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九锡 > 第127章 126【一日两郡公】

九锡 第127章 126【一日两郡公】

作者:上汤豆苗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5-03-28 21:32:34

第127章 126【一日两郡公】

第127章 126【一日两郡公】

齐建武十二年,十月二十八。

历书曰,鹖鴠不鸣。

寅时三刻,拂晓之前,宫前广场上已然人头攒动重臣齐聚,除了极个别不在京城的高官之外,七品以上京官皆已在此等候。

文臣武将各有群属,虽然谈不上绝对的泾渭分明,但也大抵能看出一个又一个相对固定的圈子。

广场周遭有宫人举着火把,借着摇曳不定的火光,人们的目光大多集中在东侧那个角落,那里站着十二位边军武将,也是今天这场大朝会绝对的主角。

三位都指挥使陈澜钰、贺瑰与霍真站在最前,后面按照军职依次排列,每个人都身体挺直姿容肃立,将凛冽锐利的气势显露无疑。

话音未落,前方宫门徐徐打开。

丹陛大乐奏响,礼部官员呼号,百官对天子行四拜礼。

七名都尉之后,便是一对目前来说军职最低的年轻男女。

哪怕是在这种略显昏暗的光线下,陆沉和厉冰雪依然好似一对璧人,格外吸引众人的视线。

靖州大都督厉天润因功加封为怀安郡公,勋封柱国,赐食邑五千户。

群情汹涌,好一派纷繁喧杂场景。

柱国则是勋官体系中第二等,仅次于上柱国。

群臣对这套程序了如指掌,并未出现任何差错,陆沉因为昨日便得到宫中太监的面授机宜,因此也能像模像样地跟着做完。

丁会的语调逐渐抬高,洪亮的声音在殿内回响。

群臣山呼万岁,无论他们内心作何想法,此刻脸上的神情都大致相同,无不洋溢着激动与慷慨之色。尤其是一些年过五旬的老臣,在听完这个简略却详细的战报后,更是老眼之中泪花闪动,情不自禁地朝着龙椅上的天子叩拜。

“百万北地子民重回大齐治下,伪燕的阴谋被直接挫败,此乃十二载以来普天同庆的大胜,臣为大齐贺!为陛下贺!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淮州大都督萧望之因功加封为崇安郡公,勋封柱国,赐食邑五千户。

这是题中应有之义,群臣早有预料。

在礼部官员的导引下,百官按文东武西,分别从左右掖门进入皇宫,上品级桥、过奉天门,来到端诚殿前方的广场,按照品阶列定位置进入端诚殿。

“众卿平身。”李端望着这一幕颇为动容,或许这一刻他想起十三年前旧都失陷,自己在茫然与恐惧中担起延续国祚的重任,那时候他整晚都睡不好,唯恐睁开眼便听到景朝大军已经兵临城下的消息。

厉冰雪悠然道:“那就好,今天的朝会肯定会持续很长的时间。”

百官当中有人认为封赏稍微有些过,毕竟萧、厉二人先前都是伯爵,如今直接跨过侯爵加封为郡公,未免不太合适。但是因为李端先前的铺垫,将江北大捷的意义提升到极其重要的地步,这个时候他们很难再行反对之举。

陆沉轻声自嘲着。

群臣纷纷颔首称颂。

陆沉和厉冰雪站在武官这一列的中后部,距离御阶之上的龙椅大概有七八丈之远。

陆沉当然会站在自家老爹这边,更何况陆通为被冤死的杨光远大帅复仇无可指摘,只是他终究还没有修炼到那种老狐狸的程度,心中难免会有一些纠葛。

李端又道:“朕今天想同众位卿家说说心里话,藏了十三年的心里话。元嘉之变,如今提起的人越来越少,朝堂之上几近绝迹,朕知道众位卿家是不想让朕难堪,但是朕如何能忘?旧都失陷、皇宫被焚、宗庙被毁,先皇、母后与诸位皇兄薨逝,大齐遭受立国百四十年从未有过的耻辱。”

待第三遍鼓声止歇,又听得恢弘中和的韶乐响起,天子在前导后扈下御临端诚殿。

旋即鼓声棰响。

李端道:“就由爱卿来说一说北边的战报。”

龙椅之上,李端环视下面的大臣,在经过某个角落时稍稍停顿,然后继续往旁边移动,平静地说道:“众位卿家,今日之大朝会来得稍微迟了些,朕本想在月中时举行,考虑到北边还没有送来详细确切的战报,便往后推了半个月。”

“陛下,阴霾渐去,光明复现,我朝定然能收复江北故土!”

