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九锡 > 第525章 523【万马奔腾】

九锡 第525章 523【万马奔腾】

作者:上汤豆苗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5-03-28 21:32:34

第525章 523【万马奔腾】

第525章 523【万马奔腾】

靖州东线,两军相持。

在奇袭翠亭失败后,景军撤回北面二十余里的长寿县稍作休整,旋即又得到庆聿恭派来的五千步卒补充兵力,步骑合计超过两万人,继续维持对翠亭的压迫态势。

与此同时,夏山军大祥隐陀满乌鲁率兵两万,从新昌城南下径直穿过莫林小道,出现在翠亭东南方向石泉城的外围。

翠亭和石泉是旬阳城北方的屏障,一旦景军攻破两地便能直接威胁旬阳。

旬阳若失,东线对于景军来说就是一马平川,他们可以一路畅通无阻地南下包围江华城,同时隔绝靖州和淮州之间的联系。

目前靖州都督府在东线有盈泽军分别镇守翠亭和石泉,飞羽军在西边的莒县协防翠亭,隶属于淮州都督府的旬阳军则在后方提供支撑。

平心而论,东线靖州军拥有足够的能力守住各处城池关隘,可如果他们想离开这些城池驰援雍丘,便等于是将东大门拱手相让,所以双方陷入一个互相奈何不了对方的境地。

景军术不列部这段时间对翠亭再度发起几次进攻,皆被守军有惊无险地打退。

陀满乌鲁部在石泉城外虎视眈眈,像一个经验丰富的猎人耐心地等待着机会。

“末将愿为主攻!”

韦文孝道:“不需要你操心,务必守住北城!快去!”

攻城战从上午辰时初刻打响,景军如潮水一般漫涌而上,在东城和北城发起不间断的强攻。

“没错,打下石泉城,剿灭城内守军,如此便可震慑其他地方的齐军。”

这座城池不大,城内居民仅有四万余人,守军不过四千,再加上城墙高度不足两丈,对于现在拥有大量攻城器械的景军来说不算天堑。

东城城楼之下,一名亲兵快步跑来,满面焦急之色。

韦文孝想也没想就打断了他的话头,继而道:“这个时候绝对不能小瞧敌人,一旦被他们看出我军在西南两面只是虚张声势,佯攻就会立刻变成实攻。”

陀满乌鲁点了点头,抬眼环视麾下众将,沉声道:“现如今王爷亲率大军反攻雍丘,局势已经越来越清晰。南齐靖州军有两个选择,其一是维持现状以守为主,即便他们丢了定州北部,只要能守住雍丘也足以抵消这个损失。其二便是更进一步,将我军主力引诱至雍丘城外,然后调集兵力进行合围。”

“很好。”

韦文孝深吸一口气,决然道:“胡叙。”

“都尉,北城告急,陈校尉请求援兵!”

陀满乌鲁面露欣慰之色,随即调兵遣将。

正如陀满乌鲁所言,他从一开始就没有想过要给城内守军机会,他的目标简单清晰且坚定,那就是全歼齐军,以此震慑整个东线的敌人。

众将摩拳擦掌,纷纷请战。

面对这支养精蓄锐多时、如狼似虎一般凶猛的景军锐卒,城内守军从一开始就面临着极大的压力。

陀满乌鲁语调铿锵,又道:“本将和术不列已经提前约定,他会在明天再度发兵攻打翠亭,务必要将敌方飞羽军骑兵吸引在翠亭附近,给我部充足的时间拿下石泉。诸位,可有必胜之决心?”

幕僚惭愧退下。

“末将在!”

“说。”

景军从东、北两面发起主攻,西、南两面则是佯攻,骑兵在外游弋机动。

韦文孝望着他的双眼,正色道:“你带麾下四百人去北城支援,绝对不能让敌军登上城头。”

然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石泉城墙不够高耸,守军兵力严重不足,韦文孝纵然久经沙场,也无法打造一条稳如大山的防线。

他当然知道城外景军的意图,对方驻扎在此地不是为了游山玩水,所以这段时间一直在加固城防。

“不行。”

胡叙听着远处传来的厮杀声,迟疑道:“都尉,东城这边……”

“大祥隐,南齐靖州军的具体部署已经大致确认了。”

石泉守军主将、盈泽军掌团都尉韦文孝眉头紧皱,并未立刻给出回答。

“目前敌方盈泽军共分三路,分别驻扎在石泉、翠亭和莒县,骑兵飞羽军驻扎在莒县城外,做出随时支援翠亭的架势。淮州旬阳军坐镇后方,暂时没有北上的迹象,毕竟他们都是步卒行动缓慢,只要出城就能被我军游骑察觉。”

一名年轻武将兴奋地说道:“大祥隐是想强攻石泉?”

