,他眉眼之间的躁郁依旧难以遮掩。

傅家和其他门阀不太一样,他们并不特别热衷仕途,如今族内高官只有一位礼部右侍郎傅书翰,在朝堂上不能算可有可无,但也肯定挤不进权力核心。

从两百多年前开始,傅家便专心经营商号,江南十三州很多大商号实际上都是傅家的产业。与此同时,傅家在各地兴建学舍资助学子,用这种水磨功夫培养自身的势力,虽然很难掌控朝堂大权,但足以保护自家的产业。

傅阳子从未做过醒掌天下权的美梦,他只要家族产业稳步扩展,然而最近这段时间仿佛有一股势力在暗中针对傅家,即便只是一些小打小闹的手段,却也让傅阳子敏锐地察觉到危机。他觉得非常奇怪,江南其他门阀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轻易得罪傅家,因为谁都有手头艰难的时候,傅阳子经常帮那些权贵们拆借银子,从而赢得极好的人缘,自然想不明白是谁在暗中搞鬼。

直到今日一位稀客登门拜访。

清静雅致的偏厅内,傅阳子望着对面气势雄阔的三旬男人,不冷不热地说道:“我还以为你早就死了。”

“傅叔何出此言?”

男人双肩宽阔如山,即便坐着也如虎踞,他自来熟地提壶斟茶,悠然道:“宁元福和宁元德这对兄弟自寻死路,竟然敢在先帝眼皮子底下造反,他们显然是活腻了。长乐宁氏因此被抄家灭族,也是理所应当的事情,但是这与小侄何干?早在十九年前,小侄便破门而出,和长乐宁氏再无瓜葛,朝廷清算不到我头上。”

此人自然就是宁不归。

傅阳子轻哼一声,没好气地说道:“直说吧,你究竟想做什么?”

宁不归神色泰然地品了一口香茗,赞道:“好茶,想来这就是茶中孤品不知春?比碧潭飘雪还要好上几分。”

见此人罔顾左右而言他,傅阳子索性闭嘴不言。

宁不归倒也不急,徐徐道:“傅叔,多年不见,为何对我有这么大的敌意?”

“我知道你是谁,也知道你的性情。”

傅阳子靠着椅背,冷冷道:“莫说最近那些针对傅家的小动作与你无关。”

宁不归诚恳地说道:“我就知道瞒不过傅叔。”

傅阳子双眼微眯,放缓语气道:“宁不归,傅某自问与你并无仇怨,当年你破门而出处境艰难,傅家还曾出手相助。傅家无意挟恩图报,但这也不是你恩将仇报的理由。如果你只是手头紧,大可同我明言,不必弄这些上不得台面的手段。”

“那就说一些上得台面的事情。”

宁不归笑了笑,从容道:“傅叔,你以为我今日是来闹事?不,我是看在当年那笔恩情的份上,特地来帮你消灾避祸。”

“危言耸听。”

傅阳子面无表情地吐出四个字。

宁不归双臂搭在扶手上,眼中渐起锋芒:“危言耸听?傅叔恐怕还不知道下面的人都做过什么罪孽。傅家商号遍布江南十三州,强买强卖之类的事情都不值一提,光是已经查证的人命就有一百余条,其中半数都和傅家子弟有关。这些事若是捅到朝堂上,就算傅叔有很多人脉,又能挡住几次?先前四家门阀倾覆,其他人吃得满嘴流油,要是枫林傅氏步他们的后尘,我想很多世族都会乐见其成。”

傅阳子终究经历过无数风雨,淡然道:“你想要多少银子?”

“我不要银子。”

宁不归抬手摸了摸下巴,笑道:“看来这些事在傅叔眼中不算灾祸,但是如果让天子和朝堂诸公知道,当初京城叛乱还有傅家这条漏网之鱼,那四家之外还有傅家给叛军提供助力,不知会不会有一场好戏?”

这一刻傅阳子神色一变,脸上骤然浮现煞气,下意识地握紧手中的茶盏。

宁不归不为所动,悠悠道:“傅叔,你知道我是什么人,就算你让偏厅外面的高手们出来将我剁成肉泥,我也可以保证枫林傅氏撑不到下个月。”

傅阳子脸上阴晴不定,良久之后缓缓放下茶盏,沉声道:“你究竟想要什么?”

“只是想跟傅叔结个善缘而已。”

宁不归眼中精光一闪,缓缓道:“确切来说,我希望傅叔在将来某些时候,能够做出一个明智的选择。另外,我还想从傅叔这里知道一些有趣的故事。”

傅阳子沉默不语,最终还是低下了头。

接下来便是将近小半个时辰的密谈,随后宁不归起身告辞。

这时傅阳子终于忍不住问道:“你能查到傅家子弟的把柄不稀奇,但是你如何知道京城叛乱的细节?”

宁不归停下脚步,回头笑道:“傅叔莫非不知道,你的小儿子好色,而你的三弟又嗜赌,刚好我在十年前就是他们的知心好友,给他们提供最好的消遣,彼此间自然无话不谈。”

听闻此言,傅阳子的脸色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铁青,却又有几分凄然之意。

宁不归似乎想起一件往事,饶有兴致地问道:“傅叔,当年郭从义和侯玉宴请秦国公,据说席间你曾向秦国公示好,结果被秦国公当面砸了一个酒杯,到底有没有这回事?”

傅阳子强压怒气,冷声问道:“是又如何?”

宁不归却没有嘲笑他,反而冲他伸出一个大拇指,情不自禁地赞道:“这世上有几人能让秦国公亲自动手,傅叔,我都有点羡慕你了。”

伴着一阵爽朗的笑声,宁不归大步扬长而去,只留下傅阳子满面苦涩与不解地站在原地。

约莫一炷香后,一辆马车驶离鉴湖。

车厢内,渠忠看着宁不归问道:“宁兄,要不要歇息一日?”

宁不归摇头道:“国公愿意信任我这等草莽,某自当竭尽全力,方不辜负他的厚望。”

“此间事毕,当去别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