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九锡 > 第589章 587【抽丝剥茧】

九锡 第589章 587【抽丝剥茧】

作者:上汤豆苗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5-03-28 21:32:34

第589章 587【抽丝剥茧】

第589章 587【抽丝剥茧】

陆沉的形容似乎有些夸张。

京中各方势力错综复杂,这是摆在明面上的事实,然而谁能如此狡诈地隐藏在水面之下,利用其他势力争斗撕咬的机会谋求更大的利益?

最关键的是,谁有这样的能力?

想要成为陆沉口中的黑手,只擅长合纵连横显然不行,他必须具备足够的实力和底蕴,这样才能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

因为权力的争斗本质上是利益的交换。

他自身若无足够的实力,顶多也就只是一个掮客而已。

放眼当今朝堂,具备这样实力的人选本就不多。

厉天润思忖片刻,问道:“你的这种感觉从何而来?”

这是一个直指核心的问题。

只有弄清楚陆沉究竟是在哪些事情上察觉到端倪,他才能有的放矢帮忙分析。

陆沉不急不缓地说道:“从我初次入京到现在,这几年朝中有过几次大规模的官员调整。第一次是北伐初期,部分官员弹劾右相,然后被左相弹压下去,如今我已知晓这是织经司秦提举在陛下的授意下,故意让麾下干办边胤出卖情报以取得景国奸细的信任,因此后来景帝才会误判先帝的病情。”

“第二次是因为我利用侯玉案清查朝野,十四位朝臣以辞官为由逼宫先帝,再加上被牵扯进侯玉案的十余位官员,朝堂一下子出现将近三十个空缺。先帝对此早有准备,但是准备仍然不够充分,他夹带里的官员无法填补所有空缺,因此有一些新晋官员的底细很难看透。”

“第三次便是去年秋天京中叛乱,那也是迄今为止朝堂上最大规模的变动,光枢密使和尚书级别的高官就倒下了五人,中下层官员牵连甚多。后来新上任的官员当中,有多少人忠于大齐天子,这里面恐怕要打上一个很大的问号。”

陆沉稍稍停顿,端起案上的茶盏润润嗓子,继续说道:“厉叔,这三次官员变动有一個很明显的特征,最开始是先帝主动谋划,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后续两次则有先帝没有料到的意外状况,导致局势越来越混乱。”

“这就给了别有用心之人浑水摸鱼的机会。”

厉天润顺势接过话头,继而沉吟道:“但是这并不能说明有人在暗中操控。”

“是的。”

陆沉坦然应下,解释道:“最让我疑惑的就是京城叛乱之局。事后复盘郭从义等人谋划的叛乱细节,有几个地方存在古怪,首先便是他们为何要挟持大皇子?按照我所掌握的情况,三皇子才是那个与江南门阀勾连最深的人,但是他居然在这场叛乱中置身事外,是不是能够说明三皇子和江南门阀只是表面上的亲近,实则并未达到同在一条船上的地步?”

厉天润眉头微皱,缓缓道:“言之有理。”

陆沉继续说道:“江南门阀是一个庞大又混乱的势力集团,除了左相李道彦之外,没人能够登高一呼应者如云,所以我能不能推断,三皇子和江南门阀交好只是假象,连他自己都被蒙在鼓里。”

厉天润点头道:“可以这样认为。”

陆沉轻叹一声道:“郭从义等人之所以铤而走险,是因为侯玉案的爆发,最直接的原因则是侯玉在流放途中被杀。他们以为这是先帝想要赶尽杀绝,于是决定放手一搏。问题在于,先帝并未下达诛杀侯玉的旨意,真实情况是有人在半道刺杀侯玉。”

“何人所为?”

“当时我因为沙州洛姑娘的提醒,猜测有人会对侯玉不利,所以提前知会了织经司秦提举。他的侄子羊静玄亲自带领好手暗中保护侯玉,果然等到了刺客的出现。侯玉身受重伤昏迷不醒,羊静玄则抓住了几名刺客,审问后发现他们是王晏的心腹。”

听到“沙州洛姑娘”这五个字,一直在旁边沉默倾听的厉冰雪忽地昂头,眼中浮现一抹浅淡的笑意。

陆沉察觉到她的目光,便还给她一个示好的眼神。

厉冰雪微微偏头避开他的眼神,嘴角不由得勾起。

厉天润仿佛没有注意到这对年轻男女的无声交流,淡然道:“如此看来,这件事似乎并无不妥?王晏身为叛乱的主谋,又是野心最大的那个人,他想利用侯玉之死拉其他人下水也能说得过去。”

陆沉收敛心神,点头道:“确实如此,但是根据羊静玄回报,他还发现了另外一股人在现场附近留下的痕迹。也就是说,当时除了看守侯玉的差役、羊静玄率领的织经司密探和王晏派去的刺客之外,还有第四批人手!”

