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九锡 > 第420章 418【洪波涌起】

九锡 第420章 418【洪波涌起】

作者:上汤豆苗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5-03-28 21:32:34

第420章 418【洪波涌起】

第420章 418【洪波涌起】

郭从义明白王晏为何想杀侯玉。

但是他又不明白王晏为何一定要这样做。

侯玉若死于非命,一般人很容易联想到这是天子的安排,毕竟当初在朝会上因为左相和众多朝臣的恳求,天子才不情不愿地饶侯玉一命,难保不会秋后算账。

如此一来,或许可以证明天子的仁德之名只是伪装,心狠手辣才是他的本质。

已经被逼到悬崖边上的江南世族必然人人自危,紧紧抱团是唯一的选择。

这股松散却庞大的势力一旦紧密结合在一起,谁也无法断定会爆发出怎样恐怖的力量。

王晏此举分明就是火上浇油。

郭从义神情凝重且肃然,低声问道:“你究竟想做什么?”

王晏不答,抬手摩挲着白瓷茶盏,眸中泛起冷厉的光。

良久过后,他满心艰涩地说道:“依我对陛下的了解,他不可能没有防备,这个时候让陆沉前往成州更像是一个诱饵。”

他只能端起茶盏,原本清新芬芳的茶水此刻却带着浓浓的苦涩。

郭从义眉头紧皱,语调愈发低沉:“子冉老弟,有些事一旦迈步便没有回头路。”

郭从义目光沉郁,脸色阴晴不定。

“你告诉我,谁能接受这样的结果?!”

他心中百折千回,迟疑道:“倘若我们能够成事,后续又将如何处置?边军已然势成,届时很有可能造成大齐的分裂。”

王晏简明扼要地说道:“直到今天为止,我还没有收到江北的飞鸽传书,这说明靖州军和淮州军一切如常。”

“你以为我们还有退路?”

王晏缓缓吐出一口浊气,冷笑道:“萧望之也好,厉天润也罢,包括那个陆沉在内,他们都觉得是江南世族拖了北伐的后腿,仿佛一日不将我们杀光,大齐便只能偏安一隅。可是我很想问一句,从十四年前陛下登基到现在,我等究竟做过几件破坏大局的事情?”

“不是我们心怀不轨,是宫里那位陛下逼着我们走上那条路!”

“他说薛南亭人才难得,不顾左相和众位尚书的反对,强行将其一步步推入中书,左相最后为了大局只能答应。眼下薛南亭带着那群御史,想方设法要抓住我等的把柄,其目的不言自明。”

“他说不想变成深宫里的聋子瞎子,所以要保持织经司的建制,甚至从朝堂上软言相求,弄得满朝公卿无可奈何,最后只好捏着鼻子承认那等特权衙门的存在。现在织经司化作锋利的爪牙,随时都可置我等于死地!”

“这么多年一桩桩一件件的事情,哪一次不是我们在退让?哪一次不是我们在委曲求全?最后换来的是什么?”

王晏声音不大,但是这一连串的宣泄就像利箭射入郭从义的心脏,让他几近无法呼吸。

“边军要钱要粮要人要官职爵位,我等有几次站出来阻止过?”

最后一句话,王晏说得斩钉截铁,同时将他的目的表露无疑。

“他说萧望之和厉天润是国之干城,一次次给他们加官进爵,继而不断扩充边军的实力。我们都明白边军的重要性,纵然再不情愿也没有在边军的供给上做手脚。可是用江南税赋养起来的边军,已经成为宫里那位陛下对我等赶尽杀绝的底气!”

“陛下违背当年的承诺想收回权柄,我等何时强烈地反抗过?”

王晏脸上浮现一抹凌厉的怒色,恨声道:“当年陛下仅携家眷南下,一无兵马二无地盘,是谁拥护他登基为帝?那时他说的清清楚楚,愿与江南望族共天下,如今才过去短短十四年,他便要亲手毁掉当年的承诺,此乃明君所为?”

郭从义对此并无怀疑,倘若边军真有大规模的调动,不可能做到瞒过所有人,他和王晏定然能提前知晓。

时间静悄悄地流逝着。

便在这时,一道身影没有受到任何阻拦,缓步走进内书房,淡然道:“枢密何必忧心?陛下已经为我们做好了铺垫。”

郭从义抬头望去,只见吏部尚书宁元福面带笑意走到对面坐下。

他望着对面的两位实权高官,心中已然明悟,很显然这两人早已达成默契的共识,便问道:“宁尚书此言何意?”

