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封杀十年我考编,上岸先斩娱乐圈 > 第九十七章 电话沈飞的新目标是马小云! 3,

第九十七章 电话沈飞的新目标是马小云!(3,求自动订阅)

陈小姐坦白了。

或者说。

她根本扛不住这种场面,直接就交代了自己的所有问题。

毕竟她自己其实也很清楚。

自己的这些问题,算不上什么大事儿,充其量就是违反了道德层面上的问题,至于没缴税的事情,罚款多少,自己认倒霉就罢了。

圈子里又不只有自己一个人这么干,只不过自己运气不好,被发现了而已。

很快。

沈飞就得到了消息。

“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吧。”

看完了卷宗,沈飞对李伟说道:“具体情况,通报总局那边,至于税务方面的问题,让盛海这边的税务部门处理,我们不要-管太多。”

这是事实。

督导组只是一个调查组,-并没有审判权。

具体要如何处置这位一线花旦,那是文化管理局和税务部门的事情。

这就好像写小说,有些作家有能力写很多东西,但如果碰上脑残一样的审核,你就没办法全都写出来,只能老老实实的。

权力这个东西,没有限制之后最可怕的地方就在于,有些小人能够决定很多事情。

“好的,那咱们还继续调查么?”

李伟开口问道。

“看看邮箱里面那些举报,有没有合适的。”

沈飞对李伟说道。

李伟点点头。

督导组现在的情况就是这样,他们的工作方向,主要是针对互联网文化娱乐产业,但也要顾及上面的反应。

正在这个时候。

沈飞的电话响了起来。

看了一眼来电显示,他有些奇怪,竟然是个未知号码。

不过沈飞还是接了起来。

“您好,哪位?”

沈飞礼貌的问道。

“是我,小家伙。”

电话那边,传来了一个熟悉的声音。

卧槽!

!!!!

!!!!

沈飞一下子就愣住了。

竟然是李正国给自己打的电话。

他连忙恭敬的说道:“首长,您好。”

“嗯,督导组的下一步工作,可以着眼于互联网企业,我看最近好几家互联网企业要上市,你们要多多关注,为内阁做好参谋。”

李正国的声音传来,说完,便挂断了电话。

沈飞拿着手机,眉头紧皱。

他很清楚。

李正国不可能无缘无故给自己打这个电话。

很显然。

这是希望自己关注一下即将上市的那些互联网企业。

想到这里,沈飞把李伟叫了进来。

“查一下,最近有那些互联网企业要上市。”

沈飞直接说道。

“额,不用查啊,阿狸的蝼蚁金服和嘀嘀打车。”

李伟一笑道:“现在网上都在讨论着这个事情,尤其是蝼蚁金服,大家猜测这公司的估值目测要比现在的企鹅和阿狸还要高。”

“把资料给我找来。”

沈飞眉头皱了皱,直接说道。

李伟虽然有些莫名其妙。

但很快还是把蝼蚁金服的资料找了过来。

结果不看不知道,一看沈飞就被吓了一跳。

蝼蚁金服全名是蝼蚁金融服务公司,其业务涉及了资金存款、信贷、消费、支付,特别是信用消费服务这一特殊领域。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蝼蚁金服几乎涉及了国有银行能运作的所有领域。

可以理解为,它是一家类似综合服务银行的企业,最重要的一点:它是私企!

蝼蚁金服名称中有蝼蚁两个字,但是不要误认为,它真的是蝼蚁这么弱小的生物。

蝼蚁虽小,数量却很惊人,这么多数量的蝼蚁业务,完全可以从大象身上狠狠地咬下几块肉来。

基于马爸爸的人气与号召力,蝼蚁金服上市后,对现有的国有银行业务,会带来面对面的冲击效应。

但这并不是最可怕的。

真正的关键在于,这家公司的背景不简单。

因为这家公司的背后,有马小云的支持。

对,就是那个创建了阿狸集团的马小云,支付宝也是他创建的。

简单来说,支付宝如今现在只是蝼蚁集团的一款产品,或者一个分支业务。

而阿狸巴巴和蝼蚁集团在股权上已经没有任何关系,虽然还存有业务关系。

这种感觉就是虽然离婚了,法律上不承认夫妻关系,但是老婆老公还是同住在一个屋檐下。

历史上来说,蝼蚁集团的前身是蝼蚁金服,而蝼蚁金服的前生是支付宝,而支付宝是属于阿狸巴巴的。

而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情况,自然是因为利益两个字了。

二零一一年六月,阿狸巴巴集团将支付宝所有权转让给马小云控股的另外一家大夏内资公司。原因在于央行对于非金融机构的支付管理办法规定,如果要拿到支付牌照,公司的外资绝对控股有一定要求。

