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缘为仙 > 第二百七十五章 三重劫

缘为仙 第二百七十五章 三重劫

作者:闲坐有狸奴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5-03-28 21:22:19

第二百七十五章 三重劫

第一劫安然度过,天玄门仙道领袖之位再无人挑战,悠悠万年过去,玄门终是迎来了“第二劫”——魔劫。

神州结界之下,已有近百万年不见妖魔踪迹,但并不意味着妖魔已经除尽。诸多上古妖魔只是被封印在不为人知的角落,一旦封印破损,便又是一场风雨。

仙门宗派数万年间开疆拓土,探秘寻宝,这种“风雨”多不胜数。真正惹出“魔劫”的,自也是魔中一等一的存在——上古真魔,心魔。

心魔之名,赫赫如雷,上古之时令无数修士闻风色变,无需赘言。但上古末世大劫中,心魔似是被上界诸神斩除,从此在此境不存。

末法之世,也幸亏没有心魔之扰,仙道才得以艰难复兴。而今世第一个经历心魔之劫的修仙者,正是洞玄祖师。

百万年不闻魔名,当时的仙家道法全无对抗心魔的经验与手段,换了旁人定是走火入魔、身死道消的结果。但洞玄祖师之才旷古烁今,虽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最终还是封印住了心魔,让其不能再为祸他人。

——此乃天玄门秘史,只有洞玄祖师的十二弟子知晓。普通玄门弟子只知心魔之名,并不知道其已重现于世。

直至、三十四年之前……

一只万年妖狐胆大包天,凭借出神入化的幻术,混入天玄门禁地,窃走了一件牵动乾坤的秘宝——遗音琴。

天玄门的内门弟子皆知,遗音琴是祖师飞升时所留遗物——洞玄祖师在却步亭中断断续续地弹完一曲《幽引》,便魂归天地,肉身坐化。

但只有十二峰的峰主和传人才知道,遗音琴相传乃是创世大神曾经弹奏过的神琴,被天神风昊带至下界。

“遗音”之意,是大神留给天上天之人的教诲,亦是天人洗涤内心,驱除魔意的寄托。

洞玄祖师当年正是得了遗音琴,才得以破除心魔,并将其封印在遗音琴之中。又有静澜峰一脉世代修行心门音律之道,看护遗音琴镇压心魔,才换来万年太平。

可那万年妖狐好死不死,偏偏盗走遗音琴,将之带离了禁地结界。心魔立时侵蚀了妖狐的心智,诱导其闯入天都,大肆破坏。

上古真魔压抑万年的魔意,燃烧着妖狐万年积攒的妖力,让天都和天玄门几乎毁于一旦。

幸亏有洞玄祖师留下的后手,静澜峰峰主云翳真君在关键之刻夺回了遗音琴的掌控,一曲震散了妖狐的元魂,亦将心魔再次封印于遗音琴之中。

一场浩劫,天玄门上下折损过半,但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天都破损,神器天玄钟丢失,连镇守天都的天都之子也不知所踪。神州结界被妖狐捅出一个口子,灵气不断散逸,天地气机之变,亦在不断加速神州结界的崩塌……

天玄门隐去了心魔之事,只说是妖狐作乱,忙着修复浩劫之后的满地疮痍。却不料,另一场浩劫已悄然埋下了种子。

心魔并没有完全被封印,而是残留了一缕魔意在妖狐元魂之中。妖狐虽然伏诛,但魔意却悄然转移到一个追杀妖狐的问道峰女弟子身上……

天玄门三位真君与心魔一战受创沉重,多年不曾理事。十二峰上元婴真人折损过半,问道峰更是一位元婴真人也无,没人注意到那缕魔意渐成祸患,侵蚀了一个又一个问道峰弟子……

纸里包不住火,祸患也终有爆发的一天。

十六年前,云翳真君出关,本是有意收一亲传弟子,成为未来执掌静澜峰之人。却不想,她属意的问道峰两个女弟子,都已魔根深种……

心魔之患,非同小可。云翳真君当机立断,封闭山门,传令天玄门上下一同伏魔。

而几个问道峰弟子已被魔意侵蚀多年,表面上修为平平,一翻脸顿时魔威赫赫,凶焰滔天。为了剿灭他们,天玄门又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而这一次,心魔早已准备周全,几个入魔弟子的血并未扑灭魔焰,反倒是侵染了在场所有玄门弟子。

