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九锡 > 第615章 613【雪泥鸿爪】

九锡 第615章 613【雪泥鸿爪】

作者:上汤豆苗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5-03-28 21:32:34

第615章 613【雪泥鸿爪】

第615章 613【雪泥鸿爪】

太后和天子闹到几近决裂的地步,一众股肱重臣自然不愿看到这样的场景,但是他们只能沉默。

因为这终究是天家自身的矛盾,他们无论帮谁说话都不妥当。

若是站在天子那边帮忙压制太后,毫无疑问是大不敬之罪。

反其道而行之,则难保不会被天子记恨。

当这对大齐最尊贵的母子针锋相对,朝堂诸公能做的也只有打圆场,而且还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资格。

所以当那道苍老的声音响起后,余者大多暗暗松了口气,同时又有些不解,按说老相爷的反应不该如此迟钝,难道他看不出太后和天子之间的矛盾难以调和,为何不肯早些出面?

无论如何,当李道彦站出来后,殿内那股令人几近无法呼吸的氛围终于有所缓解。

面对这位年过花甲的三朝元老,莫说登基不久的李宗本,便是许太后也必须保持足够的尊重。

她望着老人沧桑的面庞,愧然道:“哀家一时情急,让李相见笑了。”

“太后言重了。”

李道彦往前两步,感慨道:“怜子之意,人之常情,世人皆难逃此例。”

不知为何,他说这句话的时候似乎格外沉重。

另一旁,站在户部尚书景庆山身旁的李适之眼帘垂下,目光幽深如千年寒潭。

许太后自然品不出李道彦这句话里的深意,她只以为老人这是在开解自己,便加重语气说道:“哀家知道李宗简过往多行不端,这是哀家没有教导好他,可哀家无论如何也不相信,他会做出刺驾弑君这等大逆不道的事情。”

李道彦微微点头道:“太后自有太后的道理,老臣不敢争论,不过老臣想说的是另外一件事。”

许太后道:“李相还请直言。”

李道彦平和地说道:“事涉奉国中尉的生死,太后自当关注,但是在老臣看来,太后可以召陛下入慈宁殿问询。方才太后说后宫不得干政,此乃大齐祖制,既然如此,为何太后会来此殿?”

其余重臣心中一凛。

李宗本虽无明显的喜色,但是从他骤然放松的表情可以看出,李道彦这一问可谓问在他的心坎上。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跪在地上的李宗简双手控制不住地颤抖着。

许太后的表情不可避免地变得很难看,面对老人这句很平静的疑问,她却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李道彦继续说道:“老臣对太后并无半点不敬之意,只是矩不正不可为方,规不正不可为圆,故巧者能生规矩,不能废规矩而正方圆,虽圣人能生法,不能废法而治国。”

许太后默然。

李道彦的语调愈发诚恳,缓缓道:“今日在场皆是朝堂重臣,他们定然不会在外胡言乱语,故而老臣放肆一回,还望太后恕罪。”

许太后脸上的怒意渐渐平复,叹道:“李相言之有理,哀家所为确有不妥。”

李道彦顺势说道:“太后担心奉国中尉,这是母子连心人之天性,无可指摘。然而您不该来修仁殿,更不该以孝道之名逼迫陛下。刺驾大案是否为奉国中尉所做,目前尚无定论,老臣觉得可以继续查下去,而且老臣担保不会冤枉任何人,请太后放心。”

其实许太后要的只是这句承诺,然而她信不过李宗本更信不过陆沉。

虽然李道彦的言语让她面上很挂不住,但和李宗简的性命相比,这也不是无法忍受的事情。

一念及此,她又看了沉默的天子一眼。

李道彦转身朝向天子,垂首道:“陛下,案子可以慢慢查,倒也不急于仓促定论。”

李宗本心中自然明白这个道理,但是方才许太后过于强硬,他根本没有后退的余地,否则他怎会不知这样闹得很难看?

就算许太后今日无功而返,他身为天子又有多少体面?

好在李道彦帮他铺好了台阶,于是他微微颔首道:“那便继续查下去。”

许太后本想将李宗简带去慈宁殿,现在已经明白这是不可能的事情,看着越来越陌生的天子,她不由得想起驾鹤西去的先帝,心中平添几分悲伤与惶然,双手愈发攥紧。

但她不能完全放手不管,打起精神说道:“皇帝,哀家只有一个请求。”

李宗本冷静地说道:“请母后示下。”

许太后沉声道:“哀家对陆沉并无偏见,但是以他的身份不宜直接查办刺驾大案,皇帝可以让他和两位宰相一起,负责最后的掌总稽核之事。”

她没有提起庆丰街刺杀,但是殿内众人谁能反应不过来?

