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缘为仙 > 第十六章 笑痴

缘为仙 第十六章 笑痴

作者:闲坐有狸奴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5-03-28 21:22:19

第十六章 笑痴

清风冷月之下,万念俱灰的阿原索性借着月色,仔细翻看起手里这“秘笈原本”。

写书之人居然名叫“笑痴”,又把阿原气了个半死,可看了他的自传,应当是自嘲之意。此人大概二百年多前生于雨国的一个书香门第,从小聪慧过人,过目成诵。本来一家人都对他寄予厚望,希望他金榜题名,将来为官做宰,光耀门楣。可没想到他从小不务正业,无心考学,一心只想着修道成仙。与家人争执多年,几番大吵之后,笑痴索性离家出走,正式走上了修仙之路。

笑痴当时年少气盛,颇为自负,自以为才智过人,一心想要开创一条与旁人完全不同的修真之路,成为一代宗师。结果这位“老前辈”从十四岁开始自行参悟仙法道术,直到四十岁也没悟出什么来,想学别人的也晚了,毕生也没能拜入任何修真门派。

他不甘心一生一事无成,于是后半生游历天下,搜罗了许多散佚在民间的道法典籍、武功图谱作基础,以一些“同道”、武者的心得为佐证,甚至民间传说都拿来参考一番,这才生拼硬凑地编出了这套功法。

笑痴一生潦倒,呕心沥血创出这套“功法”后,还没来得及正式练上一练,就撒手人寰。也不知他临终前,是悲、是叹,是哭、还是笑。

这本书乃是笑痴一生心血所著,好赖不说文字起码是通顺连贯的,只不过被老头子删的删改的改,抖落得不成样子而已。许多夸张离谱的描述,都是老头子为了对应“先天乾坤霹雳无敌功”这狗屁名字加上去的。笑痴本人一生潦倒,自然低调得很,一句大话也不曾说过,坦言这套功法充其量就是入门级的,一般人就算练上一辈子也只能起个“养生健体”的作用,偶有“才智高绝兼心志坚忍的能者”练成此功,则已“初窥道法门径”。

阿原前前后后只练了几个月,自然算不上“心志坚忍”,只能说实在太“才智高绝”了。如今既然已“初窥道法门径”,恨也只恨老头子无良,捡了本地摊货还装作宝贝,要不是自己天赋过人,又有仙人梦境暗助,这一辈子恐怕就耽误了。

可越往下看,阿原越气得发昏,老头子简直丧尽天良!

人家功法中压根就没有什么“掌心脚心朝天”,“想象自己全身毛孔张开”之类的采气之法。书中说,人生于天地之间,呼吸之间自然带有天地灵气,采气就是要将吸进的天地灵气尽量截存于体内,诀窍就在于呼吸吐纳的节奏,和所谓“定气”的法门。

可天杀的老头子竟把“采气”和“定气”两个必须同时进行,密不可分的过程割裂开来,分明是暗藏祸心。可想而知,干坐在那呼吸吐纳却不运行定气法门,只是想象“全身毛孔张开”,灵气一丝不存,与常人呼吸并无半点区别。真想练到“腹中丹田有所感应”,除非是夜沉石凉,冻坏了肚子。

若不是阿原在灵气浓密百倍的梦境中福至心灵,采气定气一气呵成,恐怕至今还整天拉肚子呢!

阿原咬牙切齿,每翻看一页,呼吸便沉重一分。

这书中压根就没有什么动功!只有推拉抱举等几式运气法门,剩下那些诸如倒立、蹲起、蛙跳、蛇爬、猫扑、翻跟头、金鸡独立,乃至“双脚侧举过顶盘于脑后”,全都是老头子编的!

——是老头子编的!!

可怜阿原从小纵横乡里,从来都是他捉弄别人,啥时候上过这种大当,吃过这等大亏啊?为了这“仙法”,他受了多少窝囊气,遭了多少罪啊?老头子分明就是拿他当猴耍啊!

