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 北雄 > 第847章不战

北雄 第847章不战

作者:河边草 分类: 更新时间:2025-03-28 20:58:47

第847章不战

突厥人撤军回五原了。

当尉迟恭几个得到这个消息并聚在一起的时候,面面相觑间,谁也说不出话来了,突厥人竟然连正面战上一场的勇气都没有就转身跑了,这怎么可能?

几个人嘴里开始发苦,突厥人撤军而走,算是好消息吧?毕竟数万骑蜂拥而来,实是不可小觑。

可敌军就这么走了,顿时让他们处于了一种尴尬的境地,大军在合水过冬?那是开玩笑,合水城不大,也没什么草场,并非骑兵驻军的好地方。

两万多骑兵根本不可能留在这里过冬,本想着跟突厥人打完一仗之后,立即后撤,可这会儿嘛,撤还是不撤呢?

去追击突厥人?那将非常危险,因为天气越来越冷,每拖上一天,离失败也就近了一步,突厥人或许也拖不起,可数万骑兵的追逐,将是一场非常非常残酷的战事。

双方好像都禁受不住那样的损失,不然突厥人不会退兵的,走了那么长的路才来到这里,退兵显然是一个艰难的抉择。

可突厥人还是走了,说明他们有一个很理智,威望也很高的统帅。

“你说若是将主领兵,会不会率我等追上去?”李年问了一句。

大家心情都不太好,薛万彻哼了一声道:“至尊用兵如神,这么多的骑兵在手,哪能容突厥崽子过了长城?估计早在朔方就将其溃了……”

尉迟恭将手一摊,道了一句,“若任其退走,岂非显得我等无能?你们也别说这些闲话,先想想怎么办吧。”

李年一拍桌子,“你们先在这里瞧瞧,过两日若是突厥人走了,你们就率军回京兆过冬,我带几千人追上去,总得让突厥崽子晓得,即敢南来,不流些血下来怎么成?”

尉迟恭看向薛万彻,薛万彻笑了起来,拱手道:“还是让俺去吧,李无寿勇猛过人,就怕他带兵去了回不来,毕竟突厥人全军而返,领军之人也颇有智谋……”

没等李年说话,尉迟恭便点头道:“那就有劳贤弟了,一定记得,以半月为限,莫要走的太远。”

李年看着眼前的两个家伙气是不打一处来,“俺怎么就回不来了?这些年下来,俺不还是好好的?你们两个给俺先说个明白。”

两个人也不为己甚,好生“安慰”了一番,各人领兵都有不同,李年所部适合为大军先锋,冲阵亦可,但你让他带人去进行骚扰作战,就不太得力了,很可能变成硬碰硬的厮杀。

其实他们也都明白,此次战事算是差不多结束了,突厥人不可能在五原过冬,退回草原也不太可能,路程远了些,这么一路跋涉的再走回去,以后颉利汗也就不用再征召战士们作战了。

那么突厥人的去向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向西到灵武去过冬,那里是梁师都的老巢,梁师都是突厥人的奴仆,正好可以给主人献媚一番。

嗯,那厮还没有拔掉灵州的李道宗,都多少年了,真是无能的很了,突厥人去了可能还得帮他一把。

至于那里发生什么故事,尉迟恭等人并不关心,无论是梁师都还是李道宗,如今都是大唐的敌人。

而薛万彻此时带兵出去,就是看看突厥人的去向,别是想以退为进,戏耍大家一番,如果是那样的话,可就太好笑了。

之外若能拖慢突厥人的行程,也不妨做一下,每拖一天,突厥人也会感觉分外难受,再者说了,突厥西方汗来到自家的地盘,若不招待一番,岂非失礼?

其实和当年前隋与突厥交战时运用的战术差不多,突厥人来时,便坚壁清野,使其无所收获,等突厥人走后,便追上去进行骚扰。

很多时候都能有所得,因为突厥人征召的是各部战士,一旦撤军,他们很快便会分散开来回去自己的部落,这就是隋军等待已久的机会。

每次突厥人来攻,使其无利可图,却又损失惨重,这就是当年隋军所采用的战术,非常实用,没几年便将突厥人远远的驱离了长城沿线,并划出了宽宽的战争隔离带。

…………………………

最终是薛万彻率三千骑趋五原,并在之后的几天,“护送”突厥人离开。

不出预料的,数万突厥大军沿着长城向西进发,很快便进入了梁师都的地盘,于是薛万彻悻悻而返,突厥人没给他任何偷袭的机会,并几次想要吞掉围绕在身边的鬣狗。

三四天的时间,和突厥人接战两次,薛万彻都是稍触即走,不给突厥人缠上自己的机会,而突厥人好像也变得分外的聪明,懂得了穷寇莫追的道理。

………………………………

大唐元贞元年八月末,这场看似一触即发,却又虎头蛇尾的战事彻底的结束了,突厥人去到灵武过冬,尉迟恭等人则率军返回京兆。

来年是不是还能再续前缘,就要看突厥人的动向了,可依照之前的态势来看,突厥人返身再战的可能已经微乎其微。

突厥的西方汗竟然不再能打得起一场数万人的战事,其实也明确的显示出突厥的衰弱,要知道当年只西方汗身边的突厥精骑就有三四万人之多呢。

南北方三个强大的帝国,在十余年间因为相互征伐都陷入了动荡之中,并快速的衰弱了下来,也是千载难得一见的场景了。

………………………………

九月初一,长安在两场风雪过后,已是满城银装。

太极殿上,李破第一次召开了大朝会,满朝文武皆至太极殿中听取朝政。

给李破的感觉是大朝会很枯燥,主要的意义嘛,一来就是隔着半个月,皇帝就要见上朝臣一面,以免一些人忘了皇帝长什么样子,之外还能告诉臣下们,不用担心朕的身体。

二来呢,要向所有朝臣宣读一下前半个月发出的重要的政令,让所有人对朝廷动向有个大致的了解,以免产生政治上的误判。

第三个,则是一些重要官职的任免也会在大朝会上提及。

还有就是未来半个月或者是一年,甚或是几年的一些重要规划等等。

大概上就相当于后来的政治简报会议和新闻联播合并到一处。

几乎不会有人在大朝会期间随意的说什么,各部出来发言的人都是选好了的,说的东西事先也要拟定好了并报于殿中监,然后挨个发言。

谁要是敢在这样一个场合大声喧哗,相互攻讦,脱什么靴子,或者撞柱子玩,都将被处以极刑。

可以说,大朝会是最严肃的政治会议,任何会损害它的权威的事件都可以称之为政治事故。

前隋最著名的一次大朝会事件就是大将军史万岁当庭抗辩,为自己和太子杨勇喊冤,于是隋文帝将其当庭杖杀。

后来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