城外景军营地之内,陀满乌鲁站在沙盘旁边,看着如今的战场形势沉默不语。

景军这段时间已经切断城内守军和其他地方的联系,将石泉变成了一座孤城,而靖州盈泽军主力需要应对翠亭北方的景军术不列部,短时间内无法支援此处。

这是他反复核算之后挤出来仅有的后备兵力。

翌日上午,石泉城外。

陀满乌鲁抬手从石泉城一路往南,最终停留在遥远的江华城,一字字道:“所以,我部要给敌军一個警告,告诉他们一件事,不要妄想在我们的眼皮子底下玩把戏。”

一员三旬左右的将官拱手行礼。

众将纷纷附和,陀满乌鲁身为夏山军七位大祥隐之一,虽然论名望和地位比不上灭骨地和奚烈,但肯定不是徒有虚名之辈。

“王爷让我们进攻这里的原因很明确,争取抓住对方的机会长驱直入,再不济也要震慑东线靖州军,让他们不敢擅动。”

胡叙肃然挺身,旋即大步离开,带着四百虎贲赶往北城。

北城校尉陈万春素来沉稳,如果不是局势已经非常危急,他断然不会这般急迫地请求援兵,可是韦文孝手里还有多少后备兵力?

身旁的幕僚似是看出韦文孝的为难之处,凑近低声道:“都尉,敌军在西南两面应该只是佯攻,要不然——”

便如此时此刻。

“遵令!”

这边韦文孝又下达两条命令给西城和南城的将官,然后将身边最后百余人集合起来,言简意赅地说道:“随本将前去杀敌!”

“遵令!”

士卒们异口同声地回应。

此刻的东边城头上,部分景军精锐已经借助大型云梯的辅助强登而上。

守军陷入苦战,某段城墙已然岌岌可危。

韦文孝手持长枪大步向前,毫不犹豫地冲到最前方。

一名满身是血的景廉将官挥舞着双刀,状若疯魔一般朝他砍来。

韦文孝侧身踏步,长枪挡开对方的左手刀,径直捅向他的肩头,与此同时受伤吃痛的景廉人发出一声野兽般的怒吼,右手刀从韦文孝身前斩下,在他左小臂上划出一道口子。

刚刚迎敌就负伤的韦文孝目光冷厉如刀,奋尽全身力量向前猛冲。

“杀!”

他从胸腔中迸发出吼声,双手持枪步步向前,长枪已经贯穿这名景军将官的肩膀,推着他一直后退,一直顶到墙垛边缘。

“去死!”

韦文孝长枪上挑,竟然将这名身躯颇为魁梧的景军将官挑落城下!

落在地上,一声轰响。

然而其他景军将士恍若不见,继续沿着云梯涌上城墙。

韦文孝没有时间去处理手臂的伤口,又有敌人冲到他眼前,厮杀不会因为他的想法而停止。

这样的场景在城墙上处处可见。

虽然韦文孝带着最后的兵力填补防线,守住这段将要被景军攻破的城墙,但是守军将士的处境越来越艰难,几乎每个人都是在咬牙坚持。

鲜血几乎遮挡住他们的视线,耳中只有自己或者他人的嘶吼。

直到一阵阵闷雷声盖过那些喧嚣。

大风起兮。

又杀死一名景军的韦文孝遽然转头,抬手擦了一把脸上的血污,站在城墙上看向城外。

南方,狼烟滚滚。

一支骑兵出现在他的视线中。

近万名骑兵驰骋在辽阔的大地上,犹如初春明媚的阳光破云而出。

蹄声似雷,又像是战鼓轰鸣。

“守住,援兵来了!”

韦文孝激动的声音在城墙上响起,回应他的是所有守军将士整齐的怒吼。

“杀!”

城外景军阵地,陀满乌鲁站在瞭望车上,脸色铁青地说道:“这是哪来的骑兵?”

