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九锡 > 第652章 650【不畏浮云遮望眼】

九锡 第652章 650【不畏浮云遮望眼】

作者:上汤豆苗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5-03-28 21:32:34

第652章 650【不畏浮云遮望眼】

日暮之时,用过晚饭的厉冰雪起身告辞,陆沉在林溪的示意下,主动起身相送。

“那三人可还入眼?”

厉冰雪笑盈盈地问着。

陆沉徐徐道:“都是厉叔手把手教出来的虎将,论带兵打仗和陷阵冲锋各有所长,于我而言是如虎添翼,怎会有半点不满?只可惜定州都督府建制有限,还有一大堆武将等着安排,只好暂时委屈他们屈居副职。”

这是幸福的烦恼,没有一位主帅不希望自己麾下猛将如云,再者以齐景之间的局势,将来战事必然不少,这些猛将都有更进一步的机会,所以陆沉心里并无压力。

厉冰雪亦明白这个道理,点头道:“现在这样就很好呢。你让徐大哥去镇北军,莫非是想让他取代裴将军?”

其实早前霍真便有这样的推测,只不过他和陆沉还没有熟到那个程度,故而不敢明言,厉冰雪自然不同。

陆沉没有否认,轻声道:“定州各军之中,单论陷阵之能,飞云军当仁不让,但是镇北军丝毫不弱,而且镇北军同样擅长打硬仗和守城仗。往后的战场上,这两支军队是我用来对付景军步卒的神兵利器,徐桂毫无疑问更适合统率镇北军。至于裴邃,他的资历和战功早已超过一军都指挥使的需求,再加上他有足够的名望,等到时机成熟,我会再推他一把。”

厉冰雪心中了然,看来陆沉是在未雨绸缪一些事情。

她转头望着陆沉的侧脸,微笑道:“对了,还没有恭贺你新婚之喜,祝你和两位姐姐白头偕老,百年好合。”

“冰雪……”

“我是真心的。”

“我知道,我是想说,对不起。”

“你没有对不起我,这一切都是我自己的选择。”

厉冰雪洒然一笑,悠悠道:“经历过这么多事情,我早就想通了。反正现在我还能在你身边带兵,相对来说这就是最好的结果,只要你这位大都督莫要欺负我就好,对不对?”

陆沉望着她明亮的目光,认真地点头道:“当然不会。”

厉冰雪似乎不想每次见面就谈这件事,话锋一转道:“你打算如何安排飞羽军?”

“短时间内我军要按兵不动,顶多只是一些局部的动作。”

陆沉缓缓道:“现在我手里有两支半骑兵,分别是飞羽军和定北军,再加上七星军的五千多骑兵。七星军肯定要留在北线,配合飞云军守住定风道以及宝台山一线。定北军会驻扎在高园城,距离西边的清流关不算太远,随时都可以支援西边的防线。”

“也就是说,飞羽军负责驻防西南防线?”

“嗯,没错,从雷泽平原西南边到藤县,再到盘龙关一带,驻地放在宁陵城。”

厉冰雪稍稍一想,便知道飞羽军的任务最重。

定州北部和西部都有大量的险道关隘,齐军的防线可以做出针对性的布置,景军想要悄无声息地完成突袭基本不可能,哪怕是庆聿恭也只能一步步来,没办法投机取巧。

西南面则不同,因为雷泽平原的存在,就像是一个巨大宽敞的口子,纵然齐军在平原上有城池寨堡作为屏障,依旧无法完全挡住景军的进犯。

而且飞羽军的防务不只是定州西南部。

如今定州和靖州已经连成一片,问题在于接壤处相对窄小,大抵是从定州西南角上的平利城,经过淮州盘龙关,到靖州东北部的新昌城。

简而言之,飞羽军需要协防的区域从定州西南一直到靖州东北,他们最主要的任务是游弋各地,防备景军骑兵突入己方防线的薄弱地带。

厉冰雪不仅没有怨望,反而欣喜地说道:“好,保证不负大都督所托!”

看得出来,陆沉对她越重视期望越高,她的情绪便会愈发振奋。

“我还是更习惯你直呼其名。”

“私下里喊伱名字当然可以,但在公开场合还是得注意上下尊卑,否则容易被人嚼舌根。”

“难道现在不是私下?”

厉冰雪闻言往周遭看了一圈,都督府大门前的长街上人迹罕至,只有两人的亲兵护卫散落各处。

她笑着摇摇头,没有回答这个问题,道:“我何时可以去宁陵?”

