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缘为仙 > 第二百四十七章 蜂巢谷

缘为仙 第二百四十七章 蜂巢谷

作者:闲坐有狸奴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5-03-28 21:22:19

第二百四十七章 蜂巢谷

升隆城以北两百余里,有一处景观奇异的深谷。

据说是几年前一次剧烈的地动,裂地成峡。又有地水淹漫,遂成溪谷。

大旱之后,渐渐露出千疮百孔的两侧峭壁,洞穴多不胜数,仿佛蜂巢,于是人称“蜂巢谷”。

而雒原站在峭壁之上,目光扫过空谷,一时若有所思。

“阿原,我还是觉得有些太巧了……当心有诈。”

洛冼玉在身旁低声轻语,雒原听了不禁一笑,“你不是说,方朴和我一样,有心怀天下的侠者之心么?”

伊人眉头微蹙,道:“他修为不低,城府深沉,我的明心见性未必看得准,还是小心为上。”

雒原笑着拍拍洛冼玉的肩膀,安抚道:“放心,此处地势复杂,我们早早多做准备,不怕有什么诡计。”

方朴给他的联络之地,就在蜂巢谷深处,但时日尚早――谁也不会想到,原大侠没过几日就撞上门来。

“天法清,地法灵,阴阳法镜,赐我清灵――开!”

雒原手持寄魂珠,张开天眼,再次扫视谷中大小洞穴。许久,终于锁定了目标。

…………

夜入二更,万里车缓缓驶入蜂巢谷,如一只乌黑的大蚯蚓,忽然钻地,消失在谷底的淤泥之中。

天眼再得老蟾千眼神通加持,硬是发现了一条被淤泥覆盖的地底隧道。

雒原不敢再相信伊人的手感,亲自驾车穿越隧道,来到一处中空的地下洞穴。

用万里车堵住入口,再让风怜落下隐溪庐,暗无天日的洞穴顿时成为阳光洒照的家园。

“回头我再挖几个出口通到外面,狡兔三窟,只管远远观望,见机行事便是……”

“离约定的时间还有快一个月,我们就在这风水宝地好好修炼,准备万全……”

洛冼玉听完原大侠的安排,终于放下心来,自去修炼――仙盟的任务,本也犯不上着急,能安心修炼一个月,实力又能增长几分。

安顿妥当,雒原也开始筹划一项项“准备”。

在蜂巢谷,狡兔三窟倒是容易,难的是如何遮掩痕迹,不让人发现藏在山腹中的隐溪庐。

洞穴内空间足够大,而隐溪庐,也留有足够的“空间”。

隐溪庐的阵盘,像是一张宣纸只涂画了中央,还有大量“留白”之处,可以尽情补充。

小院本是无掩鸡笼,仅能隔绝灵气外泄,没半点防御之力。而在小院外头另架设的法阵,尽可借隐溪庐的灵力驱动,填充在留白处、一同保留在阵盘上。

如今回头再看,隐溪庐这院子虽不值一千灵石,但若是加上留白的阵图,则远远超出――风师兄果然还是和老头子不一样,送了一份大礼。

雒原如今在阵法之道上算是初窥门径,但要想架设一座“护阵大阵”把隐溪庐守得固若金汤,还是有所不足。

因此,布设在外的法阵当以隐匿行藏为主,真要有强敌攻过来,还是赶紧登上万里车,钻泥跑路得好。

至于如何遮掩行藏,在“新仙家六艺”中算是“礼艺”,雒原颇有些心得。

因为探查与隐匿,本就是矛与盾。雒原有破幻天眼神通为矛,自然也知道盾弱在何处,该如何弥补。

隐匿行藏,最首要的是不让人起疑。一旦对方起了疑心,各种手段轮番试探,再好的隐匿手段也扛不住――青凝峰灵田旁的洞口,就是例子。

而要想不让人起疑,最好是伪装得浑然天成――蜂巢谷谷底的那些淤泥,就是最好的遮掩。其似乎有阻碍灵机之效,若不是耐心寻找,天眼也不会发现那条地底隧道,换个人匆匆一瞥,就算是金丹道君也未必能发现。

雒原徒步寻回隧道之中,抓起一把淤泥汲阅了许久,只得到一点模糊的感知。

淡淡的魔气,夹杂着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倒是有点像鬼雾岭上的黑雾。

“湮魔土?有意思……”

魂海中传来一个声音,倒把原大侠吓了一跳,“您老怎么又醒了?湮魔土,那是什么?”

小白狸却不答话,而是懒洋洋传来一个念头。

魔气与灵气天性互斥、如水火不容。一旦对冲,玉石俱焚,结果定是一方湮灭,化为混沌。

倘若魔气稍微占了上风,残存的少量魔气融在混沌之气中,稳固下来,便名为“湮魔气”。

湮魔气偶尔也会溶入水土,便是“湮魔水”、“湮魔土”。

――如今看来,鬼雾岭上的黑雾之中,就充斥着湮魔气,只是那时候阿原还不知道名头而已。

“可是,神州中土,朗朗乾坤,怎么会孕生湮魔土这种东西?”

小白狸嗤笑一声,再无回应,似是在说,“关我甚事?”

这位爷兴头来得快去得也快,虽有些莫名其妙,却也给原大侠提了个醒――眼前这片厚厚的淤泥,也算是堆“宝贝”。

雒原琢磨了一会,不动声色地返回隐溪庐,吃过了伊人准备的夜宵,又把床上的“小书童”拉起来,强行“论道”。

要想用好那堆湮魔土,必须构建几座合用的法阵――既然风怜在阵法之道上天赋过人,原大侠自然不会浪费。

按原大侠的设想,在这蜂巢谷中,浑然天成的淤泥乃是最好的遮掩。只要将湮魔土再稍微提炼一下,隔绝灵视探知的特性再加强几分,驱动“淤泥”像糊墙一样把几处出口堵住,就天衣无缝。

剩下的湮魔土带不走,也不能浪费。

湮魔土中最有价值的,自然是精纯的魔气。除此之外,雒原对那“混沌之气”也很感兴趣,不妨想个法子,将之分别提炼出来,也算物尽其用。

至于如何提炼,原大侠早有腹稿。

临渊先生传下的《机关十问》中,就有一篇专门讲“提纯”。沈大师平日里讲起机关之道滔滔不绝,雒原耳濡目染,也融会了不少理念。

提纯的本质,就是剥离杂质。而剥离的前提,是将之分离。

想要提取魔气,首先就是要打破魔气与混沌之气的融合之态,再利用墨石吸纳魔气的特性,便可将魔气一点点剥离出来。

至于混沌之气,缺少牵引的手段,但也无妨――只要将真正的淤泥滤掉,杂质和魔气统统剥离,剩下的自然就是混沌之气。

理论上已经想好了,但要一步步实现,还有不少难关。

原大侠有梦境之助,在术门之道上基础十分扎实,并不是只有理论的空想家。但从零开始构建一个全新的法阵,谈何容易?

或许九成九都可以按部就班地完成,只差那百分之一的难处,就功亏一篑。

而那百分之一需要的,就是天才般的灵光妙手――风怜,正是那样的“天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