阿原恨得瞪开眉间眼,咬碎口中牙,恨不得一口生吞了老头子。想想自己的委屈,又不禁悲从中来,一时间声泪俱下,真是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

…………

夜入二更,怒过骂过哭过之后,阿原总算慢慢平静了下来,只是心里空荡荡的,像被生生挖走了一块。一时间百无聊赖,随手又一页页翻起书来。

这本书全部的干货就是采气定气的功法,还有推拉抱举等运气法门,寥寥十几页就写完了,估计“笑痴”实在编不出更多了。后面大部分篇幅都在讲他的生平、感悟,修真界的一些常识,以及他的一些设想之类,其实就是凑字数的,否则就那几页纸实在不能叫一本书。

可“笑痴”不但在修道上没有天赋,写起书来也烂得一塌糊涂。不单文笔不佳,而且罗嗦异常。像阿原最感兴趣的一些修真界的常识,他完全可以一上来开宗明义,一目了然地讲道:“修真者的境界,分为什么期、什么期、什么期、什么期……法宝的等级,分为什么宝、什么宝、什么宝、什么宝……”

可他偏偏不,非要穿插在一个个无聊的故事里慢慢讲,末了还要说一句,其实这也就是某个门派的一种分法,不是绝对的。等于结尾点题告诉读者他前面说的都是废话。

好在阿原是刚刚入门的人,再烂的书也照样看得下去。

笑痴一没根基,二没功法,三没师父指导,全凭自己瞎琢磨,到死都没摸着修仙的门。但他参了一辈子野狐禅,想法总是不少的,再加上平生游历天下,见识还算广博,这修仙界的事他凭着一部分道听途说,再脑内补完,倒也能自圆其说。

要说究竟何为修仙,凡人到底如何才能成仙,那是古今亿万修仙者苦苦探寻的大道,连一派宗师都不敢妄言,笑痴这门都没摸着的野狐狸如何敢大放厥词?人贵在自知,他一生都没入得修仙界的大门,倒是把那门外的风景描绘得颇为细致。尤其是采气筑基这一阶段,论述得入情入理,探本溯源。

书中言道,仙道的基础,在于真气。而真气乃是修炼者运用采气法门,截留在体内的天地灵气。采气法门虽有万千,高下相差有如云泥,但不论如何巧妙,这过程总是异常艰难。究其本因,在于采集天地灵气入体本就是逆天行事。

灵气游离于天地间,看不见摸不着,只会依天道而聚散。而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生于天地之间,就如一个风箱,一吸之间可以将灵气吸进压缩,而一呼之时又将大部分灵气排出体外。虽然依照一定的采气吐纳之法,可以让吸进的灵气大于呼出,从而将一部分灵气截留在体内,转化为真气。然而同性相斥,真气越多,其反聚之力亦强,呼吸间真气的逃逸之势也就越来越强,终会与采气达到平衡,人体所能采纳的灵气也就达到了极限。

那么,如何才能逆天行事,让天地灵气源源不断地往体内汇聚呢?这个难题上古的修仙者早已给出了答案——让真气流动起来。

一滴水怎样才不会干涸?唯有放到江河湖海里去。一口井为何倒进多少水都填不满?只因它下面连着无数水脉。一潭死水,无论下多少雨都存不住,而一旦干旱,很快就会干涸。唯有连通江河溪渠的大湖,既能将洪水分散到各道河沟支岔中去,也能从中吸收归流,这才仿佛无穷无尽一般。

这道理看似简单,其实蕴含着天地大道。真气一旦流动起来,体内的真气就不再是一个整体,而是有聚有疏,有缓有急。只要真气没有填满全身各道经脉,便总有真气稀缺的局部。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上古流传下来的采气之法的奥妙,就在于呼吸吐纳间引导气息流动,在胸肺中形成真气局部稀缺,因而成为吸入真气的助力。本来逆天行事,反倒成了顺应天道,一顺一逆之间,相差不可以道里计。

让真气流动起来,这个如今的修炼者早已习以为常,自然得不能再自然的理念,实则饱含了古人的智慧。

因此,凡人修仙的第一个阶段就是要采天地灵气入体,疏通全身经脉,让真气能够在体内流动。简而言之,采气通络。

采气通络,说来简单,实则繁复无比。若无浑厚的真气修为,通络根本无从谈起。可打通经络的目的,正是为了提升采气定气的速度,经络不通,想要丹田真气盈满又谈何容易。二者像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循环相扣,相互制约。