厉天润的表情变得凝重起来。

陆沉叹道:“当时羊静玄没有抓到第四批人手的马脚,只是察觉到他们的存在。现在我复盘此事,可以肯定这第四批人手不是为了保护侯玉,否则在王晏派来的刺客动手时,他们就可以亮明身份帮助织经司的密探。”

厉天润轻声道:“所以他们和王晏的人是同一个目的,只不过他们误以为那些刺客已经得手,所以没有多此一举暴露身份。”

陆沉道:“有人在促成这场叛乱,就算王晏没有派去刺客,他的人也会行动,杀死侯玉嫁祸给先帝,逼得那几家握有兵权的门阀动手。”

厉天润陷入沉思之中。

陆沉的分析缺少真凭实据,但是很多事并不需要确凿的证据。

片刻之后,厉天润冷静地问道:“方才你说的那次逼宫之举,织经司有没有查过那些官员?这些人不可能没有串联,否则就算要弹劾你,也不会众口一词地用辞官要挟先帝。”

陆沉摇摇头道:“据秦提举说,织经司查到的结果是确实有人串联,主谋乃是韩畅。”

“韩畅?”

厉天润略显讶异地问道:“前任御史中丞韩畅?”

陆沉苦笑道:“是,厉叔也想不到对吧?这位韩中丞乃是元康六年的二甲进士,官声历来极好,世人皆认为他是端方清正的君子。据他所言,他是看不惯我的骄横霸道,认为我会是朝堂上的祸害,所以联络一批同道中人,以自己的前程为代价劝谏先帝。”

厉天润神情复杂地说道:“这确实很像他的行事风格,但是又非常古怪。”

“谁说不是呢?”

陆沉脸上并无自怨自艾之色,只是感慨道:“虽说那次我亲手抓了不少官员,但是有确凿的证据表明他们和侯玉有勾结。这位韩中丞过往并非不明事理之人,总不能因为我下手太果断,就要拉着一群人和我同归于尽,他的理由过于牵强。”

堂内陷入寂静之中。

良久过后,厉天润给出自己的判断:“你的推断没错,确实有人在暗中推动这些事情,你觉得他的目的是什么?”

陆沉稍作思忖,缓缓道:“这段时间我也在想这个问题,这只黑手费尽心机究竟意欲何为?有一天我忽然想到,朝局动荡之前,朝中势力已经固化十余年,各方都有自己的地盘,就连先帝也只能见缝插针。唯有出现接连几次大规模的变动,才会彻底搅浑这潭水,让人分不清谁是谁的人。譬如眼下,朝堂各部衙、京军、禁军甚至连织经司都有很多新面孔,谁能知道这些人的真实立场呢?”

“终究是人心难测。”

厉天润点了点头,抬手揉了揉眉心说道:“你既然找我谈这个话题,想必已经有了怀疑的对象?”

陆沉斟酌道:“厉叔莫要笑话,我怀疑的人有些多。”

“都有谁?”

“李相、薛相、吏部尚书钟乘,还有一位军务大臣。”

厉天润脑海中浮现几个名字,随即微微皱眉道:“韩忠杰?”

“是。”

陆沉喟然点头,又道:“我对荆国公韩灵符唯有敬佩之情,他老人家为大齐付出了所有,我自然不会怀疑他。但是,他的长子却未必甘心幽居国公府。我研究过这位韩大人的生平,他在兵事上造诣很高。当年荆国公尚未乞骸骨之前,韩忠杰在京军将士心中的地位便不弱于郭从义和王晏等人,只是因为荆国公的要求被迫赋闲在家。”

厉天润对此自然更有发言权,赞同道:“韩忠杰确为人杰,他若拥有我和萧兄的机遇,成就不会弱于我们二人。”

陆沉轻声道:“回首京城叛乱之局,收获最大的便是这位韩大人,从赋闲在家一跃成为军务大臣。凭借其父荆国公的名望和威信,加上他本人在京军内部的底蕴,就算将来萧叔回京执掌军事院,也无法将这位韩大人排除在核心之外。”

厉天润点了点头。

陆沉抬眼看着他,慎重地说道:“厉叔,如果这几位大人物只是想培植心腹,其实我也不会太放在心上,因为这是每个身居高位者都会做的事情,连我自己也不能例外。”

他微微一顿,语调陡然冷厉:“有这样的想法不可怕,怎样做才是最关键的问题,如果是上位之后顺势培养几个心腹,谁都不会说什么。而用这些阴诡手段达成目的,只能说明幕后之人所图甚大,绝非寻常!”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