周遭无人敢应声。

他一直等到确定石泉城孤立无援才发起进攻,如今靖州盈泽军主力陷在翠亭,飞羽军必须协防,而南方的旬阳军又要应对西北方向的军情,再者那支步军没办法直接飞过来。

算尽种种可能,陀满乌鲁心中已经有了八成的把握拿下石泉,眼下却突然冒出来一支人数众多、看起来颇为精锐的齐军骑兵。

一片沉寂之中,斥候首领匆匆赶来,急促地说道:“大祥隐,这支骑兵是从东南而来!据我军斥候回报,他们是在双峰山脉西麓发现对方,旗号是定州定北军!”

双峰山脉西麓?

陀满乌鲁的脸色更加难看,此刻他怎会反应不过来,这支定北军分明是从双峰古道横穿而过,然后沿着西麓向北突进!

“传令宁达,命他务必挡住这支骑兵!”

陀满乌鲁迅疾下令,麾下将官随即发出讯号。

景军五千骑兵一直在石泉城南边游弋,他们自然早就注意到南方那支齐军骑兵,只不过一直在等待陀满乌鲁的军令。

收到讯号之后,骑兵主将陀满宁达咧嘴一笑,从容地说道:“将士们,随某杀敌!”

周遭骑兵齐声响应。

在过去几个月的时间里,景军骑兵一直没有表现的机会。

无论厉天润还是萧望之,他们都知道景军铁骑的实力,所以会尽量避免与对方在野外决战。

时至今日,仅有一场西风原大战。

在那次战役中,飞羽军也没有和景军五千骑硬拼到底,他们在前期刻意隐藏实力,最后甩开景军骑兵直接突袭燕军大阵。等到战局大势已定,景军五千骑也没有找到逆转的时机,最终只能掩护燕军撤退。

此战之外,战场的整体局势一直是景军进攻齐军防守,景军骑兵只能在城外掠阵或者切割战线,毕竟他们缺乏直接攻城的能力,各路主将也不会暴殄天物让骑兵下马步战。

直到此时此刻,憋了一肚子火的景军骑兵终于找到发泄的对象。

虽然对方那支骑兵的人数更多,虽然陀满乌鲁下达的命令是让他们拖住敌军援兵,从而保证己方步卒可以攻克石泉,但是陀满宁达显然不满足于侧翼袭扰。

要知道去年在赵地境内,他曾经带着麾下五千骑一个正面冲锋便击溃赵军上万骑兵。

这就是景朝铁骑纵横世间二十多年的底气。

二十年前第一次围攻河洛无果撤兵后,景军半道偷袭赵国以宗室子弟为核心的铁甲军,绞杀这支同样战绩斐然的骑兵之后,世间便再无能和他们正面抗衡的对手。

天地之间,杀气盈野。

景军骑兵如一片铁幕冲锋向前。

城墙上,守军将士在韦文孝的鼓舞下再度燃起搏命的斗志,他们不惜一切代价挡住景军锐卒,为那支尚不知道来历的援军骑兵争取时间。

鲜血迸发,不断有人倒下。

但哪怕是死,这些大齐男儿也要和面前凶悍的景廉人同归于尽。

仿佛是知道城墙上的情况一般,定北军八千骑面对来势汹汹的景军骑兵,没有显露丝毫迟疑,不断加快速度。

李承恩领两千骑于左,叶继堂领两千骑于右。

中间是陆沉亲自率领的四千骑。

从上空俯瞰儿去,只见这支骑兵就像一柄横亘于大地之上的巨剑。

陆沉和他身边的数百骑就是剑尖,其他将士组成剑刃。

前细后粗的阵型极具穿透力。

两边骑兵之间的距离快速缩短,逐渐能看到对方的具体情形。

在这种情况下兜射箭雨能够造成的杀伤比较有限,三两轮之后双方便收弓换枪,向着对面疾驰而去。

定北军骑兵以身躯铸就的巨剑已然成型,再无退缩或者迂回的余地。

陀满宁达一马当先,大声催促着部属加速。

等到再近一些,他终于能看见这支突兀出现的齐军骑兵最真实的面孔。

那是一张张年轻的面庞,他们脸上没有太多的情绪,唯有冷酷到极致的冰寒。

就像是一群从冰天雪地中走出来的猛虎,冷峻地盯着眼前的猎物。

这一刻陀满宁达心里忽然涌起不安,但是他不可能再做出临时换阵的决定,那样会导致景军阵脚大乱不战而败。

定北军持续向前,陆沉举起手中长枪。

这是一场没有任何花哨的正面对决,亦是齐景战事中极其罕见的骑兵对冲。

誓死不退,唯有向前!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