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九锡 > 第642章 640【大江东去】

九锡 第642章 640【大江东去】

作者:上汤豆苗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5-03-28 21:32:34

第642章 640【大江东去】

第642章 640【大江东去】

江水涛涛,川流不息。

衡江之波澜壮阔,唯有亲眼目睹才能感受真切。

“江南江北本为一体,只可惜很多人不明白这个道理。”

萧望之站在北岸,双手负在身后,目光深邃又悠远。

陆沉顺着他的视线望过去,只见江面之上波光粼粼,船只往来不断,一派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的景象。

回味着萧望之的感慨,陆沉道:“他们不是不明白,无非是天下熙攘皆为利往,庙堂蝇营皆为名来。如果没有元嘉之变,江南门阀注定无法登上大齐朝堂的中枢。那场变故对于大齐来说是劫难,对于他们而言其实是千载难逢的机遇。过去十多年里,北伐始终难以成行,就是因为这些人心里忌惮,一旦北伐成功朝廷北迁,他们将无法继续把持朝廷大权。”

萧望之微微低下头,轻轻叹了一声,喟然道:“先帝这两步棋是好是坏暂且不论,至少会让我很为难。”

所谓两步棋,其一是指让厉天润回京休养,其二便是让萧望之接手军事院执掌军方大权。

这两位边军大帅劳苦功高,先帝此举无可指摘,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他们两人在边军经营十余年的人脉就此被拆散。

厉天润对此自无不可,而萧望之因为继任者是陆沉,看似也没有心生怨望的理由。

问题在于两人往后的处境。

厉天润疾病缠身,尤其是这两年在靖州几乎耗尽了心血,他已经无力再插手朝局,当然朝中君臣会像曾经敬重韩灵符那般对待他。

萧望之却难得清闲,军事院首席军务大臣位高权重,在这个职位上几乎无时无刻都得小心谨慎,偏偏他在江南毫无根基,想要在极其复杂的环境中从容掌舵,可以预见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任务。

陆沉自然明白这些纠葛,轻声道:“萧叔,不妨和光同尘。”

萧望之听出他语调中的关切,也明白这短短一句话里蕴含的深意,笑着点了点头,又问道:“京中四位主帅,谁忠谁奸?”

他指的是禁军主帅沈玉来和三位京营主帅张旭、韩忠杰、陈澜钰,这四人同时都是军务大臣。

陆沉微微一怔,道:“萧叔,陈澜钰是你一手提拔起来的大将。”

萧望之淡然道:“我想听听你的看法。”

两人沿着江畔漫步,陆沉缓缓道:“沈玉来所处的位置太过紧要,若非绝对的信任,先帝不会允许他统领禁军,而且在京城叛乱之中,沈玉来的表现无可指摘。在我看来,他的忠心值得肯定,陛下也能清楚这一点。至于永定侯张旭,我看不透此人的底细,他是唯一从文臣转为武将的特例,明明可以左右逢源,在朝中却没有特别明显的臂助。”

“你认为张旭是孤臣?”

“只有织经司秦提举那样的人才称得上孤臣。”

“也对,这世上没有几個人能做到秦正那种程度。”

萧望之语调沧桑,继而道:“如此看来,张旭的态度非常关键。”

如果他想要全盘掌握军事院,这四位军务大臣的立场便不容忽视。

沈玉来毫无疑问是天子绝对的拥趸,不过禁军主帅历来只负责自己的主职,不会插手军务决断,沈玉来深谙此理,以前在军事院基本一言不发,只带着眼睛和耳朵。

其余三人之中,韩忠杰的野心已经逐渐显露,想必他肯定不会轻易让军事院变成萧望之的一言堂,双方势必会有连绵不断的争斗,这个时候张旭如果站在韩忠杰那边,萧望之的处境就会变得难堪。

他在京军之中毫无根基,被架空并非不可能发生的情况。

陆沉转头望着中年男人沉肃的面容,忍不住说道:“萧叔,陈澜钰才是你最大的助力。”

“这世上很多事情都不会变,譬如眼前的大江,日夜不停奔流不止,但是也有很多事情容易变化,比如最难猜测的人心。”

萧望之停下脚步,自嘲一笑道:“边疆苦寒之地,只有靠着在战场上舍命冲杀才能赢得功劳,纵然也会有争权夺利之举,终究还是要单纯一些。京城则不同,那里是天子脚下首善之地,又极其繁华富庶,奢靡之处不知凡几,不是每个人都有你这样坚定的心志。”

仿佛一道电光劈进陆沉的脑海。

他猛然想起离京之前与李道彦的那场谈话。

老人曾经说过与萧望之类似的话。

当时他便有所感触,只是一时间难辨究竟,此刻听到萧望之再度提起,他不禁神情凝重地说道:“难道陈澜钰别有所图?”