群臣心知肚明,北边的战报究竟意味着什么。

彼时彼刻,他怎能想到这十二年来自己不仅守住衡江以南半壁江山,还能转守为攻取得如此辉煌的胜利。

他的语调一如往常,既无明显的热切之意,也没有任何夸大之辞。

随着纠仪御史一声唱和,百官鱼贯而入。

三八.六.一六六.二一一

李端稍稍平静一些,缓缓道:“朕庆幸还有众卿支撑,还有数十万不惧生死为大齐搏命的儿郎们,让朕可以缓过劲来。他们为国效命,朕又岂能视而不见?故此,今日朕召开大朝会,便是要为这些参与北疆战事的将士们论功行赏!”

在听到这句话后,陆沉的心情稍稍有些怪异。

群臣渐渐平息下来,李端动情地说道:“若非有朝中众卿忠心耿耿,边军将士舍命为国,焉能有此大胜?朕这些年每每想到旧都沦陷,天家宗庙被毁于一旦,便常有万般愧疚之心,若干年后将要如何面对列祖列宗。朕……朕实在是不孝子孙啊。”

殿中气氛沉凝,百官尽皆肃然。

故此,在短暂的沉默之后,殿内响起一片“陛下圣明”的称颂声。

天子声音发颤,登时引来下方更大的声浪。

但是这其中有件事和陆家有关,当年河洛城那把烧死先帝和太子的大火,是陆通苦心孤诣筹谋四年准备的复仇手段。

厉冰雪莞尔道:“这就是我讨厌京城的原因。对了,你出门之前有没有多吃点东西?”

“此战持续三个半月,我朝将士奋勇果敢万众一心,先后取得广陵大捷、青峡大捷和江北大捷。歼灭、俘虏伪燕和景朝士卒八万二千余人,收复盈泽、永春、阳翟、江华、将乐、尤溪和旬阳七城,靖州和淮州就此连成一片,不再被伪燕军队隔开。”

兵部尚书丁会立刻出班道:“臣在。”

他能理解皇帝如此激动的原因,毕竟对于一位有着宏大抱负的帝王而言,南齐的境况实在尴尬,外有强敌内有掣肘,无论想做什么事都要考虑到方方面面的影响。要不是有萧望之和厉天润这两位名将的支撑,李端或许什么都不成。

对于边军将帅而言,这样的封赏已经称得上顶格,毕竟齐国对于爵位的封赏历来十分谨慎,李端登基十二年也只有刚刚继位时封赏过两位开国公。

丁会面上微带喜色,仿佛他是真心为边军将士取得的胜果骄傲自豪,不疾不徐地说道:“北疆战事起于四月二十五日,伪燕东阳路军队悍然进犯我朝淮州北境。终于八月十二日,伪燕沫阳路江华城守将孟智祥举城归顺。”

“还请陛下宽心,万万以保重龙体为念!”

这便决定了他不可能像厉天润那样对天子毫无防备,或许这也是他坚定地想要回到边境的原因之一。

他知道这还只是普通的大朝会,而非正旦或者大庆之类的大朝,相对而言礼仪较为简洁,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凸显天家的威严。

陆沉应道:“吃了很多,现在还有些撑。”

李端目视旁边的太监,后者随即便向前一步,摊开圣旨念出两道封赏。

厉天润如今是郡公之爵,又是手握十万大军的边军大都督,在朝中的地位再进一步,哪怕面对执掌大权的枢密使和上将军也能平起平坐。

齐国皇宫经过几次扩建,如今前朝以端诚殿、垂拱殿、崇政殿和文德殿组成,其中文德殿是天子日常办公和私下召见重臣的场所,崇政殿为天子讲学之所,垂拱殿则是常朝之地,端诚殿便是大朝会举行的地方。

李端看向文臣班列当中一人,温和地说道:“丁尚书。”

至此,礼仪方成。

李端喟叹一声,抬手擦了擦眼角,又颇为欣慰地说道:“如今江北大捷收复七城,百万百姓重归大齐治下,朕这些天总算能睡个安稳觉。今年岁末大祭,朕要将此战的战俘和胜果献于太庙,告慰天家历代君王之灵。”

大殿之内,听到天子这番情真意切又振聋发聩的言辞,百官尽皆肃穆以对,没有一个人敢在这个时候跳出来唱反调。

陆沉微微垂首,一言不发,静静地旁观着这等景象。

“臣遵旨。”

武官班列之中,陆沉忽然不着痕迹地扭头看了一眼厉冰雪,微笑着轻声道:“恭喜。”

他双眼微微发红,望着群臣说道:“这是朕的耻辱,是诸位爱卿的耻辱,更是大齐朝廷的耻辱!朕,一日不敢或忘!”

“陛下,是臣等无能,不能为君上分忧,臣罪该万死!”

“我怎么觉得,那些大人们好像是在看猴儿。”

身为他最疼爱的长女,厉冰雪如今可谓真正的天之娇女,李三郎之流在她面前压根不值一提。

然而厉冰雪面上却无太多的喜色,她转头迎着陆沉的注视,眸中隐约泛起几分担忧。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