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 第964章 怀疑人生的印度设计师

第964章 怀疑人生的印度设计师

第964章 怀疑人生的印度设计师

如果时光能够倒流,他一定会回到十分钟以前,阻止那个瞎比画饼的自己。

什么MK1A?

什么升级计划?不存在。

就这个东西,爱要不要。

主要是,科塔·那拉亚博士万万没想到。

人,竟然可以不要脸到这种程度——

把取消掉的订单转移到改进型上面去。

听上去似乎没什么问题。

但那是在这个“改进型”已经存在的前提下才没问题。

现在基础型的MK1都还没造明白,就直接把订单砍掉四分之三,对于项目发展和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

诚然,斯坦航空公司属于国企,空军现在想要更先进的MK1A升级型,肯定需要另拨经费,不至于需要他们自筹资金。

但装备研发过程当中的很多问题,并不是有了钱就能马上解决的。

LCA的总体设计在相当程度上借鉴了幻影2000,甚至相当一部分工作就是由法国人完成的。

所以,在这个名义上是“自研”的项目当中,技术人员面临的问题不仅仅是要积累经验,甚至还跟很多技术引进的型号一样,要一边缝缝补补,一边对法国人在大三角翼上的一些细节设计进行吃透和理解。

只有通过MK1型的研发和生产,把这些过程全部走完之后,才具备改进新机的可能。

否则贸然动手,一旦中间出现什么差错,别说解决问题,就连排查原因都很难做到。

这还只是技术层面的问题。

更麻烦的地方在于,LCA作为一個拖拖拉拉了将近20年才完成首飞的项目,虽说自研的浓度不太够,可也是印度航空工业数万人的心血。

而且从验证机的测试情况来看,即便是MK1型,也能够实现当初“以制空任务为主,取代米格21和米格23MF”的设计目标。

但在这距离成功只剩下临门一脚的时候,国防部承诺中的订单不仅没有扩充,反而缩减了。

这对研发团队的士气打击是极其严重的。

就像你用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总算完成上级的KPI,结果不光没看见奖金,反而被傻X上司骂了一通,而且下个月还被设定了更高的KPI。

搁谁来也遭不住。

想到这里,那拉亚定了定神,决定尝试着说服对方。

“蒂普尼斯将军,不知道空军方面,希望新型号的MK1A能够实现怎样的作战目标?”

这种时候,肯定不能跟甲方大爹起冲突。

因此博士选择了相对迂回的策略。

“我们的新飞机不能只作为一种用于防御的型号,而是应该拥有足够的进攻性,比如发射主动中距弹,还有使用精确制导武器的能力……”

蒂普尼斯在TD2号验证机面前手舞足蹈地说道:“当然,还有更远的航程、更大的载弹量,可以支持飞机在空中作战更长时间,而不是起飞之后半个小时就要降落……”

这下子,那拉亚有点懂了——

这不完全就是想要对标北方邻居的歼10A么……

他一边在心中暗骂对方这种完全没道理的攀比心,一边开始在脑子里飞快地组织语言。

“但是将军阁下,LCA最初的研发目标,只是取代像米格21这样的老式飞机。”

那拉亚据理力争:“据我所知,这些战斗机过去的主要任务也只是用于争夺制空权,或者掩护攻击机进行低空短程突袭,都是LCA比较擅长的部分。”

“如果说是携带火箭弹和普通炸弹进行应急的话,那么MK1技术状态下的LCA也可以做到,而且因为有投弹计算机,精度也比老型号高一些。”

“而且,就算需要多用途能力和足够的航程,我们也已经装备了幻影2000C和苏30MKI,留给LCA执行这类对地打击任务的余地已经很小了……”

听到那拉亚的回答,蒂普尼斯的脸色微微变了变。

“博士,我刚刚说的那些,可是瓦杰帕伊阁下的意见。”

“如果LCA无法通过升级实现这些要求,那我们后续只能考虑把经费用于采购外国飞机,比如更新型号的米格29,或者是跟LCA使用相同动力系统的JAS39……”

那拉亚的内心不由得一沉。

这也是一直困扰着他的一块心病。

由于大量使用外国零部件,以及整个航空工业的低效率,导致LCA作为国产飞机,但在成本上却并没有什么优势。

如果单算经济账,那米格29UPG反而是更划算的选择。

看着低头沉默不语的那拉亚,蒂普尼斯又继续道:“而且,既然华夏能够修改歼10的设计,把它变成一种多用途战斗机,那难道我们就做不到么?”