李宗本微露迟疑。

一直沉默的陆沉行礼道:“陛下,臣年轻识浅疏于此道,请陛下另择一名老成持重的官员主审此案。”

“也好。”

李宗本点了点头,看向许太后说道:“便让三法司会审,由刑部尚书高焕主审此案,母后可还满意?”

许太后定定地看着他,心知这已是最好的结果,毕竟李宗简确实有嫌疑,想要直接脱罪是痴人说梦,能撤销陆沉的办案之权实属不易,因此放缓语气道:“便依皇帝之言。”

她只觉身心俱疲,又因为李道彦方才那番义正词严的话颇为难堪,这修仁殿是一刻都待不下去。

见她在女官的搀扶下转身向外走去,李宗本躬身一礼道:“恭送母后。”

众臣尽皆行礼。

虽说这场险些动摇国本的风波暂时平息,众人包括李宗本的心情却难以轻松。

许太后此刻让步,一方面是因为天子的态度格外强硬,另一方面也是给李道彦这位三朝元老面子。

但她绝对不会眼睁睁看着李宗简被处死。

可以预见的是,接下来这段时间,宫中必然会因为此事纠葛不休。

矛盾并未消失,只是因为双方还没有做好彻底撕破脸的准备,所以暂时压制下来。

一层阴霾已经笼罩在皇宫上空。

约莫一炷香过后,诸位重臣退出修仁殿,刚刚被召来的刑部尚书高焕则留了下来,天子显然要对其面授机宜。

明媚的阳光洒在宫内广场上,众人各怀心思缓步而行,彼此之间距离都有些远。

唯独一老一少并肩走在阳光中。

李道彦步伐缓慢,陆沉只好刻意压制自己的速度。

老人轻声说道:“这世上的事情真是难以琢磨。”

陆沉默然不语,他知道老人特意喊住自己,必然是有所深意。

李道彦目视前方,继续说道:“陛下性子有些急,或许是因为前些年他战战兢兢,既有争夺储君之念,又迫于现实只能煎熬忍耐。他不像先帝经历过那么大的变故和那么多的磨难,当卸下肩头的重压之后,难免会急躁一些,处事也略显稚嫩。然而世间又有几人生而知之?有几人天赋异禀?如你这般的年轻人终究是异类。”

陆沉双眼微眯,缓缓道:“老相爷,晚辈不明白。”

“明白与否并不重要。”

李道彦幽幽一叹,继而道:“陛下想一箭双雕,只是他没有料到会横生枝节,也没想到你会顺水推舟。当然,一切都在你的掌控之中,毕竟你特意选了老夫在场的时候入宫,知道老夫不会让局势恶化到无法收拾。”

陆沉由衷地说道:“老相爷乃是国之柱石,无论何等危难在您手中自然可以迎刃而解。”

李道彦沧桑的面庞上浮现一抹苦笑,然后摇了摇头,道:“知道你不会接过这个话头,老夫也没有确凿的证据,来证明今日宫中这场风波是你所谋。退一步说,即便有证据也不算什么,说到底你只是想求得一点清净而已。”

陆沉既不承认,也不否认。

李道彦看着前方宫墙之中深沉的门洞,喟然道:“陆沉,去定州吧。”

陆沉抬头望着澄澈蔚蓝的天幕,一字字道:“老相爷,晚辈还是不明白。”

李道彦转头看着他脸上的疲倦之色,叹道:“你是個聪明人,怎会想不明白?只是伱一时间难以从先帝离去的悲痛中抽离,继而很难接受朝堂上风向的变化。这世上最难猜测的便是人心,古往今来不知多少圣贤倒在这两个字上。边军离不开朝廷的支持,朝廷离不开边军的庇护,二者相辅相成依偎共生。”

他微微一顿,语重心长地说道:“很多时候,距离变远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陆沉迎向老人的目光,竟然从中看出几分恳求之意。

李道彦并未掩饰,自嘲一笑道:“如果老夫年轻十岁,自然不会如此作态。陆沉,我已经老了,行将就木风烛残年,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要去见先帝。我当然不畏惧这一天的到来,但是我总不能在见到先帝的时候,说我留下的是一个乱糟糟的朝堂。”

陆沉点了点头。

李道彦沉重的语调中多了几分苍凉之意:“这一次老夫能压下宫里的矛盾,下一次呢?”

“老相爷……”

“去定州吧,趁着老夫还没有像荆国公那样只能躺在床上,趁着老夫还能帮你们支撑最后一段岁月。不管今日宫中的风波还是往日那些纠葛,即便真是你暗中所谋,老夫也只会放在心里。莫要忘记,大齐的敌人正在舔舐伤口,不需要太久便能卷土重来。”

陆沉看着这张沟壑丛生的面庞,以及那双老眼里恳切的情绪,只觉心中说不出来的怅惘。

片刻过后,他轻声说道:“好。”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