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九锡 > 第561章 559【朝天阙】(六)

九锡 第561章 559【朝天阙】(六)

作者:上汤豆苗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5-03-28 21:32:34

第561章 559【朝天阙】(六)

第561章 559【朝天阙】(六)

大齐建武十五年,三月二十四。

两路齐军同时向雍丘城进发。

京营虎威军和长威军、靖州清徐军和河阳军、厉冰雪率领的飞羽军骑兵,从白马关出发北上,在距离雍丘还有六七里地的时候转向东北,与东路军汇合。

萧望之则领淮州镇北军、广陵军、泰兴军、江华军、靖州安平军和定州定北军赶到预定位置。

两路齐军在雍丘东南方向数里外扎营立寨,营地延绵旌旗招展,声势浩大威武雄壮。

齐军拥战兵十一万七千余人,若是算上辅兵和后方转运粮草的民夫足有二十余万人。

这段时间齐景游骑你来我往,斗得极其激烈,小规模数十人的厮杀便发生过几十次,双方互有胜负,并且无法隔绝对方对战场情况的探查。

齐军出兵之时,景军游骑便已察觉,很快就将情报告知中军。

眼下雍丘城内有景军两万步卒,城北大营则驻扎着四万余步卒和两万余骑兵,单论兵力其实只是稍逊齐军,完全有正面决战的实力,这也是景帝那道圣旨能够得到满朝公卿支持的根源。

若是换做十多年前,景军和兵力差距不大的齐军在野外相遇,压根不需要景帝特地颁下一道圣旨,朝中武勋便会鼓噪着扫清敌军,而领兵大将更会主动出击防止敌军龟缩进防线之内。

时移世易,齐军通过这几年战争中的表现证明自己的实力。

萧望之和厉天润虽然还没有在面对景军时取得过决定国运的胜利,但是他们练兵的能力已经无需赘述,这几年战事中表现突出的军队,都是出自他们的麾下。

哪怕是陆沉当初震惊天下的奇袭河洛之战,所率将士亦是淮州军的精锐。

故而当齐军主动进逼之时,景军并无轻敌的心思,当然也有一些景军将领建言庆聿恭,趁着齐军立足未稳的时机出击突袭,然而萧望之没有给他们这个机会。

齐军数万精锐突前遮蔽,余者在两翼扎住阵脚,掩护后方的辅兵和民夫扎营立寨。

这一次齐军的营寨不是那种简易的类型,而是纵横相连、外挖壕沟、设鹿角拒马的大型营寨,可以从容应对景军骑兵的冲击。

一众景军大将听完斥候的回报,便知道己方骑兵若是冒然突营,下场必然十分凄惨。

战争的乌云笼罩在天际之上,雍丘城东南面的平原上空气仿佛凝滞一般。

千余骑施施然出现,在保证安全距离的前提下,贴近观察着齐军营地。

齐军对此不为所动,只要对方这千余骑没有威胁到齐军的战线,他们便保持着极大的克制和冷静。毕竟古往今来的战事中,这种小股精锐主动诱敌的情况屡见不鲜。

而且就算齐军想吃掉这千余骑兵,除非是景军的眼线瞬间消失,并且对方傻乎乎地停在原地不动,齐军才有可能围住机动性极高的景军骑兵。

这千余骑兵中,庆聿恭赫然在内,他身边就是四皇子阿里合海哥,周遭则是一众景军大将。

众人沉默地观察着远方齐军连绵数里的营地。

这样的距离下很难看到细节,但是这些将领久经沙场,哪怕只是走马观花,也能看出齐军营寨的严整与章法。

四皇子凑近问道:“王爷,齐军此番会不会存在指挥混乱的问题?”

景军这边虽然同样存在派系繁杂的问题,但是庆聿恭可以掌控大局,无论景帝的亲信股肱蒲察还是撒改的心腹乌林答,都不敢违逆他的军令。

纵然做不到如臂使指,至少可以保证令出一门。

而齐军却不同,先不说那十余万兵马来自三座都督府,光是主帅级别的人物就有萧望之、厉天润和陆沉,还有一个身为南齐首席军务大臣的刘守光。

这样的阵容看似豪华,但是在战场上未必是好事。

每个人都有指挥战事的能力和资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腹嫡系,大军究竟听从谁的命令?

听到四皇子的询问,其余景军将领都好奇地望了过来。

庆聿恭淡淡道:“不会。厉天润的身体已经无法支撑他继续指挥这样规模的战事,陆沉年轻且资历不够,刘守光则根本指挥不动南齐边军,所以这一战的主帅只能是萧望之。”

众人不禁肃然。

萧望之肯定是個难缠的对手。

虽说他们坚信庆聿恭的军事才能,但是经历过这几年的战事,没人会继续轻视萧望之。

在鹿吴山下大败而归的蒲察、古里甲、术不列和陀满乌鲁等人,他们对此感触更深,无法忘记死在那片战场上的撒合烈与两万效节军士卒。

庆聿恭并未开解他们,反而沉声道:“萧望之用兵沉稳老练,不追求奇兵之道,这样的人极难对付。特别是在两军正面对决的时候,我军的虚实之策很难影响到他的判断,想要取得胜利必须要依靠连续不断的硬仗。”