而支付宝当时实际上百分之七十的股权已经被米国雅虎和东瀛软银公司所控制。

基于这种背景环境,蝼蚁金服横空出世。

而支付宝顺利拿到牌照,开始了之后的一路狂奔和野蛮扩张。

以至于在微信支付出来之前,马小云在电子移动端支付业务真的是连对手都没有。

现如今。

蝼蚁集团掌控着大夏最庞大的电子支付平台支付宝。

这家金融科技公司巨头拥有一系列的金融系统,其中包括大夏最大的在线保险服务。

蝼蚁集团的放贷,投资以及保险产品目标主要是针对个人和微小企业。

“我们认为如果能够使得普通人享受到和银行高管一样的金融服务,并帮助夫妻店和大公司一样迅速获得金融支持,帮助其成长,那么我们就会成为一家属于未来的公司。”

这是蝼蚁金服的口号,听上去很不错。

但没有人知道。

这家公司的利润率是百分之两百!

没错!

在沈飞看来,这个杠杆撬动地球觉得有点保守了,说撬动太阳都不过分。

根据李伟拿给他的资料显示,蝼蚁集团的营收增速,最近几年高达百分之三十,仅仅是今年前几个月,每天就能净赚两个亿。

招股书显示,蝼蚁上半年职工薪酬为五十五亿元,员工人数为一万六千多人,也就是说,蝼蚁员工平均月工资六万人民币。

说实话。

沈飞都很羡慕他们。

“您看看最后,这是马小云接受采访说的一段话。”

李伟指着文件的最后,对沈飞说道。

沈飞点点头,仔细的看了起来。

“其实钱有什么用,又不是你的,就是你像我们这种财富,是社会委托我们把这个财富经营得更好而已。如果你认为这钱是你的时候,倒霉就开始了。”

“我都理解,我也想过这样的,别瞎扯了,告诉我怎么挣钱吧,我们都是这么过来的。”

“你信不信,我创业,从阿狸巴巴创业到现在为止,我没有一个月拿过工资。”

“工资当然都发到我们家老婆账号上去了,我从来没碰过钱,我对钱没有兴趣。”

“因为我最快乐的时候,是一个月拿九十一块钱我当老师的时候,那时候我每个月省钱,我知道再熬几个月我可以买个自行车。”

“现在我没有这个需求,也不需要担心,我干嘛要担心钱。可能钱是对我来说就是个资源,拿这个钱,钱越多你要做的事情越多。”

“有人说大夏首富,这个富是负责任的付。走过以后才知道,你如果没有正确的思想,没有正确的方法,没有跟最优秀的人在一起,没有个持久的努力,你是不可能成功。”

看着这个采访内容,沈飞却冷笑起来。

“组长,怎么了?”

李伟有些奇怪的对沈飞问道。

他觉得沈飞这个笑容,有点怪异。

“马小云,可真是个大忽悠啊!”

沈飞冷冷的说道。

“啊?”

李伟顿时愣住了。

他不太理解的看着沈飞,小心翼翼的问道:“沈组长,您的意思,这马小云是在忽悠人?”

沈飞点点头,看向李伟道:“你知道次贷危机么?”

李伟一怔,连忙点头:“知道啊,当年零八年的时候,米国的金融危机,不就是因为次贷危机引起的嘛。”

这个他还是知道的。

沈飞点点头,便缓缓说道:“与次贷危机危机相关的还有一个金融名词,次级抵押贷款。”

????

????

李伟一脸茫然。

沈飞叹了一口气,便给他介绍了起来。

什么是次级抵押贷款?

就是金融机构把资金贷款给一些没有偿还能力的人。

我们常说的供需关系其实在金融市场也实用,当银行为了规避风险拒绝给一些偿还能力低,信用差的人贷款的时候,这部分人就成为了资本市场的宠儿。

当然资本家自然不是搞慈善的,他们有自己的金融套路,这就是资产证券化,什么是资产证券化呢?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假设你想买房,银行认为你信用不好,或者无偿还,所以不给你贷款,你当然非常失望。

此时你听说有家金融公司,不需要人任何抵押或者个人信誉担保就可以贷款,这个时候你找到了一家拥有这种贷款业务的金融公司,该公司借了你十万元的首付,此时这家公司对你享有十万元的债权。

正常逻辑下,这家金融公司等着你还钱,再收你点利息,直到整个交易完成为止,但是对于贪婪的资本家来说,这样的等待太长,风险太大,如果你还不上钱怎么办?

