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耕耘贞观 > 第一百七十八章 杜楚客的专权

耕耘贞观 第一百七十八章 杜楚客的专权

作者:倚夜听雨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3-28 21:30:54

第一百七十八章 杜楚客的专权

耕耘贞观

就在李泰心中琢磨着应该怎么样联合幽州大大小小的世家,让他们掏人力物力时,李泰的信件倒通过驿站,一站接着一站的送到了长安,并以最快的速度送到两仪殿。

说实话,幽州到荥阳的道路虽遥远,但到底有水道相连,李泰只是挂普通信件,走水路倒更加快捷与迅速。

当然如果挂八百里加急这种信件,说不定走陆路要更快,不过不论怎么说这都是李泰给李世民的家书,这任务就算挂普通信件也肯定耽搁不得的。

本来应该接近二十天的路程,直接让这信送了十二天,便送到两仪殿中。

李世民看着这些送到自己手上的书信,不止自己的,还有这是谁谁谁好大一叠!

李世民看着送到自己手上的信件,喃喃道,“青雀这小子倒毫不客气,真把朕当做驿站吗,还要让朕再给他当一回信使不成!”

不过话是这么的说,李世民倒让内侍把这些信件分类,也没第一时间发放出去。

一边的王内侍不敢说话,仿佛想要笑又憋回去的样子,样子颇是让人忍俊不禁。

李世民看着李泰写给自己的信件,信件的内容除了报平安以外,倒提出了自己治理幽州方向,希望能从食盐破局,准备在幽州获得稳定的获利渠道,再执政幽州。

至于与高句丽通商的事情,也等到自己开发出盐场后,再行通商。

对李泰这般先等到自己拥有稳定财源,在有了如此的财源后,再进行执政的方式,李世民既感觉到羡慕,又佩服自己这亲儿子的能力。

哪怕这次,李泰实际上也只向朝廷拥有了制盐贩盐的权利,其他也不过是李泰自己砸钱进去干活,李泰从来不担心自己这些钱砸进去会变成水漂怎么办。

仿佛李泰的双目就能看破虚妄,精准寻找到迷雾后的黄金似的。

当然,李泰并没有写具体的方法,只是在写自己这个月的目标,以及开始买田了。

至于书信中的另外一点,那就是李泰让李世民帮忙转一下自己的信件。

其中有给长孙皇后的,有给长乐的,也有给孔雀吕才杜楚客,以及魏旭的,可惜没马周。

这是理所当然的,毕竟马周跟他们不同,马周已经是独立的官员。

李泰若与马周写信私交,那少说也是皇子与朝臣勾结的证据,但其他人,甚至包括杜楚客,如果不是李泰的原因,县令这身份根本就配不上杜楚客。

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说,他们更像是燕王的代表,这里面的定位是完全不一样的。

李泰简要提了一下,孔雀的信件让孔雀把一部分煤炭产业的人员和织女送到幽州这边来,自己需要在幽州布局产业。

吕才的信件上是希望吕才把今年派遣幽州的交换生准备好,上一年的交换生要再学一年,才能回到幽州来。

至于杜楚客,李泰则让杜楚客把以魏旭为核心的不良人调度一批过来。

同时让魏旭来时,顺路找些残疾的退伍军人,看看他们有没有乐意来幽州的。

还是不良人待遇,自己会把他们给安顿好了。

因为不良人不是属于正式官职,在高陵虽然协助官府管理百姓,但更多是小吏身份,甚至吃得都不能说是皇粮,而是吃着李泰给的饭。

也就只有魏旭算在燕王府挂了名,只不过李泰考虑到自己需要他再去招募一些不良人去幽州,所以便让魏旭留在高陵,而现在便是让找得差不多的魏旭带着不良人过去。

“不良人……”李世民看着李泰提到的魏旭,喃喃道。

内侍王德连忙在一旁道,

“不良人是燕王在成为高陵县令后,为方便管理百姓而设立的一种在街上巡逻的小吏。

他们多是因为残疾而从军队中退伍的军人组成,统领是魏旭。

自从不良人出现之后,高陵县的风气到底是好了很多。”

