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耕耘贞观 > 第三百五十一章 义正辞严

耕耘贞观 第三百五十一章 义正辞严

作者:倚夜听雨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28 21:30:54

第三百五十一章 义正辞严

李泰那可真是逃命似的离开长安。

说实话,这件事情必须要自己离开才能够处理,自己就算用脚指头去想,肯定跟李承乾有关系,而且李世民怕是要狠狠处罚李承乾,才会让自己离开长安。

而自己在的话,那李世民怕处理了李承乾,公布了他的罪证,会让选择投机的大臣们忍不住,上谏直接废太子。

但在自己走了后再处理李承乾的事,李世民便是已经表露出了不想要换太子的意思。

接下来只要低调处理,相信大臣们也不会太过逼迫。

而李泰自然不知道,这次涉及得是李承乾的心肝宝贝称心。

就算知道,李泰也是两眼茫然,太子妃自己认识,称心是谁,自己不知道的啊!

历史上,李世民也是因为秦英和韦灵符妖道惑人,杀了称心。

只不过因为称心被李承乾所铭记在史书上留下名字,让世人以为称心才是主因。

但问题是,君王有龙阳之癖,在这时代真不算缺点。

不仅是因为李承乾已有长子嫡子,更重要得是莫要忘记汉文帝就是有宠臣邓通的。

只要李承乾高举汉文帝作为榜样,这件事情只会成为美谈,而不是污点。

但需要注意得是历史上的道士秦英、韦灵符以妖术,也得以亲幸太子,那他们施展妖术的对象是谁,历史上的李泰又是凭什么靠这个告状成功,很显然这里肯定被春秋笔法了。

秉着为尊者讳的传统美德,李承乾的对象是谁可想而知。

但李世民还是选择了杀了所有涉事的一干人等,但就没动李承乾。

至少说明在内心深处,李世民还是希望李承乾继续当太子的,哪怕这个太子错了,李世民还是希望给他机会!

而这次,李承乾一样用了妖术,但到底没有要李泰死得意思,在李世民看李承乾多少还是有良知的。

所以,才用得办法也是冷处理这一件事情,把他身边的这些小人给斩杀干净,让李承乾继续近贤臣,相信未来还是有得救的。

“果然,阿耶还是很心疼李承乾,继续维持他的太子之位!”李泰感慨了一句。

“嗯?”在马车上的阎婉探出脑袋,颇好奇的向李泰看过去。

“无事,我们快点走吧!”李泰则笑呵呵的对阎婉道。

李泰并不着急,毕竟李世民都还活着把大唐当做是自己的产业好好的经营也就是了。

现在才贞观十二年,日子倒还是长着,自己继续积蓄好力量也就算了。

就在此刻的西海郡,王玄策看着薛仁贵从雪雾之中带着学府兵顺利的回来。

王玄策每次看着薛仁贵的将士们在这时候全部都穿戴着160斤的盾甲,不免每次看到都有种看着钢铁兵团移动的感觉,强不强不知道,但看来真的很帅很有力量啊!

“玄策?”薛仁贵自己就穿着无比厚实的盾甲,一步一个脚印的出现在王玄策面前。

“把这一身甲胄卸了,我有事情找你!”王玄策对薛仁贵开口道。

“好!”薛仁贵挥挥手,便有同样身着盾甲的战士,去用力按压手腕处的活扣,倒先把薛仁贵的双手解放了出来,然后帮忙一件件的把甲胄给拆除了,用了至少一刻钟。

等到了这一系列的事情全部处理完毕,在薛仁贵跟着王玄策一起来到太守府。

王玄策神色严肃的说道,“东女国那边来了消息,吐蕃人已有了异动!”

王玄策在这些年倒也不是白待的,靠着外交家潜力,跟周围的部落相处的都相当的融洽。

尤其是与吐蕃交界的东女国或者党项等部落,基本上只要吐蕃有所行动,几乎是必定会经过这两个部落的。

而在这个时代,如果没有足够积蓄,那么一场大规模战争的资源调度至少需要准备半年的时间,就更不要说吐蕃这个现在还只是奴隶社会的国家了。

哪怕赤桑扬敦已经非常有预见性的一年便是提前准备,但一个奴隶制国家的基础生产力与组织度可想而知。

如果不是有着青藏高原这样的天险要地,加上全球变暖的气候大势,吐蕃几乎不可能成为大唐的心腹之患,否则就算再给他几个论钦陵,吐蕃该灭还是要灭。

“果然,杜别驾也说过,今年吐蕃就会有异动!”薛仁贵脸色严肃起来,对王玄策认真道:“这件事情否要上报朝廷?”

