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盛唐挽歌 > 第110章 “皇恩浩荡”

盛唐挽歌 第110章 “皇恩浩荡”

作者:携剑远行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5-03-28 20:57:17

114.第110章 “皇恩浩荡”

第110章 “皇恩浩荡”

一切都如方大福所说的那样。

王忠嗣带着赤水军,兵分多路袭击了白亭海周围的突厥营地。

先是火攻再趁乱袭营。他负责率领赤水军主力逐个扫荡这些大小不一的营地,并让郭子仪领一千骑为奇兵,大范围迂回到白亭海以北的必经之路上堵截突厥人的溃兵。

最后结果如何,已经无需赘言。

在这场战斗中,事前自信满满的辛云京与临阵战战兢兢的方重勇,二人在白亭堡和周边吹了大半夜的冷风,连一根毛都没有捞到。王忠嗣反击的果决与犀利,赤水军强悍的硬实力,让辛云京满脑子的骚操作没有任何用武之地。

话说回来,方重勇前世历史上,安史之乱后赤水军率先回援关中,是最先抵达的西域援军。它以一军之力硬抗叛军十多万人一年多,为西军汇聚灵武赢得了时间,并最终参与了最关键的香积寺之战。

这种牛刀,杀内部矛盾重重的突厥人这只鸡,会是问题么?

还是印证了那句话: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任何阴谋诡计都会变成笑话。

战后论功行赏,在白亭堡一路摸鱼,并吓得手足无措的方重勇,竟然也以白亭军副军使的身份混了个“守土之功”,只让他觉得这个世界实在是对权贵太过于友好了。

为了保护他的安全,王忠嗣派人护送方重勇回了凉州城,并让辛云京带着白亭堡守军回凉州城“修整”,让赤水军接管了白亭海的防御,大军在白亭海马场扎营,并未返回驻地赤乌镇。

方衙内不过是个“孩子”,临阵没有尿裤子就已经算是好汉,战报中被人单独拎出来表扬是应该的。

然而白亭军武备不修,此番应对仓促,却是被凉州军政高层看得明明白白。

辛云京虽然没有被解职,但那只是因为大唐跟突厥人的博弈还未结束,还来不及处置他而已。

这表面上是因为他身为白亭军军使却处断仓促,没有起到“预警”的作用,导致白亭海马场损失惨重。

实际上则是多年来白亭军与突厥人走私不断,被凉州军政高层找借口收拾而已。

别看平日闹得欢,当心将来拉清单,辛云京就是被萧炅给拉了清单!从前那些事,凉州高层都知道,只是没有处置而已。这回突厥人闹事正好缺乏替罪羊,把辛云京这个小虾米推出来给李隆基交待,符合凉州官场所有人的利益。

明眼人都知道,凉州的防御布置被突厥人这波出人意料的袭击给扰乱,白亭海马场损失惨重。这些事情都将作为考核时的证据,决定凉州军政人员的升迁或贬谪。

因此无论是刚刚上任的河西节度使萧炅,还是赤水军使王忠嗣,他们都迫切要从突厥人身上找回场子。如若不然,仅仅是白亭海马场损失的那些马匹,他们都没法跟基哥交代。

一匹马起码五十贯起步,追责起来,基哥能让他们赔得家底朝天!

当然了,这些都与方重勇无关。此番深受打击的方衙内,已经重操旧业,来到阿娜耶父亲的医馆,干起了“一文钱写家信”的活计。

……

“唉!”

兴庆宫勤政务本楼的书房里,李隆基忍不住在书案前一阵阵叹息。

诸事不顺,今夜跟环环的房事都很让人扫兴与沮丧。杨玉环虽然没有说什么,但基哥却感觉自己已经老了不中用了。

而且国事的纷扰,让他感觉力不从心,不复当年的雄心壮志。

虽然此刻已经是深夜,但他却一点也睡不着,一个人枯坐不动。就连高力士都等候在书房外,不敢打扰心情不佳的李隆基。

“力士,进来陪朕聊聊。”

李隆基有气无力的喊了一句。

听到呼喊,高力士小心翼翼的走进来躬身行礼问道:“圣人有何吩咐?”

“坐下,陪朕说说话。”

李隆基坐到书房的榻上,让高力士坐到自己身边。

“力士,你说朕当初怎么会安排韦光乘这样的人去当朔方节度使呢?

朕是不是已经老糊涂了?”

