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九锡 > 第1026章 1024【顶峰之上】

九锡 第1026章 1024【顶峰之上】

作者:上汤豆苗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5-03-28 21:32:34

第1026章 1024【顶峰之上】

从卓园到皇宫,大概有一刻多钟的路程。

离开卓园后,宁太后一直安静地待在凤辇内,没有再和陆沉多说什么。

陆沉更不会横生事端,今天在卓园发生的一切,已被他封存在记忆之中。

圣驾将要进入皇宫时,陆沉从匆匆赶来的南屹手中接过一份卷宗,然后上前交给若岚,又对凤辇中的女子说道:“陛下,臣告退。”

“今天有劳秦王费心了。”

凤辇中传来宁太后温和的嗓音,又道:“哀家难得有这份闲情逸趣,这都是你的功劳,且回府歇息罢。”

“臣之本分也。”

陆沉拱手一礼,随即迈着沉稳的步伐退到一旁。

当圣驾通过承天门返回皇宫,完全消失在重重深宫之中,陆沉这才收回视线。

秦子龙和南屹凑上前来,前者低声问道:“王爷,现在是要回府吗?”

“不。”

陆沉微微摇头道:“去台山楼。”

两名心腹很快就反应过来。

台山楼乃是京中根脚极硬的酒楼之一,就在皇城和承平坊的交界处,只是很多人并不清楚,台山楼其实就是陆家商号的产业,真正的幕后东家便是秦王府。

楼高三层,视野开阔,几乎可以将皇城对外的大部分动向尽收眼底。

陆沉来到顶层,选了一个临窗眺望的位置,命人奉上一壶香茗,然后安静地等待着。

今日京城表面上风平浪静,实际上只有极少数人知道,除了承平坊和卓园这两处守卫森严,城内的定北军、广陵军和飞云军,城外的飞羽军、来安军和盘龙军皆已蓄势待发,连厉冰雪都亲自赶赴城外军营坐镇,以应对一切有可能发生的意外。

秦王府秘卫更是枕戈待旦,不敢有丝毫松懈。

陆沉自问不是优柔寡断之人,但是宁太后能够做到这个地步,他当然愿意暂时以局外人的身份坐在这里,看一看局势究竟会如何发展。

约莫未时二刻,第一批内监离开皇宫,为首之人乃是如今内侍省的首领太监吕威。

他们径直前往布政坊,通传之后直入左相府邸。

薛南亭带着薛若谷以及家眷们在中堂接旨。

经过这半天的等待和思索,薛南亭已经大致想清楚宁太后究竟要做什么。

他此刻心情之复杂很难用言语来形容。

其实宁太后做出这样的决定并非无迹可寻,否则这几年她不会从来没有尝试以最直接最决然的手段去消灭陆沉,争取千分之一甚至是万分之一的可能重夺权柄。

对于薛南亭来说,固然他早就将生死置之度外,然而一旦天家做出明确的选择,他总不能因为追求忠耿之名而破坏当前大局,陷天家母子于极其危险的境地。

这位宰相心中默默叹了一声,眼角余光却发现自己的长子似乎还在暗自挣扎,不由得摇了摇头。

吕威看着宰相父子截然不同的神情,摊开圣旨朗声诵道:“奉上谕,国子监司业薛若谷擅理庶务,着即调任灵州东庆知府。即日上任,不得延误,钦哉。”

堂内一片死寂。

这两个官职都是从四品,然而从京官平调地方,本身便有贬谪的意味。

薛若谷不敢置信地抬起头,他倒不是在意官职大小,而是后面那句话。

即日上任,不得延误。

距离岁末大朝会只剩下半个月,宁太后这个时候将他贬谪出京,而且还是被陆沉完全掌握的灵州地界,其用意已然不言自明。

他强忍着震惊垂首说道:“敢问吕少监,此诏是否——”

“放肆!”

薛南亭岂会任由他将后面的话说下去,皱眉道:“还不接旨?”

薛若谷满心苦涩难言,最终只得上前接过圣旨谢恩。

吕威看了一眼惊慌不安的薛家其他人,然后对薛南亭说道:“薛相,陛下希望薛司业即刻离京赴任,盖因新政推行刻不容缓,黎民苍生嗷嗷待哺,正需要薛司业这样的能臣为百姓造福。”

“合该如此。”

薛南亭早已注意到中堂外面那十几名剽悍精锐的禁卫,当即便让薛若谷交出官印,然后命家中仆人为其收拾几件行装。

不到半个时辰,心乱如麻、神情木然的薛若谷便登上一辆吕威带来的马车,在十余名薛家长随、十余名宫中禁卫的簇拥中,于这寒冷的冬日离开京城中枢,前往遥远又苦寒的北境灵州。

送别长子和吕威等人之后,薛南亭没有理会惶然的家眷们,拖着沉重的步伐回到内书房。

这一刻他仿佛苍老了很多,但是肩头又似乎放松了些许。

同一时刻,禁军帅堂。

禁军左卫副指挥使王竑面色发白,因为他领到一封罢官去职的圣旨。

这封圣旨上没有写明任何缘由,只是简明扼要地罢免他的军职,着他回家养老。

要知道他今年才三十三岁,养什么老?

