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九锡 > 第563章 561【朝天阙】(八)

九锡 第563章 561【朝天阙】(八)

作者:上汤豆苗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5-03-28 21:32:34

第563章 561【朝天阙】(八)

第563章 561【朝天阙】(八)

雍丘城外,两军依旧处于僵持的态势。

像这样双方主力正面相持的情况,比拼的不只是各自主帅的耐心和定力,还是一项极其庞大的工程。

自古兵书有云,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其实需要准备的不只是粮草,还包括战事需要的各种物资,此外开战之前的吃喝拉撒都是非常繁琐又重要的问题。尤其是当兵力超过五万,两军主帅需要操心的事情几乎无法计数,光是让麾下兵卒老老实实地待在军营,而且要时刻做好能够出战的准备,这就是一项极其考验人的艰巨任务。

战争从来不是简单的短兵相接。

陆沉这是第一次指挥如此规模的军队,如果不是萧望之和刘守光心甘情愿地给他打下手,他不一定能在这种僵持的态势下保证己方将士的战斗力。

好在他本身就具备这方面的天赋,又有足够的经验阅历,学习能力亦很强大,很快就适应这个节奏,逐渐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而对于指挥过很多大型战役的庆聿恭来说,这方面倒不存在无法解决的问题,只是他面临的局势比陆沉更加困难。

眼下景军主力被齐军拖住,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

如果按照庆聿恭以及部分景军大将的设想,这个时候最好的选择是以重兵驻守雍丘城,保住沫阳路最重要的战略要冲,同时景军各部回撤构建坚实的防线,让边境线维持在现在的情形,于景朝而言便是进退有据的局面。

将来无论是从定州北部南下,还是以雍丘为桥头堡直指南方平阳府,景军都可以从容施为。

然而景帝的一道圣旨逼得庆聿恭不得不留在雍丘城外,随后齐军主动进逼形成相持之势,让景军彻底失去主动回撤的良机。

现在景军如果回撤,最大的问题便是雍丘会陷入齐军的包围。

时间一天一天过去,转眼便来到四月上旬,这段日子里两军并未发生大规模的碰撞,只是游骑斥候之间的争斗,以及两次小型的厮杀,战果亦是不分胜负。

这天午后,景军众将接到命令,相继赶来中军帅帐,一进来便发现气氛十分凝重。

他们抬眼望去,不由得心中一凛。

坐在帅位上的庆聿恭脸色阴沉,一改往常的淡定从容。

庆聿恭少年时便以武学天赋惊艳世人,十七岁从军很快就展露天分,不到三十岁就从其父庆聿定手中接过庆聿氏的大权,而立之年便是景军赫赫有名的南院元帅,这样的履历可谓人人敬畏。

这些景军大将从未见过自家元帅有过失态的时候,像现在这样将情绪摆在脸上的情况都很罕见。

帐内一片肃然。

庆聿恭环视左右,缓缓道:“刚刚接到河洛城的飞鸽传书,王安借举行五十岁寿宴之机,在席上直接翻脸动手,暗中准备数百名王家豢养的高手死士,杀死了温撒、程昌言、陈孝宽和燕国朝廷三十余名高官,仅有王师道一人幸免,但他也身受重伤只能勉强理事。杀人之后,王氏大宅陷入火海,河洛城内一片混乱,王安、王承及王氏族人连夜从河洛南门逃走。”

死一般的寂静。

纵然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将,众人在听到这个消息之后无不目瞪口呆。

平心而论,这些人并不在意燕国朝臣的生死,甚至巴不得那些不听话的燕人死得一干二净。

到了他们这个层次,虽然不能说对天子的心思了如指掌,也知道大景将燕国疆土完全纳入治下已经是必然的事情,尤其是在前任燕帝张璨身死之后,景朝便已经加快脚步,只等这一战尘埃落定便会动手。

然而这些人死的不是时候。

没人能断定景齐之战还会持续多久,对于前线军队来说,一個稳固的后方有多重要无需赘述。

如今王安带着翟林王氏直接叛逃,还在走前将燕国高官一锅端,等于是让燕国朝廷直接瘫痪,前线将士何以为继?

蒲察沉声道:“王安好胆,他凭什么认为能够带着族人逃出生天?”

王安谋划的这场杀戮确实能够瘫痪燕国朝廷,但是短时间内不会影响到景军,而且做不到让北边的防御体系直接垮塌。

温撒这个倒霉蛋虽然死了,景军还有其他将领可以替代,在经过最初的慌乱之后,从河洛城到边境这段路程必然能够截住王氏族人。

庆聿恭看了他一眼,幽幽道:“王家生活在河洛城的人不算多,目标不会太大,王安既然敢这样做,他肯定已经做好详尽的准备。再者,面对我军必然会做的围追堵截,南齐肯定有人接应他们。”

坐在另一边的纥石烈面色微变:“王爷是指七星军骑兵?”

