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耕耘贞观 > 第四百三十七章 各自谋划中

耕耘贞观 第四百三十七章 各自谋划中

作者:倚夜听雨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28 21:30:54

第四百三十七章 各自谋划中

魏王所言甚是。岑文本此刻也站出来帮腔道,

高句丽乃幽州以北,距长安有千里之遥,我等若不安排好春耕夏收,到时候征召府兵,千里讨伐,一旦不慎怕会影响国力。

前隋隋炀帝肆意征讨高句丽导致天下大乱的前车之鉴不可不明啊!

李承乾听到岑文本如此的说话,不由狠狠瞪了一眼岑文本。

只感觉自己那老师魏征也太不靠谱了,怎么刚成为自己的老师就生病了。

生病就生病吧,最重要得是怎么就奄奄一息了,若魏征还活着,怎么也会帮自己说几句。

看看现在朝廷的三个最顶尖官员,房玄龄虽然偶尔想要从李泰这里拿点东西,但大体上还是站李泰的,理由非常简单,那就是李泰会来钱。

至于杜如晦,李承乾可是还记得李泰当初的漕运计划,就是靠着杜如晦实践起来的,若是当时没有杜如晦靠着他的威望压住了底层的世家,当时谁知道魏王啊!

更不要说,杜如晦现在更彻底放弃了吏部尚书的职务,把这职务交给了马周。

而每到年末官员考察,怕都是要经过马周的手,谁知道这给李泰拉拢了多少人马。

难道杜如晦不知道马周是魏王府出身吗,所以说杜如晦站谁,这谁不清楚。

至于岑文本,原本还以为是一个可以笼络的人,现在看起来,他怕是早早投靠李泰了。

李承乾想到这里,不由为自己感觉到可怜。

想想李泰的势力已彻底笼罩在自己父亲身边,把自己远远排挤出权利核心。

一想到这里,李承乾感觉这世界都在针对自己。

李泰自然不知道李承乾的心理,就算知道了,怕是会人不会笑。

毕竟自己刚刚出府的时候,李承乾是什么情形,自己是什么情形,当初毫不犹豫投效你的许敬崇,你还记不记得他现在在哪里,张玄素苦苦劝谏,更是被你刺杀了两次。

论手腕谁能比得过许敬崇,论中直又谁能与张玄素媲美。

至于儒家的那些李百药,颜师古等人,一开始还不是向你靠拢,但你连张玄素都打杀,那只要脑子正常的人,谁还会跟你靠近,谁还敢跟你靠近。

自己的人才是这十几年来的辛苦耕耘一点点积累起来的。

而你现在无人可用,是你这十年来不断作死,把身边一名名人才全部都糟蹋了干净。

此刻,李泰深吸一口气对李世民道,阿耶,青雀有个疑惑,想向诸位询问!

你也有疑惑!李世民听到李泰的话,不由笑了道。

嗯!李泰点点头说道,像泉盖苏文这种屠百官,戮君主的叛臣,窃取了高句丽的权柄,那这所造成的影响,能不能够短时间内将高句丽人心安抚。

听到李泰的问题,房玄龄,杜如晦,岑文本不知道为什么余光瞥了一眼李世民。

顿时一个个做出冥思状态,仿佛在对李泰的这问题进行苦思冥想。

李靖与李世绩两人默契的低头仿佛寻找着蚂蚁,一整个神游天外的姿态。

倒是李承乾深深的看了看青雀,心中想着,果然这才是自己亲弟弟李泰的正常发挥嘛。

李承乾也觉得李泰很强,但到底也不是十全十美,完全找不到破绽的那种。

如果不是老爹一心一意想要做那千古一帝,只要稍稍昏庸一些,那李泰能力再强,迟早也要毁在他那张嘴上!

李世民听着李泰的话,深深看了一眼青雀,这小兔崽子应该不是在挤兑自己吧!

肯定不是,我又没杀自己老爹心虚什么。

李世民咳嗽了一声道,

像这种以臣杀君的叛逆之徒,纵得意一时,但高句丽立国五六百年,想来肯定有几分忠义之士的。

这盖苏文虽获取了高句丽国权柄,却又不敢窃取高句丽社稷,便可知高句丽国内有与之抗衡的力量。

若他继续这般残暴屠戮,那高句丽内部怕有得闹腾了!