李隆基忽然提起了一件和他今夜心情关系不大的事情。

这也是他日常说话的习惯,有什么事情通常不会直说,拐弯抹角是常态。

“圣人春秋鼎盛怎么会老呢。

只是节度使分管一方,任期四年,通常都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而已。韦光乘此番不肯配合方有德出兵突厥,也是人之常情。

如他这般的节度使,也不是一个两个的孤例。”

高力士难得的为韦光乘说了一句好话。

其实以做官的角度说,韦光乘这么做很平常,甚至按兵不动才是正常脑袋会办的事情。

可是基哥不想听类似的话。

“方全忠以国为家,确实是忠臣良将啊。”

李隆基感慨说道。

自从把方有德丢到幽州节度使的位置上以后,那边就没闹出过什么事了。

每次出事的都是什么契丹啊,渤海国啊之类的。唐军又从之前的弱势被动防守变成了强势出击。

当然了,方有德截留了相当一部分河北粮秣以供军需,这也是应有之意。

没钱没粮,怎么能打胜仗呢?在前线随便败一场,损失的就远远不止这些了,基哥觉得这种买卖很划算。

“圣人,河西节度使萧炅进贡了一种药茶,名为顺气锁阳茶。奴让太医署的名医看过了,也让人试过了,都说温润滋补,调理顺气。河西人杰地灵,交通西域,此茶倒是可以试试。”

高力士忽然开口建议道。

方重勇搞的那个什么茶,早就送到长安了,但是高力士不敢给李隆基吃。他去太医署问过,又找人试过,发现确实没多大问题,而且药效弱却绵长,适合长期饮用。

就连方子与部分药材,都已经交到内库保存起来了。

这件事萧炅那帮人可谓是办得滴水不漏,高力士也是不得不佩服。

“那就试试吧。”

李隆基无可无不可的随口说道。

他是皇帝,什么“神药”没见过。萧炅要是以为一个药方就能献媚,那真是打错了算盘。

“圣人,那奴这便去冲泡。”

高力士叉手行礼准备告退。

“这茶不是煎的么?”

听到这话,基哥瞬间便来了兴趣!

他为什么不喜欢吃药呢?

因为做成药丸的东西,来历不明,他乃是九五之尊,可不能随便乱吃。

而煎药需要时间,有时候“兴致来了”,正好要吃点药助助兴,结果等药煎好了,啥雅兴也没了。

“回圣人,河西之地商贾众多,来往居住很多时候没有那么好的条件可以煎药。所以冲服和制成药丸的比较多。”

高力士耐心解释道。

“好好,那这便试试!”

基哥忽然兴奋起来了。

这东西好啊,光凭能“冲服”这一点,就足够成为日常用的滋补品了。

不一会,高力士将装有药茶的茶杯放到冰凉的井水之中,让药茶迅速冷却。待茶水温热后,交给李隆基。

基哥将其一饮而尽,不知道是不是错觉,似乎有一股暖流在脾胃中盘旋一般。

“不错。”

李隆基微微点头笑道。

“回圣人,此方乃是方有德之子方重勇在河西白亭海民间寻得。”

高力士不动声色的说道。

方有德圣眷正隆,他不介意再抬一抬。

“嗯,朕知道了。”

李隆基面色淡然道。

他本来不知道要如何赏赐方有德,听闻方重勇的事情之后,瞬间便有了主意,便在心中不断盘算。

越想越妙!

“将韦光乘撤职查办,即刻带回长安受审。朕怀疑他跟突厥牙帐那边有勾结。”

李隆基忽然说了一句让高力士摸不着头脑的话!

“圣人,一方节度,不可轻动啊。”

高力士一脸紧张。

刚才不是在说方氏父子的事情么,怎么一下子又跳到韦光乘这里了?

“朕任命的节度使,就应该是要开疆拓土的,怎么能如韦光乘,像死狗一般在边镇睡大觉呢?

你看突厥如此桀骜不驯,韦光乘居然不知道带兵去碛口威慑突厥牙帐,这眼光就远不如方有德。朝廷人才多,难道就找不到接替的人选么?”

