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盛唐挽歌 > 第507章 欲破曹公宜用火攻

盛唐挽歌 第507章 欲破曹公宜用火攻

作者:携剑远行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5-03-28 20:57:17

第507章 欲破曹公宜用火攻

第507章 欲破曹公宜用火攻

由于事关重大,李璘不得不召集幕僚亲信与手下负责具体事务的官员商议,究竟要如何面对来意不明的方重勇和他麾下的银枪孝节军。

除了韦子春、李白、薛镠、李台卿、刘巨鳞、蔡駉等亲信外,负责处理州县杂务的窦绍,跟训练麾下军队的李岘,也列席其间。

这两人本是基哥安排在李璘身边,负责监视李璘一举一动的眼线。然而基哥自己都跑路到河东,让李琩夺了皇位。窦绍与李岘失去后台,变得里外不是人,处处被人排挤。

要不是自身还有几分才干,估计早就被李璘罢免了。

众人都齐聚永王府书房,李璘也没有客气,直接让李白将这件事的前前后后,当众讲了一遍。

并非所有人都跟李白一样,脑子里满是浪漫气息,这些人更关注人心的向背,以及时局的变化,甚至是李璘本人的复杂心思。

方重勇提兵东进不是什么秘密,不过李白这次还是带来了两个新消息。

第一个,方重勇有攻打河北的念头,不管这是不是发疯,起码对于永王李璘来说没有坏处。

第二个,则是方重勇并非铁杆的“李琩党”,一旦李琩坐不稳皇位,他随时可能改变立场。

也就是说,目前李璘所遭受的军事压力,或许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这就有点意思了!

“殿下,方重勇改名为方清,实为改名言志也。

从前他忠于圣人,改名有割袍断义之意,支持某位皇子并不是不能理解。

此番李太白与之交涉,方清态度谦卑,行事谨慎。看得出来他也在寻求一位皇子作为倚靠之人。

以银枪孝节军的实力,突袭齐州实在是不要费什么事,要出手他们早就动手了。

卑职以为方清并不想动手。

殿下不妨将卢县借给他用一用,他若能事后奉还,殿下便可以进一步拉拢,最好能将他和宣武镇六州都收为己用。

倘若方清要行刘备借荆州之事,那么卢县乃飞地,孤悬济州,远离汴州,难以自持。到时候他北面跟皇甫惟明的贼军对峙,东面还要防备我们。

如此险恶的局面,方清如何能待得住?

此番李太白所言,多半属实,殿下无须怀疑。”

韦子春站起身对李璘叉手行礼说道,很明显是在给李白辩解,支持跟方重勇合作。

李白是他引荐的,这件事跟李白有莫大的关系。换言之,跟韦子春自己也有莫大关系。

他无论如何也要鼎力支持李白,为其站台。

这便是唐代官场人际关系中的潜规则:一旦某个官僚犯了错,引荐他的人也会受罚或者被同僚孤立。

换言之,一旦当事人遇到麻烦,引荐人也要拼命的为其站台,能帮到哪里就要帮到哪。帮人就是帮己。

这既是官官相护,也是人情世故。

韦子春作为李璘幕府里的“首席”,说话分量还是很重的。他开口力挺李白,书房内的话风,便立刻倾向于跟宣武军合作这一边了。

然而精通军务的刘巨鳞却有不同看法。

他起身对李璘行了一礼说道:“殿下,如果事情真如李太白所言,那自然是无话可说。但人心隔肚皮,谁知道方清是不是跟皇甫惟明已经沆瀣一气,现在就是要来对付殿下呢?说些漂亮话又不费事。”

刘巨鳞担心其他人不信,于是指着李白说道:“李太白所言,不过一面之词而已。至于那私人玉佩,随便找個县城,便可以买几十个贴身放置,这又能说明什么呢?到时候宣武镇的兵马若是杀到历城,李太白死不足惜,可殿下那时候要如何自处?”

听到这话,书房内众人面色各异,有的笑而不语,有的陷入沉思,有的只是看向李白,眼神似有深意。

唯有当事人李白涨红了脸,感受到了莫大的羞辱!“殿下,某要与刘巨鳞赌命!

若是方清有不轨举动,某愿意自刎谢罪!但倘若一切顺利,最后方清交还卢县领兵退回汴州,那就请刘巨鳞也自刎谢罪!”

