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缘为仙 > 第二百三十章 灵根

缘为仙 第二百三十章 灵根

作者:闲坐有狸奴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5-03-28 21:22:19

第二百三十章 灵根

灵根之说,阿原自然也耳熟能详。只是在他想象中,灵根就如“仙根”、“仙缘”一样,乃是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让风扬师兄这么一解释,理解倒是理解了,可总觉得少了几分仙味,像是论斤论两地在菜市场买菜一样。

沉默片刻,阿原还是放下了心中这点别扭,而是问道:“那,灵根也有五行之分么?”

“当然,我正要说这个。”风扬一笑道,“灵气有五行之分,灵根自然也有。比如有些人天生吐纳火相灵气截留得多,其他灵气截留得很少,这便是火灵根。”

“灵根的相属和品级一样是考量灵根好坏的关键。因为真气修炼务求精纯,灵根自然也是一样,最优的灵根便是单一纯粹的单相灵根,差一等的便是双灵根,以此类推,三灵根、四灵根、最差的便是五灵根,又叫做杂灵根。当然,也不是只有五行灵根,也有别的灵根比如……”

“为什么?凭什么五行灵根是最差的灵根?五行真气俱全,这是好事啊!”

没等风扬说完,阿原就忍不住跳了起来。原大侠如今五行真气俱全,照这么说,岂不坐定了就是五灵根,让人根本瞧不上的杂灵根?

风扬倒是一愣,缓缓道:“也不能说五行灵根就是最差,起码在上古之时更看重灵根的品级,相属是否纯一被认为各有利弊。只能说,如今的修仙界,不适合多灵根。”

风扬意味深长地看了阿原一眼,又道:“如今大道艰难,没有捷径万千,只有险峰一路。要想有所成就,势必要集中精力和资源用于一点,如此尤嫌不足,哪里还能分心二用?所以多不如一,元脉如此,灵根亦是如此。”

“如今修仙界推崇的理念,是专一而精纯,真气纯一,真元合一,凝结金丹时更是不容半点杂质,唯有如此才能多添几分胜算。所以即便是五行天脉、上品五灵根,还是只能取一脉真气修行,其他的都要放弃。若是五行真气一起修炼,莫说结丹毫无希望,就算凝元也是无比艰难之事,这样的弟子在一般门派眼中根本没有培养的价值。”

“可采气定气虽有妙法,也不是可以随心所欲,既然灵根兼收灵脉不斥,所得真气必然是五行混杂,要想修得纯一的真气势必要多花上许多代价。灵根越杂,代价越大。哪怕是上品的四灵根、五灵根,到头来修炼速度也与下品单灵根无异。”

“所以龙门岁考中考量灵根的标准,四灵根必须是上品,三灵根和双灵根必须在中品以上,而单灵根哪怕是下品,只要可以修炼便算通过,这就是差距。而最优秀的灵根,就是上品单灵根或是双灵根,又被称作天灵根。每年出现那么一两个,都能轰动一时,百方争抢。至于五灵根,那恐怕唯有传说中的极品灵根才够格了,只是这么多年我还没在龙门岁考上见过那样的神仙呢……”

听了这番话,阿原如坠百尺冰窟一般,他受笑痴老人家传道,一直认为五行齐全才是上乘,甚至不惜在偃羽阁换来血意心转功补上最后一块短板。如今当真是五行功法齐备,五行真气俱全,结果却被告之五灵根乃是人神共弃最垃圾的灵根,这份打击有如晴天霹雳,让阿原一时失神,说不出话来。

“那灵根与元脉,何者为重呢?”只听雨烟萝在一旁问道。

风扬略想了一下,答道:“若是在上古,肯定是灵根更重要,因为灵气充裕,真气凝实,修炼到凝元境界太容易,元脉什么的也就不紧要。但如今凝元都是一道大关卡,元脉的作用就凸显出来了。”

“就算灵根不错,若是元脉不佳凝元受阻也是无用。反之,就算灵根平平进境缓慢,只要坚持不懈或是有灵药灵丹佐助总能修得真气盈满,只要凝元有成,便在任何门派都有了立足之地。”