“还无法确定吐蕃的目标就是我们大唐,说不定吐蕃就只是单纯想吞并东女或者党项之类的小部落呢。”王玄策沉声道,“我们只需要在他们的必经之路上做好警戒就够了!”

“就这么让吐蕃军队过来?!”薛仁贵听到王玄策的话语,却有几分不服气道。

“只有把他们放进来,我们才有可能把他们全歼,不然你打算去山沟沟里面找他们吗?”王玄策很惊疑的看着薛仁贵。

薛仁贵听到王玄策的话,搓了搓手道,“好!你来指挥我来打,可等着他们了!”

“还早着!”王玄策听到了薛仁贵的话撇撇嘴,说道,

“他们如果怀着持久战的心思,那应当是今年三月份就会出兵,如果想要一口气打痛我们大唐,怕是会在七八月份出兵!”

“粮食耕种?!”薛仁贵对战争还是相当敏锐的,马上便明白了。

又或者说,也许是因为学府兵都是农学院出身,所以这些学府兵每年都会开垦一些土地,尝试着种植一些当地的野菜。

毕竟人不能只靠着茶叶过活啊,这日子实在是太难熬了。

然后倒也多多少少的种植出了一些当地的野菜,主要交给第一年过来当兵的学府兵负责。

毕竟他们刚刚从农业学员毕业,知识还没有完全从脑袋里面丢掉,但换了其他在这里待了两三年的学府兵,虽然还记得怎么种菜,但到底没有第一年的学府兵照顾得细致了。

而李泰弄出玻璃大棚,也是想要送到这边来,或者说玻璃大棚这种东西未必是为了所谓的反季节蔬菜准备的。

一些夏短冬长的寒冷地区,实际上都是非常适合玻璃大棚这种模式的。

“那就有得等了!”薛仁贵的神色不由严肃,到底是带着几分感慨。

“比较起这个,魏王送过来的甲胄,武器,你这些天用起来感觉怎么样?”王玄策问道。

“盾甲我总觉得这东西用来做训练时候所用的甲胄有点浪费,这东西更适合做重步兵的甲胄吧,怕是要弩车或者十石箭才能穿透这甲胄吧!”薛仁贵忍不住感慨。

“先用着,就当做用来打熬力气了!”王玄策倒从容道,“与之相比,倒是鳞甲与棉甲,哪一个你用着更舒服!”

“我只要卸下了盾甲之后,用哪一个都挺舒服的!”薛仁贵道,

“鳞甲与棉甲倒没太大的差别,尤其是棉甲,实际上我在水里浸泡过,然后放在外面冻一个晚上,用起来好像比鳞甲都要来得强。

就算被戳破了洞什么的,用这种办法也能很快恢复!”

“正常人是不会想出这种主意的!我问得是正常的棉甲!”王玄策不由认真道。

“还行吧,除非天气特别冷,否则棉甲到底比不过鳞甲!”薛仁贵解释道,

“一般来说,我们都是把外面的铁片给抽掉,直接给身上穿上棉衣,这样更加保暖一点!”

“我知道了!”王玄策按按太阳穴,对薛仁贵道,“接下来你提高警惕,我去给魏王写信,再要一些物资,并且把我的判断告诉魏王,魏王对我们的支援应该会更多。”

“朝廷呢?”薛仁贵听到王玄策的话,不由疑惑的问道。

“朝廷怕是要等到打起来才会给我们支援了,毕竟现在的吐蕃可没有跟我们大唐交战!”王玄策道。

王玄策聊完了天,便开始写信,没有别的,就希望李泰能够多送点资源。

虽然写起来的内容不少,但是浓缩起来大概就是魏王、饿饿、饭饭、呜呜!