再说这样老套的模式也不符合资本市场的投资规律,于是他们用到了一个新的名词“资产证券化”,在资本的操作下,这家公司可以把对你享有的十万元债权,打包成一个高收益的理财产品,向社会再次出售出去。

.………

通过这样的操作,这家金融公司可以马上回笼这十万元现金,然后再次放贷出去,并循环往复操作,用十万元撬动几十次、几百次的同额资金,不停放贷挣钱,而蝼蚁金融就是这种类型。

真实的米国次贷危机,杠杆高达二十到三十倍,但是蝼蚁的杠杆达到一百倍,

以十万元为例,三十倍杠杆三百万,一百倍杠杆就是一千万,也就是说这家公司以十万元杠杆撬动了一个三百万或者一千的市场。

假设这个理财产品的市盈率为百分之五,那么这家公司的利润三十倍杠杆下就是十五万,一百倍杠杆下五十万,相对于对于这家公司来说,三十倍杠杆下是百分之三百的暴利,一百倍数杠杆下就是百分之五百的暴利。

但是,他实际抵押的资产只有十万元,假如这家公司在三十倍或者一百倍的杠杆下赔了百分之五,那么他用自身的资产抵押,三十倍杠杆下欠五万元,一百倍杠杆下欠四十万。

蝼蚁本身拥有三十亿的资产,但放款规模达到三千亿,对于金融市场来说,多大的风险就不说了。

而如果社会上买这些理财产品的人有十万个,则这十万个人可能都会被牵连到。

而这,也是米国在零八年时发生次贷危机的起因之一。

米国的一些金融机构,把钱放贷给一些没有偿还能力的人,然后把这些贷款债权打包成理财产品,卖给了全世界。

等通过出售理财产品回笼到现金后,再次放贷,再次打包出售,以此不停循环往复。

........

等到这些借款的人还不起钱时,背后这些购买理财产品的人,全部倒霉了。

与此同时,放贷的金融机构那边,形成很多坏账,现金流严重不足。

等到大家纷纷挤兑时,这些金融机构纷纷破产。

在零七年四月二日米国第二次级抵押贷款公司新世纪金融宣布申请破产保护、裁减百分之五十的员工。

没过几个月,米国住房抵押贷款投资公司正式向法院申请破产保护,成为继新世纪金融公司之后米国又一家申请破产的大型抵押贷款机构。

这才引爆了整个米国金融体系。

当然次贷危机带来的风险,并不仅仅影响米国,更是波及到了国际金融市场,次贷危机的危害不言而喻。

而在沈飞看来,如果蝼蚁金融上市,这里面的风险,不比次贷危机小!

要知道。

作为一个资本家,撬动杠杆的马小云几乎不承担任何次贷危机的危害,但是那些普通人却不可能抗拒这样的风险,到时基本都是池鱼。

“这,这怎么可能?”

李伟听完了沈飞的话,整个人都傻眼了。

他是万万没想到,竟然会有这样的事情。

可沈飞说的没错。

如果按照蝼蚁集团公布的资料来看,他们的本金确实没有多少。

几十亿而已。

真要是出现暴雷的问题,那些购买了理财的普通人,岂不是要倾家荡产?

“不要相信马小云抨击银行的那种所谓当铺思维。”

沈飞冷冷的说道:“从整个银行体系的资金安全角度来讲,银行当然应该是当铺思维,即你给我提供多少抵押物,我给你提供多少资金贷款。银行如果不需要抵押物,全部改成信用放贷思维,到时候银行系统产生的坏账谁来买单,而大部分人的钱,很多都存在银行,银行如果出现系统性的坏账,倒霉的是谁?”

!!!!

!!!!

沈飞的话,如同醍醐灌顶,一下子就让李伟缓过神来。

他总算明白了沈飞的意思。

“您是说,我们要对蝼蚁金服进行调研?”

李伟看向沈飞说道。

“嗯。”

沈飞点点头:“我们必须要弄清楚,这个马小云,葫芦里面到底卖的是什么药。”

这是他的心里话。

虽然按照马小云的说法,他的蝼蚁金服是为了帮助那些普通人,那些创业者。

可问题在于。

这种寅吃卯粮的行为,真的合适么?

有些年轻人,在他的鼓动下,拼了命的提前消费,对于这个社会的发展,真的合适么?

如果有一天,当贷款没办法偿还的时候,这些呆帐坏帐死账,谁来负责?

怪不得李正国让自己多关注一下互联网的企业,没想到这里面竟然还有这样的事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