“所以如今龙门岁考是考量元脉在前,灵根在后,共同决定一个选生的资质是否合格。一般说来,元脉主链三百六十星,中品三灵根是通常的准线。除非某项资质太过优异,否则低于这个条准线的,希望就很渺茫了……”

这个冷冰冰的“准线”说出来,一时冷场。几个少年都在心中默默掂量自己的份量,其中脸色最难看的便是阿原。

原本阿原对自身的“资质”可谓信心十足——不到一年时间就打通小周天,还不算是万里挑一的奇才?莫说通不过岁考,不能名列前茅都不算有面子。

可今日方知还有灵根元脉等诸多说法,而他似乎又是最不招人待见的五灵根,一时不免心乱如麻,苦思对策。

“那其他的资质呢?道骨、命格、悟性、机缘什么的?”

阿原心有所忧,怕灵根会成为拖累,自然要找些别的长处。

机缘什么的,才是原大侠的强项,这一路走来屡屡险死还生,还得了一身功法宝贝,不是机缘又是什么?

风扬缓了一缓,啜了口茶,才答道:“道骨之说传自上古,本是说芸芸众生之中,自有天生适合修道之人,谓之身怀道骨。如今则多是指那些先天体质特殊,可以修习某些独门功法之人。”

“以炼体锻身为道的形门最青睐天生道骨之人,但如今的修仙界以玄门为主,玄门结金丹孕元婴方为真人,于肉身凡躯并不看重,道骨有无对玄门修行也并无多大裨益——更关键的是道骨之好坏有无,在不同的宗门流派看来完全不同,缺少一个可以统一考量评判的标准,因此龙门岁考之中并不考量道骨。”

“至于命格、悟性、机缘,就更加难以考量,因此不列在龙门岁考之中……”

阿原听了不禁大为失望,忍不住叫道:“这太不公平了吧?既然同为仙家六根,只考量灵根元脉,岂不是埋没了那些悟性、机缘优越的弟子?”

风扬一笑道:“之所以不考量,正是为了公平。没有统一的考量之法,如何评判资质好坏?全由仙师一言而定,又何来公平?”

“龙门岁考这么多年延续至今,不能说尽善尽美,但每一点细微之处都自有它的道理。灵根灵脉平平而其他资质优越的选生,虽然可能会在正试中落选,但也还有机会,便是参加正试之后的龙门试炼。”

“龙门试炼?”众少年异口同声叫了出来。

“正是,龙门岁考实际分为两部分,前面正试考量灵根元脉,可谓是文试,后面的试炼则是考量选生的方方面面,不止是资质,心性、意志、品行、能力、经验,都在考量范围之内。俗话说真金不怕火炼,真正资质天赋过人的选生没那么容易被埋没的……”

“那、这个龙门到底比什么?”阿原迫不及待地问了出来。

风扬顿了一下,答道:“试炼的内容一直是保密的,大致上可以猜测是大能们用法力开辟了一处小世界,名为试炼境。所有选生进入试炼境后需要完成一定的任务方可过关。”

“不管那任务是什么,两三千人之中只有百人可以胜出,难度可想而知。我倒是希望你们都能顺顺当当通过正试,最好别有人要去参加那试炼才好。”

虽然这龙门试炼是什么样子还不知道,但阿原却好像吃了一颗定心丸。原来就算灵根元脉通不过,还有试炼这条后路可以走。

比起那不讲道理的“准线”,反倒是试练什么的听起来更有意思,让阿原甚至有点跃跃欲试。

毕竟他这一路走来,几乎每一步都可以算作是一个惊险的试炼,而他一直走得不错……

阿原正想多问些龙门试炼的细节,却忽然听到一个意外的声音。

“为什么弄得这么复杂?收个弟子而已,那么多门派,就不能各收各的么?”