李白站起身,指着刘巨鳞大声呵斥道。

有好戏看诶!书房内众人都看向李白,他们都知道,李白早年是做过游侠的,说出这样的话来,其实也不算稀奇。

但这并不代表他们看得起李白。

因为这件事的风向是明摆着的,高尚没有出现在这里!为什么高尚没有来呢?因为他的左臂,当年是被方重勇,也就是现在的方清所斩。

他无论如何也不会同意与宣武军合作。

李璘不让高尚参会,其实本身的看法已经是昭然若揭了。

这也是韦子春敢于给李白站台的原因之一。他比李白更懂人心,也把李璘看透了。

所以哪怕韦子春不站出来表态,也会有其他人站出来表态的。

李白是他们当中最傻的一个。

对于刘巨鳞的挑衅,李白实在是不需要那么激动站出来跟对方赌命。他不做声即可,自然有人要站出来呵斥刘巨鳞。

果不其然,李璘麾下管军务的李岘出列,对永王李璘叉手行礼道:

“殿下,如今的局面,我们不宜与宣武军开战。方清立场不明,却也没有对我们用兵,确实是可以争取。不过是一个卢县而已,借给他用亦是无妨。

至于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

刘巨鳞在此事上有私心,殿下不要被其蛊惑了。”

李岘这已经不是含血喷人,而是使出高级“阴阳术”在使坏。

刘巨鳞有什么私心呢?

李岘就是不说明白,走一个“莫须有”的套路。至于他为什么要说这话,其实也很简单,因为刘巨鳞当过刺史,颇通军务,一直盯着李岘的位置,过去因为是李璘的亲信幕僚,给李岘找了不少麻烦。

你做初一我就做十五,看到你犯错,我站出来推你一把落井下石,也没什么好奇怪的吧?“好了,不必争吵了。”

永王李璘不耐烦的摆了摆手,书房内顿时安静了下来。

“这样吧,李岘领兵五百,走一趟卢县,与方清的银枪孝节军接洽,其他的不必多说了。”

李璘大手一挥,不想再犹豫了。

入冬后黄河河面结冰,会出现很多入冬后才方便渡河的地段。

河北叛军到时候定会大举南下,多点开花,这几乎不需要多少军事常识,便可以判断出来。

谁敢说皇甫惟明不会打一个“迂回”呢?

对此李璘也很慌!现在方重勇既然愿意打过河北,那么无论此战结果如何,都会让皇甫惟明焦头烂额一阵子,都会让李璘在今年冬天过得更舒服。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所以让出卢县给方重勇用一用,这点忙还是可以帮的。

很多时候,主公找幕僚征求意见,其实并不是不知道要怎么选,而是希望手下人能够给出一个“说服”自己的理由,让他更加坚定信念。李岘连忙叉手行礼。

这下刘巨鳞尴尬了,他说这话,原本是希望借此提出“扩军”的建议,然后编练的新军很有可能就归自己指挥,从此获得兵权。眼看着世道越来越乱,手里没兵当真是睡觉都睡不踏实。

刘巨鳞完全不觉得自己做错了什么。

没想到李璘居然直接同意了李白的建议,一下子就把刘巨鳞架在火上烤了。

刘巨鳞有些恼怒的看向李岘,但后者却偏过头,装作没事人一样,压根就不跟他对视。

……

北方秋收时节,一般在阴历八月十五之后,比南方大概要早一个月。河南与河北其实都属于北方,但气候也稍有不同,河北秋收时间要更早一些。

最近一段时间,皇甫惟明都在忙着部署秋收事宜,给团结兵放假,让他们回家务农,因为马上就要到全年最忙的时候了。

韦坚的到来,强化了河北叛军的后勤系统与内政,也安定了河北民心。

现在天下局面渐乱,火中取栗的机会是可望不可及的,只能耐心等待时局的变化。因此发展生产,强化军力,充实府库,都是必须要做的事情。

皇甫惟明也逐渐放弃了一口吃个大胖子的妄想,打算今年蓄力一波,在三五年内问鼎长安,稳步推进。

他等得起,荣王李琬也等得起。

简单说,就是皇甫惟明盼着基哥老死病死,自此之后,荣王李琬身上的正当性便大大强化了。一旦军力占优势,想“洗白上岸”很容易。

这天一大早,皇甫惟明就接到密报,说宣武军进入黄河南岸的郓州,占据了大野泽北面的梁山,并在此修建营垒,意图不明。

斥候将其报给镇守博州聊城的武令珣,武令珣连忙派人将此事通知了皇甫惟明。

“宣武军去郓州做什么?”