庆聿恭道:“没错。”

众将默然。

此刻他们心中忽地涌起一丝惶然的念头。

翟林王氏举家南投显然不是仓促做出的决定,王安需要在不惊动旁人的前提下准备好足够多的高手死士,又要提前安排好逃跑的路线,打通沿路的关节,这都需要大量的时间。

七星军骑兵从宝台群山南下,侥幸从景军的包围圈闯出来,然后出人意料地北上接应王氏族人,这个时机太过巧合。

难道这一切都是对方的筹谋?

这种耗时很长的谋划需要方方面面的配合,如此深沉的心机未免让人惊惧。

究竟是何人具备这样的手腕?

“这种行事手段很像南齐陆沉的风格。”

庆聿恭给出自己的判断,在众将惊疑不定的目光中,冷静地说道:“此事是本王误判了对方的意图。在得知七星军骑兵与定州齐军汇合的时候,本王以为他们会出现在雍丘城外,充作齐军改变战局的奇兵,因而忽略了他们在这段时间里,是唯一能够纵横于燕国京畿地区的机动力量。你们不必太过紧张,这是本王的责任,陛下不会迁怒他人。”

众将的表情有所和缓,但很难完全放松下来。

正如庆聿恭所言,景军骑兵目前主要分布在两处,其一是定州北部,其二是沫阳路边境一线,燕国京畿地区虽然有景军驻守,但基本都是守御城池关隘的步卒,在野外很难钳制七星军骑兵,对方可以从容迂回接应南逃的王氏族人。

陀满乌鲁沉声道:“王爷,虽然王安带着部分族人逃出河洛,但是翟林王氏大部分人都还在河南路待着,他们可没有齐军骑兵的接应,也没办法穿过重重关隘提前来到南方。末将建议,派人去翟林县将王氏族人悉数缉拿,掘其祖坟,毁其宗祠,斩尽杀绝!”

这是最狠厉的报复,也是景军必须要做的事情,虽然这种杀鸡儆猴的手段无法从根源上解决问题,但至少可以暂时震慑住燕国人心,避免出现更多的翟林王氏。

“本王已经派人传信当地驻军。”

庆聿恭语调低沉,随即自嘲一笑道:“然而王安不是那种顾头不顾尾的人,他既然敢杀人叛逃,怎会坐视老家的族人陷入绝境?若本王没有猜错,翟林县的王氏族人这时候多半已经遁入宝台山内,有林颉和七星帮的接应,他们暂时不会有什么危险。”

帐内再度陷入沉寂。

陀满乌鲁嘴唇翕动,最终还是无话可说。

“终日熬鹰,最后却被鹰啄了眼睛。”

庆聿恭摇了摇头,继而道:“怀瑾。”

庆聿怀瑾起身道:“在。”

庆聿恭稍作思忖,吩咐道:“你领三千骑立刻返回河洛,王师道这个时候怕是有心无力,你要尽快稳住河洛的局势。”

庆聿怀瑾深吸一口气道:“是。”

庆聿恭叮嘱道:“莫要随意杀人,但是也不要心软,如果有人敢在当下鼓噪生事,夷其族。”

庆聿怀瑾凛然道:“是。”

庆聿恭沉吟道:“你让人送信给灭骨地和奚烈,暂停东线攻势,大军转入守势,切勿在这个时候被齐军找到机会,务必要守住定州北部。”

庆聿怀瑾应下。

庆聿恭又看向纥石烈问道:“柏县的粮草还能供应大军多久使用?”

纥石烈想了想,低声答道:“如果后续无法得到补充,目前的储备最多只够我军使用两个月。”

“两个月……”

庆聿恭重复这几个字,目光渐转冷峻。

帐内众将此刻都想到一个问题,既然后方出现动乱,粮草无法得到持续的补充,那么大军是否要及时回撤?

庆聿恭似是对他们的心思了如指掌,缓缓道:“先前我军可以退,但是现在不能退。河洛动乱的消息不可能瞒过南齐将帅,毕竟这是他们的谋划。此时我军若退,不光雍丘守不住,整个沫阳路乃至京畿地区都会变成齐军的目标,情况将一发不可收拾。诸位,现在我军已经被逼到悬崖边上,如果想逆转局势稳定人心,唯有主动求战。”

众将很快便理清楚其中关节。

肃立一旁的四皇子海哥看着庆聿恭镇定的面容,心中不由得浮现敬佩之情。

庆聿恭起身道:“唯一的好消息是,齐军眼下想退也难,他们同样将自己架在了雍丘城外。尔等回去做好动员和鼓舞,本王随时都可能会下令出战。”

“末将遵令!”

众人站起来躬身一礼,整齐应下。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