这个问题如天外飞石一般,倒是让众人都是一愣,更意外的是竟出自少年之口。

风扬打量了一下一直无声无息,恍如影子的少年,神情一动。

“这个问题问得好……也罢,我就给你们讲讲这龙门岁考的来历……”

风扬坐下自斟了一杯茶,指了指窗外道:“这龙安城中熙熙攘攘,皆是为拜入仙门而来。人人皆想修仙,可即便是修仙者,只要大道未成,总有寿尽之日。若无弟子继承衣钵,一生所修所学便从此湮没,无人得知,修道一生,与凡人人死灯灭并无区别。是以从古至今,修道之人最重道法传承,修仙门派更是如此。”

“从茫茫众生中选出天资过人的弟子入门修行,乃是门派延续兴旺的根本。而这根本之事,自然不可草率,门派传承百年千年,自然便逐渐积累出识才、选才、用才的门道,汇聚而成典仪,名为选才大典。”

“从古至今,各个门派的选才大典都是各行其事,为自家门派选才择英,不遗余力,甚至为一良才美玉大打出手,乃至门派相争也不在少数……”

“而如今天下却只有一个选才大典——每岁初春之时,同时在云国、风国、雷国、东国四境十八座城中同时举行,无论贫富贵贱,宗族国别,普天之下神州子民皆可来一试。只要通过,便可以拜入仙门,修仙问道……”

“这等盛典,上古之时也未曾有过,唯有当今的修仙界才得一见。龙门岁考之名只是世俗叫着顺口而已,其真正的意义,是当今整个修仙界的选才大典。”

“除此之外,各门各派不得再自行招收弟子——几乎可以说门派中每一个弟子,都必须与天下门派争夺,百年千年传承之兴衰,全在这天下盛典之中……”

风扬这一番话说得阿原热血沸腾,差点要拍手叫好。可风扬却不紧不慢地嘬了一口茶,语锋一转道:“可是仔细想想,不觉得奇怪么?选才大典自古便被视为立派传承之根本,如何容得他人掣肘?”

“如今这天下大典说来风光,可一门一派连收徒入门都不得自主,需在选才大典上与天下门派竞争,怎能不受制于人?小门小派,甚至费尽九牛二虎之力也争不来一个弟子——这种制度,如何能存续下来?或者说,如今的修仙界为什么要大费周章弄出一个龙门岁考来?不弄清楚这个,就不会真正明白龙门岁考的意义。”

阿原从小就爱听人说书讲故事,自然知道这时候该踊跃作答,忙道:“是因为如今修仙门派越来越多,若是个个广收弟子,难免良莠不齐,坏了修仙界的名头,这才有高人出面整治,立下这岁考之制,就是要为整个修仙界把关。”

阿原虽然对修仙界一无所知,但从来就不缺各种想象,这番话显然是受《古今侠客传》作者之影响,对一些九流门派广收弟子招摇撞骗十分不满。

这也难怪,在阿原眼中所有修仙者都是应该高高在上、完美无瑕的,若是像江湖帮派一样结帮成群,甚至像松风道人那样品行不端与强盗同流合污,岂不是丢了仙家脸面,阿原岂能与那等人为伍?

风扬听了微微一笑道:“虽然许多人都这么说,但要么是揣着明白装糊涂,要么只是人云亦云而已。若说修仙门派之多,如今哪里比得了上古?修士品行不端,为祸苍生之事在上古更是比比皆是,为何上古之时便没人站出来要一统选才大典?”

风扬放下茶盏,一笑道:“我师父他老人家博古通今,最爱评论古今之异,他有一句话说的很好,‘古之未有,今而有之,并非今人智有所胜,而是古今之势异也。’”

“上古之时,仅典籍流传下来的飞升仙人便有十几位,而大劫之后,莫说飞升,几千年来修得大神通的真君亦没有几位。为何?是因为道统失传?未必!上古道法万千,后人掘地三尺,完完整整保存下来的也有不少,却从无人以之证道。”

“是今人资质、智慧远不如古人?也未必。”

“之所以今人成就远不及古人,是因为大劫之后,神州之上的灵气稀薄,远远不及上古之时。灵气乃修仙之根本,修仙的土壤已经改变,好比一座森林化作了荒漠,一片汪洋化作了浅滩。其一切风水气象、生灵繁衍皆会随之改变,不复旧观……”

“凡人采定天地灵气之天赋,谓之灵根。却不知天地之灵机,又是从何而来?”

“倘若天地也有灵的话,那天地的灵根,已然变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