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 第793章 要不让法国人当个小白鼠?

第793章 要不让法国人当个小白鼠?

第793章 要不……让法国人当个小白鼠?

由于歼11WS验证机的存在,即便是潜伏在北陵机场附近的卧草党,也很难凭肉眼看出这架1121号原型机是一个全新的型号。

因此,整个试飞流程的安排都是比较低调的。

赶在晚上的庆功宴之前,常浩南带领着现场的涡扇10保障技术团队,把记录着航发工作情况的储存器给拆了回去。

很快,相关数据就被整理到了早已设计好的软件程序里面。

“看一下环形机匣外侧形变传感器的数据。”

常浩南站在操作员身后,双眼紧盯着电脑屏幕,开口要求道。

每次试飞,所产生的数据都是海量的,不可能对每一项都进行细致分析。

就比如发动机的基本工作状态,在之前的台架测试以及装机测试环节都已经通过了验证,那么只要数据处在正常范围内而没有报警,就不必再次进行深度分析。

而涡扇10被安装在歼11B上面之后,常浩南所主要关注的,是飞行过程中的振动,以及发动机本身的强度——

为了适配这个经过升级之后的机体,发动机的固定方式和支撑位置都出现了变化。

按照计算,以及苏27**此前对AL31F的测试,这些修改应该不会影响到正常工作。

但具体适应程度如何,还是得看数据才能知道。

很快,几个关键点位的形变情况曲线就出现在了电脑屏幕上。

“应该……比预计的情况还要好不少?”

站在操作员另一边的的刘永全半弯着腰,几乎把脸凑到了屏幕前面。

毕竟振动曲线的形状又细又密还存在波动,对于一個有点眼花的中年人来说确实不太友好。

“嗯……至少从振幅上看是这样的。”

操作员点了点头,回答道:

“位移最大值并没有随时间推移出现明显变化,只有在中间飞滚转的过程中波动稍微大了些,但还是只达到了……”

说到这里,他把数据曲线放大:

“达到了该G值对应容许形变量的23%。”

“嗯……看来之前的强度余量留的有点太多了。”

常浩南摸着下巴犹豫了道。

在航空领域,跟结构有关的东西,基本都不是越强越好。

包括飞机做静力破坏试验,也不是承受的力度越大越好。

而是在满足设计的情况下尽可能减少冗余。

因为这是最直接的减重手段。

“再对比一下不同位置的波形图,看看有没有共振风险。”

常浩南的语气平淡,听不出什么情绪。

这次耗费的时间比刚刚稍微长了点,毕竟对于这个时代的电脑(哪怕是超算)来说,要处理的数据量也着实不小。

好在最后的结果是没有风险。

尽管后续还有更大过载的状况需要测试,但常浩南还是微微松了口气。

“或许我们可以考虑在机匣壁上面下点功夫?”

旁边的刘永全也重新站直身子,对常浩南问道:

“比如换用更薄的外壳,然后上加强筋维持强度,这样至少能减掉个百十公斤重量,之前做设计方案的时候,我印象里就有小组做过这方面的研究。”

“这个暂时不急。”

常浩南摆了摆手:

“先不说我们对机匣薄壁结构的研究还不太充分,就算设计出来了,那种菱形格加强筋也需要在铸造之后对机匣做大面积精铣,咱们手头没有这么大体量的铣床,也没有相关铣削加工工艺,贸然上新技术,可能会影响涡扇10的量产进度。”

在这条时间线上,华夏并没有购买那124架苏300MKK/MKK2,因此在短期内对于国产三代机的需求量很大。

再加上涡扇10又是航空动力集团成立之后第一个进入量产的重点型号。

所以,在发动机本身性能就满足要求的情况下,目前最高优先级的工作还是赶紧投产。

甭管集团年报写的多好看,都不如把装着涡扇10的歼11B和歼10A尽早交付给部队更有说服力。

还是那句话,上级在做出大刀阔斧改革的时候也是要面对压力的。

而作为改革的最大受益者之一,航空动力集团需要尽快给上级反馈信心,以证明他们的决定没错。

“不过。”

