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九锡 > 第823章 821【公私】

九锡 第823章 821【公私】

作者:上汤豆苗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5-03-28 21:32:34

第823章 821【公私】

第823章 821【公私】

四方馆内,代国使臣余文俊如同热锅上的蚂蚁,隔一段时间就会去找专门负责招待他的鸿胪寺少卿钱遂。

距离他入宫面圣求援已经过去三天,齐国朝廷依旧没有给他一个准确的答复。

如今代国东南边境连失三座重镇,十余仗打下来折损了两万多兵马,依旧无法挡住景军水银泻地的攻势。

或许对于齐国来说,两万多兵马谈不上伤筋动骨,但是代国拢共只有十五六万军队,如何经得起这种损失?

余文俊心急如焚,却又不能随意入宫,只能反复询问钱遂。

“贵使莫要心急,兹事体大,我朝陛下要与朝中诸位大人仔细商议,还请耐心等候。”

钱遂的态度非常温和,但是这样明显带着敷衍的言辞无法让余文俊安心,他十分艰难地说道:“钱少卿,能否许我入宫求见贵国陛下?”

“咳咳,陛下日理万机,此事怕是不妥。”

钱遂见他如此焦急,便低声说道:“好教贵使知晓,我朝秦国公已于昨日返京,这会子正在宫中,相信日落之前便有定论。”

“秦国公回来了?”

余文俊心中一喜,相信以陆沉这些年展现出来的魄力,他一定会促成齐国北伐一事。

然而与他的想象不同,此刻皇宫崇政殿内,陆沉并未慷慨激昂,相反略显沉肃。

此刻殿内除了他,还有左相薛南亭、荣国公萧望之、六部尚书以及诸位军务大臣。

龙椅之上,李宗本照例先看向萧望之,问道:“关于代国求援一事,荣国公有何看法?”

萧望之不疾不徐地说道:“陛下,我朝与代国并未接壤,无法直接提供支援。若想解除代国面临的危机,必须要让景帝撤走大部分兵力,这样一来意味着我朝边军必须大举北上,否则很难动摇景帝的决心。”

李宗本又问道:“国公赞成出兵北上?”

“臣并非此意。”

萧望之摇摇头,正色道:“如前所言,我朝和代国被景国的领土隔开,边军小打小闹肯定无法达成目的,除非是全力进攻。然而靖州都督府实力大不如之前,至少今年不宜动兵,而定州都督府受到地形的制约,很难铺开战线,景军只需要死守两条要道,便足以抵挡一段时间。自古以来都是守易攻难,除非我方占据绝对的优势,否则一定会损兵折将。”

殿内重臣闻言若有所思,没人草率地发表看法。

萧望之继续说道:“陛下,边军将士需要休整,朝廷同样需要休养生息,连续动兵颇为不妥。”

李宗本不由得看了陆沉一眼。

他没想到萧望之居然会旗帜鲜明地反对出兵,眼下景军主力都在对付代国,南边防线必然会削弱实力。

凭借陆沉的威名,或许根本不需要真刀真枪,只要做出趁势北伐的姿态,恐怕景国皇帝就得仔细斟酌。

一片安静之中,礼部尚书胡景文微微皱眉道:“国公所言老成持重,我朝确实不宜大动干戈,只不过去年飞鸟关大胜,代国出力甚多。如今他们陷入危局前来求援,倘若我朝不管不顾,不合道义啊。”

萧望之看着这位一身清正之气的文官,耐心地解释道:“胡尚书不熟悉边疆军事,不知战场上欺骗敌人的难度。我方才已经说过,即便我朝边军尝试北进,只要没有真正威胁到河洛城防,景帝都能置之不理。大军运动绝非儿戏,想要靠假象唬住北边那些敌人,这种可能性太小。到最后便是景军不为所动,而我朝劳民伤财没有起到任何效果。”

胡景文神情平淡,点头道:“下官确实不懂军事,但是朝廷行事总得顾及后果。如果这次我朝不理会代国的求援,代国肯定挡不住景国的强攻,最后我朝不仅会失去这个盟友,还会造成很恶劣的影响。下官试举一例,沙州七部看到代国的下场,是否还会像以前真心与我朝结盟?”

“会。”

一个平静的声音响起。

胡景文循声望去,不解地问道:“秦国公缘何如此笃定?”

陆沉坦然道:“我去过沙州,促成大齐和沙州重修盟约,只要我朝不做出直接伤害沙州人的举动,我担保沙州不会左右摇摆。”

他依旧没有说明原因,但是既然他在朝堂上做出保证,胡景文也就不好继续质疑。

李宗本见状便问道:“陆卿家如何看待此事?”

陆沉冷静地说道:“回陛下,臣赞成荣国公的看法。”

李宗本双眼微眯,缓缓道:“难道真要朕背信弃义?”