“嗯!”李世民点头。

说实话,对这种照顾退伍伤兵的举动,李世民多少还是有点赞赏的。

而且这些退伍的伤兵多是伤残之人,自己也不怕李泰召集这些人就会反叛。

毕竟李泰从一开始把这些不良人的定位就十分的清晰,就是用他们震慑普通百姓。

尤其李泰在高陵那地区居然被人刺杀那件事情后,李泰建立一些维护治安的武装组织,说实话朝廷上下也理解。

只不过他们倒也没想到李泰这么识趣,找的都是伤残人士。

对国家来说,实际上倒也减少了不小的负担。

毕竟隋唐乱世到现在,因为战争而出现伤残的人还真的不少。

只不过在旧式军队中,除了有将领同乡接济,实际上很少有人管他们死活的。

更多的残疾士兵都被强制退回老家,然后在老家等死而已。

李世民想到这里叹了口气,道,“青雀到底是仁心之人。

只是看他此刻举动,这在幽州看起来也未必容易发展,现在都需要动到高陵的根基了!

算了,到底时间太短,先等等看吧。

有个一年两年的,再看看他会不会从高陵调度资源,应该就能判断出他的发展如何了!”

说实话,李世民或者古代人很难理解把钱用出去,甚至把人力物力全部用出去的道理。

所以李世民见到李泰到幽州没多久,就开始向高陵调度人力物力,自然认为李泰在幽州那边发展得并不好,需要高陵这边对李泰进行大力支持。

此刻,李世民心中有了决定,先放手李泰一段时日,自己在一边默默看着就是了。

如果一两年时间李泰的盐业还没发展起来,自己再想办法扶持李泰好了。

毕竟李泰一直以来在李世民面前所展现出来的,都是那种谋而后动,沉稳而进取的角色。

这样的情况下,李泰既选择了盐业作为他在幽州立足的财源,那自己也很想看看李泰能展现出到底怎么样的能力来。

“把这两份文件送到皇后,以及长乐公主的住处。”

李世民看着李泰送给自己的信件,对身边的内侍道,

“至于另外的几份,全部送到高陵县令杜楚客的手里!”

“遵命!”王德听到李世民的话,倒也没任何迟疑的马上回答道。

而王德刚刚的退开不久,唐俭很快过来,开口道:

“圣人,倭国遣唐使犬上三田耜、药师惠日等上奏回国,是否顺路安排人手与他们同去,也好册封倭国,若能与之交好,说不定能够通过倭国掣肘高句丽,限制其发展!”

“嗯!”李世民听到唐俭的话,李世民点头道,

“让高表仁作为遣日使者,礼送倭国遣唐使回国。

承认倭国为我大唐藩属,允许倭国每年朝贡,建立双方的良好关系。”

“臣遵命!”唐俭听到李世民的话,恭敬对李世民行礼。

这时候的唐俭正准备退出,李世民却道,“你让高表仁去倭国时,乘坐渤海水师的道路。

另外去见见燕王在幽州生活如何,让他写個奏章,通过鸿胪寺递过来!”

“遵命!”唐俭倒没想到李世民会说这话,不由行礼却又开口说道,

“圣人既已提到燕王,那是不是要派遣使者出使高句丽,商量通商的事宜?”

“燕王来信了,说他初到幽州,还需熟悉幽州事务,此事倒是不需着急。

等到他熟悉了幽州事务后,自然会向朝廷申请,你且先派人准备好高句丽的资料就好!”

唐俭听到李世民这般的话语,对李世民回答,“遵命。”

李世民见唐俭没什么事情便挥挥手,唐俭便是退出了两仪殿。

而李泰借助李世民的发送的信件,自然是第一时间到达了杜楚客的手中。

而杜楚客收到了信件后,也马上找来了吕才,魏旭、孔雀三人,一起碰了面。

四人见过面后,杜楚客从自己手中拿出各自信件,送到几人手中,让几人进行观看。

几人各自拿走了自己的信件,最终还是杜楚客开口说道,

“就由我来先说吧,燕王准备在幽州地区如同高陵一样建立一个小县。

所以需不良人来镇压反抗者,希望魏旭带领一部分不良人北上,帮助他维护治安。”

“本地不良人若结婚生子的倒是难以调度,不过一部分孤寡之人倒是能说服,让他们作为核心调度到幽州去!”魏旭听到杜楚客的话开口道。

“把条件放宽到可以把家人都带去幽州!”杜楚客思考了一下,敲了一下桌子道,

“燕王做事从来都是嫌人都不够多,现在越王纵然带了大量锦缎北上财物辎重丰厚,但若想要把一个小镇从无到有的建立起来,最是重要的还是人力,这未必能用钱买过来!