稍作停顿之后,常浩南又话锋一转:

“这方面的研究倒是可以给一些拨款继续进行下去,等我们真正发展第四代航发的时候,肯定能用得上。”

常浩南一边说着一边舒展了一下筋骨。

就在这个时候,他的脑子里突然冒出了一个想法。

之前设计涡扇10的时候,有很多新技术都是在涡扇9上面进行的验证。

但涡扇10的A/B两个型号设计定型之后,国内大概率不会再有一个涡扇9性质的东西可以拿来练手。

但东方不亮西方亮……

似乎也不是没有解决方案。

“倒是可以在M88上面尝试一下……”

正在穿外套的刘永全自然听到了这句话。

他有些好奇地问道:

“我前段时间还听说,法国人那边好像没什么诚意,一直在拖延时间来着?”

常浩南笑着摇了摇头:

“一开始确实是这样,但是最近他们的态度180°大转弯,都已经跟咱们谈到具体的合作方式了,估计是想要挟华自重,结果美国人根本没搭理他们。”

达索和斯奈克玛找华夏合作研发涡扇发动机这个事,因为前者并没有保密,所以别说是航空动力集团内部的刘永全,就连外界都已经有了关于此事的各种传闻和讨论。

只不过因为消息源在大洋彼岸,而且表述不甚明确,所以绝大多数人直接猜错了方向——

都以为跟前些年涡轴8的情况类似,是法国人要把M88发动机的技术转让到华夏这边。

但国内似乎又并没有一种需要高性能中推作为动力的型号。

因此,讨论的方向很快又变成了华夏可能要搞新机型。

到这,就已经跟现实世界毫无关系了。

猜测范围从歼8还要出终极大改,到歼10的双中推放大版本,再到华夏可能要搞中型四代机……

总之就是愈发离谱起来。

还真别说,虽然都是瞎猜,但之前章亮平给常浩南的每周舆论动向简报里面有一个双发歼10的想象图,跟目前正在制造原型机的歼10第二版设计真就有那么几分相似……

“如果这事真能成的话,让法国人当个小白鼠倒也好。”

刘永全一边说着一边给常浩南拉开房门,紧接着二人一起离开了机房:

“我之前看过一些M88在航展上面的照片,从肉眼能看见的部分判断,总体设计还是比较保守的,但应该是在材料方面下了大功夫,所以宣称的涡轮前温度很高,留给我们的发挥空间不小。”

这个判断跟之前常浩南的想法差不多,引得后者转头看了一眼刘永全,然后突然放慢了脚步。

“刘工。”

过了几秒钟之后,常浩南突然开口道:

“如果M88这事能成,考虑到研发经验,对外合作的主体还得是你们606所。”

“所以,从你的个人意愿出发,等到涡扇10走完定型流程之后,你是想继续搞改进型或者航改燃,还是去帮斯奈克玛优化M88?”

这个问题直接把刘永全给问住了。

他压根没想过。

之前刚以型号副总师身份加入重新立项的太行项目那会,刘永全甚至已经做好了“把职业生涯剩余的二十年全都奉献给这个型号,只要能在退休之前看见它量产装机就行”的心理准备。

毕竟总师常浩南的岁数比他还年轻,像大多数前辈那样把总师熬退休然后接任总师的路子,显然是走不通的。

结果计划赶不上变化。

还没等他做好当一辈子副总师的心理建设,需要考虑的事情就已经变成了“等涡扇10定型之后你下一步准备干点啥”。

继续搞涡扇10,他轻车熟路,有了常浩南给打好的“3.75代核心机”的设计基础,也不会有太大风险。

但要说对于M88没兴趣,那肯定也是假的。

“算了。”

常浩南摆摆手:

“也不急这一时,这个问题你先考虑着,年底之前给我个结果就行。”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