陆沉抬头望着他,不慌不忙地说道:“陛下言重了。臣认为可以让定州军做出前压的态势,以此吸引景军的注意,但是臣亦觉得此举是隔靴搔痒,很难逼得景帝调军南下。”

李宗本陷入沉默之中。

这世上很多事情都要考虑现实的制约,不是靠着奇谋妙计就能戏耍对手于股掌之中。如今景军的战力未必强过大齐边军,问题在于对方依旧有兵力上的优势,这就代表着景帝可以更加从容地分派兵马。

靖州军无力出动,大齐真正能对景军造成威胁的只有定州军,想要给景军制造足够的压力,定州军必须要用血肉之躯强攻景军的防线,此外任何迂回和引诱都没有用处。

景军不是傻子,尤其是这几年吃过太多的亏,在景帝决意要先收拾代国的前提下,他们必然会无视齐军的所有动作,一心死守城池关隘。

齐军得付出怎样的代价,才能逼得景帝放弃进攻代国?

“陛下,臣有本奏。”

一名武勋挺身而出。

李宗本抬眼望去,只见是京军金吾大营主帅陈澜钰,于是温言道:“说来。”

“臣认为两位国公的看法都很有道理,限制我朝援助代国的关键之处在于不接壤。”

陈澜钰虽然在朝堂上发言的次数很少,但是从李宗本对他的态度就能看出来,这位出身淮州军体系的武勋简在帝心,只见他沉静的视线扫过萧望之,继而道:“所以臣认为若想援助代国,或许可以另辟蹊径,打通我朝和代国之间的隔阂。”

李宗本心中一动,略微提高语调:“你是说从沙州北上?”

陈澜钰应道:“陛下明见。臣曾经带兵西进沙州然后北上,大致了解那里的地形。去年代**队可以出其不意南下,攻破景军的防线直抵飞鸟关北部,将那支景军瓮中捉鳖,如今我朝可以因循旧例,派兵北出飞鸟关打通一条道路,便可进入代国境内。”

“善。”

李宗本情不自禁地点头,刚想顺势下旨又忽地收住,他神态和善地看向萧望之和陆沉,微笑道:“二位国公意下如何?”

萧望之轻咳一声,不过还没等他开口,陆沉便直白地说道:“陈大人此策虽妙,却是异想天开。”

群臣侧目。

陈澜钰神色不变,然而他的眼神已经冷了下来。

所有人都知道他的出身,而对于他之前配合天子架空萧望之的行径,其实很多文臣都看不上眼。

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知恩图报,但绝大多数人都会顾及声誉,无论如何都要讲究一些体面,像陈澜钰这样的做派不太多见。

故而陆沉回京当日,在城外给了陈澜钰极大的难堪,并未引起什么风波,甚至连李宗本也只是简单过问。

只不过没人想到在今日的朝会上,陆沉依旧如此不给陈澜钰体面,这不禁让人怀疑他究竟是真的不看好陈澜钰的提议,还只是单纯想要借此打击对方。

陈澜钰深吸一口气,看向陆沉说道:“还请国公赐教。”

“好,那我便就事论事,说一说你的提议为何是异想天开。”

陆沉向前一步,徐徐道:“飞鸟关大捷来自大齐、沙州和代国兵马的通力合作,但根源在于景帝的计划被我方提前察觉,因此代**队才能顺利截断那支军队的退路。在陈大人的心中,景帝肯定是愚蠢之人,明明在这个地方吃过一次亏,时间还没过去一整年,他就要重蹈覆辙,对吗?”

陈澜钰摇头道:“下官并无此意。”

陆沉直视着他的双眼,沉声道:“既然如此,你为何笃定景帝对西南区域没有防备?若是将北方大陆分成三片,景帝可让景军主力进攻代国,在河洛一带据城死守,同时在飞鸟关北部设下陷阱。一旦我军草率越过飞鸟关,景军可以放任我军北上,再以精兵抄截我军后路,一如去年我们对付那支闯进沙州的景军。”

陈澜钰的脸色变得有些难看。

陆沉掸了掸袖子,有些失望地说道:“孤军深入缺少策应乃是兵家大忌,莫非是在京城的太平日子过得久了,陈大人连这种最基础的兵法素养都忘得一干二净?”

所谓泥人尚有三分火气,陈澜钰即便脾气再好,被陆沉当着天子和十余位重臣这样不留情面地驳斥,不由得冷声道:“国公教导,下官谨记。”

李宗本看着眼前这一幕,目光显得无比深邃。

下一刻殿内忽地响起一个冰冷的声音。

“秦国公,难道你就没有私心吗?”

众人一惊,纷纷望去。

只见是另一位军务大臣。

永定侯张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