阿耶目光如炬,一眼便看出青雀看不出的问题,讲解起来更鞭策入里,使人茅塞顿开!

李泰听到了李世民的话,果断先夸一夸再说,青雀得阿耶释疑,顿时清明了不少。

此刻李承乾用万分鄙视之中带着一点点敬佩的目光看着李泰,不得不承认,有的时候自己比不过青雀是有道理的。

毕竟能当着这么多大臣的面说出这么不要脸的话,这到底要多厚的脸皮,多黑的心啊。

李承乾看看眼睛都笑眯起来的李世民,总感觉如果青雀不是阿耶的亲儿子,怕是媚臣佞臣之类的标签,已经贴在青雀脑袋上了吧。

李泰看着李世民的很是满意的姿态,倒没丝毫不好意思。

目光扫视了一圈,看着这群人全都一脸目瞪口呆仿佛第一次认识自己的样子,心中不由呸了一声。

说实话,李泰哪怕到现在为止,也都没有把李世民当做是圣人。

而一直以来都是当做亲爹,自己这做儿子的夸夸亲爹,有本事你们找个御史弹劾自己啊!

一时之间,不论房玄龄,杜如晦,还是岑文本都感觉到了官僚体系中的漏洞。

从来就没想到过,如果所谓的媚臣佞臣是圣人亲儿子,应该以什么名义弹劾。

当然,这话也只是一时之间调剂气氛,李泰面色不改的说道:

所以大唐无需这么着急的讨伐高句丽,晾一晾高句丽也并不是什么坏事。

甚至青雀可以出面做个坏人,大张旗鼓的用粮食去跟泉盖苏文换取各种高句丽特产。

表达大唐对他的隐性支持,让他放下戒心,进一步的侵暴高句丽。

至少,若大唐不管高句丽政变,甚至还支持高句丽政变,我倒很好奇,高句丽内部所谓正义之士,到底眼睁睁看着泉盖苏文篡国,还是有其他的手段!

听到李泰的话,其他人倒一脸平静,反而是岑文本很好奇的看着李泰。

说实话,一直以来大家都说魏王贤能,从当初八岁开府,到如今二十岁回归长安,魏王用自己的能力得到了大大小小世家的认可。

但岑文本不知道魏王谋起国来却这般老城狠辣,每一步都冲着高句丽的弱点去,那是恨不得高句丽再来一次内乱啊!

当然,岑文本并不知道李泰早早布置下了针对高句丽粮食的计划。

现在李泰提出用粮食换取高句丽特产,其他人明显明白了李泰想继续执行当初的计划。

如果当初计划只是让整体的胜算提升了一到两层,那现在,随着渊盖苏文杀君夺权,这个粮草换特产的计划,怕能把大唐军队的整体胜算提升三层。

李靖与李世绩不由对视了一眼,从双方的目光中在这时候都能读得出来对方的那意思。

那就是这次高句丽不死,实在是没有道理啊!

那青雀你觉得什么时候出发比较的好!李承乾看着众人相互对视,仿佛有着什么秘密的样子,就是自己与这整个空间有着几分的格格不入不由冷道。

谁知道呢,至少要过了明年的五月份再说吧。那时候春耕结束了,小麦也收割了,农闲的时间也到了,想来百姓们肯定是能够腾出不少时间的!李泰从容道。

与此同时,李泰倒也想到,等到府兵跟随李世民讨伐高句丽,自己多出来的徭役也算有了一个

安排,可以帮助那些府兵种田,毕竟这时代的华夏人哪里有不会种田的。

就算那些异族人,你们以为学会了汉话,懂了汉礼,那就足够了吗?

血脉中没点种田技术算什么华夏人啊,正好也趁这机会过一遍手,方便将来进一步同化。

既然如此,高句丽的事让沿海州县盯着点,至于同交高句丽交易的事,便交给你来处理,等到明年春耕夏收后,我们再与高句丽算一算总账!李世民沉声道。

很快,随着高句丽这件事情落下,众人再次散去。

回到东宫,李承乾不由咬牙切齿,更愤怒咆孝道,可恶,太可恶了!

