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封杀十年我考编,上岸先斩娱乐圈 > 第三百零三章 沈飞要被报复了? 1,求自动订

第三百零三章 沈飞要被报复了?(1,求自动订阅)

“卧槽!”

“什么情况?”

“山治大哥被封杀了?”

“这也太狠了,直接三个部门一起发文件,这是要硬生生把她置于死地啊。”

“呵呵,不错了,只是封杀,都没有去查税什么的。”

“说的没错,我要是孟美奇,现在就老老实实闭嘴。”

“姐姐做错了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啊?”

“是不是有点矫枉过正了。”

“呵呵,有些脑残粉真的是没救了。”

“脑残粉,很正常。”

“督导办这一次我觉得没问题。”

“是啊,这种艺人早就应该杀鸡儆猴,以儆效尤。”

“...…….”

网友们说什么的都有,但毫无疑问,对于督导办跟文化管理局对于孟美奇的处分,大家都觉得很正常。

如今这个时候,娱乐圈的艺人,经过督导办的几次打击之后,早已经失去了高高在上的光环。

哪怕依旧有脑残粉支持他们,但对于大部分的吃瓜群众来说,大家都很清楚,这帮明星艺人,到底是一群什么玩意。

换句话说。

也就只有那些粉丝,才把他们当回事。

普通的路人,压根不关心这些明星的事情。

有那功夫关心明星的遭遇,不如想想自己这个月房贷车贷能不能够。

这才是生活的真相。

盛海。

一间别墅里。

孟美奇看着手机上,自己被封杀的新闻登上热搜第一,整个人都傻眼了。

“这到底怎么回事?”

她抬起头,看向自己的经纪人:“周哥,怎么突然就针对我了?”

“我们也不清楚。”

经纪人看了一眼孟美奇,无奈的说道:“幸好咱们还有高丽那边的市场,你既然国内呆不下去了,就去国外吧。我现在去找人探探风声,看看这边的解约要怎么办。”

毕竟之前她有广告代言,还有综艺的邀约,都已经签了合同的。

说句直白一点的。

就算要解约,那也得把违约金的问题说清楚。

孟美奇秀眉微蹙,咬着牙说道:“这个督导办,是怎么回事?”

“估计是有人举报吧。”

经纪人无奈的苦笑道。

“那个什么沈飞,真是太可恶了。”

孟美奇恨恨的说道:“我看啊,说不定哪天就有人把他的腿撞断!”

????

????

经纪人脸色大变,快步走到孟美奇的面前,抬手就是一个耳光。

啪!

一声脆响。

孟美奇的脸一下子就肿了。

“啊!”

冷不丁被打了一个耳光,孟美奇一个趔趄,倒在了沙发上。

“你是白痴么?”

经纪人双目怒视着孟美奇,咬着牙说道:“你特么想死,别带着我们,你以为自己是什么玩意,还敢报复人家督导办的主任?你知不知道人家是什么级别?封杀你,你就老老实实的滚去高丽赚钱,还想要报复,你信不信你前脚报复完沈飞,后脚全公司上下都得跟着你一起被拉出去打靶!”

他是真的吓坏了,干脆一把抓住孟美奇的头发,冷冷的说道:“我告诉你,什么都不许做,也什么都不许说,督导办没查你的税,就是网开一面,给你留条活路,赶紧滚去高丽,听见没?”

孟美奇已经傻了,只是愣愣的看着经纪人,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她不明白,自己只是抱怨了一句而已,怎么就让经纪人这么恐慌了?

再说了。

这督导办在娱乐圈里面搞风搞雨,早已经被艺人和娱乐公司私下里骂的狗血淋头,怎么就一提起说报复那个沈飞,经纪人就吓成这样?

殊不知。

经纪人现在已经打定主意,这次的事情之后,一定要跟这个孟美奇分道扬镳。

开什么国际玩笑!

她特么居然想着要报复沈飞?

