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缘为仙 > 第三十三章 悟道石

缘为仙 第三十三章 悟道石

作者:闲坐有狸奴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5-03-28 21:22:19

第三十三章 悟道石

“青石?”

竹林中的那块青石,阿原再熟悉不过了,梦境中的时光,倒有一大半是坐在青石上练功渡过的。

难道就因为与试炼境中随口一叫的“悟道石”融合,就真成了可以帮他参悟道意法则的宝贝?

“正是。主人每每在那青石之上练功悟道,青石便渐化成了梦境与神台之枢纽。随着梦境演变重构,亦成了印照道意法诀的影台。”

“我所说的那些,有不少也是通过它才知晓的。主人既不愿听我多说,坐在青石之上自行取阅便是。”

这剑灵似乎来了脾气,再不发一言。阿原左右也看不出什么,索性弃了钟鼎,回到小院竹林之中,端坐于青石之上,看它到底有何玄机。

片刻之后,双目微阖的阿原浑身一震,脑海中如潮水一般涌入了无数文字画面,瞬间铭刻成了记忆。

只是,那一瞬间涌入脑海的东西实在太多、太过庞大,阿原在书馆中苦读一个月所得也难以相提并论。而且艰深晦涩,远远超出一个炼气少年能理解的范畴。就算铭刻成了记忆,也仿佛幼时背诵的古诗文章,茫然不解其中真意。

