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九锡 > 第488章 486【命似朝霜】

九锡 第488章 486【命似朝霜】

作者:上汤豆苗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5-03-28 21:32:34

第488章 486【命似朝霜】

第488章 486【命似朝霜】

“陛下,臣……”

陆沉欲言又止,这在他身上是很少见的情况。

这般迟疑,自然是因为他手中的奏章里,厉天润将江北的局势分析得十分透彻,比之他方才所言更加详细,同时还提出一个非常周全的作战方略。

他很清楚厉天润的病情,薛怀义之前明确告诉过他,厉天润体内的病灶已经无法根治,最多只有一两年的寿命。

陆沉不敢在厉冰雪面前提及此事,同时也希望薛老神医能够找到治病的法子,但是按照厉天润在这封奏章里陈述的策略,江北大局只能压在他一个人的肩头,而且他必须承受住庆聿恭带来的高压,这对他的身体来说毫无疑问是极大的摧残。

理智告诉他,相较于他设想的壮士断臂之策,用定州的广袤疆域换取战略上的优势,厉天润的方略显然更好。

但是从感情上来说,厉天润虽然不像萧望之那般,给了陆沉无微不至甚至超过自家亲生儿子的照顾,却也教会陆沉很多非常有用的道理,对于他在军事上的风格形成起到很大的影响。

更不必说还有厉冰雪的存在。

总而言之,让陆沉赞成这封奏章里的请求,确实是一件极其为难的事情。

李端缓缓从榻上坐起来,看向陆沉说道:“陪朕在宫中走走。”

李端指着旁边的石凳说道:“坐。”

片刻过后,添了厚衣服又披上大氅的李端坐上步辇,陆沉小心翼翼地跟在旁边,一行人离开文和殿,往西北面的御花园行去。

李端靠着软枕,微眯双眼望着如老婆子一般啰嗦的陆沉,唇边泛起一抹浅淡的笑意。

他先前已经读过这封奏章,自然知道奏章里的内容,也明白陆沉为何会陷入纠结。

“这就对了。”

陆沉下意识地劝谏道:“陛下,如今天寒地冻,您身体尚未康复,万一去外面偶染风寒,臣如何担待得起?请陛下看在臣的肩膀如此瘦弱的份上,暂且不要出去,等春暖花开之时再赏玩也不迟。”

“你肩膀瘦弱?”

听到这番话,陆沉只觉无比心酸,低下头说道:“那臣就陪陛下出去转转。”

御花园内有赏月亭,建于一处缓坡之上,乃园内地势最高处,可览四面风景。亭外只有南边有一条碎石子漫成的小路,其余三面皆种着奇花异草。若是春暖花开之际,在此便能看到百花绽放,如入画中。

片刻过后,陆沉缓缓呼出一口浊气,垂首道:“陛下,臣认为厉大都督此策可行。”

李端微微颔首,但是没有直接给出答复,转头说道:“太子去中书做事吧。”

“是,父皇。”

如今已是十一月底,自然看不到那种盛景,反而有些许苍凉萧索之感。

内监们抬着步辇来到颇为宽敞的亭中,极其小心地放下,然后知趣地行礼退下。

陆沉应道:“谢陛下赐座。”

殿内很安静,李端没有催促,太子则是眼观鼻鼻观心地站着。

陆沉不断提醒内监们走慢一些走稳一些。

李宗本恭敬地行礼告退。

李端笑容如常。

李端忍不住笑了起来,继而道:“就知道在朕面前胡言乱语,现在都是堂堂军务大臣还没个正行。外面冷也无妨,朕多穿几件衣裳就好。不瞒你说,朕这段时间被二位宰相和太子他们拘在殿内,已经很久没有见过外面的景色了,难道你也要拘着朕?”

君臣二人看着冬日衰败的御花园,久久无言。

李端双手拢在袖中,呼吸着仿佛格外清新又带着几分冷冽的空气,缓缓打开了话匣子。

“先皇在时,我从小到大都入不了他的眼。莫说被立为太子的二哥,其他几位兄长的地位也远在我之上。我还记得那是元康二年,老大刚刚出生,我兴高采烈地入宫求见,想着让先皇也高兴高兴,结果却吃了一个闭门羹。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我知道自己在河洛城里只是一個无关轻重的闲散皇子。”

李端的语气很平淡,似乎带着几分淡淡的自嘲之意。

陆沉安静地听着,其实他也很好奇这位君王的过往。

“做一个闲散皇子没什么不好,吃喝不愁,荣华富贵,又没有赈济苍生的压力。那时候我曾经想过,或许这辈子就这样了,生前浑浑噩噩,死后不值一提。”

李端忽地一顿,转头问道:“你可知道我当时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陆沉老老实实地答道:“臣不知。”