宁元福不慌不忙地说道:“枢密想得太复杂了,其实我和上将军从未想过阴谋作乱。后世史家会说,本朝建武十四年秋,大皇子李宗朝因为无缘储君之位怀恨在心,勾结禁军将领谋害天子。郭枢密和上将军等人惊闻噩耗,随即起兵诛灭叛逆,然则陛下不幸于宫中驾崩,大皇子落败自尽,最终满朝文武拥护皇后所出之三皇子登基为帝。”

郭从义微微一怔。

望着宁元福泰然自若的神情,不由得暗暗感叹还是这些读书人脸皮更厚,自己实在是望尘莫及。

他始终无法像宁元福这般轻松,缓缓道:“可是陆沉……”

王晏打断他的话说道:“枢密大人,陛下若是想用陆沉的离去作为诱饵,那么陆沉就必须老老实实地去成州,否则谁会掉入这个陷阱?退一万步说,陆沉真有通天彻地之能,可以瞒过我们所有的眼线,他手里也只有两千骑兵,难道数万京军将士还挡不住区区两千骑兵?”

郭从义勉强一笑,他身为枢密使,对于边疆战事的细节研究得很深,当然明白陆沉手里的锐士营是能正面战胜景军铁骑的精锐虎贲,两千人看似不多,谁知道在陆沉的手中可以发挥多大的作用?

宁元福诚恳地说道:“枢密大人,陛下并非算无遗策,他也会做出错误的判断,说不定我们这半年的退让给了陛下一個错觉,让他以为我们早已失去反抗的勇气,只会跪地求饶任人宰割。哪怕这只是陛下的陷阱,他为了引诱我们犯错也必须要露出破绽,否则谁会上当呢?”

王晏顺势接过话头,凛然道:“陷阱不代表没有机会,但如果我们什么都不做,最后的结果必然是引颈待戮。想想侯玉的下场,你就应该明白陛下的决心。不砍下我们的脑袋,他如何能够将朝野内外的权柄攥在掌心里?”

郭从义正色道:“二位莫急,我们同气连枝,自然应该共同进退。只是兹事体大,我觉得有必要考虑到老相爷的态度。”

“老相爷?”

宁元福轻声一叹,失落地说道:“莫非枢密大人还没有看明白,老相爷已经决定站在陛下那一边,否则他怎么可能主动供出三皇子和李云义这对幕后主使?更不必说过往这几年里,老相爷一次又一次对陛下让步,只为保住他们锦麟李氏的权力和地位,压根不在意我等世家的利益。好几次若非老相爷主动退让,陛下又怎会拥有眼下的优势?”

郭从义皱眉道:“你想将李家排除在外?”

“左相这几年的所作所为已经不值得我们信任。”

王晏的态度更加直接,冷冷道:“如果你让他知晓此事,我敢保证他马上就会入宫禀报。”

“倒也不至于此。”宁元福身为吏部尚书,对于李道彦肯定有着发自肺腑的尊重和畏惧,随即解释道:“我们无法断定老相爷的心思,最好便是不要让他牵扯进来。其实李适之原先想过一些对抗陛下的手段,虽然不算很激进但未必没有效果,只可惜老相爷察觉到端倪,轻描淡写便解除了李适之的权力,让他待在府中静养,实则完全切断他和我们的联系。基于这样的状况,我认为可以直接绕过李家。”

郭从义依旧迟疑不定。

要知道他们现在商议的不是请客吃饭,而是实质上的造反之举,这可是满门抄斩株连九族的大罪。

王晏见状便说道:“郭兄,行或不行,你总得给我们一个明确的答复。”

郭从义长叹一声,自嘲道:“二位对我毫无隐瞒,难道我还有拒绝的余地?”

王晏和宁元福对视一眼,不约而同轻笑出声。

郭从义也无奈地笑了起来。

虽然三人都在笑,但是郭从义心里很清楚,今天他如果稍微表现出一丝站在天子那边的倾向,恐怕不等天子的手段施展出来,他就已经成为江南望族的叛徒。

毕竟他可没有李道彦那样天下皆知的名望,前段时间又在枢密院大门前被陆沉狠狠抽了几十记耳光。

笑声止歇之后,郭从义望着王晏问道:“你打算如何做?”

王晏胸有成竹地说道:“边军的钱粮命脉握在中枢手里,只要我们的动作足够迅速,在他们反应过来之前掌握大局,那时便是木已成舟。正如宁尚书所言,这是天家父子之间的恩怨,我等不过是勤王救驾,最后即位的又是天家皇子,边军根本没有擅动的大义名分。”

郭从义微微颔首道:“这句话说的没错,如果要动便得以雷霆之势狮子搏兔。”

王晏继续说道:“陛下在城内的仰仗是刘守光,可是他太高估了刘守光的能力,这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刘守光怎么可能完全收服北衙三军?我有足够的把握困住此人。”

郭从义提醒道:“城外还有三座京营。”

王晏微笑道:“枢密大人难道不准备出手?”

面对二人炯炯有神的目光,郭从义沉默片刻之后说道:“我会处理妥当。”

王晏赞道:“深藏不露,不愧是枢密大人。其实仔细算来,我们真正需要解决的只是守卫皇宫的八千禁军。”

郭从义点了点头,心中悄然涌现一抹冷冽的杀气。

二人有条不紊地商议着,宁元福好整以暇地坐在旁边倾听,唇边带着几分从容的笑意,脑海中忽地闪过天子的面容。

不知那一天到来的时候,陛下会不会为他的绝情而后悔呢?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