王竑没有过多辩解,他知道宁太后为何要这样做,也明白其实这一年里他们的所有谋划都在那位秦王的掌握之中。

对方一直引而不发,或许只是等待他们主动出手,再名正言顺地一网打尽,然而宁太后已经不想再看到流血事件的发生,所以横插一手打断他们所有的筹谋。

王竑长叹一声,俯身领旨谢恩。

内侍省都知崔玮又拿出第二份圣旨,看向一直沉默的沈玉来说道:“侯爷,陛下已经和秦王商议妥当,往后你便在军机处当差,禁军暂由临江侯接手执掌。”

沈玉来定定地看着他,最终什么都没说,只是拱手一礼。

一直以来,他都觉得自己过于沉寂,从未想过主动帮天家做些事情,可是真当他下定决心要做事的时候,这世间早已沧海桑田,而宁太后明显站得比他更高一些,看得更远一些。

很多人似乎没有注意到,从大半年前开始,秦王陆沉便不再进入皇宫,他最多就是在总理新政衙门处理政事。

当临江侯陈澜钰走进禁军帅堂,沈玉来和他对视一眼,忽地自嘲笑道:“看来还是你更让陛下放心一些。”

陈澜钰默然,良久才说道:“我等为臣,岂能将圣人放在一旁自作主张?”

沈玉来点了点头,随即开始交割虎符将印。

一批又一批内监带着圣旨出宫,前往京中各地。

短短半天时间之内,陈澜钰接替沈玉来执掌禁军,军中部分少壮派将领被撤职或者调往边军。

国子监司业薛若谷、大理寺丞孙奇、通政司右参议陈经、吏部文选司郎中左浩、翰林院修撰钱让等二十余名年轻官员要么被免职,要么直接被调出京城,后者接到的旨意都是即刻离京,在宫中禁卫的保护或者说监视之下,前往江北那些环境最艰苦、最需要新政大力推行的地方任职。

皇宫,勤政殿。

年仅九岁的天子李道明怔怔地坐着,稚嫩的脸上满是苍白之色。

宁太后却没有在意,她指着下方十余名文臣说道:“皇帝,这是哀家重新为你找来的先生们,他们学识渊博品格端方,必能教会你很多有用的道理,希望你在他们的教导下,戒骄戒躁静心学习。”

“臣必尽心竭力,辅佐皇上。”

群臣躬身应对。

“免礼。”

李道明终于挤出两个字。

宁太后眼中闪过一抹伤感,旋即又化作坚定,看向站在最前面的翰林学新任侍讲学士姜晦,恳切地说道:“姜学士,莫要让哀家失望。”

姜晦垂首道:“请陛下放心,微臣决不敢有丝毫懈怠。”

宁太后微微点头,转身之时,背影寂寥。

无论是宫外发生的变故,还是宫中出现的动静,各种消息纷纷送往台山楼顶层。

陆沉摩挲着茶盏,静静地看着远处皇城的轮廓。

直到一位不请自来的中年男人登上顶楼,楼中的静谧才被打破。

陆沉转头望去,许佐神情沉肃,不苟言笑。

他来到陆沉对面坐下,开门见山地问道:“让陈澜钰接替沈玉来,是秦王的意思?”

“是,陛下原本想让我直接统领两万禁军,目前看来已经没有这个必要了,让陈澜钰过渡一阵时间,尽可能维持朝野上下的稳定与和谐,或许是最合理的选择。”

陆沉没有藏着掖着。

许佐沉默片刻,欲言又止道:“将来——”

“许相。”

陆沉认真地看着他,缓缓道:“像薛若谷这种人肯定不会消失,这是理念和信仰上的冲突,我一直都有相关的准备和应对。如今陛下愿意做到这一步,许相理当明白陆某同样会将后续的纷争限制在一个很小的范围里。请许相相信,从今天开始,没人可以利用和伤害宫里那对母子。”

迎着他坚毅且明亮的目光,许佐终于点点头,然后长出了一口气。

他眼中浮现一抹憧憬,轻声道:“真希望能多活几年,看一看将来这人间会是什么模样。”

……

大齐永宁三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岁末大朝会如期举行,期间没有发生任何意外,仅有宁太后的一道旨意让满朝文武动容。

秦王陆沉护国有功治国有方,特赐监国之权,总理军国大事,加授九锡之礼。

在无数道目光的注视下,陆沉微微抬起头,看着御座上那位千古罕见的女子,躬身一礼,朗声道:“谢陛下隆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