阿原长长吐纳了一口气,默运清心洗髓术宁定身心,一点点思解脑海中浮现的道意法则,仿佛一匹新生的马驹畅快地驰骋在莽莽荒原之上。

座下青石渐渐露出莹莹微光,仿佛一个运转的法阵。而青石之上的阿原只觉六神平和,神台如洗,心绪飞转,妙悟百出。

…………

所谓法则,便是这世间的条条框框。既是规则,亦是界限。

既是万物构化之因,亦是万物运行之果。既是万物生衍存在之道,亦是万物消逝湮灭之理。

法则有大有小,大者贯穿天地,制衡万物,无增无减,永恒不变。即便是天上真仙众神,亦无法更易,只能遵从。

比如天地不能合拢,元素不能再分。比如时光不可逆转,逝者不可复生。此乃大道铁则——动摇大道铁则,等同于毁灭此境本身。

大道铁则之下乃是天地法则,诸如轻浮重沉,光生影灭,乃是此境原本的“样貌”。

天地法则亘古不变,但可由道意法则对抗甚至逆转。

而道意法则是由生灵衍化而来,与万物一样有生有灭——凡人修炼至感悟天地,脱凡入灵之时,便有可能孕化一丝道意法则——玄门修士的金丹,心门修士的心珠,都以此为基。

道意法则生衍无尽,与天地法则之间往往生出矛盾,孰强孰弱,何者为先何者为尊,则全凭角力。

比如按照天地法则,凡人身躯之重,当落于大地。而道意法则却能让其浮空于天,便是二者角力,道意法则在七尺之躯上胜了天地法则一筹。

修为到了真人境之后,妙悟天地法则,感通天地,乾坤灵气尽可为己所用,无穷无尽。灵气灵元多寡自然不再重要,真正斗法比拼的,便是道意法则之强弱高低。

弥天钟所代表的道意,在于持中守正,弥合五行之争。从根本上来说,是对抗天地法则之五行生克中的“克”,让五行灵气可以毫无嫌隙地共生共存。

推而广之,亦可消弭五行之烈,使风雷水火之威能消于无形。

这便是道意法则——与法术专攻一职一用截然不同,仅凭一意即可衍生出无数法术真诀,直可成为一脉传承。

这也就是为何修仙界中再小的门派,也至少要有一位金丹祖师,才可立派传承的原因。

而阿原在青石上所得的感悟,不止是虚无缥缈的道意,亦有道意衍生而成的真诀——可名为“弥天诀”。

道意如镜,众生皆可入眼,然所见各不相同。以阿原一个炼气少年的境界见识,所得真诀自然并非全貌,但道意存心,总能得几分真味。

阿原感悟的弥天诀,即便不能彻底消弭五行之争,却也能让原大侠从此不必再担忧真气相逆相冲。

而山河鼎的道意,乃是炼化万物,归于一统。此道意直如擎天之柱,上入云霄下入地渊,收尾两端皆难以触及。

从至高处说,此道意直可炼化天地,与大道铁则争锋——炼化万物即是破尽万物之法,可谓天下无敌。

哪怕从最低的炼气层次来说,亦可炼化不同属相的五行真气,隐然凌驾于弥天钟的道意之上,对抗的乃是天地法则中五行灵气之“别”。

芊菁之前亦曾说过,金丹修士可施展“丹鼎化气之术”,将浑身真气洗炼如一。而上古的丹鼎化气之术,道意源头便是天地之宝山河鼎。

山河鼎在阿原心中所映的真诀,可名为“鼎化诀”——可将自身任何灵气炼化,为至正至纯也好,为至邪至浊也罢,全凭心意。

弥天诀已让阿原喜不自胜,鼎化诀更是霸道无匹——将浑身真气洗炼如一?那以后只要采气定气之时同时运用鼎化诀,原大侠岂不就从最差的五行灵根一跃变成了最纯正的单灵根?

可这还不是全部,还有一片道意法则映在心中,凝练成诀,可名为“混元一气化灵诀”。

那道意更是了不起,竟是要以一气化万灵,对抗的是天地法则中五行灵气之“分”。

所谓一气,便是混元气,游离于五行之外,居于五行之中,调和五行,乃成万物之灵——神台清明的阿原霎时悟到,这混元气,就是沌气!

以往他只是把沌气当做调和五行真气冲突的平乱老臣,从没想过沌气还有更高层次的妙用——说白了,以沌气为触媒,五行真气可以随意融注,调和成任何真气!

大五行之说将万千元素喻为调色板,五行灵气为五道原色。那有沌气作为清水染缸,这张调色板真正可以为修道者所掌控。

世间法术真诀数不胜数,修者能研习的不过是其中微不足道的一小部分罢了。并不只是因为真气消耗,时光有限,更根本的原因在于内诀外法相辅相成,修炼的内诀真气不同,可施展的法术手段自然也不同。

一个只修炼火相真气之人,不可能施展出水相法术。即便像阿原一样五行真气兼修,亦只能使用五行法术,其余另类者如风雷之术冰霜之术则还是无能为力。

而如今,有混元一气化灵决在心,又恰好有沌气在身,五行真气齐备的阿原完全可以凭这六道真气拟合出天下任何真气,一切法诀法术尽可施展!

…………

青石之上的阿原浑身轻轻一颤,缓缓睁开了眼睛。目光却并没有落在身旁一大一小两个梦中小人身上,而是带着一丝明悟望向天边无尽的大海。

三片法则道意,仿佛三道通天大道,却可指一方。

弥天诀所指的,可谓混炼五行之道——既然五行之克被消弭,只余相生,则五行真气尽可混于一处,如花草树木一般相伴相生。

炼到精深处,可将五行真气归为一道,从此采炼化用真气乃至凝元成丹都无需再顾及五行之分。

这条路,可谓是“最快之道”。阿原体内五道真气合为一道,就算小有损耗,也足以突破六层之限,即刻便可冲击凝元。

而鼎化诀走的则是五行归一之道。和之前阿原臆想的“五行归一真诀”不同,是真正意义上的化归纯一。

虽然运转鼎化诀炼化真气必有不小的代价,但从此真气纯醇,之前五行驳杂难于精熟的破烂底子可一并重塑,甚至从此人神共弃的五灵根,也可视为人人艳羡的单灵根。

此道正契合如今玄门修行之路,直通金丹,可谓之“至高之道”。

而最后的混元一气化灵决,则与大五行轮回锻真诀相契合,可谓分炼五行之道。

五行真气分别凝元成丹,可拟合任何真气真元,天下法诀法术尽在掌控——同阶之下无对手,绝不再是虚妄狂言,这条路可谓“极强之道”。

阿原的目光望着天际,仿佛望向三条大道的尽头。

恍惚间,似有三位神明站在大道远方,笑吟吟地看着他,如何选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