我去说服刘神威派遣一支医舍人员到幽州,你也想办法把愿意随军北上的不良人家属都给带上!”

“这……”这魏旭听到杜楚客的话有些发愣,没想到杜楚客这般决断。

而看着杜楚客的目光向着自己看了过来,孔雀第一时间回答道:

“燕王向我要了织女与煤炭产业的工人,我定把煤炭产业人手以及家人也都给送过去!”

“嗯!”杜楚客很满意孔雀的态度,不过补充道,“仅这样还不够。

燕王向朝廷要得可是盐铁之权,如今燕王虽然一门心思的扑在制盐上,但想来等到他腾出手来,便要重视铁器了。

孔雀,虽然燕王还没有说,但我们却要先准备好,把铁器匠人或多或少的招募起来,甚至自己开一家铁器工艺的作坊也行,把这些铁匠先养起来再说。

等到越王打招呼时,直接便是派人过去就好。”

“明白了,杜县令!”孔雀听到杜楚客的话一脸严肃,保证把这任务完成。

杜楚客的目光向吕才看过去,道,“初质,燕王要求农业学府提供什么帮助?”

“主要是学员交换的事情,越王希望明年把在这里学习的幽州分校的交换生送回去!”吕才道,“看起来幽州学府的学数量不多,或者质量并不高,很难让越王满意啊!”

“看起来越王在幽州人手有几分紧缺了!李淳风发展了这么多年,都在发展什么!”

杜楚客听着吕才的话眯起眼睛,训斥了一下李淳风能力堪忧,却又道,

“我们今年能够挤出多少的人手来送到幽州去!”

“我们人员的缺口挺大的,尤其是要安排一部分的人去岭南,这可都是燕王安排好的!”

吕才神色略带着几分迟疑道,“想要调度给越王,怕也没什么人啊!”

“没人?怎么可能没人,挤一挤终归是能挤出来一些的!”

杜楚客果断说道,“首先原本要调度给渭河津口的学子便是能够截留下一部分来。

让他们自由选择,是选择跟着越王搏一搏命,还是选择去津口做个管理仓口的管理。

其次,随着郑白渠的工程落幕,朝廷因为觉得我们高陵徭役的要价太贵,修复洛阳宫的工程科没有落到我们的头上。

所以高陵徭役最近挺闲的,让王真儒抽调一部分的学院学子,北上支援越王。”

“这样可以?”吕才听到杜楚客的话,倒有些意外道。

“他们既不是官员,又不是内侍,本来就与朝廷没有任何的隶属关系,保留一部分的人能维持帮助高陵百姓进行徭役就足够了,没有燕王在这里,谁又能真的用得上他们!”

杜楚客冷静道出了事实,以前李泰在的时候,恨不得让他们一直干下去。

但李泰离开了,郑国渠的工程完工了,然后他们好像就没有什么事情干了。

当初那完全停不下来的工程节奏,随着李泰的离开,好像也没有那么多活了!

说实话,这是正常的。

严格来说,杜楚客只是高陵县令,而高陵之类的绝大多数基础工程,在李泰在的期间就已经逼着高陵徭役去完成。

如果李泰还在的话,说不定还能通过与李世民的沟通去修关中内部的道路。

但现在,杜楚客也顶多只是需要这些高陵徭役维护本地的基础设施而已。

这样就完全不需要这么多的高陵徭役了。

“至于第三部分,那就是本地的墨科学子了,我觉得比较起长安地区继续待着,让他们到燕王的手上,才能更大的发挥出他们的作用来!”

杜楚客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但也有几分独断专行的味道。

不过,面对此刻杜楚客的独断专行,不论吕才还是孔雀都没有反对。

因为他们也知道,杜楚客越是专权,他的能力就越是能够发挥出来。

这也是三个留下来的主要核心,李泰一般都是让杜楚客为主,因为他就是这种越专权,能力越强,意志越强的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