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九锡 > 第30章 030【风鸣两岸叶】

九锡 第30章 030【风鸣两岸叶】

作者:上汤豆苗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5-03-28 21:32:34

第30章 030【风鸣两岸叶】

第30章 030【风鸣两岸叶】

北燕,东阳路首府。

大将军府正堂内,气氛肃然压抑。

傍晚的天气颇为凉爽舒适,站在堂下的宁理上身微微前倾,脸上的汗珠不断往下滴。

堂上有三人,一字并排坐着。

左边那位年过四旬,身材宽大魁梧,完全挡住身下那张交椅,从宁理所处的位置看过去,只能隐约瞧见两条椅子腿。

此人名叫张君嗣,官居东阳路大将军,乃是北燕钳制南齐淮州的两路大军之一的主帅。

至此,他已经难掩哽咽之声:“谢大人夸赞!”

这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

秦淳喜上眉梢,张君嗣亦无争雄之心,这套方略看似完美,实则对每一个环节的要求都极高,稍有不慎就会满盘皆输。

这种近乎完美的地形将广陵府和宝应府挡住,只剩下位于双峰山北麓的盘龙关这条宽敞通道,故此造就盘龙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赫赫威名。

无论是淮州北面的东阳路,还是淮州西面的沫阳路,皆是北燕自身拥有一部分兵马、又有景朝精锐混入其中的格局。

广陵的战略价值极高,此间富庶不必多言,更关键的是广陵连接淮州和衡江南岸,下游几大优良渡口都在广陵境内,拿下这里意味着可以断绝整个淮州的粮食供给。

虽然李玄安南投之前是兵马都总管,看似地位在秦淳之上,实际上他根本管不到也不敢管这位副总管。

他稍稍停顿,简略地道:“其三,广陵境内必须有内应配合,这一点还请两位放心。察事厅先前以广陵陆家为饵,既为配合谋夺盘龙关之策,也是留下一处伏笔。如今察事厅在广陵的暗桩被拔出,南齐织经司的重心自然会北移边境,故此本官已密令欧知秋,过段时间将绝大部分人手悄悄向广陵转移。”

张君嗣沉声道:“王大人未免太小瞧张某人了。本将并非畏惧担责,只是怕这件事会极大助长南齐的威风。”

右边那位年约三旬,相貌俊朗,神情冷漠又带着几分倨傲之气。

“本官就是要让南面欢呼雀跃。”

至于北燕的核心所在河洛城,也就是曾经大齐的国都,更是驻扎着景朝两万铁骑和四万步卒。

宁理感激涕零,跪地行礼道:“下官万死莫辞!”

秦淳其实是个假名字,他真名仆散端,当年曾是庆聿恭的马夫,后因勇猛果敢进入直属于庆聿恭的夏山军。

王师道见状便直截了当地说道:“其实一直以来,我们都忽视了一点。南齐淮州与我朝接壤之地,并非只有宝应府和来安府。”

宁理将自己所知道的情况一五一十道来,不敢有任何遗漏与隐瞒,然后便忐忑不安地等待着对方的裁决。

这时秦淳双眼一亮,开口说道:“倒也不是没有办法奇袭广陵。”

王师道略有些意外地看着秦淳,轻声道:“秦将军之意,或是轻车简从强行翻越双峰山,避开那几处古道南齐守军的视线,从后包抄破敌,顺势直取广陵。”

王师道不急不缓地说道:“若想达成这个战略目标,还有几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要做。其一,东阳路大军要沿着盘龙关至来安防线一带施加足够的压力,让萧望之的注意力集中在北边。”

王师道点头道:“大将军言之有理。淮州北面二府,宝应府有盘龙关这根硬钉子支撑,向北突出的来安府有萧望之倾力打造的来安防线,都称得上固若金汤。七年以前,我军在这两处来回撕扯十余仗,仍旧没有彻底打开一个口子。”

王师道平静地说道:“他在南边潜藏十一年而忠心不改,本官为何要杀之?”

按理来说,他虽然统领察事厅数千密探,却无提督军务之权,没有资格决定如此重大的战略。

“若老夫没有记错,你是在陛下登基的前一年便奉命潜入淮州?”

待其退下之后,秦淳似笑非笑地说道:“末将以为王侍正会杀了他。”

王师道的语气愈发和缓:“此番事发突然,你已经尽力而为,怪不到伱头上。回河洛城休整一段时间,老夫另有重任交予你办。”

被这老头一句话顶回来,秦淳面色如常,不以为意地笑着。

这下张君嗣的呼吸亦有些急促。

一旦广陵失陷,南齐只能通过海运向淮州境内运送粮食。

两名大将听得愈发振奋。

王师道淡淡说了一句,随即起身走到南侧的小型沙盘旁边,对二人说道:“想必二位将军已经接到朝廷的密令,收复淮州之战势在必行。”

张君嗣渐渐听出此人的言外之意,目光开始朝淮州南线移动。

秦淳心领神会,当仁不让地道:“末将愿亲率部下破敌夺城!”

