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九锡 > 699【笨拙的战略】

九锡 699【笨拙的战略】

作者:上汤豆苗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5-03-28 21:32:34

699【笨拙的战略】

大齐鼎正元年,二月二十三。

勇毅侯、军务大臣韩忠杰挂帅,骁勇大营行军总管元行钦为副,率京军四万将士北上。

从京城出发,途径忻州西南部,继而进入道州,朝着西北方向前往靖州平阳府。

三月初,大军抵达衡江南岸。

平缓的江面上已经搭建起两座浮桥,京军将士井然有序地渡江。

江畔视线开阔处,韩忠杰负手而立,眺望着壮阔瑰丽的大江东去。

元行钦站在侧后方,有感而发道:“若非有这条天堑,当年我朝的局势肯定会更加艰难。”

“谁说不是呢?”

韩忠杰点了点头,又道:“但也不能忽视魏国公和荣国公的付出,因为有他们率领边军将士拒敌于国门之外,衡江天堑才会显得牢不可破。虽说在京城的时候,我和荣国公时常有政见上的分歧和争执,但我不会小觑他的领兵之能,更不会否认他为大齐立下的汗马功劳。”

这番话让元行钦稍感讶异。

他没有进入军事院参与决议的资格,但不代表他对朝中的纷争一无所知,尤其是韩忠杰和萧望之在军事院争权的事情,早已传遍京城内外。

想不到离开京城之后,韩忠杰就好像变了一个人,不再沉浸在那些勾心斗角之中,反而会给萧望之和厉天润这么高的评价,同时愈发有了大军主帅的气度和沉稳。

其实这也不奇怪,韩忠杰毕竟是韩灵符的长子,大齐京军的建立有他的功劳,称得上家学渊源,至少不是不学无术的幸进之辈。

元行钦心情复杂,既欣慰又担忧。

欣慰在于,俗话说一将无能累死三军,如果韩忠杰腹中空空,想要取得北伐的胜利无疑是幻想。

担忧之处,便是李适之对他的交代,一个稳坐中军、头脑清醒的主帅要如何才能死在战场上?

想到这儿,元行钦谨慎地问道:“侯爷,此战我军将会如何推进?”

韩忠杰转头看着他,似笑非笑地说道:“看来元总管对于此战没有多少信心。”

元行钦连忙摇头道:“末将怎会畏敌怯战,只是……”

“只是因为陆沉被排除在外?”

韩忠杰直截了当地挑破他的心思,但是这位军务大臣脸上并无不忿之色。

元行钦否认道:“末将从来没有这样想过,有侯爷统领大军,绝对不会弱于山阳郡公。只是在末将想来,山阳郡公和景军交锋多次,他麾下的定州各军大多是久经沙场的锐卒,若是此战有他们相助,想必取胜会更加简单一些。”

“你这番话不无道理。”

韩忠杰轻轻一笑,平静地说道:“但是元总管理应明白,大齐军队不能只依赖一个人。”

此言略显直白,元行钦心中了然,这是韩忠杰表明对他的信任,于是恭敬地说道:“是。”

韩忠杰回首江面,淡然道:“其实陆沉也不能算被排除在外,他和定州各军本身就能起到相助的作用。”

元行钦有些不解。

韩忠杰解释道:“不管景廉人如何看待我朝的决定,假若你是兀颜术的话,你会不会真的相信陆沉与这场战争无关?会不会忽视定州各军的存在?”

元行钦微微一怔,旋即回过味来。

正如韩忠杰所言,即便天子将陆沉反对北伐的态度公之于众,即便此事在民间传得沸沸扬扬,等到战事真正爆发的时候,景军将帅敢不敢忽略虎视眈眈的东线定州军?

毕竟陆沉以前做过类似的事情,奇袭河洛这种事有第一次就有第二次。

不管陆沉愿不愿意动弹,景军都必须分出一定的精力提防这头猛虎。

“最初得知景国内乱的消息时,我便意识到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陆沉愿意领兵最好,即便他坚决反对,亦不会削弱我军的优势,相反因为他和定州各军的存在,我们在西线面对的敌人不会太强大。”

韩忠杰进一步阐明其中原委,让元行钦意识到他和天子的决断不是想当然的举动。

元行钦不禁敬佩地说道:“侯爷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末将远不及也。”

“这话就过了。”

韩忠杰摆摆手,坦然道:“虽然我也算得上戎马半生,数十年都在和兵书打交道,但这终究是我第一次指挥和景军的大规模战事,求胜固然是唯一目标,求稳也是必经之路。说到此事,我正想与你商议此战的基调。”

元行钦垂首道:“请侯爷示下。”

韩忠杰思忖片刻,徐徐道:“景军最大的优势在于骑兵,其迂回机动奔袭的能力可谓天下无双,我们最需要提防的是战事一旦陷入劣势,面对数量繁多精于骑术的景军骑兵,我军几乎没有逃出生天的可能。为将者当先虑败后虑胜,故而这一战我决定采用最笨拙的方式。”

元行钦心领神会地说道:“侯爷是想步步为营稳固推进?”