众将纷纷点头。

千余骑继续往东北而行,等于是划出一个半圆,绕着齐军营地观察了很久。

庆聿恭这样做的目的是让他们对接下来战事的艰难有一个直观的感知,尤其是他麾下夏山军的那些将领,尽量打消他们心中的骄横之气。

待回到己方营地,众将随庆聿恭来到中军帅帐,将要展开军议之前,忽有信使来报。

“启禀王爷,卑下奉东路军世子殿下、灭骨地和奚烈两位大祥隐的命令,前来禀告王爷紧急军情。”

“讲。”

“王爷,三月十一深夜,宝台群山之中的七星军五千骑兵意图偷袭我军粮草存放的罗山县,随即被我军赶入包围圈。后续南齐定州都督李景达领兵出击,迫使我军回援前线,继而被七星军骑兵突出包围圈,逃往积善屯以南,与齐军守军汇合。”

信使满面忐忑之色。

这又是一个坏消息。

帐内众将神情沉肃,不过没有表现出太紧张的情绪。

虽然东路军没有完成对七星军骑兵的绞杀,但是也不会影响到西线这边的局势,充其量只是有些可惜。

然而庆聿恭眉头微皱。

蒲察见状便恭敬地问道:“王爷,可有不妥?”

庆聿恭微微摇头道:“无妨,继续军议。”

七星军骑兵?

确切来说那才是陆沉真正压箱底的嫡系,他们肯定不会老老实实待在定州,说不定这时候已经在绕路赶来雍丘战场。

难道这就是对方的杀手锏?

帐内气氛逐渐热烈起来,庆聿恭静静地听着众将畅所欲言,心中却已经给那支脱胎于绿林草莽的凶悍骑兵划上一个记号。

看来在后续的决战当中,这支五千人的精骑很有可能变成左右胜负的奇兵。

庆聿恭面色从容,他这一生经历过太多的考验和坎坷,既然此刻已经有了提防,肯定会做好对应的准备。

只是不知为何,他心中隐约有几分忧虑。

同一时间的齐军中军营地内。

帅帐之外,矗立着荣国公萧望之的帅旗,所有普通将士仍旧以为萧望之才是这一战的主帅,厉天润则留在白马关休养身体,只有各军都指挥使一级的将领才知道真正的决策者是山阳侯陆沉。

这段时间他们已经召开过多次军议,商量如何对付雍丘城外的景军主力。

有所进展,但是还没有形成最终决议。

之所以在没有定策的情况下进军,原因也很简单,这一次不是景军求战,而是齐军要寻求决战,不能让景军从容地撤回去。

“这倒是个好消息。”

帅帐内,萧望之面带微笑看着坐在对面的陆沉。

此间还有一人,正是风尘仆仆的陶保春。

他将定州那边近来的消息简略陈述一遍,重点提及林溪已经带着七星军五千骑兵启程,让他快马奔袭前来报信,同时也是希望能够得到陆沉更加详细和清晰的指令。

陆沉温言道:“陶叔辛苦了,你且先去歇息一阵,容我和大都督商量一下。”

陶保春便对二人行礼告退。

萧望之一看就知道陆沉另有盘算,便问道:“你不打算让七星军充作奇兵?”

“五千精骑在关键时刻确实能起到奇效。”

陆沉起身帮萧望之斟茶,平静地说道:“只是我觉得庆聿恭不会忽略这一点。”

萧望之沉吟道:“确实。”

陆沉道:“他不一定知道师姐打算带兵来雍丘,但是景军东路军的主将肯定已经将七星军逃出生天的消息禀报他。庆聿恭知道我和七星帮的关系,而七星军骑兵在积善屯防线能够起到的作用有限,远远不如来西线战场充作奇兵。如此一来,庆聿恭只要留出部分骑兵应对,七星军就很难打他一个措手不及。”

萧望之问道:“那你有何打算?”

“其实先前我一直在纠结一个问题,如果冒然让飞羽军或者定北骑兵离开,极有可能引起庆聿恭的注意,眼下七星军的到来倒是给我提供了一个更好的方略。”

陆沉微微一笑,继而道:“萧叔,我想让七星军悄然北上,不来西线战场。”

萧望之怔道:“北上?河洛?”

陆沉点头道:“是,这一招便是釜底抽薪!”

何为釜底抽薪?

萧望之只是稍稍思忖,便已经把握到陆沉所谋的脉络。

他端起茶盏饮了一口,缓缓道:“你想让伪燕朝廷体系陷入瘫痪,后勤供给彻底断开,从而挖断前线景军主力的根基?”

陆沉点了点头。

萧望之定定地看着他,忽然轻声笑了起来,片刻后说道:“这么说你已经跟翟林王氏谈好了?何时做的安排?”

“有段时间了。”

陆沉想了想,微笑道:“在我从京城离开的时候,就让王姑娘通过朱振转交给翟林王氏一封密信,为的就是在关键时刻给景军主力致命一击。”

萧望之道:“此举有些风险,但是值得一试。”

陆沉目光沉静,将杯中温茶一饮而尽。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