李隆基很是不满的反问道。

其实这里头的关节高力士也知道,问题还是出在李隆基自己身上。

节度使在这个时候权柄并不重,还有营田使、度支使、观察使等职务掣肘,多为文人担任。他们的任务,其实并不是开疆拓土,而是维护边镇的基本盘,不至于说朝廷中枢不用兵了,边镇情况就糜烂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因此这些节度使,也并非是人人都有过硬的本事,很多人都是靠着裙带关系赴任的。比如说韦光乘的本事就很稀疏,但他是京兆韦氏出身的,去边镇不过是混资历而已。

可问题是,基哥现在的想法已经变了,他希望节度使可以为帝国开疆拓土,打算变更动不动就是中枢大军出征的状况。边镇出兵,省时省力,方有德已经向他证明了,边镇也可以打出大唐军威来,并不需要朝廷派兵不远万里出征。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对比一下方有德,韦光乘真的不是差了一点半点,可名义上掌控的朔方军兵力,却一点也不比方有德要少。

因此,将其拿掉,换一个会带兵会打仗的人当朔方节度使,就很有必要了。

这其实也是对府兵制彻底解体,中枢兵力空心化,边镇权柄日重的细节调整。

简单的说,就是时代淘汰了韦光乘,却连个招呼也不打。

“喏,奴这便去通知右相。”

高力士低眉顺眼的行礼告退,快走到门口的时候,却听见李隆基喊了一声。

“对了,方有德近年来加了太多官职,不好再行封赏。甘州刺史不是空缺嘛,让他儿子方重勇去当个刺史体验一下地方民情吧。

等他长大了,朕有大用。”

啊?

高力士猛然转过身,快步走到李隆基身边单膝跪下恳求道:“圣人,如此诏令,不可为之啊!”

让一个十岁孩子当刺史,圣人这是在搞什么啊!

高力士整个人都不好了,甚至感觉惶恐。

因为他发现自己已经看不透李隆基了!

基哥不管怎样好色,无情,翻脸如翻书,把儿子当猪养,那也都还在寻常人的范畴之中。

但怎么说也不能让一个孩子当边镇的一州刺史吧!

别说是大唐了,古往今来,任何地方也没有这样的玩法啊。

“力士过虑了,朕只是想树立一个典型,让世人效仿罢了。”

李隆基很是随意的摆了摆手说道。

方有德这个人,李隆基不好再给他加赏赐,总不能说随随便便就让对方领两个节度使吧?

既然不能大肆封赏,又不能寒了忠臣良将的心,那就只能赏赐小方,让世人看到边将为国开疆,圣人的赏赐是多么丰厚,绝对是破格破例。

但是方重勇这孩子能不能当好一州刺史呢?

那显然是不可能当得好的,这是明摆着的答案。

所谓“给你机会伱不中用”,到时候基哥再对方重勇“破格赦免”,同样是皇恩浩荡。

如此一来,便足以让方家父子感恩戴德,让世人交口称赞了。

圣人如此大度,不顾非议给了你机会,可你没有把握住,那能怪圣人么?

再说了,甘州在瓜州与凉州之间,相对比较闭塞,乃是祁连山雪水汇聚成的张掖河与弱水交汇的地方。

它的北面是甘俊山,南面是祁连山,西面不远便是建康军驻地。

单看地理位置,甘州比凉州安全得多!所以甘州不需要保留像赤水军这样的大编制唐军主力。

它的北面没有突厥困扰,南面没有吐蕃困扰,东西两边是丝绸之路,有凉州与肃州(酒泉)的保护。

可谓是固若金汤,万无一失!

河西走廊五州的政治经济结构,与中原大不一样。刺史的主要任务,就只有军务,边防就是一切。政务方面反而已经形成了固定规制,一切围绕着军务运转,可以调整的地方很少。

而甘州的驻军不多,只有建康军一支,现在是建康军军使欧阳琟代理甘州刺史,同样也是新官上任。

不如让欧阳琟回归本职,专注建康军军务,让方重勇当个有名无实的刺史更好。

表面上看这样的任命是胡闹,但结合整体的情况看,只能说基哥的政治权术手腕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李隆基一反常态的耐心给高力士解释,后者这才放下心来。

“圣人用人真是不拘一格,对方氏父子如此厚爱,想来世人都会对我大唐忠心耿耿了。”

高力士心悦诚服说道。

“去吧,耐心跟右相解释一番。该告诉他的就告诉他,不该告诉他的,一个字也不要说。”

李隆基意味深长的暗示道。

权谋的手段,只能用心体会才能明白其中的奥秘。在荒唐任命之下隐藏着的精密算计。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