“没错。”

韩忠杰抬眼望着北方,道:“陛下制定的目标是将靖州边境线北推百里,进一步缩短和河洛的距离,所以此战我军不求歼敌,只为略地。”

元行钦细细一想,对他的想法十分认同,拱手道:“侯爷英明。”

韩忠杰面露笑意,迈步向浮桥走去。

元行钦亦步亦趋地跟着,望着前方军容严整的京军将士们,他忽然对此番北伐充满信心。

……

遥远的北方,河洛城。

现如今的景朝南京。

留守府内,兀颜术背手站在那幅巨型地图之旁。

景军大将济济一堂,不同于平时的热闹昂扬,此刻堂内的气氛凝重又沉肃。

其实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了一段时间。

自从太子暴亡之后,各种似是而非的消息不断从大都流传出来,对于民间造成非常不好的影响。

这些武将心里清楚,有些消息并非谣言,比如常山郡王庆聿恭疑与太子之死有关,已经被天子囚于府中。

此事在景军内部造成了一定的动荡,毕竟庆聿恭是名副其实的大景军神,如果他真的谋害了太子,这是大多数景廉勇士无法接受的结果。

尤其是对于此刻节堂内的武将来说,因为他们所处的层面更高,对庆聿恭的实力更加了解,深知夏山军和防城军这两支精锐雄师的战力,不由得愈发担忧。

一旦天子和庆聿恭彻底决裂,大景必将陷入内乱,自相残杀并非夸张的说辞。

一个最直观的影响是,蒲察麾下的骑兵已经被天子抽调一万精锐返回大都,那是忠义军的主力骑兵,天子这样做的原因亦不言自明。

兀颜术收回视线,转身环视堂内众将,沉稳地说道:“告诉诸位一件事情,根据我朝在江南的密探回报,南齐正在准备举兵犯境。”

如果换做以前,哪怕是雍丘之败过后,景军将领对此都不会感到慌乱,他们依旧坚信雍丘之败只是一个意外,己方完全有能力给齐军迎头痛击。

然而时移世易,内部的问题纷至沓来,齐军这个时候北上进军,所有人心里都有一些忐忑。

大军在前线作战,最怕的就是后方出现问题,这对军心士气的打击难以估量。

兀颜术仿佛没有察觉麾下众将的心思,自顾自地说道:“说起来,我军的处境确实很艰难。南齐现在有定州和靖州两支久经沙场的大军,就像两只坚硬的拳头钳制着我们南京路。刘守光是沙场老将,陆沉更是百战百胜的后起之秀,他们的士卒论勇猛不弱我军,不光你们心中忐忑,就连我这个主帅都有些畏惧。”

这番话说得一众大将老脸涨红。

他们何时这样窝囊过?

几十年来,只有景军以强盛的姿态逼迫敌人臣服,从来没有出现过未战先怯的情况。

当即便有大将高声道:“留守,倘若齐军胆敢犯境,末将愿领兵击溃来敌!”

兀颜术意味深长地问道:“你不怕吃败仗?”

那人梗着脖子说道:“末将就算是战死沙场,也绝对不会畏惧南齐小儿!”

有这样一个莽人带头,余者纷纷鼓噪起来。

兀颜术抬手虚按,微笑道:“我相信你们不惧敌人,我也知道你们真正担心的是什么。”

这句话让众将心有戚戚。

兀颜术继续说道:“其实我和你们一样,对大都的局势放心不下,但是转念一想,陛下自从登基以来,治内攘外,吞赵并燕,让大景的旗帜飘扬在无比广袤的疆域上,足以证明陛下的雄才大略和英明神武。逢此明主,我等又何必自寻烦恼?相信陛下可以解决所有麻烦,相信大都依旧是我军最稳固的后方,你们信不信?”

无论是真心所想,还是被他这番话鼓动,所有将领异口同声地说道:“末将坚信不疑!”

“很好。”

兀颜术微微颔首,继而道:“这就是今日我召集你们的缘由。希望大家记住一点,我等身为军人,只需专注沙场,其他的事情与我们毫无关系。具体到眼下局势,那就是认清现实做好准备,撕碎一切敢于挑衅我军的敌人!”

“是!”

众人齐声高呼。

兀颜术目光炯炯,满面欣慰之色。

众将告退后,蒲察留了下来。

这个时候兀颜术已经落座,却见他神情肃穆,缓缓道:“你说,南齐陆沉眼下在谋算什么呢?”

蒲察不知该如何回答,半晌后才说道:“大人担心情报有误?”

“这一次陛下定下诱敌深入之策,陆沉看似只瞧见第一层,因此陷入和南齐皇帝的矛盾之中,但我总觉得事情没有这么简单。从此人过往的表现来看,他可从来不是一个安分守己的人物。”

兀颜术长吁一口气,轻声感慨道:“要是这个人突然暴亡,该有多好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