陆沉心中不舍,却也知道正事要紧,遂温言道:“随时都可以。你去了宁陵之后,遇事千万要谨慎一些,尤其是不要像以前一样亲自带着游骑打探情报。景军不会静悄悄地待着,兀颜术虽然不是庆聿恭,却也是一条城府深沉的恶狼,莫要过分轻视。总之,在边疆多多照顾好自己,一旦有异常情况,及时让人告知于我。”

他在其他将领面前当然不会这么温柔。

厉冰雪心里清楚,爽利地说道:“放心,我知道该怎么做。你该回去了,林姐姐还在家里等你呢。”

两人就此分别。

陆沉站在暮色之中,望着她远去的背影,久久未曾移步。

……

淮州境内,宝应府。

官道之上,一辆宽敞坚固的马车平稳地前行,前后各有数十骑护卫。

往来的商旅行人见到这等架势,怎会不知必然是朝中高官,纷纷在道旁避让,好在那些骑士知礼守矩,并无仗势欺人之举。

马车内,一位身着常服的中年男人掀开车帘,沉静的目光望向远处。

时维九月下旬,田间地头很少能见到劳作的百姓,毕竟冬天已经不远,庄稼早已收完。

“淮州之繁华安宁,丝毫不弱于江南各地。”

中年男人放下车帘,轻声自语。

车里还坐着一位年岁相仿的文士,闻言便轻笑道:“大人这一路走走停停,看来感触不少。”

中年男人便是新任定州刺史许佐,表字彦弼。

文士则是追随他多年的亲信幕僚黄公甫,此番随他北上定州,已经定下刺史府中郎一职。

两人虽为主仆,实则相交莫逆,且黄公甫并非那种才学浅薄只能出一些馊主意的师爷,他本身便是当世有名的金石大家,只是因为敬佩许佐的品格才追随左右。

许佐淡淡道:“此行不易,自然要多看多想。”

“大人倒也不必如履薄冰。”

黄公甫神态从容,继而道:“虽说如今中枢和边军争斗难免,但朝中有两位相爷坐镇,兼之荣国公已经返京,想来不会闹到过火的境地。”

许佐目光微凝,沉声道:“两位相爷……离京之前,我特地去拜访过左相,老人家虽未明言,但是归乡之心已经显露无疑。”

黄公甫面色微变。

李道彦确已老迈,这几个月入宫的次数越来越少,仅有几次也能看出来老人的状态不怎么好。

生老病死乃是世间常理,更何况李道彦这一生为大齐呕心沥血,今年更是拖着苍老的身躯扶保新君登基。

如今朝堂运转十分稳定,皇权交替没有意外,天子已经能够顺利理政,这个时候李道彦若想乞骸骨颐养天年,没人能说出一个不字。

然而不知为何,就连黄公甫这般没有入朝的人乍闻这个消息,心里依旧七上八下。

许佐抬头看了他一眼,继续说道:“就在我启程离京的时候,陛下已经批复淮州刺史姚崇,允许他返京候职,另外委派吏部左侍郎宋琬担任淮州刺史。”

“宋侍郎?传闻他和钟尚书不太和睦,莫非这是钟尚书举荐的人选?”

“非也。”

许佐摇了摇头,神情复杂地说道:“宋琬应该是左相的人。”

应该二字,让黄公甫微微皱眉。

他沉吟道:“陛下让大人取代陈方伯,同一时间淮州刺史便换人,而且都发生在山阳郡公赴任定州之后,这倒是有些意思。看来大人一开始的猜测没有问题,那位陆公爷对江北的在意程度稍稍越过了界线。”

许佐颔首道:“姚崇忽然请辞淮州刺史一职,这里面很难说和陆沉无关。按照常理而言,边军大都督和刺史各不相干,他管他的军务,我忙我的民生,这是朝廷百余年来的定制,主要是为了防止割据之源,陛下命我接任定州刺史亦是出于这个考虑。只不过从陆沉过往展现的行事风格来看,恐怕他会打破这个惯例。”

黄公甫不由得轻叹一声。

军政大权自然不能操于一人之手,问题在于很多时候这二者做不到泾渭分明。

一般情况下,边军大都督无法插手驻地政务,然而陆沉不是普通的大都督,他现在的权势甚至远超当年刚刚履任的萧望之和厉天润。

在这种人身边做刺史,显然是一件苦差事。

一念及此,黄公甫正色道:“大人,或许您应该从一开始就亮明态度,否则必有后顾之忧。”

许佐这一次沉默的时间有些长。

良久之后,他缓缓道:“理当如此。”

黄公甫对他极其了解,便问道:“大人已有定策?”

许佐不疾不徐地说道:“七星帮数万帮众重归大齐治下,先前陈春上奏朝廷,决定在东亭府古县划出一片地方让他们居住。临行之前,陛下曾问及我的看法。”

黄公甫登时明白过来,思忖过后,点头赞道:“大人从此入手确实妥当。”

许佐面上并无自得之色,他平静地说道:“我想看一看这位年轻的郡公现在变了多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