因此虽然人人皆可修炼,可真正能够打通任督二脉,让真气可以沿着一个闭环运行一周,也即一个小周天的人少之又少。也只有打通了任督二脉,才算半只脚踏进了修真界的大门,若是一辈子过不了这一关,那就只能当是“强身健体”了。

真气能运行一个小周天也只是刚刚开始,之后还要锲而不舍地打通全身各道经脉,让真气能运行一个大周天,采气通络这一关才算功德圆满。此时丹田乃至各道经脉皆真气盈满,人体所能吸纳的真气也就到了一个极限。下一步再想突破,就要压缩体内的真气,淬取精华,培炼元气,将真气凝化成真元。

元气本是医道中的概念,指长存于人体内的气息,乃是人的生命之本。笑痴认为修真者以真气长期培炼元气之后,二者便会融合凝化为真元。真元本身已是修炼者身体的一部分,只要人不死,就不会再回归天地,比之真气更进了一步。

将真气消耗凝化成真元,丹田和全身经脉就又空了起来,采气定气便又有了余地。而真元乃是凝缩的灵气精华,就像是一块海绵,采入体内的真气源源不断地被其吸纳,采气的速度自然提升百倍,再无瓶颈。只要真元不损,就算全身真气尽数消耗掉,也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恢复过来。

在凝成真元之前,每一丝真气都是辛苦采气得来,万万消耗不起,只能在体内循环流转——这便是世间武功的范畴,顶多也就是阿原为之神往的“力举千斤,跑跳如飞”。而真正呼风唤雨的仙法,都要消耗大量真气,只有在凝成真元之后,大量真气的消耗可以迅速得到补充,才有可能修炼施展。

因此,凝成真元才是修仙者有别于凡人的根本,又被称作“入道”,乃是凡人一跃成为修仙者的龙门。

对阿原来说,龙门还太过遥远,只能望而生叹。如今他只是一个刚刚踏上修仙之路的少年,眼下横在他面前的难关,还是采气通络。

只是,看笑痴书中的意思,采气通络可绝不是像妹妹师父说的,“什么聪明才智都不重要,关键在于持之以恒”。

不管功法诀窍有多巧妙,采炼真气终归是逆天行事,耐心和毅力当然不能少,可绝不是仅凭毅力坚持就行的。否则天下早就到处都是修仙者,笑痴也不必含恨而终了。

在笑痴看来,这一阶段天资什么都是次要的,关键要有一套好的功法,以及一个灵气充沛的修炼场所。

所谓天地灵气,如天上浮云,虽然虚无缥缈,却总有聚散。天地之间气象地貌万千,总会有灵气聚集的所在和灵气稀疏的地方。而凡人一呼一吸之间,都会消耗一点灵气,长年累月下来,人口繁密之处必然灵气稀薄。仙人和修道者多居于人迹罕至的仙山幽谷之中,就是这个道理。

对于凡人来说,想找一处灵气充沛的所在,说来容易,实际却比登天还难。如今修道之风已盛,修真门派林立,灵气充盈的宝地早就被瓜分完毕。而那些人迹罕至的仙山绝地,一个凡人别说只凭两条腿难以到达,就算找到了也早晚成为妖怪野兽的美食。

至于功法,那些名门大派的修炼之法都是上古遗法,经过各代门人增益补阙,早已尽善尽美,比笑痴这拍脑袋想出来的九流功法不知要强多少倍。

而那些名门大派的弟子,本身都是百里挑一的资质,有本门千锤百炼的功法秘诀,有同门师长悉心指引,从小就在灵气充盈的仙山宝地修炼——这些优势全算上,也要数年苦修才能入道,由此可见这一过程有多么艰难。

像笑痴这种无门无派也无功法的野修想要入道,简直痴人说梦。想必笑痴晚年终于明白了他一生的努力是多么愚蠢,才起了这个名字自嘲吧。

笑痴一生都没跨过入道的门槛,一直对此耿耿于怀,于是略带酸味地写道:“世人皆谓之龙门,殊不知天下尚有诸多龙子龙孙,生于此阶之上。”意思是说,那些修真高人的后代,王公贵胄的子孙,根本用不着修炼,自会有人帮他们打通全身经脉,再服上几颗仙丹,**之龄便可入道。

聪明过人能如何,锲而不舍又怎样?凡人奋斗一生,也不过是追追人家的背影罢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