这一封几经辗转,最后在二月份时落到李泰手中,李泰看完后,把这份信件递给吕才。

吕才看完后倒皱起眉头,神色严肃道,

“魏王,洛阳这边已经给西海送去的兵器甲胄足够四千人之用。

至于粮食更是有杜楚客所在的河湟谷地支撑,这么多钱粮足以支持王玄策打一场大战了。

说到底他手中也就只有三千人,他要这么多棉衣粮食做什么!”

“应该是用来笼络周围的异族作为杂兵吧!”李泰感叹道,

“而且王玄策所要的也只是棉衣而已,总比弄棉甲要来得方便的多,这个要求是不过分,给他们准备上也就是了。”

李泰说着不由看向了孔雀,开口说道,

“这批物资你来准备,炒粉十万斤,棉衣一万件,茶叶一万斤,蔗糖也给他们准备上。

高原天气冷,蔗糖这种食物应该合适,让他们战前吃一块,保证让他们的身体热起来!”

“什么时候要?”孔雀听到李泰的话,疑惑的对李泰询问道。

“让下一批农业学子毕业的时候顺路带过去。”李泰思索着说,

“既然王玄策判断吐蕃要么是三月份发动进攻破坏耕种,要么就是八月份发动进攻进行决战,那我们就按照八月份的来,否则我们就算是想要准备,怕也来不及准备!”

“明白了!”孔雀点点头,但疑惑依旧未解道,“王玄策难道不会判断错吗?”

说实话,到现在为止王玄策都没有表现出让人心服口服的成绩,甚至他自己也是书生出身对战争的判断。

李泰居然会这般信任王玄策的判断,这让孔雀有点不理解啊!

至少在孔雀看来,战争这么严肃的事情,真的完全依据王玄策的判断好吗?

就更不要说,李泰还压上了这般重要的筹码。

别得不说,只要杜楚客来到了洛阳,那么整个洛阳的工作效率怕是会提升一大截。

毕竟对工作的热情上,李泰是真的比不上他们杜家一脉相承的对工作的热枕啊。

“不会,就算是他们这次判断错了,我也愿意给他第三次机会!”李泰从容道。

没什么,就凭借一人灭一国的名头,除非李靖或者李绩,否则凭借王玄策加薛仁贵的组合,自己只要给他们做好后勤,那哪怕传说中的七十二将的任何一个跟他们对上,自己也愿意压他们赢。

唯一可惜的是,如果早知道自己会穿越的话,自己当初真应该好好学好历史课,至少要把七十二将给背会了,知道到唐朝时应该保住哪条大长腿。

否则至于现在,自己还是老实信任那些已经在历史上留名的人吧。

那些还没有在历史上留名的,哪怕真的很有实力,但没出现在我的眼中,我看不见啊!

“那接下来的就是河南道的道路建设计划了!”孔雀不再纠结,转移话题道,

“配套所需要的产业我们已经准备好了,现在就等朝廷那边派遣人下来,以及王家把各地世家的筹款汇聚了!”

“不着急,先让王真儒做完整体的勘测工作!”李泰笑了笑道,

“当初那个计划书更多只是给朝廷的人一个概念,跟现场的施工设计图到底是不一样的。

等到整体的施工设计图制作出来后,我们才能设定工期。

否则就算郑家把世家的钱给送过来,我们也就只是守着这一笔钱大眼瞪小眼而已。”

孔雀见到李泰这么说倒也点点头,然后对李泰道:“那下属便先去把这资源给西海那边调度了!”

“嗯!”李泰点点头,然后看着吕才道,“修缮整个河南道的道路是个大工程,我觉得我们手上的工匠数量有些不够!”

“那大王的意思是?”听到了李泰的话,吕才的脸上不由带着几分的茫然。

“举行工匠考核大赛吧!”李泰笑着道,“上次我们修建郑白渠时不是弄出一批受到朝廷颁发文件的工匠,还有一批赠送了徽章的郑白渠优秀匠人。

我们现在要弄的这整工作体系,也可以当做是个考核工程,让那些匠人们过来试试!”

“大王您的意思是继续白嫖一批工匠?!”吕才若有所思道。

“白嫖?什么白嫖!”李泰义正辞严道,“我们是要给工匠们一份能祖传的铁饭碗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