这是多虎啊!

什么肥那是什么人,那是正儿八经的钦差大臣。

人家代表的,是整个大夏帝国!

真要是有人敢报复沈飞,那迎来的绝对是帝国毫不留情的打击。

毕竟整顿娱乐圈还需要艺人犯错,需要证据。

但如果沈飞被娱乐圈的人报复丢了性命,那恐怕迎接文化娱乐产业这些艺人的,就只剩下一个名单了。

排队打靶的名单!

沈飞自然不知道,因为自己的缘故,孟美奇被经纪人打了一顿。

他交待赵静处理孟美奇的事情,便没有再关注这些。

督导办现在每天要处理的工作实在是太多了,沈飞光是看文件都能看一上午,有时候真的很羡慕那些坐在办公室里面喝茶的仕途中人。

同样是走仕途,人家的日子就这么舒服,可自己却像个陀螺似的,每天忙个不

停。

真是人比人,气死人。

“沈主任,有个事情。”

沈飞在看文件的时候,李英杰走了进来。

“怎么了?”

沈飞有些奇怪的问道。

“我们在调查烟草专卖局存在的问题过程当中,发现了一个比较典型的案例。”

李英杰说着话,把一份文件递给了沈飞。

沈飞一怔,随手接了过来。

看了一会儿,他就愣住了。

这是一份关于某地烟草专卖局的资料,沈飞第一时间的反应应该是被惊到了,这哪是国企啊,明明就是私企,老板就是那个局长。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这八个字来形容他,真的一点不为过。

本身烟草在我们国家属于垄断行业,其利润高的吓人,工资高的吓人,福利待遇更是高的吓人,不要说全家都是烟草人,就是全家一个在烟草,也是祖坟上冒青烟了。

这也是许多人趋之若鹜、挤破脑袋想进入烟草的原因,可这位陈局长,就牛逼了!

当地第一任烟草专卖局局长,是他的亲舅舅。

而陈局长呢,人家是几十个人都在烟草,不管什么七大姑八大姨,但凡有和他有一点点亲戚关系网的,都被弄进了烟草,而且有不少是关键部门。

从他的妻子、女儿、妻弟、岳父弟、表弟、表妹、连襟、堂弟、堂妹…几乎所有能称呼上的亲戚名称,都被拉进了烟草公司。甚至还有一支结义兄弟的亲戚队伍。

哪怕是沈飞看了,都目瞪口呆。

“这,这也太离谱了吧?”

沈飞看向李英杰,他甚至都有点难以置信了。

“是真的。”

李英杰苦笑着说道:“我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也非常震惊,完全没想到,还有这样的事情。”

沈飞闻言默然不语。

高考的热度一年比一年递减,在不少人看来,其重要性已经不及国考、省考。

失业的热度一年比一年递增,是因为学历在贬值,就业人口太多,与社会就业岗位严重不匹配,导致矛盾增大。

今年高考季、毕业季,祖孙三代都是税务人,三代都是电力人、烟草人、石油人,火遍全网,人们艳羡于电力、烟草、油气等工作岗位,不仅收入高,待遇好,

而且可以子承父业,孙成祖业。

很多人联想到了上世纪盛行的接班制度,也就是子女顶替就业制度,父母退休、退职后,由其子女办理手续,顶替空下来的名额,进入父母原工作单位上班。

事实上,沈飞专门了解过,这个政策始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

当时的背景,是大夏国民经济迅速发展,各行各业都大量增员,以至国营企业、事业单位招收的职工大大突破当年的劳动力发展计划。

因此,上面强调精简机构人员,为鼓励年老职工退休,提出“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吸收他们的子女就业”。