“我不知道。”

萧望之摇摇头,略显萧索地说道:“此番南下接手军事院,我深感掣肘丛生困难重重。先帝之所以下出这步棋,一方面是要削弱我在边军中的名望,另一方面则是给你增添几分保障。只要我能在朝中立足,边军就不会面临太多的危机。先帝的初衷自然很好,但我很难轻松起来,因为应对南边那些老狐狸未必比直面景军简单。”陆沉点头道:“确实如此。”

萧望之迎着陆沉的目光,缓缓道:“所以我想不明白,连我这样的资历和地位都感到头疼,陈澜钰当初以都指挥使的身份,如何能在短短一年之间,将定威军从上到下轻易拿捏?”

陆沉眉头微微皱起。

正如萧望之所言,他是依靠军功晋封的荣国公,朝中无人能比,兼之有陆沉在边疆守望相助,他想要在军事院独掌大权都非常困难,更何况是当初声名不显的陈澜钰?就算陈澜钰有先帝的支持,莫要忘记那个时候京城叛乱尚未发生,京军几乎完全是在江南门阀的掌握之中。

一个毫无家世支撑的边军武将,凭什么能够做到那一步?一念及此,陆沉眼中泛起几分冷色,道:“陈澜钰理应不会不忠于大齐。”

“这是自然,不论他变成什么模样,我相信他能够守住底线。”

萧望之并未对那位曾经的亲信完全否定,淡淡道:“只是他需要考虑的问题有些多,需要在意的人也很多,当年我对他的提携之情,未必比得上江南那些人对他的相助,更不必说还有那些常人难以想象的奢靡富贵。”

陆沉有些担忧地看着他。

从他们的角度来看,陈澜钰若真有二心,或者说被江南门阀拉拢,自然是一个令人非常失望的消息。

但是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谁又能断定陈澜钰这样一定是错?毕竟他对大齐依然忠心,否则他不会带着三万京军长途跋涉数千里,在雍丘城外给予景军致命一击。

萧望之长吁一口气,面上浮现释然的笑意,缓缓道:“其实我一直心存疑惑,一直在等他的解释,但他寄给我的书信里从未谈及,直到此时此刻,我便明白分道扬镳已是必然。他不再是当初我麾下那个内敛沉静的谋将,而是置身权力中枢、有着自己的**和目标的京营主帅。”

陆沉冷声道:“如果他真的要与萧叔为敌,我可以——”

萧望之却打断了他的话头:“你有更重要的责任,江南的蝇营狗苟我能应对,你不必牵扯其中。”

陆沉默然不语。

良久之后,他喟叹道:“也罢。萧叔伱南下之后,除了军事院这几位,还有两个人要格外注意。”

“你说。”

“礼部尚书李适之,兵部尚书丁会。”

萧望之目光微凝,问道:“为何?”

陆沉回道:“丁会此人看似浅薄,实则从来没有在大事上站错位置。无论是当初朝中一些大臣对我的攻讦,还是京城叛乱之局,此人都能极其理智地置身事外,偏偏他又喜欢撩起争端。萧叔将来少不了和兵部打交道,千万不要被丁会的表象迷惑,否则一不小心就会着他的道。”

萧望之了然道:“好。”

“至于李适之……”

陆沉稍稍思忖,正色道:“说实话我以前一直不太在意此人,因为李老相爷的存在,包括我在内的大多数人都会忽略李适之,可是他能不声不响地赢得陛下的器重,而且和老相爷没有太大的关系,说明此人绝非一个清贵文臣那般简单。如果我没猜错,等李相告老之后,薛南亭和钟乘分任左右二相,空出来的吏部尚书一职八成会落在李适之手中。”

通过他的陈述,萧望之对于朝廷中枢的情况有了更加清晰的了解,欣慰地说道:“我会留心。另外,关于上次说的那件事——”

这一次陆沉打断了他,坚定地说道:“萧叔,不管陛下和韩忠杰是否幕后黑手,我会让人去查,你不要为此费心。”

望着陆沉诚恳的神色,萧望之自然明白他是出于关心,不希望他在京城承担太多的重任。

他微微一笑,伸手拍了拍陆沉的肩头,道:“好。”

两人又闲谈一阵,萧望之看了一眼北方,洒然道:“你回去吧。”

陆沉拱手道:“萧叔,一路顺风,千万珍重。”

“你也要照顾好自己。”

萧望之最后嘱托一句,随即转身大步离去,与等候在不远处的亲兵们一道走向渡口。

江水悠悠,奔流向海。

陆沉望着他的背影,心中忽地涌起几分伤感。

此番分别,不知何时才能再相见?

他不禁轻轻一叹。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