原来李承乾的想法是,借用讨伐高句丽的机会,把朝廷内的元从禁军,或者其他军队从朝廷中调度出去,能够调度出去的将领与军队越多越好。

自己与侯君集在在这时候起事,到时候所要面对的困难也最低,但没想到李泰居然把这一件事情拖延到了明年五月!

李承乾不知道这到底是李泰故意的,还是无心的,但李承乾知道,不论洛阳到长安的驰道投入建设,又或者等到那从丝绸之路回来的商队回归,那些真正获得利益的世家,怕会彻底把自己抛弃。

到时候哪怕是靠抬的,也会把李泰抬到太子位置上。

所以,自己动手的时间越来越紧迫了,但却没想到,青雀三言两语,便绝了自己的好不容易才看到的一点点希望!

不能再等待下去了,如果这样的机会没有办法抓住,就只有靠自己去创造机会了!

鉴于大环境如此,

李承乾心中暗暗下定了决心,开始跟李氏亲族之间的联系变得更紧密起来。

而李泰虽然不知道李承乾的心思,但对李承乾一反常态的居然主动参与到军事中,李泰到底上了心。

毕竟李泰跟其他的人思考的有所不同,其他所有人都没有想到李承乾敢造李世民的反,而李泰却清楚知道自己这位兄长可比自己狠心多了,他是真敢造反的。

李承乾难道要造反了?历史上李世民讨伐高句丽的时候,李治已经是太子了。

虽然现在所在世界的历史绝对已发生变化,但历史上渊盖苏文杀高句丽王绝对是个非常重要的时间点。

因为这是大唐好不容易等到的高句丽内乱的机会。正常情况之下,大唐绝对不会放过。

阿耶也肯定是在这时间点后,开始谋划讨伐高句丽的事!

那接下来我能够做什么……过去向阿耶报告,那我怕是疯了。

除非李承乾自己暴露出来,否则我所能做得事,最好就是什么都不要做!

李泰思索道,不过,魏王府倒可以大建一下,就说要改进庄园内的精致,实际上则是将其改造成一个堡垒。

甚至地下室,暗道,常备物资……各种准备都要小心准备起来。

其次,如果李承乾谋反,他所能用得人就只有他太子府的府兵,他收留的突厥人,以及跟他走得很近的侯君集了!

至于自己,什么贴身软甲,蚕丝内衬,以后也要穿起来了,尤其去玄武门时要小心一点。

虽然不怕什么意外,但就怕万一啊!

李泰想到这里不由按了按太阳穴,说实话,现在时间到底有些太漫长了。

自己不可能做到时时防备李承乾,自己需要更加准确的时间。

如果能够想个办法刺激一下李承乾就好了,不过很可惜,这机会真的不多啊!

不过很快,已经想到的事,李泰马上便去做了。

首先便是以魏王府已多年未曾翻新,不论景观还是道路都有几分陈旧,所以便打算对魏王府进行翻新。

尤其李泰还专门找了几个道家的道士背书,表示魏王妃这几年没有怀孕,肯定风水不好。

所以魏王府需要进行大改,要把这风水给改好再说!

然后李泰一掷千金,果断按照风水最高标准来一套,魏王府说改那就改了!

而京城上下的人听到这消息,倒也没有多想,因为魏王妃只有一个女儿这件事,也是京城上下的贵妇偶尔提起的话题。

尤其长孙皇后开始物色女子去做李泰的侧室,一些人也知道了。

毕竟这些女子虽然只是侧室,算不是什么豪门世家,但至少也是朝廷官员。

长孙皇后若是真的有看中的人,那肯定会跟他们家里人联系的。

这样的情况下,魏王为了魏王妃阎婉,要改建魏王府自然被人所理解的。

当然,对李泰突然兴建魏王府什么的,李承乾虽知道了却也没放在心上。

现在李泰想要修园子就修园子,自己正在思索造反大计,哪有时间去思索李泰修园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