而后来到了六十年代,大夏遭遇严重的经济困难,帝国决定实行调整国民经济的方针,要求压缩城镇人口,大量精减职工,减少商品粮供应。

职工退休、子女顶替参加工作作为鼓励城市中老、弱、残职工退休的一种政策全面实施,并逐渐作为一种就业制度确立、延续下来。

等到六十年代中期,正常的退休、退职工作被中止,子女顶替工作也陆续自行停止。

子女顶替就业政策的再度恢复是在一九七三年。

为了解决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子女顶替就业政策在矿山井下、野外勘探、森林采伐和盐业这四个行业得以恢复。

总体来说,这个制度的实行,只适用于企事业单位工人退休、退职,还没有推广到干部退休、退职,实施规模有限。

而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大批知识青年返城、城镇就业形势极其严峻,为推进解决待业青年就业问题,子女顶替制度大规模实施。

为了妥善安置退休职的生活,并促进工人队伍的更替,国家颁布文件,大力推进干部、工人的退休工作,并规定工人退休、退职后,“家庭生活确实困难的,或多子女上山下乡、子女就业少的,原则上可以招收其一名符合招工条件的子女参加工作”。

办法出台后,各地均按照文件的规定制定了招收退休、退职工人子女参加工作的暂行办法。随后,子女顶替制度逐步在全国各地各部门、各行各业的工人退休工作中广泛实行。

这种做法,在沈飞看来是很有益处的。

一方面使年老退休职工得到了妥善安置,另一方面促进了劳动力,提高了工人队伍素质,对提高劳动效率发挥了积极作用。

政策的实施,对减轻城市就业的巨大压力,安置上山下乡知青,维护社会的安定,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随着子女顶替工作的开展,各地在执行该项政策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问题。

其一,不少地区在国家职工子女顶替政策基础上,自行规定干部退休、退职时,也招收其一名子女参加工作,扩大了顶替的范围。

其二,顶替工作中出现了大量弄虚作假、违反纪律和政策的情况。

其三,职工提前退休又带来了诸多方面的消极后果,如职工队伍的技术水平下降,影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有些提前退休的技术工人又因工作需要被工厂请回,以致在职职工的编制进一步扩大等。

所以,之后到八十年代的时候,这种政策的弊端开始浮现了。

比如招收过多,以及就业机会不均等,甚至对学校教育、价值观念和社会风气产生了消极影响。

到了九十年代初,这个事情就被禁止了。

取而代之的央企、国企“面向社会,公开招收,全面考核,择优录用”的制度,对于内部人士仍有操作空间。

依照政策,内部人士的子弟仍旧可以报考岗位,只是需要多一道考试的程序,这当中就有了更多“暗箱操作”的可能。

人情社会里,你关照我的儿子,我关照你的女儿,招考时亮一下绿灯,开一下后门,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而内部人士,可以第一手掌握招考的消息,自然优先告诉自己的子弟。如何准备,考什么题目,面试官是谁……裁判、运动员都是自己人,“游戏圈”外的人自然无法竞争,于是形成了家族垄断式的庞杂关系网。

在沈飞看来,这样的公开招聘制度,实际上比接班制度更恶劣。

接班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必须是要等父辈退休了,才能让子女来填这个坑。

接班毕竟是接不满所有岗位,一旦生产扩张,需要增加岗位,那这些岗位就需要对社会开放。

而招聘制度,父辈仍在央企、国企就职,就可以把子女、亲属以公开招考的方式招进来。

不仅不填萝卜坑,而且还新挖萝卜坑,令外界更加感觉到,这里的人事任用关系是针扎不进,水泼不进的铁桶阵。

这也是为什么现在网友们越来越反感某些报纸媒体推崇的所谓三代人在同一个部门奉献的说法了。

那是奉献么?

也就只有那些媒体人才会这么觉得。

稍微有点脑子的人都很清楚,这里面到底是怎么回事。

想到这里,沈飞看向李英杰,平静的说道:“转大理寺吧,让他们调查一下,看看这里面存不存在问题,如果有问题,严肃处理。”

不管怎么样,既然沈飞知道了这件事,那必须要严肃处理。

他能够做的就只有这些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