李端沉声道:“我在想为何先皇明明知道大齐内忧外患民不聊生,却从来不肯稍作改变。河洛城里纸醉金迷,权贵们夜夜笙歌,而街上路旁随处可见衣衫褴褛的穷苦百姓。一边是金山银海堆出来的盛宴,一边是百姓们碗中像白水一般的清粥,我觉得这样不对。但是我什么都做不了,因为我连先皇的面都很难见到,更没有在他面前直言进谏的资格,所以我只能选择逃避。”

“那时候幸好许家颇有财力,我那位岳丈四下活动,终于给我换来一个出京的机会,以巡视现今定州地区灾情的名义离开河洛。我在定州杀了一批贪官污吏,惩治了一批不法商贾,但是这对大齐而言不过是杯水车薪。元康十一年,景军攻破河洛,同时派军到定州追杀我这个漏网之鱼。于是我一路南逃,从定州到淮州,又从淮州渡江南下,先是去了忻州,然后往道州、贺州、湖州跑了一圈,最后终于在永嘉城停下脚步,因为我在这里见到了左相和荆国公。”

李道彦和韩灵符,陆沉心中浮现这两位老者的面庞,不由得生出一阵感慨。

他可以想象在那个兵荒马乱人人自危的环境里,这两人的出现对于天子的意义。

李端继续说道:“南逃路上无比狼狈,最艰难的时候我身边只有两名忠仆。然而这不是我记忆中最深刻的部分,我永远都无法忘记,那些死在景军铁骑屠刀下的大齐百姓,那些曝尸荒野无人在意的累累白骨,那些为了活命、为了换取一块饼就卖儿鬻女的苦命人。”

“这些是我亲眼所见的惨状,还有很多我不曾亲历的悲剧,比如景军在江北大地制造的数十次屠城之举。景廉人确实残忍暴戾,然而造成这一切的根源不是他们,而是掌握着至高无上权柄的李氏皇族。”

“每思及此,我便辗转难眠。”

这一刻他的声音无比低沉黯然。

陆沉看见了一个和往日稍有不同的天子。

有些软弱,有些怅惘。

他认真地说道:“陛下,往事已矣,您这些年宵衣旰食足以对得起大齐亿万子民。”

李端的脸色和缓稍许,缓缓道:“十四年来朕一直告诫自己,要谨记先皇的教训,如今看来,朕做得还算凑合?”

陆沉不太理解他从“我”到“朕”变化自称的深层原因,不过仍然正色道:“臣不敢妄议君上,但是臣敢说陛下绝对是位好皇帝。”

“能够得到你这个评价,朕还是很开心的。”

李端微微一笑,随即岔开话题道:“你之前提过壮士断臂,厉天润也在奏章中请求以他为诱饵,两种法子各有优点,不过朕觉得或许有一个更好的办法。”

陆沉一怔。

李端看着视线中萧索的枯木,缓缓道:“朕不懂兵法军事,这些年从来不会对将帅们的谋略指手画脚,只要大部分人都认同,朕便会允准推行。朕知道将在外的道理,所以一直会给厉、萧等人很大的自主权,并且尽量让他们免去后顾之忧。只不过这一次朕还是会否决厉天润的奏请,不光是因为朕希望他能多活两年,还有一点是朕觉得庆聿恭不会轻易上当。”

陆沉不由得陷入沉思之中。

厉天润的策略基于两个重要的理由,其一是靖州军主动出击,对于庆聿恭来说是一个不可多得正面较量的机会。其二则是庆聿恭有心结,当年的蒙山之战是景军首次遭遇损失万余主力的惨败,当时景军的主帅正是庆聿恭的父亲庆聿定。

只要厉天润露出破绽,庆聿恭应该不会放弃正面击败他的机会。

片刻过后,陆沉冷静地说道:“陛下之意,厉大都督率军出战可能也在庆聿恭的预料之内?”

“朕不能确定。”

李端微微摇头,随即徐徐道:“不过相较于厉天润抛出的诱饵,朕觉得景国皇帝和庆聿恭肯定更在意另外一件事。”

陆沉心中一动,面色有些沉重。

李端微笑道:“你说,在北边那两位人杰看来,大齐皇帝驾崩的影响是不是更大?说不定大齐边军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会立刻军心涣散,在战场上不堪一击。”

陆沉颤声道:“陛下……”

“莫慌。”

李端神情温和,此刻看着他的目光格外亲切,继续说道:“朕当然不会玩诈死之类的把戏,朕乃大齐天子,岂能拿天家的信誉当做儿戏?只是…陆沉,朕真的活不了多久了,与其躺在床上挣扎求生,不如趁这个机会给北边的敌人设一个局。”

“让骄横霸道不可一世的景军给朕殉葬,岂不是人生一大快事?”

他轻声笑了起来。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