他这句话的本意,大概是用一下激将法。

然而不说还好,一说出口,反而让那拉亚更加气不打一处来——

你要不要看看咱们俩国家的实际情况差距有多大?在LCA之前,斯坦航空公司在设计研发领域唯一的经验就是不算成功的HF-24“风神”。

不光装备量小,飞机设计也是在不断变更的要求中来回徘徊。

就像现在的LCA一样。

而华夏人在研发歼10之前,就已经成功对米格19和米格21进行了深度改进,幅度大到连米格设计局来了都认不出来,还独立研发了一种体量更大的第二代截击机。这些型号加在一起,总的生产量已经达到了四位数。

两边除了都顶着一个“第三世界大国”的名号以外,根本就没有任何共同的地方。

当然,这些东西也就是在心里面吐槽一下,说是不可能说出口的。

“这……当然做得到。”

那拉亚自己画的饼,此时也只好自己硬着头皮点点头:“只是修改方案,难免又需要几年时间,而且飞机升级不只是我们设计团队的工作,生产线上的工程师和工人也需要一定的工作量才能维持熟练度……”

“所以。”

还没等博士说完,蒂普尼斯就抢先回答道:

“我们不是还留下了18-24架的订单么?”

“可是数量太少,产线根本维持不了几年……”

“可华夏人的早期型歼10是1997年首飞的,到现在不过4年,升级型号就已经服役了。”

蒂普尼斯已经完全不再掩饰自己希望和华夏对标的真实想法:

“如果维持低速生产的话,20架左右的飞机,应该足够生产5-6年了吧?”

“?”

那拉亚觉得自己的血压已经快要爆表了。

他甚至能清晰地感受到,自己额角的血管正在砰砰直跳。

必须承认,这种“别人家孩子如何如何”的话术能一代代传承下来,那绝对是有原因的。

别的不说,拿来堵嘴绝对好用。

此时的那拉亚,就处在这样一种有苦说不出的状态……

……

最终,那拉亚博士也没能说服蒂普尼斯改变想法。

当然,也或许如后者所说,这实际上是瓦杰帕伊总理的意见。

如果真是如此,那空军参谋长也确实无可奈何。

“头儿,我们……接下来怎么办?”

站在工厂门口,那拉亚的助手,萨拉·古普特向他询问道。

眼神中带着些茫然。

“先维持原计划不变,继续准备TD2的首飞,和TD3的总装。”

那拉亚强迫自己镇定下来:“如果现在就中断对MK1型的测试,直接启动升级项目,我们会面临非常大的困难。”

古普特无奈地叹了口气,然后点点头。

一时间,二人相顾无言。

沉默了一会之后,古普特才重新开口道:

“但是说起来,为什么华夏那边……”

他的问题才开了个头,就被那拉亚一挥手打断了:“华夏那边的情况,我们没必要去管。”

“事事盯着别人,对我们自己没什么好处……”

话虽如此。

但实际上,那拉亚最近几年确实很疑惑,华夏人到底是吃了什么灵丹妙药,如同变戏法一样从口袋里掏出各种奇奇怪怪的先进技术。

以前,虽然双方之间也有差距,但勉强还算能坐在一桌吃饭。

但这才五六年的功夫,别人就已经跟那些老牌航空强国平起平坐了。

尤其是之前,他试图用斯奈克玛的M88发动机作为筹码,来向通用电气施压,想要拉低F404的采购价格。

结果前者给出的回应直接让那拉亚大跌眼镜。

表示由于合作研发的相关规定,无法向斯坦航空公司出售M88发动机或相关技术。

原本,关于“法国和华夏联合研发M88”这种说法,很多人都还抱着半信半不信的态度。

尤其是对于华夏的参与程度,普遍认为是并不太深的。

然而事实显然并非如此……

那拉亚甩了甩头,强迫自己不再继续胡思乱想,而是把注意力集中在眼前的麻烦上面。

如今之计,他能想到的解决办法,就只有让自己这边的本土技术人员继续负责完善和吃透LCA MK1的设计,同时再去找达索那边,让法国人在现有基础上对型号进行一次大的修改,以满足空军对于这一型号的新要求。

尽管外国设计师的参与注定意味着成本提高,但至少在技术上风险较小。

LCA本就已经到了悬崖边上,如果在这个节骨眼上来一次机毁人亡之类的事故,那大概率就要彻底完蛋了。

再者说,毕竟是甲方主动修改了产品需求,这笔经费自然也得转嫁到他们头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