从此,心魔之劫再也无法封印,和上古之时一样,成为了所有修仙者都必须面对的永恒梦魇。

——这玄门第二劫,洞玄祖师虽早有准备,最终还是难以阻挡。天下的修仙者,终要应劫。

而第三劫,名为天地之劫。

就算不知当年秘辛之事,神州结界的破损、天地气机之变,稍有修为者都看得出来。

神州结界一破,仙道的死敌南疆魔道势必要掀起滔天巨浪,其他觊觎神州的势力也绝不会放过百万年才等来的机会。天地之劫,说不定将是另一场“末世之劫”。

…………

“史书”中的纷纷种种,一时难以尽述。单是洞玄祖师预言“三重劫”一事,就让雒原惊叹失语,思绪万千。

冬师叔讲述的“故事”,本像是一道天光,照清了世间“真相”。却不曾想,玄门的史书上,或者说世上成千上万修仙者眼中的“真相”,完全是另一个版本。

雒原终于明白了为何自己背着“天都之子”的身份却一直“默默无闻”。

换个角度看,这世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自己的行事之道。

大多数修士眼中,天都之子只是在玄门史书上一笔带过,仿佛一件老旧而无用的古董——提升修为、壮大势力、寻宝求药、突破渡劫,哪个不比追查一件古董的下落重要?

就算一些金丹修士乃是元婴大能知晓天都之子关乎神州结界,但那也只是一种“可能”而已。不是每个人都对探究解谜有兴趣,玄门中讳莫如深的秘辛太多了,揪着不放换不来什么好处,还可能惹来麻烦。

…………

可是,冬师叔的“故事”和史书中的记载,到底哪个是真?

从情感上来说,雒原当然相信冬师叔,玄门史书更像是在文过饰非,掩盖真相。

可史书上所载更全面,从三十四年前天都之变起,前因后果更顺理成章。

倘若不先入为主,不带一丝情感去比较,似乎史书上的记载更可信——几个年轻弟子几乎撼动玄门之基,就算有“梦境”之说也让人难以采信。说是魔劫,倒更合理一些。

毕竟上古有句老话,“修行千载,不如一日成魔……”

而史书上最大的破绽,在于其明确记载,当年问道峰“入魔弟子”已“尽数伏诛”。

且不说已然成了魔尊、隐了真名的万邢道君,老头子师兄弟四人不都活得好好的?还都是仙盟在册的“峰主”、“客卿长老”。

雒原凝思许久,终于一笑道:“古真人,这史书上说,当年问道峰弟子已尽数伏诛。难道玄元峰上那个老东西,是个阴魂不散的鬼魂么?”

古真人淡淡应道:“鉴古照今道境之意,在于以史为鉴,照映后人。对史料只管收集,并不评价。书中所载相互矛盾之事,司空见惯,至于真相如何,只能你自去评判。”

雒原点了点头,又道:“可仙盟这般写史,就没人质疑么?我玄元峰传承问道峰一脉,难不成都是‘尽数伏诛’的传人?”

“玄元峰传承问道峰一脉,呵呵……”古真人意味深长地一笑,“知道这件事,或者说世上这么认为的,少之又少。”

雒原愣了片刻,见古真人不像说笑,不禁讶然,“玄元峰峰主,难道不是问道峰道元真人的亲传弟子么?”

“玄元道人乃是论道大会上的风云儿,名声在外,但他真名叫什么,少有人知,你知道么?”

“这还用问——他么洛启轩啊!”

古真人一笑,像是个装模作样的先生故意刁难学生,挥手在镜光中摸索了半天,方道,“找到了,这部仙盟名册乃是秘卷,只有少数仙盟长老方能查看,今日就破例一次。”

雒原望着镜光,仿佛被先生拿着书当面指正,只见上面写道:

“玄元道人,本姓莫,化名笑痴,道号玄元。故雨国人,岁两百余。散修出身,五灵根,误食仙株‘渚草’而筑基入道,故寿数倍而道途断。通经史,明辩机,曾在论道大会上一鸣惊人,被道一真人聘为客卿。后升任峰主,改峰名为玄元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