皇甫惟明感觉莫名其妙,不过联想到方重勇之前发的“最后通牒”,似乎也能理解这位的意图了。

就是冲着永王李璘去的,想吞掉郓州、济州、齐州三地。

不过他有些吃不准,于是立刻派人前往黎阳,将“前线总指挥”李归仁叫到了邺城,二人秘密商议大事。

自家书房内,皇甫惟明将一张不太详细的地图摊开在桌案上,然后将郓州州府郓城标注了出来。在郓城以北靠近大野泽的地方又写上了“梁山”二字。

这地方太小,就是个以渡口聚集商户形成的小集镇,只有大唐国家层面,专业人士绘制的地图才会标注出来。皇甫惟明此刻只是意思意思,让李归仁看明白就行了。

“方清似乎要攻打济州、齐州,至于郓州,兵马本就不多,不提也罢。”

皇甫惟明指着地图上的梁山说道。

这个地方,可以作为攻略济州齐州的前哨站。从汴州运来的粮秣,可以直接堆在梁山渡口,以供军需。这条运粮线路成本极低,不知道比牛马驮运便宜到哪里去了。

“宣武军此举不像是闹着玩的。”

李归仁一看地图就知道,方重勇十分善于用兵,选择的路线充分保证了后勤跟退路,压根不虚李璘反击。

沿着济水一路打过去,非常舒适。

这一手可谓是志在必得!

当然了,李璘麾下的军队,同样可以屯兵梁山,然后顺着这条水路去打方重勇啊!为什么他不去呢?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单纯的打不过。

“方清发了檄文,让永王李璘对李琩称臣。但是目前为止李璘都没有回应,只是派兵屯扎东阿,防备宣武军东进。

战斗似乎一触即发。”

皇甫惟明继续解释道。

由于黄河南岸侦查风险极大,所以河北叛军的斥候也就查出这么多,没有更详细的情报了。

别看银枪孝节军现在离历城还挺远的,但历城也在济水岸边。方重勇若是带兵突袭历城,一日一夜即可兵临城下!这就是不动则已,动若雷霆!压根就不跟李璘玩什么今天占一里地,明日夺一座城这样的缓慢游戏。

李归仁微微点头,大致了解了皇甫惟明为什么要叫自己过来了。

如果只是为了防备方重勇渡河,那么直接调兵去黄河北岸的博州,在博州一带布防即可,根本没必要叫他过来。

皇甫惟明叫他这个“前敌总指挥”回邺城,其实就是想问他:趁着宣武军主力东进,要不要提前发动全面南征的军事行动!提前攻打汴州!按照既定计划,入冬后黄河结冰,河北叛军的后勤供给也都准备好了!这时候便由李归仁作为总指挥,负责十万大军南下河南的各种事宜。

并且他们已经在黎阳部署妥当,以此地为大军主力的屯扎地,从黎阳出发渡河,直扑汴州!其他各路人马,将会沿着黄河各地,分头出击,分进合击!

宣武镇哪里薄弱,他们就打哪里。某处守军打不过的话,就召集其他各路兵马合围硬钉子!这一手堂堂正正的阳谋,可谓是泰山压顶。到时候方重勇就算有千般本事,无非是让河北叛军吃点亏而已,终究还是会守不住汴州,不得不退到水网纵横的亳州!

“大帅,这次我们准备充分,不宜轻动。何妨再等一个月呢?待河面结冰后,韩信复生也挡不住我们了。”

李归仁劝说道。

机会确实很好,但不能因小失大!

因为汴州水路发达的原因,银枪孝节军就算打到郓州甚至济州,他们要水路回防,也很轻松!

水路可是一日五百里起步啊!回防汴州还是顺流而下,那就是一日**百里了!

李归仁可不认为提前出击是什么好主意。

此时黄河还未结冰,打到河南后,河北叛军的补给线也很成问题。

“你说得对,就是该一鼓作气的解决河南各州,现在不能打草惊蛇。”

皇甫惟明深吸一口气,微微点头说道。

他们的计划已经执行到后半段,真的停不下来了。如果提前用兵,前期的准备都用不上,一旦小败,这一波准备就白费了。

但只要拖到冬天,他们便可以在河南纵横捭阖!天时地利人和都在他们这边。

战争是有节奏的,要尽量按照自己的节奏用兵。

“辛苦你了,去黎阳整军吧。粮秣已经转运得差不多了,待团结兵的士卒们忙完秋收归队,便是我们横扫河南道的时候。

到时候也可以顺手把永王也收拾了。

至于银枪孝节军和方清,还有宣武镇六州,就让他们先得意一阵子吧。”

皇甫惟明忍住了抄后路的诱惑,决心还是按照既定计划,到时候毕其功于一役!等收拾了河南道诸州,南进可以扩展到两淮,丰沛财力物力人力,西进可以两路夹攻洛阳,获得一个极具政治意义的都城。

到时候这天下不说收拾完毕,起码收拾了一半。其大势已成,必定有不少人投靠依附。

然后再逼迫长安天子退位,顺理成章进军长安,又有什么事情办不成的?李归仁走后,皇甫惟明紧握双拳,暗暗告诫自己,小不忍则乱大谋,一定要忍!百忍可成金!(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