他的语气很平静,宁理却险些掉下泪来。

三八.六.一六六.二一一

这便是景朝控制燕朝的方式之一,景朝锐卒特意改换身份一方面是为了安抚北地人心,另一方面则是要让北燕朝廷来供养这些精锐的军队。

张君嗣微微皱眉道:“你要强攻那几处古道?”

如今李玄安父子死在投奔南齐的路上,连首级都被人割走,参与制定这个方略的人再如何愤怒也只能收拾残局。

二人起身走到近前,张君嗣凝望着沙盘上的某处,神色郑重地道:“本将当然支持朝廷的决定,只不过淮州是南齐在江北最大的地盘,萧望之又是极擅守御的沙场老将,这块硬骨头很不好啃。”

双峰山系当然不可能将东西间隔完全封死,群山之中确有几条羊肠小道,可以从北燕沫阳路境内穿过群山抵达广陵府,然而进攻这些古道的难度堪比登天,还不如去硬啃盘龙关和来安防线。

其人名为王师道,今年四十八岁,官居北燕察事厅侍正,统御数千名精锐密探,与南齐织经司提举秦正齐名于世。

他不敢顺杆往上爬,老老实实地回道:“禀大人,是的。”

宁理此刻这般紧张,其实和两位军方大将关系不大,主要是因为坐在中间的那人,他甚至不敢抬头迎向对方的目光。

拿不下靖州,意味着北燕战船无法顺流而下,自然就做不到进逼广陵。

这些军队和统管的武将名义上都是燕人,也会接受北燕朝廷的管辖,但他们在军中自成体系,在景朝南院都元帅庆聿恭的指挥下配合燕军行动。

这样一颗钉子刺入淮州都督府的腰部,无疑会让萧望之进退失据。

然而连身为庆聿恭心腹的秦淳此刻都没有提出质疑,因为他知道庆聿恭对此人颇为信任,早在几个月前就同意了王师道提出的取淮之策,并让他居中协调东阳路和沫阳路两处大军。

他叫秦淳,现为东阳路兵马副总管。

莫说名声很差的李玄安,便是军功在身的张君嗣对这个年轻后辈也只能以礼相待。

张君嗣应道:“此事由本将负责。”

王师道若有所思地看了他一眼,随即坦然道:“如实上奏朝廷便是。大将军不必烦心,此事既是本官决断,自然由本官承担陛下的怒火。”

他抬手在沙盘上画出一个半圆,以临近东海的来安府为起点,向西一直到控扼宝应府西北门户的盘龙关,接下来转而向南。

原因很简单,秦淳是景朝人,他麾下的五千骑兵和一万五千步卒皆是景朝精锐。

王师道拱手一礼,随即转身走到沙盘另一边,抬手按在广陵的标识上,垂下眼帘道:“秦将军暂可安心操练,等一切准备就绪,便是你再立功勋之日。”

出乎宁理的意料,王师道并未厉声斥责,反而追忆起往昔。

另一边的张君嗣轻咳两声,岔开话题道:“王大人,李玄安的家眷如何发落?”

并非他们这些大将看不到此处,问题在于广陵府南面便是衡江,西面有延绵不断的双峰山系遮蔽。

正因为他与庆聿恭不一般的关系,他才敢在王师道面前这般随意。

王师道缓缓道:“十一年了,你从一介平民攀上盘龙关掌团都尉,这很不容易。”

从衡江水路进攻广陵同样行不通,上游的战略要冲平阳府在南齐手中,此处便是南齐两大精锐边军之一的靖州都督府,大都督厉天润是和萧望之齐名的帅才。

从二十二岁潜入淮州境内,到如今年满三十三岁,整整十一年提心吊胆暗无天日的岁月,他无数次从梦中惊醒,唯恐自己的身份泄露,个中艰辛酸楚难以尽述。

对于他们而言,最简单的办法当然是趁势坐实李玄安叛逃的罪名,这样既可以将此事圆过去,又不会引起天子与朝堂诸公的问责。

可若是这样做,李玄安的家眷绝对活不下来。

“广陵……”张君嗣欲言又止。

这种模式肯定无法长久,北燕朝廷也不会一直甘为傀儡,但在距离元嘉之变仅过去十三年、北燕立国才十年的当下,景朝对这里的控制力仍然非常强悍。

这其实就是北燕军方内部境况的一个缩影。

秦淳在一旁静静地看着。

凭借不断斩获的战功,他完成从奴仆到将军的华丽转变,如今更是北燕东阳路仅次于张君嗣的大将。

王师道抬眼看向秦淳,正色道:“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条,我军需要一支百战精锐翻越双峰山,以雷霆之势夺占广陵,同时还要能抗住萧望之的凶猛反扑,等待援军抵达稳固形势。”

他看着难掩兴奋的秦淳,心中总觉得过于行险,最终还是闭口不言。

七百二十度翻滚接起身求追读~!求收藏~!求票票~!另有一张淮州地形简图发在书评区,技术有限很粗糙,主要是方便大家对照,还是以书中描述为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